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栾廷玉痛斥假仁义,王天尊宽释真英雄-《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栾廷玉被五人困在核心,枪杆被索超的宣花斧劈出个寸许深的豁口,却依旧死死攥着不放。

  他左臂的伤口还在淌血,顺着枪杆滴在青石地上,洇出一朵朵暗红的花。

  望见王进带着林冲、史文恭等人立在院外,他忽然仰天大笑,笑声里裹着血沫子:

  “好个王进!好个梁山‘义士’!”

  王进勒住马缰,玄色披风在晚风里掀动:

  “栾将军有何话说?”

  “话说?”栾廷玉猛地将枪尖顿在地上,震得碎石飞溅,

  “你等攻破祝家庄,杀我庄客二十余人,如今却让喽啰捡些散落的农具装模作样,这等假仁假义的伎俩,当真好笑!”

  栾廷玉目光扫过孙立,陡然厉如寒刃,

  “还有你这背师叛友的畜生!若非你里应外合,用那阴私手段骗开庄门,凭你等乌合之众,能踏入祝家庄半步?”

  孙立脸色发白,握着鞭柄的手微微颤抖:

  “师兄,事急从权……”

  “住口!”栾廷玉怒喝,

  “我与你同师学艺时,师父如何教的?‘宁死不背信,宁折不欺心’!你如今做的勾当,对得起师父在天之灵吗?”

  吴用在旁冷声道:

  “此等冥顽不灵之辈,留着必是后患。天尊哥哥,不如依军法斩了,以儆效尤!”

  说着眼露凶光,腰间铜链已隐隐作响。

  “不可!”孙立慌忙滚鞍下马,单膝跪地,

  “军师哥哥息怒!栾师兄虽不降,却与祝家父子情同骨肉。老庄主与三位公子刚归降,若此时斩了栾师兄,恐让他们心生动摇,还望三思!”

  祝朝奉闻言,忙带着祝龙三人上前:

  “王头领,廷玉只是一时糊涂,还请看在我等薄面……”

  “不必多言!”栾廷玉猛地打断,胸口剧烈起伏,

  “孙立,你以为拿祝家父子要挟我?王进若真如他所言‘仁义’,便该放祝家四人归去,何必用他们来堵我的嘴?”

  王进忽然笑了,翻身下马,玄色靴底踩在沾血的地上,却步幅沉稳:

  “老庄主,方才在庄外说的话,此刻依旧作数。”

  王进转向祝朝奉,声音朗然,

  “归降,便引庄人随我梁山开仓济贫,共抗贪官;若不愿,我派五百军士护送你们往济州府安身,庄中田产、粮仓留三成给你们,绝无半分刁难。”

  祝朝奉望着不远处——两个梁山喽啰正帮着老妇人修补被箭矢射穿的窗纸,还有个头领模样的人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拾起碎裂的瓦罐,对旁边的庄户道:

  “明日让泥瓦匠来补,算在梁山账上。”

  祝朝奉喉头滚动,忽然对着王进深深一揖:

  “老朽愿降!祝家庄上下,愿随头领共图大义!”

  祝龙三兄弟对视一眼,祝彪先开口:

  “我等愿降!”祝龙、祝虎虽未多言,却也躬身行了一礼。

  四人转头望向栾廷玉,祝朝奉叹道:

  “廷玉,梁山确非奸邪,你就……”

  “住口!”栾廷玉双目赤红,“我栾廷玉自束发从军,守的是‘光明磊落’四字!他们用阴谋破庄,用诈术诱降,这等行径与盗匪何异?我死也不与你们同流合污!”

  栾廷玉猛地挺枪指向心口,“要杀便杀,皱一下眉头,我就不姓栾!”

  王进凝视栾廷玉半晌,忽然挥了挥手:

  “解开他的绑绳。”

  孙立一愣:“天尊哥哥?”

  “放他走。”王进语气平静,“他守他的忠义,我守我的道义,本就不是一路人,强留无益。”

  喽啰们迟疑着解开绳索,栾廷玉活动了下发麻的手腕,却没有立刻动身。

  栾廷玉望着祝家庄的飞檐——

  西边那角楼还冒着青烟,却已有庄户在楼下支起了铁锅,隐约飘来米粥的香气。

  王进道:

  “庄门已开,要走要留,你自便。”

  栾廷玉猛地转身,提枪大步向外走。

  经过孙立身边时,他脚步顿了顿,却终究没回头,背影在暮色里拉得很长,枪杆上的血迹随着步伐点点滴落,像一串暗红的省略号。

  孙立望着栾廷玉消失在庄门拐角,轻轻叹了口气。

  王进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只是过不了自己那关。”

  此时庄内已渐渐热闹起来。

  祝家庄的厨娘在梁山军的帮助下支起了大灶台,蒸出的窝头热气腾腾,先给受伤的庄客和喽啰送去。

  祝彪正领着庄客清点粮仓,时不时与负责的梁山头领核对数目,声音里竟没了先前的敌意。

  暮色渐浓,残阳把祝家庄的轮廓染成金红。

  王进站在演武场中央,望着梁山军与庄户们并肩收拾战场——

  有人抬着伤兵往偏院走,有人在清扫血迹,还有孩童围着分发干粮的喽啰嬉笑。

  吴用走上前来,望着这景象,捻须道:

  “天尊哥哥这步棋,走得比杀杀砍砍高明多了。”

  王进望着远处升起的炊烟,轻声道:

  “民心这东西,不是刀枪能换来的。”

  晚风掠过,带着饭菜香与草木气,吹散了最后一丝血腥,倒比战鼓更让人心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