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将狮子楼前的青石板路染成暗红色。
武松立于血泊之中,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煞气,扯开被鲜血浸透的衣襟,胸膛剧烈起伏,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方才那雷霆万钧的一拳,不仅打爆了西门庆的脑袋,更震碎了阳谷县百姓心中长久以来的恐惧。
\"诸位乡亲!\"武松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整条街道,
\"这西门庆色胆包天,我那未过门的娘子潘金莲不过是去他药铺抓药,竟遭此恶贼当众调戏!”
“这下碰到硬茬了吧?”人群里有人唾弃着西门庆尸首。
“嘘!”有人堵住这人嘴巴,“听武都头怎么说!”
“我找他理论,他非但不知悔改,还唤来一众恶仆围攻!我被逼无奈,才失手打死了这畜牲!\"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卖梨的老汉气得浑身发抖,举起手中的扁担高声喊道:
\"武都头说得没错!这西门庆就是个人面兽心的畜生!上个月我家小孙女去药铺抓药,差点就被他强拉进后宅!若不是跑得快,后果不堪设想!\"
\"可不是嘛!\"茶摊老板娘挤到前排,满脸悲愤,
\"我男人去年在街边摆摊,不小心冲撞了他的恶奴,结果生生被打断两条腿!如今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这西门庆坏事做尽,早就该死了!\"
围观的百姓们义愤填膺,你一言我一语地控诉着西门庆的恶行。
人群如潮水般涌来,七手八脚地将武松围住,有的拍着武松的肩膀表示敬佩,有的拉着武松的衣袖要一同去县衙作证。
\"武都头莫怕!咱们同去县衙作证!你这是为民除害!\"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压抑许久的怨气全部释放出来。
县衙门前,百姓们将武松簇拥着送进大堂。
知县老爷身着官袍,端坐在公堂之上,惊堂木\"啪\"地一声拍响,震得堂下众人微微一颤。
\"堂下何人?所犯何事?速速招来!\"
武松挺直腰板,抱拳行礼:
\"小人武松,乃阳谷县都头。今日因西门庆调戏我未过门的娘子,怒而将其打死。\"
知县捻着胡须,目光在武松身上打量片刻,忽然长叹一声:
\"这西门庆,本官早有耳闻。仗着家财万贯,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恶行累累!\"
知县老爷说着,眼角余光偷偷扫向一旁的师爷,眼神中似有深意。
师爷心领神会,立刻趋步上前,躬身道:
\"禀大人!正是小人自作主张,派武都头前去暗中盯着西门庆,搜集他的犯罪证据!只可惜武都头行事太过刚直,一时激愤之下......\"
武松心中透亮,明白这是知县老爷有意要保自己,可一时之间,却不知该如何应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群中突然闪出一个身着灰衣的汉子。
此人头戴六合一统帽,神色镇定自若,长揖到地:
\"小人王二,乃武都头麾下暗桩!西门庆罪大恶极,其罪状小人早已查得清清楚楚!\"
\"快讲!\"知县探身向前,官帽上的玉坠随着动作晃个不停,眼中闪烁着急切的光芒。
王二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地说道:
\"其一,西门庆勾结漕帮,私运海盐,三年间侵吞官盐上万担,致使朝廷盐税大量流失!”
“其二,他觊觎花子虚家财,先是勾引其妻子李瓶儿,后又设计陷害,逼死苦主,强占祖宅!”
“其三,杀人犯苗青为求脱罪,向西门庆行贿千两白银,他竟买通提刑司,将本该伏法的凶手私放!此等恶行,桩桩件件,人证物证俱在!\"
王二每说一条,堂下百姓便爆发出一阵怒骂,愤怒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县衙的屋顶。
惊得梁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衙役们也不得不手持棍棒,维持秩序。
\"当真有这等事?\"知县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砚台里的墨汁四溅,\"来人!将武都头暂且收监!本官定要彻查此事,还阳谷百姓一个公道!\"
说罢,知县老爷拂袖退堂,转身时却朝武松微微颔首——
这一眼,让武松原本悬着的心落回了肚里。
当夜,牢房内烛火摇曳。
王二借着送饭的机会,悄悄潜入大牢。
武松攥着铁栅栏,低声问道:\"天尊哥哥,你从何处得知这些隐秘?那些罪状,为何如此详实?\"
王进狡黠一笑,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
\"实不相瞒,小弟曾在清河县偶然得到一本奇书。那书中所写,正是西门庆这些年来的腌臜勾当,桩桩件件,分毫不差!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两人相视而笑,在昏暗的烛光下,唯有铁锁晃动的声响,混着远处更夫梆子声,在夜色里久久回荡。
而王进所说的奇书,乃是没有穿越之前,因为好奇而仔细研读过的兰陵笑笑生大作——《金什么梅》,实在是想不起来了!
