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重归寂静,只余下风声呜咽,卷起几片枯叶,打着旋儿落下。
陆沉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谷口那片朦胧的暮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陈平安依旧站在那块冰冷的巨石旁,久久未动。
他能感觉到,陆沉离去时,那道烙印在他识海中的神识传讯法门并未立刻隐去,而是如同夜空中一颗微弱的星辰,在遥远的天际,与自己保持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
这根线,既是希望,也是牵绊。
良久,他才缓缓收回目光,将视线投向了自己的掌心。
那里,空无一物。
但他的意念之中,却清晰地映照着丹田内那颗“准丹”的模样——青碧流转,雷光隐现,符文暗藏。
水、木、雷三行之力已然归位。
但距离《玄鉴仙经》总纲中所述的“五行归一,无暇道基”,还差了至关重要的两环——金,与火。
千年雷击木尚且如此难寻,那更为稀有、多被大宗门或古老世家掌控的金行、火行至宝,又该去何处觅得?
他心中并无半分焦躁。
他想起了当年在燕尾城的老当铺里,于故纸堆中,等待那半卷残书的出现。
想起了在流云宗的垃圾山下,于污泥浊水中,等待那几枚玉简残片的显露。
想起了在这北地荒野,于杀机四伏中,等待这截千年雷击木的“自投罗网”。
“等”,并非枯坐。
而是要将自己,置于最有可能出现机缘的地方,然后,以最大的耐心,去观察,去倾听,去“捡”起那些被世人忽略的蛛丝马迹。
血风岭、黑瘴林这等荒僻之地,虽藏雷木,却绝非金火汇聚之所。
他需要重返红尘。
回到那人烟辐辏、百业汇聚的凡俗城池,回到那龙蛇混杂、信息交汇的修士坊市。
金行至宝,多伴生于精铁矿脉、古战场遗迹,或是某些擅长炼器的宗门世家手中。
火行至宝,则往往出现在地脉火眼、火山深处,或是某些精通炼丹的传承之内。
这些地方,都离不开“人”。
他必须再次,将自己这滴水,汇入那名为“红尘”的江河湖海之中。
只是,该以何种身份?
“平安散人”,筑基后期,这个身份在斩杀石破天后,恐怕已不再安全。他需要一个新的、更不起眼的“壳”。
思虑良久,一个身份渐渐清晰起来。
丹师。
一个四处游历、修为不高(伪装成筑基初期或中期)、性情孤僻、只为求购各种偏门草药与丹方的……游方丹师。
丹师本就需四处游历,寻访药材与丹方,出现在任何地方都合情合理。丹师大多不善争斗,性情古怪,容易被人忽略。一个看起来没什么油水、又有些“价值”的老丹师,往往比一个锋芒毕露的斗法修士,更能活得长久。
身份既定,他便开始了新的准备。
他没有离开乱石谷,而是在此地又停留了半月。
他将石破天储物袋中那些用不上的法器、玉简,连同自己之前的一些“痕迹”,尽数销毁。
他又重新调整了易容,将“平安散人”那张略显阴鸷的脸,变得更苍老、更和善一些,眼神也变得浑浊,仿佛常年被丹火熏燎所致。身上的麻袍,也换成了一件虽然陈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色道袍,腰间挂着一个半旧的药葫芦。
一切准备妥当。
在一个微雨的清晨,陈平安离开了乱石谷。
他转身,朝着南方,那片更为广阔、也更为繁华的凡俗王朝腹地,缓缓走去。
他的步伐不快,却异常坚定。
他走入红尘,如同滴水入海,无影无踪。
陆沉的身影早已消失在谷口那片朦胧的暮色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陈平安依旧站在那块冰冷的巨石旁,久久未动。
他能感觉到,陆沉离去时,那道烙印在他识海中的神识传讯法门并未立刻隐去,而是如同夜空中一颗微弱的星辰,在遥远的天际,与自己保持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联系。
这根线,既是希望,也是牵绊。
良久,他才缓缓收回目光,将视线投向了自己的掌心。
那里,空无一物。
但他的意念之中,却清晰地映照着丹田内那颗“准丹”的模样——青碧流转,雷光隐现,符文暗藏。
水、木、雷三行之力已然归位。
但距离《玄鉴仙经》总纲中所述的“五行归一,无暇道基”,还差了至关重要的两环——金,与火。
千年雷击木尚且如此难寻,那更为稀有、多被大宗门或古老世家掌控的金行、火行至宝,又该去何处觅得?
他心中并无半分焦躁。
他想起了当年在燕尾城的老当铺里,于故纸堆中,等待那半卷残书的出现。
想起了在流云宗的垃圾山下,于污泥浊水中,等待那几枚玉简残片的显露。
想起了在这北地荒野,于杀机四伏中,等待这截千年雷击木的“自投罗网”。
“等”,并非枯坐。
而是要将自己,置于最有可能出现机缘的地方,然后,以最大的耐心,去观察,去倾听,去“捡”起那些被世人忽略的蛛丝马迹。
血风岭、黑瘴林这等荒僻之地,虽藏雷木,却绝非金火汇聚之所。
他需要重返红尘。
回到那人烟辐辏、百业汇聚的凡俗城池,回到那龙蛇混杂、信息交汇的修士坊市。
金行至宝,多伴生于精铁矿脉、古战场遗迹,或是某些擅长炼器的宗门世家手中。
火行至宝,则往往出现在地脉火眼、火山深处,或是某些精通炼丹的传承之内。
这些地方,都离不开“人”。
他必须再次,将自己这滴水,汇入那名为“红尘”的江河湖海之中。
只是,该以何种身份?
“平安散人”,筑基后期,这个身份在斩杀石破天后,恐怕已不再安全。他需要一个新的、更不起眼的“壳”。
思虑良久,一个身份渐渐清晰起来。
丹师。
一个四处游历、修为不高(伪装成筑基初期或中期)、性情孤僻、只为求购各种偏门草药与丹方的……游方丹师。
丹师本就需四处游历,寻访药材与丹方,出现在任何地方都合情合理。丹师大多不善争斗,性情古怪,容易被人忽略。一个看起来没什么油水、又有些“价值”的老丹师,往往比一个锋芒毕露的斗法修士,更能活得长久。
身份既定,他便开始了新的准备。
他没有离开乱石谷,而是在此地又停留了半月。
他将石破天储物袋中那些用不上的法器、玉简,连同自己之前的一些“痕迹”,尽数销毁。
他又重新调整了易容,将“平安散人”那张略显阴鸷的脸,变得更苍老、更和善一些,眼神也变得浑浊,仿佛常年被丹火熏燎所致。身上的麻袍,也换成了一件虽然陈旧、却浆洗得干干净净的青色道袍,腰间挂着一个半旧的药葫芦。
一切准备妥当。
在一个微雨的清晨,陈平安离开了乱石谷。
他转身,朝着南方,那片更为广阔、也更为繁华的凡俗王朝腹地,缓缓走去。
他的步伐不快,却异常坚定。
他走入红尘,如同滴水入海,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