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这座古墓到底是谁的?-《我摸尸就变强,直播热芭要加入》

  站在一个土坡上,胡巴一指着前方的小山丘说:“从这里开始,大家要小心了。”

  “别看山丘之间直线距离不远,但很多地方都是土壳子,一踩就破,下面全是空的。”

  听他说完,节目组的人反而笑了起来。

  导演拍了拍胡巴一的肩膀:“小胡,你刚来没多久,不知道合哥的本事,就算掉下去了又咋样?合哥有地龙游,分分钟就能把你捞上来。”

  胡巴一沉默了。

  唉,这都是职业病……

  他都忘了,队伍里最厉害的,根本不是他们这些有祖传手艺的盗墓贼。

  最牛的是后面那个搂着美女春游的人!

  没错,就是那个搂着美女春游的人!

  看到这一幕,胡巴一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之前看直播还没觉得咋样,现在自己真的加入队伍了,这么一对比,他心里更郁闷了。

  他们这些人就像是来干活的……

  但他能说啥呢?

  不!

  他只能笑着说:“合哥玩得开心不?需要导游不?这里的风景咋样?要不要换个地方?”

  看着他一脸不高兴的样子,导演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太在意,这都是正常操作。”

  “你应该换个角度想,合哥现在这么轻松,说明现在没问题,没危险。”

  雪丽杨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张合和热八身上。

  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羡慕。

  不得不说,能把倒斗探险玩成这样的,估计只有他们俩了。

  前面的陈教授忽然在山沟里发现了一座破庙:“那就是鱼骨庙吗?”

  胡巴一顺着陈教授指的方向看去,点了点头:

  “对,确实是鱼骨庙,当年我们就是从这儿下去的。”

  “好,咱们快走!”

  ……

  当大家站在鱼骨庙前时,都忍不住有些失望。

  眼前的鱼骨庙比他们想象中还要破得多。

  他们早就听说这座庙已经荒废了几十年,心理上也做好了准备。

  可当他们亲眼看到这座快要塌了的鱼骨庙时,嘴角还是不自觉地抽了两下。

  这庙只有一间,没有前殿后殿,也没有东西厢房。

  庙门早就没了,只剩下一个巨大的铁头龙王鱼的头骨,鱼嘴就当成了庙门。

  副导演伸手敲了敲那鱼头骨,鱼头没事,倒是自己的手有点疼。

  “好家伙,这骨头真硬!”副导演忍不住低声嘀咕。

  “这鱼应该和昨天被合哥电死的那个是同一种吧。”

  旁边的导演退后几步,盯着那巨大的鱼头看了半天:“应该是,别的鱼恐怕长不到这么大。”

  节目组的人边说边走进了鱼骨庙。

  庙里供奉的龙王爷泥像早就没了。

  地上、房梁上到处都是灰尘和蜘蛛网。

  大家走进庙里,四处张望。

  “这庙的建筑风格还挺特别。”导演摸着下巴想了想,“当年建这座庙的人手艺不错,你们看,根本看不出房梁是用鱼骨搭的。”

  陈教授也仔细看了看:“我想这些鱼骨应该都被封在砖瓦里面了。”

  要是真拿鱼骨头当房梁盖房,那房子根本盖不起来嘛。

  这时候,胡巴一已经绕到了供桌的后头。

  “供桌后面有个盗墓挖的洞,我猜八成是当年建庙的人留下的。”

  听说有盗墓洞,陈教授微微皱起了眉头。

  这下子,事儿变得复杂起来了。

  建这鱼骨庙的人明显是冲着古墓来的,说不定古墓早被他们给搬空了。

  可为啥胡巴一之前还说龙岭里的墓没找到呢?

  “教授,您下去看看就知道了。”

  节目组的人一个个顺着盗墓洞往下爬。

  下到墓道里头,所有人都闷声不响了。

  走了十多分钟还没到头,导演忍不住捶了捶自己僵硬的手脚。

  “老胡,你们发现的这盗墓洞到底有多长?确定这是人挖的,不是啥动物刨的吧?”

  一旁的陈教授喘着粗气。

  “导演,这肯定是盗墓洞,而且这手艺,打洞的人绝对是个高手。”

  “就是不知道他为啥要挖这么长。”

  胡巴一笑了笑,说:“我们之前来过,这条盗洞大概有一公里长,再坚持一下,快到了。”

  听到盗洞的长度,所有人都愣住了。

  挖条盗墓洞,用得着挖这么远吗?

  还是在山上,直接挖到墓旁边不就得了?

  “我的天!这挖盗洞的人是吃多了没事干吧。”

  副导演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

  “他既然知道古墓的位置,干嘛要绕这么远挖洞?”

