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进城-《水浒:我王进不打酱油》

  残月斜挂,太行山下一处废弃的山神庙内,松明火把将斑驳的泥塑神像映得忽明忽暗。

  武松单脚踩在捆成粽子的张团练背上,戒刀刀尖挑起对方镶银抹额,冷笑道:

  “说!城里那个假都监,可是你的同伙?”

  张团练被麻绳勒得眼珠暴突,却仍硬着脖子:

  “武松!你敢动我,孟州城就是你的葬身之地!”

  “哐当”一声,知府的官帽砸在神案上。

  这位两鬓斑白的老者来回踱步,官袍下摆扫过满地枯叶:

  “武都头,此贼既敢假冒朝廷命官,城内怕是早已布下天罗地网。”

  师爷缩在墙角,算盘珠子拨得飞快:

  “大人,若贸然进城,恐中奸计!”

  武松突然扯开张团练的黄金甲,内衬赫然绣着“蒋记”暗纹——正是蒋门神的字号。

  虎目圆睁,将甲胄甩在地上:

  “好个贼厮!前日蒋门神霸占快活林,今日又设下这等毒计!”说着猛地一脚踹在神案,腐朽的木桌轰然倒塌,惊起梁上几只蝙蝠。

  “依我之见...”知府突然停步,苍老的手指在神案灰尘上画出孟州城轮廓,“将这伙贼子秘密关押城外,带着尸首进城。就说途中遇匪,全赖武都头神勇。”

  师爷推了推歪斜的眼镜,谄媚笑道:

  “妙啊!如此一来,既能试探城中虚实,又可名正言顺索要兵权!”

  武松却盯着张团练冷笑:

  “只是便宜了这狗头。待我进城揭穿假都监面目,定要将他们抽筋扒皮!”

  说罢解下酒葫芦猛灌一口,酒水顺着虬髯滴落,在月光下泛着银光。

  次日清晨,孟州城门下,知府的官轿缓缓驶入。

  张都监蟒袍玉带立于城头,三角眼盯着木车上的尸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狞笑。

  老管营捻着山羊胡,目光在武松腰间的戒刀和张都监的九环刀之间来回游移,空气中隐隐有火药味弥漫。

  孟州城门洞大开,张都监蟒纹箭袖上的金线在灯笼映照下泛着冷光,身后老管营捻着山羊胡,皮笑肉不笑地打量着知府一行人。

  知府望着城头晃动的黑影,脚下突然踉跄,一把扶住身旁的武松,声音带着哭腔:

  \"都监大人,本官一行在太行道遇匪,若非武都头神勇,今日怕见不到孟州城的城门了!\"

  话音未落,几辆木车吱呀推进城门,车上摞着的贼寇尸首还在滴血,血腥味混着腐臭,引得城头士卒纷纷掩鼻。

  张都监三角眼微微一眯,九环大刀把重重杵地,震得青砖簌簌落灰:

  \"孟州城防固若金汤,何须外人插手?\"

  武松踏前半步,腰间酒葫芦晃出清脆声响,镔铁戒刀轻敲刀鞘,虎目直视对方:

  \"听闻小管营施恩广结豪杰,当年醉打蒋门神时,单手掀翻三石重的石墩,这等好汉护城,强过百十个衙役!\"

  这话一出,老管营脸色骤变,山羊胡跟着抖了抖,喉结上下滚动却说不出话。

  张都监却冷笑一声,甲胄上的铜钉随着动作叮当作响:

  \"施恩目无王法,早已被本官收押!\"

  武松突然抚掌大笑,笑声震得檐角铜铃乱晃:

  \"怪道快活林近来冷清,原来是老管营舍不得印子钱!\"

  这话如惊雷炸响,老管营慌忙摆手,额角青筋暴起:\"武都头误会!小儿是...\"

  \"都监大人此举欠妥。\"知府突然沉下脸,官袍上的仙鹤补子随着动作微微颤动,\"既是民事纠纷,自当送交府衙审理,怎能私设牢狱?\"

  张都监后背瞬间渗出冷汗,前日指使蒋门神夺快活林、诬陷施恩的桩桩件件在脑中闪过,强压下心头慌乱,勉强挤出笑容:

  \"误会!实乃请施公子府中叙旧!\"

  说罢转身吩咐衙役:

  \"速去请施公子前来,为知府大人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