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新建和赵瑞龙的阴谋悄然织网的同时,祁同伟的反击,也以一种更高维度、更具格局的方式,后发而先至。
他很清楚,祁书韵在汉东大学的改革,虽然得到了师生的拥护,但终究只是一个孤立的“点”。
要想让这个点真正稳固,就必须将它融入全省的“面”,用省委的意志,为她铸造一块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坚实盾牌。
汉东省政府新闻发布厅,镁光灯闪烁如昼。
一场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多部门列席的专题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全省所有主流媒体的目光。
发布会的主角,是省委常委、副省长祁同伟。
他穿着一身深色便装,神情平静地走上发言台,身后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发布会的主题——《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统一招考工作的倡议书》。
在场的记者们都有些意外,事业单位招考是人社厅的常规工作,往年最多由分管副省长出席,从未有过由省委常委亲自站台的先例。
所有人都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同志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祁同伟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全场,“今天请大家来,只为一件事——公平。”
“人才是我们汉东发展的第一资源,而获取人才的基石,就是公平。近段时间,从吕州到京州,我们查处了一系列大案要案。这些案件背后,都暴露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当选拔人才的入口被‘关系’和‘人情’堵塞,当‘萝卜招聘’成为一种潜规则,那么我们干部队伍的肌体,就必然会从内部开始腐烂。”
他这番话,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汉东官场积弊已久的顽疾,让台下不少厅局级干部的脸色都微微一变。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祁同伟的语气不带丝毫感情,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经省委常委会初步研究同意,我在此代表省政府,正式向全社会发布‘阳光招录’七步工作法。”
他身后的大屏幕随之亮起,清晰地列出了七个步骤。
“从今年起,我省所有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考,都必须严格遵循‘公告→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这七个步骤。”
“笔试必须全省统考,匿名阅卷;面试必须引入第三方考官和媒体观察员,全程录像;最终的录取名单,必须在省级媒体上进行不少于七个工作日的公示,主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我在此宣布,省纪委、省监委将成立专项督察组,对所有招录环节进行巡回监督。任何单位、任何人,如果被发现存在违规操作、徇私舞弊的行为,无论涉及到谁,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发布厅内轰然炸响!
记者们的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他们知道,汉东省的官场生态,将从今天起,被彻底改写。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一位敏锐的省电视台记者站起身问道:“祁常委,我们注意到,您提出的‘阳光招录’倡议,与近期汉东大学祁书韵校长推行的校内招聘改革,在理念上高度一致。请问,这是否可以看作是省委对汉大改革的一种肯定和支持?”
这个问题,精准地将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
祁同伟看着那位记者,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温和的笑容:“祁书韵校长的改革,是一次勇敢而又必要的探索。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公平’二字,在我们年轻一代的心中,分量有多重。省政府的这项倡议,并非刻意协同,而是与汉大改革的一次‘同频共振’。我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为汉东的未来,选拔出最干净、最优秀的人才。”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却又旗帜鲜明。
它不仅从省级政策的层面上,为祁书韵的校内改革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官方背书”,让她后续的任何动作都变得名正言顺;更重要的,祁同伟借着这股东风,将“阳光招警”的理念,彻底贯彻到了全省的政法系统,为自己未来的队伍建设,扫清了最后的体制性障碍。
发布会结束,祁同伟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下主席台。
他知道,自己已经布好了局。
吴春林和刘新建那些在暗处涌动的小动作,在这股由省委推动的、名为“公平”的煌煌大势面前,都将变得无所遁形。
他很清楚,祁书韵在汉东大学的改革,虽然得到了师生的拥护,但终究只是一个孤立的“点”。
要想让这个点真正稳固,就必须将它融入全省的“面”,用省委的意志,为她铸造一块任何人都无法撼动的坚实盾牌。
汉东省政府新闻发布厅,镁光灯闪烁如昼。
一场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等多部门列席的专题新闻发布会,吸引了全省所有主流媒体的目光。
发布会的主角,是省委常委、副省长祁同伟。
他穿着一身深色便装,神情平静地走上发言台,身后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发布会的主题——《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统一招考工作的倡议书》。
在场的记者们都有些意外,事业单位招考是人社厅的常规工作,往年最多由分管副省长出席,从未有过由省委常委亲自站台的先例。
所有人都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同志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祁同伟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全场,“今天请大家来,只为一件事——公平。”
“人才是我们汉东发展的第一资源,而获取人才的基石,就是公平。近段时间,从吕州到京州,我们查处了一系列大案要案。这些案件背后,都暴露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当选拔人才的入口被‘关系’和‘人情’堵塞,当‘萝卜招聘’成为一种潜规则,那么我们干部队伍的肌体,就必然会从内部开始腐烂。”
他这番话,直接将矛头对准了汉东官场积弊已久的顽疾,让台下不少厅局级干部的脸色都微微一变。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祁同伟的语气不带丝毫感情,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经省委常委会初步研究同意,我在此代表省政府,正式向全社会发布‘阳光招录’七步工作法。”
他身后的大屏幕随之亮起,清晰地列出了七个步骤。
“从今年起,我省所有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考,都必须严格遵循‘公告→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政审→公示’这七个步骤。”
“笔试必须全省统考,匿名阅卷;面试必须引入第三方考官和媒体观察员,全程录像;最终的录取名单,必须在省级媒体上进行不少于七个工作日的公示,主动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我在此宣布,省纪委、省监委将成立专项督察组,对所有招录环节进行巡回监督。任何单位、任何人,如果被发现存在违规操作、徇私舞弊的行为,无论涉及到谁,一律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发布厅内轰然炸响!
记者们的相机快门声响成一片,他们知道,汉东省的官场生态,将从今天起,被彻底改写。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一位敏锐的省电视台记者站起身问道:“祁常委,我们注意到,您提出的‘阳光招录’倡议,与近期汉东大学祁书韵校长推行的校内招聘改革,在理念上高度一致。请问,这是否可以看作是省委对汉大改革的一种肯定和支持?”
这个问题,精准地将两件事联系在了一起。
祁同伟看着那位记者,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温和的笑容:“祁书韵校长的改革,是一次勇敢而又必要的探索。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公平’二字,在我们年轻一代的心中,分量有多重。省政府的这项倡议,并非刻意协同,而是与汉大改革的一次‘同频共振’。我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那就是为汉东的未来,选拔出最干净、最优秀的人才。”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却又旗帜鲜明。
它不仅从省级政策的层面上,为祁书韵的校内改革提供了最强有力的“官方背书”,让她后续的任何动作都变得名正言顺;更重要的,祁同伟借着这股东风,将“阳光招警”的理念,彻底贯彻到了全省的政法系统,为自己未来的队伍建设,扫清了最后的体制性障碍。
发布会结束,祁同伟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下主席台。
他知道,自己已经布好了局。
吴春林和刘新建那些在暗处涌动的小动作,在这股由省委推动的、名为“公平”的煌煌大势面前,都将变得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