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地的建立,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将陈平与药园里那喧嚣琐碎的凡俗彻底隔绝了开来。
他拥有了一间独立的、干净的木屋,拥有了绝对不被打扰的充裕时间。每日,除了定时观察那株与自己性命相连的“神草”,记录下它每一片新生叶脉的纹路变化之外,他所有的心神,都投入到了修行与更深远的谋划之中。
地位的稳固,并未让他有半分松懈。恰恰相反,当生存不再是第一要务时,那颗名为“家族”的种子,便在他心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土而出,疯狂生长。
一个没有修士坐镇的凡俗家族,无论多么富有,多么强大,都不过是沙上之塔,风中之烛。一场天灾,一次修行者无意的斗法,便足以让其灰飞烟灭。
他必须为陈家,找到真正的“根”。
他没有门路弄到珍贵的“测灵盘”,那种仙家之物,即便是在外门也属罕见。但他有自己的“道”。
夜深人静,他不再吐纳,而是将自己关在木屋里,面前铺着一张从废纸堆里捡来的兽皮。他用木炭,在兽皮上一笔一画地推演着一张全新的药方。
他的灵感,来源于那份早已被他吃透了的《筑基丹》残方,以及自己这几年对“水木相生”之道的切身体悟。
他想,灵根,其本质不过是凡人躯体内一条可以与天地灵气产生共鸣的“通路”。大部分凡人,这条通路或是堵塞,或是过于纤细,故而终生无法感应到灵气的存在。
那么,是否可以用一种足够精纯、足够磅礴的“生机”,去“冲刷”、去“叩问”这条沉睡的通路,将其强行“唤醒”?
他没有灵药,但他有知识。
“……百年人参,其性温补,生机最厚,可为‘君’,以为主药,叩关启门。”
“……雪山之巅的‘天山雪莲’,至纯至净,可涤荡后天浊气,然凡俗难寻。可用深山背阴处,待第一场冬雪消融后,破土而出的‘初雪草’根茎代替,取其‘至阴之纯’,以为‘臣’。”
“……东海之滨的‘紫珊瑚’,善通经络,然更为罕见。可用长于活水之畔,根须密布如网的‘龙须藤’嫩芽代替,取其‘通达之意’,以为‘佐’……”
他以《筑基丹》残方中的君臣佐使配伍至理为纲,以自身对凡俗草药药性的深刻理解为络,耗费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用数十种在凡俗世界虽珍贵却并非无迹可寻的药材互相配伍、替代,终于推演出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启灵汤”药方。
此汤无法凭空创造灵根,但却有极大可能,将孩童体内那万中无一的潜藏灵根资质“诱发”出来,并加以温养。
药方已成,剩下的,便是如何将其安全地送到千里之外的侄子手中。
这一次事关家族百年大计的根基,刘老头那等凡俗信使,已然不再可靠。
他需要一个新的、更可控的“信使”。
他利用自己如今可以间接调动吴师兄资源的便利,开始在心中筛选起了人选。
很快,一个名叫“张铁”的炼气二层外门弟子,进入了他的视野。
此人资质平平,性情木讷,是药园里除了杂役之外,地位最低的记名弟子之一。陈平观察了他数日,发现他几乎包揽了所有下山采买的苦差,换取那点微薄的灵石,却从不入集市,而是行色匆匆地将灵石交给一个在山脚下等候的凡俗妇人。
陈平知道,这是一个被凡俗亲情所累的、可靠的“苦命人”。
在一个黄昏,陈平以“为神草寻找合适的凡土”为名,让吴师兄将这张铁叫到了禁地之外。
陈平没有露面。他只是让吴师兄转交给了张铁一个沉甸甸的钱袋,以及一封用蜡密封的、没有任何署名的信件。
“这里面,是二十块下品灵石。”吴师兄用一种施舍般却又带着几分郑重的语气说道,“拿着它,亲自去一趟南方的燕尾城。将这封信,交给城南‘周记当铺’的掌柜,陈守义。事成之后回来,还有十块灵石的赏钱。”
张铁看着那个钱袋,那双因常年劳作而显得有些无神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了一股混杂着狂喜与难以置信的光芒。三十块下品灵石!这几乎是他不吃不喝苦干三年才能攒下的巨款!足以让他那身患重病的母亲用上最好的汤药了。
“吴师……吴师兄……”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此等……此等重任,为何……为何会交给弟子?”