武松立于血泊之中,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煞气,扯开被鲜血浸透的衣襟,胸膛剧烈起伏,眼神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方才那雷霆万钧的一拳,不仅打爆了西门庆的脑袋,更震碎了阳谷县百姓心中长久以来的恐惧。
\"诸位乡亲!\"武松的声音如洪钟般响彻整条街道,
\"这西门庆色胆包天,我那未过门的娘子潘金莲不过是去他药铺抓药,竟遭此恶贼当众调戏!”
“这下碰到硬茬了吧?”人群里有人唾弃着西门庆尸首。
“嘘!”有人堵住这人嘴巴,“听武都头怎么说!”
“我找他理论,他非但不知悔改,还唤来一众恶仆围攻!我被逼无奈,才失手打死了这畜牲!\"
此言一出,人群顿时炸开了锅。
卖梨的老汉气得浑身发抖,举起手中的扁担高声喊道:
\"武都头说得没错!这西门庆就是个人面兽心的畜生!上个月我家小孙女去药铺抓药,差点就被他强拉进后宅!若不是跑得快,后果不堪设想!\"
\"可不是嘛!\"茶摊老板娘挤到前排,满脸悲愤,
\"我男人去年在街边摆摊,不小心冲撞了他的恶奴,结果生生被打断两条腿!如今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这西门庆坏事做尽,早就该死了!\"
围观的百姓们义愤填膺,你一言我一语地控诉着西门庆的恶行。
人群如潮水般涌来,七手八脚地将武松围住,有的拍着武松的肩膀表示敬佩,有的拉着武松的衣袖要一同去县衙作证。
\"武都头莫怕!咱们同去县衙作证!你这是为民除害!\"此起彼伏的呼喊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压抑许久的怨气全部释放出来。
县衙门前,百姓们将武松簇拥着送进大堂。
知县老爷身着官袍,端坐在公堂之上,惊堂木\"啪\"地一声拍响,震得堂下众人微微一颤。
\"堂下何人?所犯何事?速速招来!\"
武松挺直腰板,抱拳行礼:
\"小人武松,乃阳谷县都头。今日因西门庆调戏我未过门的娘子,怒而将其打死。\"
知县捻着胡须,目光在武松身上打量片刻,忽然长叹一声:
\"这西门庆,本官早有耳闻。仗着家财万贯,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恶行累累!\"
知县老爷说着,眼角余光偷偷扫向一旁的师爷,眼神中似有深意。
师爷心领神会,立刻趋步上前,躬身道:
\"禀大人!正是小人自作主张,派武都头前去暗中盯着西门庆,搜集他的犯罪证据!只可惜武都头行事太过刚直,一时激愤之下......\"
武松心中透亮,明白这是知县老爷有意要保自己,可一时之间,却不知该如何应对。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群中突然闪出一个身着灰衣的汉子。
此人头戴六合一统帽,神色镇定自若,长揖到地:
\"小人王二,乃武都头麾下暗桩!西门庆罪大恶极,其罪状小人早已查得清清楚楚!\"
\"快讲!\"知县探身向前,官帽上的玉坠随着动作晃个不停,眼中闪烁着急切的光芒。
王二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地说道:
\"其一,西门庆勾结漕帮,私运海盐,三年间侵吞官盐上万担,致使朝廷盐税大量流失!”
“其二,他觊觎花子虚家财,先是勾引其妻子李瓶儿,后又设计陷害,逼死苦主,强占祖宅!”
“其三,杀人犯苗青为求脱罪,向西门庆行贿千两白银,他竟买通提刑司,将本该伏法的凶手私放!此等恶行,桩桩件件,人证物证俱在!\"
王二每说一条,堂下百姓便爆发出一阵怒骂,愤怒的声浪几乎要掀翻县衙的屋顶。
惊得梁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衙役们也不得不手持棍棒,维持秩序。
\"当真有这等事?\"知县猛地一拍桌案,震得砚台里的墨汁四溅,\"来人!将武都头暂且收监!本官定要彻查此事,还阳谷百姓一个公道!\"
说罢,知县老爷拂袖退堂,转身时却朝武松微微颔首——
这一眼,让武松原本悬着的心落回了肚里。
当夜,牢房内烛火摇曳。
王二借着送饭的机会,悄悄潜入大牢。
武松攥着铁栅栏,低声问道:\"天尊哥哥,你从何处得知这些隐秘?那些罪状,为何如此详实?\"
王进狡黠一笑,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
\"实不相瞒,小弟曾在清河县偶然得到一本奇书。那书中所写,正是西门庆这些年来的腌臜勾当,桩桩件件,分毫不差!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两人相视而笑,在昏暗的烛光下,唯有铁锁晃动的声响,混着远处更夫梆子声,在夜色里久久回荡。
而王进所说的奇书,乃是没有穿越之前,因为好奇而仔细研读过的兰陵笑笑生大作——《金什么梅》,实在是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