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里,水木灵雾浓得化不开,吸入一口,五脏六腑都像是被温水洗过。
陈平安盘膝坐在阵法中央,缓缓吐出一口白气。那白气在身前凝而不散,化作细小的水珠,又被灵雾同化。
此地,便是他为自己寻来的、全新的“苟”道之地。
水府隐于淤泥之下,暗河为其屏障,阵法为其甲胄。这份安稳,远胜流云宗药园,更非那废弃矿洞可比。
他那颗因常年逃亡而紧绷的心,在这一刻,才算真正落回了实处。
安稳之后,便是远虑。
他缓缓睁开眼,那双因踏入筑基中期而愈发深邃的眸子,仿佛穿透了上方的淤泥、暗河与沼泽,望向了遥远的朔州。
他已在此地耽搁了数月。
可那颗心,却有一半,还悬在北地。
铁老三。那个脾气火爆、却一诺千金的铁匠,是否已将那个承载着陈家百年道途的油布包裹,安全送到了燕尾城?
《筑基心得》、《堪舆风水图志》、还有那枚筑基丹……
还有他耗费心血布下的“暗子”——那条借“驼铃商队”建立的商路,是否已经启动?
他如今,又成了一个聋子,一个瞎子。
这种对外界一无所知的感觉,让他如坐针毡。
他必须出去一趟。
他先花了三日,将水府的阵法彻底熟悉、稳固,又用《玄水真经》里的粗浅法门,将水府主人的几件旧法袍重新炼制,换上了一身行头。
那张“平安散人”的脸被他洗去,换成了一张更苍老、更平凡的脸。他用灵药汁液染黄皮肤,又以神识强行压制气血,让自己看上去像个被泽国湿气掏空了身子的老渔夫。
做完这一切,他才关闭聚灵阵,只留下外层的敛息与幻水阵,如一缕青烟,自淤泥下的幻阵出口钻出,顺着暗河游出数里,在一片无人问津的芦苇荡里悄然上岸。
……
两日后,云梦泽外围最大的凡俗城镇——芦台镇。
镇子依水而建,歪歪扭扭的吊脚楼挤在一起,空气里弥漫着鱼腥、焦油和劣水酒的气味。凡人与低阶修士混杂,构成一种混乱的秩序。
陈平安没去修士聚集的法器街,而是径直走向镇子最嘈杂、也最龙蛇混杂的“马行”——一个巨大而泥泞的货运中转场。
他在最破败的茶棚里要了一碗苦茶,缩在角落,像个真正等活计的老渔夫,一坐就是一下午。
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静静地看着,耳朵则像一张最细密的网,捕捉着空气中每一个有用的字眼。
“……他娘的,黑风寨那帮杂碎,最近又在北边闹腾了。”
“……万木春的价钱又涨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些,都是噪音。
直到黄昏,两个商队管事模样的中年人坐在他不远处,压低了声音抱怨。
“……听说了吗?北边‘石桥镇’新冒出来的那家‘陈记货栈’,真是邪了门了。”
“怎么说?”
“他们家不做大宗生意,专送小件包裹。可开出的价钱,比咱们高出三成!而且,指名道姓,只用孙老三的‘驼铃商队’那条线!你说,这帮人是不是疯了?”
陈平安端着茶碗的手,稳如磐石。
但他那颗早已沉寂的心,却猛地一跳。
“陈记”。
“石桥镇”。
“只用驼铃商队”。
成了!
他那步闲棋,活了!家族的“暗子”,已经扎下了根,用“高价”的方式,彻底买断了孙老三那条最不起眼、也最安全的商路!
