第446章 程小姐剖白释前嫌,董都监倾心定情愫-《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程婉儿泪眼朦胧地望着董平,指尖缠着裙角的手微微发颤,声音哽咽却字字清晰:

  “董都监莫怪……奴家初从东京来东平府时,眼里只见过金枝玉叶的勋贵子弟,看谁都觉得粗鄙。”

  “初见董都监时,只当是爹爹麾下的寻常武官,又听府里人说你常来太守府走动,便错以为……”

  程婉儿温柔地擦拭着董平的伤口,眼泪却止不住地往下流,身子抽抽搭搭的:

  “……错以为你是攀附爹爹权势,才对奴家假意殷勤。”

  董平艰难地抬手,擦去程婉儿脸蛋上的泪珠。

  程婉儿低下头,泪水滴在董平染血的衣襟上:

  “那时年轻气盛,总觉得爹爹是东平府的天,谁都配不上我这太守千金。”

  “那日在赏花宴上,你递花给我,让我觉得自己成了嫁到东平府的村妇,一时激愤,当众说你是癞蛤蟆……”

  “如今想来,当时会联想到与都监成婚,也是心里的真实想法,真是羞愧难当。”

  董平听得发怔,肋下的疼痛仿佛被这番剖白冲淡了许多。

  董平一直以为这娇贵小姐打心底里厌恶自己,却没想过还有这般曲折。

  “可方才……”程婉儿抬起泪眼,望着满地囚徒尸身,声音发颤,

  “爹爹已死,太守府成了这般模样,都监却还肯舍命护我……奴家这才明白,都监对我的心意,从来不是假的。”

  董平喉结滚动,突然伸手握住她缠绷带的手,掌心的温度烫得程婉儿一颤。

  声音低沉却带着从未有过的郑重:

  “小姐可知,三年前在元宵灯会上,你乘轿经过东大街,轿帘被风掀起一角,你笑着接住飘落的花灯……就那一眼,某便再也忘不掉了。”

  程婉儿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愕。

  “这三年,某拼命清缴匪患,护东平府周全,一半是为朝廷,一半是想让你看看——董平虽非名门出身,却有护你周全的本事。”

  董平望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某知道配不上小姐,但这份心意,天地可鉴。”

  程婉儿的泪水再次汹涌而出,这次却混着滚烫的暖意。

  反手紧紧攥住董平的手,哽咽道:

  “都监……”

  千言万语都堵在喉头,最终化作一个颤抖的拥抱。

  董平忍着伤口的剧痛,轻轻将她揽入怀中,鼻尖萦绕着她发间的香粉气,与身上的血腥气奇异地交融在一起。

  程婉儿把脸埋在他胸前,哭得像个孩子,却再不是先前的恐惧,而是掺杂着悔恨、感激与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悸动。

  相拥片刻,董平轻轻推开她,沉声道:

  “此地仍不安全,我先安排妥当。”董平扬声唤来铁甲卫,

  “将府里残余的仆役集中到前院看管,派人守住各路口,严禁闲杂人等出入。再调一队人手,即刻去大狱加固防务,清点囚徒人数,莫要再出乱子。”

  铁甲卫齐声领命,转身而去。

  程婉儿看着他虽带伤却依旧沉稳的模样,先前的娇蛮傲气早已烟消云散,眼里只剩敬佩与关切。

  董平安排完毕,对程婉儿道:

  “你且去后宅密室等着,我去见王头领,片刻便回。”

  程婉儿点点头,伸手替他理了理凌乱的衣襟,轻声道:

  “都监……多加小心。”

  董平心头一暖,咧嘴笑了笑,转身大步流星出了太守府。

  夕阳将董平的身影拉得很长,肋下的伤口仍在隐隐作痛,可他只觉得浑身是劲——

  东平府的天虽变了,他的路,却仿佛刚在眼前铺开。

  赶到“董婉秘境”时,王进正与林冲商议防务。

  见董平一身血迹走来,王进忙迎上前:

  “都监受伤了?”

  “皮肉伤,不碍事。”董平拱手道,

  “太守府与大狱已派人看住,程家眷口也安置妥当了。”

  王进见他眉宇间多了几分柔和,不由笑道:

  “看来都监此行,另有收获?”

  董平脸上一热,随即朗声道:

  “闲话稍后再说。眼下东平府初定,还请哥哥示下,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王进道:“接下来自当迎接我梁山大军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