“不该问的,别问。”吴师兄冷冷地打断了他,眼中闪过一丝属于上位者的不耐烦,“你只需知道,此事办好了,你母亲的病便有救了。办砸了……你应该知道,让一个人在后山悄无声息地消失,是件多么简单的事。”
恩威并施,瞬间便将这张铁的性命与这次任务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弟子明白!弟子明白!便是拼了这条性命,也定将信送到!”张铁“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陈平在禁地的木屋中,透过窗缝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的脸上,古井无波。
他知道,这封信,这份药方,是他家族从凡俗迈向超凡的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
而他,则在千里之外的仙门深山,为这块砖找到了一个用金钱与性命双重绑定的、最可靠的“护送者”。
他拥有了一间独立的、干净的木屋,拥有了绝对不被打扰的充裕时间。每日,除了定时观察那株与自己性命相连的“神草”,记录下它每一片新生叶脉的纹路变化之外,他所有的心神,都投入到了修行与更深远的谋划之中。
地位的稳固,并未让他有半分松懈。恰恰相反,当生存不再是第一要务时,那颗名为“家族”的种子,便在他心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土而出,疯狂生长。
一个没有修士坐镇的凡俗家族,无论多么富有,多么强大,都不过是沙上之塔,风中之烛。一场天灾,一次修行者无意的斗法,便足以让其灰飞烟灭。
他必须为陈家,找到真正的“根”。
他没有门路弄到珍贵的“测灵盘”,那种仙家之物,即便是在外门也属罕见。但他有自己的“道”。
夜深人静,他不再吐纳,而是将自己关在木屋里,面前铺着一张从废纸堆里捡来的兽皮。他用木炭,在兽皮上一笔一画地推演着一张全新的药方。
他的灵感,来源于那份早已被他吃透了的《筑基丹》残方,以及自己这几年对“水木相生”之道的切身体悟。
他想,灵根,其本质不过是凡人躯体内一条可以与天地灵气产生共鸣的“通路”。大部分凡人,这条通路或是堵塞,或是过于纤细,故而终生无法感应到灵气的存在。
那么,是否可以用一种足够精纯、足够磅礴的“生机”,去“冲刷”、去“叩问”这条沉睡的通路,将其强行“唤醒”?
他没有灵药,但他有知识。
“……百年人参,其性温补,生机最厚,可为‘君’,以为主药,叩关启门。”
“……雪山之巅的‘天山雪莲’,至纯至净,可涤荡后天浊气,然凡俗难寻。可用深山背阴处,待第一场冬雪消融后,破土而出的‘初雪草’根茎代替,取其‘至阴之纯’,以为‘臣’。”
“……东海之滨的‘紫珊瑚’,善通经络,然更为罕见。可用长于活水之畔,根须密布如网的‘龙须藤’嫩芽代替,取其‘通达之意’,以为‘佐’……”
他以《筑基丹》残方中的君臣佐使配伍至理为纲,以自身对凡俗草药药性的深刻理解为络,耗费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用数十种在凡俗世界虽珍贵却并非无迹可寻的药材互相配伍、替代,终于推演出了一份独一无二的“启灵汤”药方。
此汤无法凭空创造灵根,但却有极大可能,将孩童体内那万中无一的潜藏灵根资质“诱发”出来,并加以温养。
药方已成,剩下的,便是如何将其安全地送到千里之外的侄子手中。
这一次事关家族百年大计的根基,刘老头那等凡俗信使,已然不再可靠。
他需要一个新的、更可控的“信使”。
他利用自己如今可以间接调动吴师兄资源的便利,开始在心中筛选起了人选。
很快,一个名叫“张铁”的炼气二层外门弟子,进入了他的视野。
此人资质平平,性情木讷,是药园里除了杂役之外,地位最低的记名弟子之一。陈平观察了他数日,发现他几乎包揽了所有下山采买的苦差,换取那点微薄的灵石,却从不入集市,而是行色匆匆地将灵石交给一个在山脚下等候的凡俗妇人。
陈平知道,这是一个被凡俗亲情所累的、可靠的“苦命人”。
在一个黄昏,陈平以“为神草寻找合适的凡土”为名,让吴师兄将这张铁叫到了禁地之外。
陈平没有露面。他只是让吴师兄转交给了张铁一个沉甸甸的钱袋,以及一封用蜡密封的、没有任何署名的信件。
“这里面,是二十块下品灵石。”吴师兄用一种施舍般却又带着几分郑重的语气说道,“拿着它,亲自去一趟南方的燕尾城。将这封信,交给城南‘周记当铺’的掌柜,陈守义。事成之后回来,还有十块灵石的赏钱。”
张铁看着那个钱袋,那双因常年劳作而显得有些无神的眼睛里,瞬间爆发出了一股混杂着狂喜与难以置信的光芒。三十块下品灵石!这几乎是他不吃不喝苦干三年才能攒下的巨款!足以让他那身患重病的母亲用上最好的汤药了。
“吴师……吴师兄……”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此等……此等重任,为何……为何会交给弟子?”
“不该问的,别问。”吴师兄冷冷地打断了他,眼中闪过一丝属于上位者的不耐烦,“你只需知道,此事办好了,你母亲的病便有救了。办砸了……你应该知道,让一个人在后山悄无声息地消失,是件多么简单的事。”
恩威并施,瞬间便将这张铁的性命与这次任务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弟子明白!弟子明白!便是拼了这条性命,也定将信送到!”张铁“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陈平在禁地的木屋中,透过窗缝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的脸上,古井无波。
他知道,这封信,这份药方,是他家族从凡俗迈向超凡的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敲门砖”。
而他,则在千里之外的仙门深山,为这块砖找到了一个用金钱与性命双重绑定的、最可靠的“护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