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合作进展遇波折-《回溯刑警破黑局风云》

  我站在技术室窗边,阳光比昨天亮了点,照在玻璃上,反射出细碎的光斑。李悦电脑屏幕上的数据还在滚动,只是慢了下来。

  赵勇把一份材料拍在桌上,纸页哗啦作响。他盯着我看,眉头皱得很紧。

  “国际刑警那边怎么说?”他问。

  我看了眼手机,刚收到一封邮件,标题是【合作申请审核反馈】。

  “他们不认可我们的证据链。”我把手机递过去,“说‘黑潮’行动的资料不完整,没法作为跨境调查依据。”

  赵勇瞪大眼睛:“胡扯!我们该交的都交了。”

  “他们要的不只是证据。”我靠在桌边,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是信任。”

  李悦忽然抬头:“他们提到了‘红眼计划’?”

  我点头:“说是资料太模糊,缺乏可验证性。怀疑是我们自己推测出来的。”

  李悦冷笑一声:“他们非得亲眼看到才信?”

  “差不多。”我说,“所以我们得补上那块缺口。”

  赵勇抓了抓头发:“怎么补?他们那边封锁越来越严,连跳板都绕不开。”

  我看了一眼白板上的三个词:L.A.N.、黑潮、红眼计划。下面那条线还是从霖安市到东南亚某国,中间没有别的节点。

  “模拟。”我说。

  赵勇愣住:“什么?”

  “模拟红眼计划在霖安市的实施路径。”我解释道,“他们不是说我们推测?那就让他们看看推测的依据。”

  赵勇皱眉:“这不等于我们自己编证据?”

  “不是编。”我走到白板前,用笔圈住“红眼计划”几个字,“而是用已知信息,推导出可能的行动路线。只要逻辑说得通,他们就没理由拒绝。”

  李悦低头敲键盘:“我这边可以试试追踪他们最近的网络活动,看有没有新动向。”

  “行。”我点头,“你继续查,我和赵勇去趟局长办公室。”

  赵勇抓起外套,边走边问:“你真打算拿这个模拟路径去说服局长?”

  “不然呢?”我回头看了眼李悦,“她那边一有发现,我们就补上。”

  局长办公室的窗帘拉得更严实了,屋里有点闷。他坐在办公桌后,手里拿着那份资料,翻得比上次还慢。

  “国际刑警回信了?”他问。

  我把手机递给他,他扫了一眼,放回桌上。

  “他们要更完整的证据?”他问。

  “是。”我说,“所以我们打算做一次模拟,还原红眼计划可能的实施路径。”

  局长没说话,只是看着我。

  “不是造假。”我补充,“而是用现有的情报推导出合理行动路线。只要逻辑成立,他们就没理由拒绝。”

  局长叹了口气:“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意味着我们得在没有支援的情况下,自己推演出他们的下一步。”赵勇说。

  局长点点头:“你们打算怎么做?”

  “从已知的出境记录入手。”我说,“那个人去了东南亚,回来后,L.A.N.就开始准备二期行动。我们想看看,他们在霖安市可能布置了哪些节点。”

  局长沉默了一会儿,才说:“小心点。现在每一步,都可能被监视。”

  我和赵勇对视一眼,没说话。

  回到技术室时,李悦正盯着屏幕,眉头皱得比赵勇还紧。

  “怎么了?”我问。

  她没抬头:“刚才有人访问了我们的服务器。”

  “谁?”赵勇立刻问。

  “不知道。”她说,“但不是本地Ip,是从中立国来的。访问时间是提交合作申请后的两个小时。”

  我走到她身后,看着那串Ip地址。

  “他们在监视我们提交的进度。”我说。

  李悦点头:“而且,他们知道我们会查。”

  “你还能追踪吗?”我问。

  “可以试试。”她说,“但他们用了镜像欺骗技术,制造了多个虚假节点,想误导我们。”

  “那就反制。”我说,“你不是刚截获了一个真实节点吗?”

  李悦咬牙:“我正在建模,分析他们的行为模式。只要能识别出哪些是假的,就能找到真的。”

  赵勇靠在墙边:“需要多久?”

  “不确定。”她说,“但这次他们用了中文提示。”

  我一愣:“中文?”

  她调出一段日志,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别试图追踪我们。”

  我盯着那句话,心里有些发凉。

  “他们知道我们是谁。”我说。

  赵勇皱眉:“什么意思?”

  “他们知道霖安警方的追踪风格。”我说,“否则不会特意用中文提示。”

  李悦没说话,只是继续敲键盘。

  “继续。”我拍拍她的肩,“他们越想藏,越说明他们怕我们找到。”

  她点头,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跳动。

  我走到窗边,阳光照在脸上,有点烫。远处的车流声混着风声,像是某种低语。

  “赵勇。”我回头,“你去调那个人的出境记录,看看他回来后都接触过谁。”

  赵勇点头:“明白。”

  我掏出手机,打开白板软件,重新画了一条线:

  霖安市 —— 东南亚某国 —— 某个未知地点

  下面加了一句:

  红眼计划:待模拟

  我盯着那条线,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赵勇已经出门了,脚步声在走廊里回响。李悦还在敲键盘,屏幕上不断跳出新的数据流。

  我坐回桌边,打开那份出境记录。

  照片依旧模糊,但这一次,我盯着那张脸,总觉得有些眼熟。

  就在这时,李悦忽然说:“等等。”

  我抬头。

  她盯着屏幕,眼神有点不对。

  “我发现他们部署了一个反溯源机制。”她说,“不是普通的跳板,是主动误导型的。”

  “什么意思?”我问。

  她调出一个界面,上面是一串跳跃的数字和坐标。

  “他们不是只藏起来。”她说,“而是故意放出假信息,引导我们追踪错误的方向。”

  我皱眉:“你能绕过去?”

  “可以试试。”她说,“但我需要时间。”

  我点头:“你继续,我来配合。”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操作。

  我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