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一饭之恩-《修仙?先活下来再说!》

  陆沉提着那包灵谷,逃也似地离开平安居。他没有立刻返回城西"大杂院"的居所。老者平静的眼神,那份不含杂质的善意,让他那颗被百川坊的冷漠与残酷打磨得坚硬的心,久违地生出暖意,还有惶惑。

  他寻了处无人角落,神识探入灵谷包中,仔细探查一遍——灵气纯粹平和,没有半分阴邪诡异。他将青线草叶凑到鼻端,那股清冽的草木之气,竟让他因长期吐纳驳杂灵气而滞涩的经脉,为之一清。

  "或许……是我多心了?"他喃喃自语。

  对修为提升的渴望,压过了心中的警惕。

  回到那间终年不见天日、仅三尺见方的石屋,他取出半旧瓦罐,引来无根雨水,将一斤白露谷尽数倒入,又珍而重之地把青线草叶放入,以一丝微弱真火,缓缓熬煮。

  瓦罐中水汽升腾,一股远比他以往闻过的任何灵谷都醇厚的米香,混着青线草的草木芬芳,在狭小石屋中弥漫。仅嗅着这股香气,陆沉便觉干涸的丹田气海,似被滋润了半分。

  他心中再无怀疑,只剩期盼。

  一锅灵谷粥很快熬得粘稠软糯,谷粒在水中舒展,每一粒都如小小玉珠,晶莹剔透,泛着淡淡灵光。陆沉来不及等粥放凉,便狼吞虎咽地将整锅粥吞下。

  "轰!"

  一股精纯、温和的灵气暖流,如无声春雨般在四肢百骸中散开。他心中大惊,连忙盘膝坐定,敛神运转功法,引导这股庞大的能量。

  他体验到了此生从未有过的修行——那股灵气没有半分狂躁与驳杂,温顺得如被驯服的绵羊,无需耗心神过滤提纯,便能被经脉轻易吸收同化,化作精纯真元,汇入干涸见底的丹田气海。青线草叶的药力,化作清凉之意萦绕识海,让他得以在清明与专注中,将炼化灵气的效率提升三成!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从入定中醒来时,窗外已是天光大亮。他内视己身,那困扰近半年、再无寸进的炼气二层顶峰瓶颈,竟在这"一饭之功"下悄然松动了一丝!丹田内的真元,前所未有地充盈——这一夜的修行,比得上他过去一整个月的苦修!

  陆沉怔怔坐在原地,许久才缓缓伸手,看着自己那双因营养不良而干瘦的手掌。一股巨大的狂喜,如沉寂百年的火山般在他胸中爆发!他猛地起身,在狭小石屋里来回踱步,脸上神情在狂喜、震撼与难以置信间变幻。最终,所有情绪都定格在对那位神秘老者的深深感激上。

  他遇到了真正的"机缘"!

  接下来三日,他没有出门,将自己关在石屋里,压下那份狂喜,用心体悟修为松动后的每一丝变化。直到第四日清晨,当他把身上最后几枚灵石碎片凑在一起,才再次走出大杂院,径直朝乱麻巷走去。

  平安居的木门,依旧安静敞开;那个枯槁的老者,依旧如一尊石像,静静坐在柜台后。

  "陈老。"陆沉走到柜台前,深深一躬——这一次,他唤的是"陈老",而非"老丈"。

  缓缓睁眼,平静地看着他,没有说话。

  陆沉没有废话,将自己那堆由十几块碎屑拼凑成的全部身家,尽数推到柜台上:"陈老,我所有家当都在这里了,请您再卖我些白露谷。"他的声音里,带着丝因激动而生的颤抖。

  陈平的目光在那堆下品灵石碎片上扫过,而后缓缓点头。他起身、舀米、上秤、打包,整个过程依旧沉默而精准,仿佛卖出的并非能改变修士命运的灵物,只是最寻常的五谷杂粮。

  陆沉捧着那包比上次沉重数倍的灵谷,只觉捧着自己全部的未来。这一次,没有再赠他青线草——善缘一次便足够,过多施舍只会引来不必要的觊觎与麻烦。

  当陆沉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后,平安居又恢复了往日的沉静。但这份沉静,只维持了不到一个时辰。

  午后,两个与陆沉穿着无二、脸上写满贫穷与警惕的年轻散修,探头探脑地走进铺子。

  "请……请问,这里可是平安居?"其中一人用不确定的语气问道。

  陈平缓缓睁眼,点了点头。

  "我们……是陆沉的朋友。"另一人补充道,眼中满是掩饰不住的期盼,"听说您这里的灵谷……很好?"

  没有回答,只指了指身后那几只半旧的麻袋。

  半个时辰后,那两名散修提着两包分量不多的灵谷,千恩万谢地离去。

  又过了一日,平安居门口第一次排起了队。虽然只有三五人,可他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与昨日那两人如出一辙的、在绝望中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迫切希冀——他们都是被陆沉那句"一饭之功,胜我一月苦修"的"狂言"吸引而来的、大杂院里的穷苦邻居。

  看着门外那几道身影,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极其细微地,露出了一丝无人察觉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