陈平安没有再听下去。
他放下几枚铜板,起身,缓缓走出了茶棚。
他没有去石桥镇,那太远。他知道,“陈记”的触角,必然会延伸到这里。
他循着马行伙计的指引,在货场最偏僻的角落,找到了那间挂着“陈记货栈(驼铃商路代收点)”的小木屋。
木屋里空无一人,只有一个上了锁的投递箱。
陈平没有靠近。
他等到夜色彻底降临,确认四周无人,才如一道影子般闪到木屋后墙。他从怀里摸出那枚刻着特殊暗记的“铁符”,没有投递,而是在后墙一块松动的青砖后,摸到了那个约定好的“死信交换点”。
他将自己的“铁符”放入,又从里面摸出了另一枚一模一样的、却冰冷空白的铁符。
交换,完成。
他没有半分停留,转身便如一滴水,汇入了芦台镇的黑暗之中。
……
接下来的两个月,是陈平此生最难熬的两个月。
他回到了水府,却无法静心修行。
那枚“铁符”,成了他与家族唯一的联系。暗子是否收到了信号?商队是否平安抵达?
他只能等。
他将所有的焦虑,都发泄在了对《玄水真经》的推演和加固阵法上。
两个月后。
他再次来到芦台镇,那个熟悉的死信交换点。
他的手指,在触碰到那块松动的青砖时,竟有些微微发抖。
他将手探了进去。
一枚新的、带着熟悉暗记的“铁符”,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他强忍着当场查看的冲动,将铁符死死攥在掌心,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水府。
石室之内,阵法全开。
借着夜明珠的光芒,陈平缓缓摊开掌心。
铁符之上,没有书信。
只有用利器以家族暗语新刻上去的七个字。
字迹潦草,却充满了力量。
“丹、阵已至。夕闭关。义布宅。”
丹、阵,已经送达。
守夕,已在闭关。
守义,正在布设祖宅大阵。
陈平安那只握着铁符的手,终于,不再颤抖。
铁符从他松开的指间滑落,掉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他缓缓地、缓缓地,坐倒在冰冷的石床上。
许久,他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那股气息,在寂静的石室里,久久回荡。
他缓缓闭上眼,丹田气海之中,那片青碧色的真元,以前所未有的平顺,轰然运转。
现在,该轮到他自己了。
陈平安盘膝坐在阵法中央,缓缓吐出一口白气。那白气在身前凝而不散,化作细小的水珠,又被灵雾同化。
此地,便是他为自己寻来的、全新的“苟”道之地。
水府隐于淤泥之下,暗河为其屏障,阵法为其甲胄。这份安稳,远胜流云宗药园,更非那废弃矿洞可比。
他那颗因常年逃亡而紧绷的心,在这一刻,才算真正落回了实处。
安稳之后,便是远虑。
他缓缓睁开眼,那双因踏入筑基中期而愈发深邃的眸子,仿佛穿透了上方的淤泥、暗河与沼泽,望向了遥远的朔州。
他已在此地耽搁了数月。
可那颗心,却有一半,还悬在北地。
铁老三。那个脾气火爆、却一诺千金的铁匠,是否已将那个承载着陈家百年道途的油布包裹,安全送到了燕尾城?
《筑基心得》、《堪舆风水图志》、还有那枚筑基丹……
还有他耗费心血布下的“暗子”——那条借“驼铃商队”建立的商路,是否已经启动?
