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京海的“第一声惊雷”-《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

  京海的冬雨,冰冷刺骨,如同无数根细密的钢针,无声地刺穿着这座城市的夜幕。

  在通往莽村的旧高速公路K78段桥下,那片早已被世人遗忘的、长满了荒草的河滩地里,一场与这死寂的雨夜格格不入的、高科技的“考古”行动,正在祁同伟的亲自坐镇下,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几盏大功率的移动探照灯,将这片区域照得亮如白昼,雨丝在光柱中划出一道道清晰的、冰冷的轨迹。

  由汉东省公安厅紧急调拨而来的、国内最先进的全地形探地雷达车,正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在那座饱经了二十年风霜的水泥桥墩之下,缓缓地来回移动。

  车内,几名来自省厅的技术专家正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不断变化的、充满了复杂波纹的雷达图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高育良和安欣站在不远处的指挥车旁,共撑着一把黑色的雨伞。

  雨水顺着伞沿滴落,溅在泥泞的土地上,发出单调的声响。

  高育良的内心,远不像他脸上那般平静。

  他看着眼前这如同科幻电影般的场景,看着那个在雨幕中身姿笔挺、眼神冰冷的祁同伟,他那颗早已被官场风霜磨得古井无波的心,在这一刻,也忍不住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知道,祁同伟今夜要挖的,绝不仅仅是一具可能存在的骸骨。

  他要挖的,是埋葬在京海这座城市地基之下二十年的罪恶,是那张足以将无数人一同拖入地狱的、盘根错节的黑暗网络!

  而安欣,他那双因为长期睡眠不足而布满血丝的眼睛,此刻正死死地锁定在那座冰冷的、如同墓碑般的水泥桥墩之上。

  二十年了。

  谭思言,那个正直、勇敢、甚至有些天真的年轻技术员,那个在他面前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把高启强的黑材料送到纪委去”的好兄弟,就这么无声无息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二十年来,他从未放弃过寻找。

  他查遍了所有的失踪人口记录,走访了所有可能知道线索的人,却都如同石沉大海。

  直到昨夜,祁同伟在那堆积如山的、早已泛黄的旧案卷中,用他那近乎妖孽般的刑侦直觉,将几个看似毫不相干的线索——谭思言的失踪时间、莽村项目的施工进度、以及一份早已被人遗忘的、关于“施工队在K78段桥墩浇筑时遭遇水泥标号异常”的匿名举报信——完美地串联在了一起。

  “他就在这里。”祁同伟当时指着地图上的那个点,声音平静,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他们以为,把他混在钢筋水泥里,就能让他永远沉默。他们错了。这个世界上,没有能被永远掩盖的罪恶。”

  就在这时,雷达车内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兴奋的惊呼!

  “报告祁厅长!找到了!b-07号桥墩,地下三米处,发现高密度异常阴影,形态……符合人体骸骨特征!”

  安欣的身体,猛地一震!

  他手中的雨伞“啪”的一声掉落在泥地里,他却浑然不觉,只是疯了一般,向着那座桥墩冲了过去!

  ……

  骸骨的发现,如同一颗在京海市上空引爆的政治核弹,其产生的冲击波,在短短几个小时内,便以无可阻挡之势,传遍了整个官场。

  在祁同伟的强力协调下,一支由汉东省厅派来的、国内最顶级的法医和痕迹鉴定专家团队,连夜接管了现场。

  初步的鉴定结果,通过加密线路传回指挥车时,让在场的所有警察都感到了一股发自灵魂深处的战栗。

  “……死者为男性,年龄约在二十五至三十岁之间,死亡时间距今约二十年。颅骨、肋骨、四肢骨骼存在多达十七处粉碎性、钝器打击骨折,部分骨裂甚至发生在死者生前……可以断定,死者在被浇筑进水泥之前,曾遭受过极其残忍的、长时间的殴打。”

  高育良听着法医那不带一丝感情的专业报告,只觉得浑身冰冷。

  他看了一眼身旁那个双眼通红、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早已深陷入掌心却浑然不觉的安欣,重重地叹了口气。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的法医助理捧着一个物证袋,快步走了过来:“祁厅长,我们在骸骨的盆骨位置,发现了一小块尚未完全腐烂的布料碎片,材质……像是当年很流行的一种的确良衬衫的衣角。”

  安欣听到“衬衫”两个字,那根紧绷了二十年的神经,终于“啪”的一声,彻底断了。

  他猛地冲上前,一把夺过那个物证袋,隔着透明的塑料,死死地盯着那块早已被水泥和岁月侵蚀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小小的布片。

  在那布片的角落里,一个用最普通的蓝色墨水笔写下的、几乎已经模糊不清的、小小的“谭”字,如同最锋利的钢针,狠狠地刺进了他的眼睛!

  那是谭思言的母亲,在他离家去莽村项目报到的前夜,亲手为他缝在新衬衫上的。

  老人怕他与工友的衣服混淆,特意做的记号。

  “啊——”

  安欣再也无法抑制,一个在京海的黑暗中独行了二十年、流血流汗都未曾流过一滴泪的硬汉,像个孩子一样,抱着那个小小的物证袋,双膝重重地跪在了泥泞的土地上,发出了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充满了无尽痛苦与悔恨的嚎啕大哭!

  二十年的追寻,二十年的等待,二十年的梦魇,在这一刻,都化作了这具冰冷的、无声的骸骨。

  ……

  消息以比病毒还快的速度传播开来。

  京海官场,地震了。

  市长赵立冬在接到市公安局局长那通充满了惊骇的电话后,第一时间便表现出了“高度重视”。

  “全力配合!我要求你们,立刻成立最高规格的专案组,全力配合汉东省同志们的调查工作!务必尽快查清真相,给死者一个交代,给社会一个交代!”他在电话里的声音义正词严,充满了对罪恶的痛恨。

  然而,京海市公安局层面,却以一种更具“智慧”的方式,开始了他们的“软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