  胡巴一想了想,说:

  “我猜,建鱼骨庙的前辈,可能是想从底下进地宫。”

  陈教授皱了皱眉:“从底下进地宫……”

  “这得费老鼻子劲了。”

  他琢磨了一会儿,继续推测:“难道是因为这座墓周围太结实,没法下手,所以他才选择从底下进去?”

  要是这样的话,倒也说得过去。

  他也听说过一些倒斗高手的能耐,对这些人来说,挖一公里的盗墓洞不算啥难事,就是费点时间。

  胡巴一点点头:“这一招在倒斗圈里叫‘顶宫’。”

  “不过到底是不是这样,现在还不好说,因为咱还没找到那座古墓呢。”

  一直跟在后头的张合,眉头微微一跳,这时候文化断层、历史缺失、传承断裂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张合打了个哈欠,说:

  “唐朝啯力昌盛,财富丰厚,大多在山里头建陵。”

  “地宫的砖墙都是用大石头砌的,还用铁条加固,跟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差不多。”

  “想要凿穿可不容易,但再坚固的古墓,总会有软肋。”

  听到张合的话,陈教授挖洞的速度都不由得慢了下来。

  “那唐朝的软肋就是地下?”

  旁边的胡巴一摇了摇头。

  “合哥这个说法我也听过,好像啥陵墓都有个虚位,从风水的角度来说,这个位置是为了藏风聚气,要是墓里没有这个位置,就算风水再好也没用。”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导演挑了挑眉:“那不是给人留个破绽吗?”

  “老祖宗就这么讲究?”

  胡巴一嘿嘿一笑:“嗨,谁知道呢,我就是听别人这么说的。”

  “其实不是这样的。”走在最后的张合淡淡地说:“地形得稳当,气才能聚。为了保持风水的形和势,让风水宝地固定不变,墓穴中的堂局不能太封闭,必须让气既聚又不散。”

  他稍微停了停,接着说:“所以一般墓里的甬道或者后殿就是聚气的地方。”

  “这种地方不能封得太死,不然对主家不利。”

  听完张合的话,节目组的人都点头赞同,陈教授更是停下脚步,拿出小本子认真地记着。

  这时候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议论开了。

  “哇哦,原来还有这种说法!那是不是只要找到古墓,我们也能进去挖了?”

  “楼上,咱们要不要合伙去找个墓挖一挖?”

  “啥玩意!你们不会真以为倒斗挖墓是轻而易举的事吧!里头有好多机关,弄不好会出人命的!”

  “嘿嘿嘿我想说的是,这可不是重点,重点是除非是高手,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古墓的甬道和后殿在哪儿吧?”

  “啥玩意!说得太有道理了,我竟然无言以对!”

  ……

  考古协会里,几位老教授坐在屏幕前,跟小学生上课一样坐得笔直,认真记录着张合说的每一句话。

  等全部内容都记完后,考古协会的会长抖了抖手中的小本子。

  “哈哈哈……考古界的百科全书就要诞生了!”

  “会长,你这个百科全书有点寒碜……”

  就一个小本子,这也叫百科全书?

  两下就翻完了,好歹也算本教材吧!

  以后所有学考古的学生都得靠它吃饭!

  “现在看起来确实简陋,但以后会慢慢补上的!”

  考古协会会长不在意地说。

  “有张合在,这些资料还能有错?”

  听他这么说,其他人点了点头。

  没错,张合才出现没多久,就已经让考古协会的资料有了巨大突破!

  只要张合还在节目组,他们补全历史的日子就不远了!

  记录完内容后,考古协会会长带着一丝好奇看着直播屏幕。

  “你们说,这座古墓到底是谁的?”

  其他成员都摇了摇头。

  现在还没看到任何关于古墓的信息,他们根本没法分析。

  不过从刚才张合和胡巴一的对话来看,应该是一座唐朝的古墓。

  能依山建陵,肯定是个大墓。

  一位教授叹了口气,说:“现在到底是谁的墓还不好说,但我相信继续看下去,一定能搞清楚。”

  ……

  节目组一行人又在墓道里爬了一会儿,还是没到头。

  在盗墓洞里爬可费劲了,陈教授、导演等人已经累得不行了。

  导演的呼吸声跟漏气的风箱似的,呼哧呼哧的,特别难听。

  他实在憋不住了,问道:“老胡到底还有多远?怎么走了这么久还没到?”

  胡巴一也觉得奇怪,他们之前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奇怪,按理说咱们早就该到了。”

  胡巴一翻了个身,坐下来,四下看了看。

  眼前这个盗墓洞每隔一段就有一些固定的木架撑着,根本不用担心塌方。

  看起来和他们之前来的时候一模一样。

  可这次他们爬了这么久都没到,这事儿有点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