他如今,又成了一个聋子,一个瞎子。
这种对外界一无所知的感觉,让他如坐针毡。
他必须出去一趟。
他先花了三日,将水府的阵法彻底熟悉、稳固,又用《玄水真经》里的粗浅法门,将水府主人的几件旧法袍重新炼制,换上了一身行头。
那张“平安散人”的脸被他洗去,换成了一张更苍老、更平凡的脸。他用灵药汁液染黄皮肤,又以神识强行压制气血,让自己看上去像个被泽国湿气掏空了身子的老渔夫。
做完这一切,他才关闭聚灵阵,只留下外层的敛息与幻水阵,如一缕青烟,自淤泥下的幻阵出口钻出,顺着暗河游出数里,在一片无人问津的芦苇荡里悄然上岸。
……
两日后,云梦泽外围最大的凡俗城镇——芦台镇。
镇子依水而建,歪歪扭扭的吊脚楼挤在一起,空气里弥漫着鱼腥、焦油和劣水酒的气味。凡人与低阶修士混杂,构成一种混乱的秩序。
陈平安没去修士聚集的法器街,而是径直走向镇子最嘈杂、也最龙蛇混杂的“马行”——一个巨大而泥泞的货运中转场。
他在最破败的茶棚里要了一碗苦茶,缩在角落,像个真正等活计的老渔夫,一坐就是一下午。
他那双浑浊的眼睛静静地看着,耳朵则像一张最细密的网,捕捉着空气中每一个有用的字眼。
“……他娘的,黑风寨那帮杂碎,最近又在北边闹腾了。”
“……万木春的价钱又涨了,这日子没法过了……”
这些,都是噪音。
直到黄昏,两个商队管事模样的中年人坐在他不远处,压低了声音抱怨。
“……听说了吗?北边‘石桥镇’新冒出来的那家‘陈记货栈’,真是邪了门了。”
“怎么说?”
“他们家不做大宗生意,专送小件包裹。可开出的价钱,比咱们高出三成!而且,指名道姓,只用孙老三的‘驼铃商队’那条线!你说,这帮人是不是疯了?”
陈平安端着茶碗的手,稳如磐石。
但他那颗早已沉寂的心,却猛地一跳。
“陈记”。
“石桥镇”。
“只用驼铃商队”。
成了!
他那步闲棋,活了!家族的“暗子”,已经扎下了根,用“高价”的方式,彻底买断了孙老三那条最不起眼、也最安全的商路!
陈平安没有再听下去。
他放下几枚铜板,起身,缓缓走出了茶棚。
他没有去石桥镇,那太远。他知道,“陈记”的触角,必然会延伸到这里。
他循着马行伙计的指引,在货场最偏僻的角落,找到了那间挂着“陈记货栈(驼铃商路代收点)”的小木屋。
木屋里空无一人,只有一个上了锁的投递箱。
陈平没有靠近。
他等到夜色彻底降临,确认四周无人,才如一道影子般闪到木屋后墙。他从怀里摸出那枚刻着特殊暗记的“铁符”,没有投递,而是在后墙一块松动的青砖后,摸到了那个约定好的“死信交换点”。
他将自己的“铁符”放入,又从里面摸出了另一枚一模一样的、却冰冷空白的铁符。
交换,完成。
他没有半分停留,转身便如一滴水,汇入了芦台镇的黑暗之中。
……
接下来的两个月,是陈平此生最难熬的两个月。
他回到了水府,却无法静心修行。
那枚“铁符”,成了他与家族唯一的联系。暗子是否收到了信号?商队是否平安抵达?
他只能等。
他将所有的焦虑,都发泄在了对《玄水真经》的推演和加固阵法上。
两个月后。
他再次来到芦台镇,那个熟悉的死信交换点。
他的手指,在触碰到那块松动的青砖时,竟有些微微发抖。
他将手探了进去。
一枚新的、带着熟悉暗记的“铁符”,正静静地躺在那里!
他强忍着当场查看的冲动,将铁符死死攥在掌心,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水府。
石室之内,阵法全开。
借着夜明珠的光芒,陈平缓缓摊开掌心。
铁符之上,没有书信。
只有用利器以家族暗语新刻上去的七个字。
字迹潦草,却充满了力量。
“丹、阵已至。夕闭关。义布宅。”
丹、阵,已经送达。
守夕,已在闭关。
守义,正在布设祖宅大阵。
陈平安那只握着铁符的手,终于,不再颤抖。
铁符从他松开的指间滑落,掉在地上,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他缓缓地、缓缓地,坐倒在冰冷的石床上。
许久,他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那股气息,在寂静的石室里,久久回荡。
他缓缓闭上眼,丹田气海之中,那片青碧色的真元,以前所未有的平顺,轰然运转。
现在,该轮到他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