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万寿山,五庄观-《西游,假如孙悟空不放水》

  巍巍万寿山,祥云缭绕,瑞霭千条。山中一座古朴道观,正是那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的道场——五庄观。

  观内异香馥郁,灵气充盈,皆因那混沌初分时便诞下的一株天地灵根,所结之果唤作“草还丹”,又名“人参果”。

  此果非同小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又三千年方得成熟,整整万年才得三十枚果子。

  那果子形如三朝未满的婴孩,四肢俱全,五官俱备,端的是夺天地造化之神物。

  闻一闻,能添寿三百六十载。

  吃一个,可活四万七千年。

  这一日,镇元大仙得了元始天尊的简帖,邀其前往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大仙门下弟子众多,皆是得道全真,此次点齐了四十六位高徒随行,只留下两个年纪最小的看家护院:

  一个唤作清风,一千三百二十岁;一个唤作明月,才交一千二百岁。

  在仙家看来,不过是稚龄童子。

  临行前,镇元子郑重吩咐二童:

  “天尊法旨不可违,为师此去听讲,你二人须仔细看家。”

  “不日将有一位故人路过此地,切莫怠慢了他,可将我那人参果打下两枚与他吃,权当是了却旧日一段情谊。”

  二童闻言,心中好奇,清风问道:“不知师父的故人是哪位仙圣?弟子也好依礼接待。”

  镇元子道:“他乃东土大唐驾下圣僧,法号三藏,如今正往西天拜佛求经。”

  明月一听,不由掩口轻笑:

  “师父,常言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我等乃太乙玄门正宗,如何与那西天释教的和尚攀上故交了?”

  镇元子微微摇头,目光深邃:“你等年幼,哪里知晓其中渊源。”

  “那和尚前世非同小可,乃是西天如来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蝉子转世。”

  “五百年前,在盂兰盆会上,他曾亲手传茶于我,以佛子之尊礼敬于我,故有此一段故人情谊。”

  二仙童听罢,虽心中仍有不解与一丝不以为然,但师命如山,只得恭敬应道:“弟子谨遵师命,必当妥善接待。”

  镇元大仙临行前又特意叮嘱,神色间多了几分郑重:“切记,我那宝树灵根所结果子有数,只可与他两个,不得多费。”

  清风忙回禀:“师父放心,前番开园,众师兄共分食了两枚,如今树上尚余二十八枚,弟子绝不敢妄动。”

  大仙目光扫过两个小徒,最后补充了一句:“那唐三藏虽是故人,然其手下随从恐非安分之辈。”

  “你二人需多加防备,莫要让他们搅扰生事,更不可让其知晓人参果的玄妙,以免横生枝节。” 言下之意,只给唐僧,不给徒弟,且要保密。

  二童躬身领命:“弟子明白。”

  镇元大仙这才携一众高徒,驾起祥云,浩浩荡荡直往那三十三天外的弥罗宫而去。偌大的五庄观,便只剩下清风、明月两个小小地仙看守。

  待师父去了天界,清风明月将客房仔细打扫了,等待着师父所说的老友。

  ………

  ………

  却说自从四圣试禅心后,猪八戒老实了不少,也不再像以往一样,动辄喊苦喊累,只是嘴上哼哼。

  见此,凌阳也不以为怒,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是急不得的,只要他不犯原则性错误,小毛病可以慢慢改。

  他还记得以前上学时网上很火的戒网瘾大师——雷电法王杨永信,那厮就是用电疗来治疗网瘾,主打一个简单粗暴,用暴力手段来遏制网瘾。

  如果那天晚上猪八戒没有自己醒悟跑出来认错,那禁锢肯定已经戴在了他的头上,没有例外。

  出不来的的猪八戒只有两个选择,一是被逐出师门,继续去做个山野精怪,二是自己将那道箍戴在头上,往后受戒律清规地严厉看管。

  不存在第二种情况。

  毕竟凌阳并不觉得原着中的猪八戒有受果位的资格,甚至可以说猪八戒与佛门犯冲,他的心境实在是差得离谱。

  原着中唐僧能成佛是因为坚持不懈置生死于度外的十万八千里路,求佛之心坚定不移,无论是红粉骷髅还是妖魔鬼怪,他也曾害怕,也曾哭泣流泪,但他就是没有放弃。

  一个胆小的人能够舍生忘死地为心中理想献身,本身就是极为高贵的。

  孙悟空能成佛是因为一路降妖除魔风雨无阻陪着唐僧,而且本身官职齐天大圣还在,也有大闹天宫的实力。

  可以说他是西行中贡献最大、本事最大、最不可或缺的存在。

  沙和尚虽然实力不济,但他任劳任怨啊,不会动不动散伙,不会看见美女走不动道,不会为满足口腹之欲而怂恿孙悟空去偷人参果。

  猪八戒凭什么,凭动不动就散伙?就凭他那放屁添风的实力?

  无论是高老庄,四圣试禅心,女儿国,盘丝洞,无底洞,贪心色心猪八戒一直放不下。

  如今猪八戒是老实了,只是不知道他能够老实多久,日后还需观察,毕竟自己身为他师父,能帮的还是要帮。

  阳光明媚,

  白龙马上,凌阳眯着眼睛看着猪八戒,心中思绪涌起。

  随后看向这片好风光地带,

  说来也是奇怪,在这座巍峨大山中是有妖众,但都是作道士打扮,与人和善,显然并未犯下杀孽,有些看见他们来,还冲茶招待他们。

  当真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处。

  因为不担心妖怪骚扰,

  师徒四人在青山绿水中搞了个团建,一路上欢声笑语,好不快乐。

  一行人在山中游玩,忽然抬头看见那远处有松篁一簇,楼阁数层。

  凌阳道:“悟空,你看那里有一建筑,是什么?”

  孙悟空看了道:“那所在,不是观,便是庙,依我看那是一处道观。”

  不一会儿,师徒四人来于门首观看,见那松坡冷淡,竹径清幽。

  又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看着这石碑,凌阳大惊。

  怪不得那些精怪彬彬有礼,作道士打扮,怪不得此处山清水秀,让人心旷神怡。

  原来是地仙之祖——镇元子大仙道统所在。

  在原着中,

  吴承恩把自己对道士的一切美好想象都赋予了镇元子,品有修为,武有手段,人有气度,心有境界,还不练丹,完美。

  根据历史记载,吴承恩的确切生卒年存在争议,但通常认为他生于约1500年或1504年,卒于1582年。

  而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帝)在位时间是1521年至1566年,去世于1566年。

  因此,吴承恩的生卒年跨越了嘉靖帝的统治时期,他在嘉靖年间确实在世,并且在嘉靖帝去世后还活了16年。

  《西游记》中塑造的朱紫国王的形象,怎么看怎么像影射嘉靖帝。

  很明显的是不上朝和无根水为红丸药引,加上作者创作年代,简直显而易见了。

  所以镇元子不炼丹可以说是吴承恩的愿望。

  毕竟纵观历史四百多位皇帝,万寿帝君那可真是一位特殊至极的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