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第一把火,学术的“王冠”-《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

  在成功说服了祁书韵这位正直而又充满了理想主义的“铁娘子”回乡参选后,祁同伟没有给她,更没有给对手留下任何喘息之机。

  他知道,要想在沙瑞金那杆已经开始悄然倾斜的政治天平上,重新为汉大帮增加最沉重的砝码,就必须用最快的速度,为祁书韵这位“外来者”,披上一件任何人都无法质疑的、光芒万丈的“黄金铠甲”。

  而这件铠甲的第一块,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就是“学术”。

  ……

  返回省城京州的第二天上午,省公安厅那间位于地下三层的秘密指挥室“文德”,再次被悄然激活。

  祁同伟亲自坐镇,通过一条军用级别的加密视频线路,与远在临江的祁书韵,进行了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秘密会议。

  “祁校长,”祁同伟看着屏幕上那位眼神清澈、气质儒雅的女学者,开门见山,“对手已经出招了。吴春林和刘清和想用‘本土管理经验’这个门槛把我们挡在外面。常规的竞争,我们已经失去了先机。所以,我们必须开辟第二战场,用他们在另一个维度上,无法企及的优势,对他们进行降维打击。”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个维度,就是国际视野和学术高度。”

  祁书韵的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让我,站得比他们更高,看得比他们更远。”

  “没错。”祁同伟点了点头,“我需要您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份足以震惊整个国内学界的、具有顶尖水平的研究成果。一份足以让所有评选委员在看到它的瞬间,就将赵秉谦那份充满了官样文章的‘本土经验’,视若无物的成果。”

  “这太难了。”祁书韵苦笑着摇了摇头,“一篇顶级的学术论文,从立项到发表,至少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

  “时间,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祁同伟的嘴角,勾起一抹充满了自信的弧度,“而材料,今天晚上,就会送到您的手上。”

  ……

  当晚,林峰独自一人,开着一辆挂着普通民用牌照的旧桑塔纳,连夜将一个用火漆封口的绝密文件袋,秘密送达了临江大学。

  文件袋里,没有金钱,没有许诺,只有几份由祁同伟亲自批示、从省公安厅情报中心数据库里调取出来的、近五年来汉东省“社会治安动态大数据分析”的内部报告。

  这里面,包含了数千万条脱敏后的真实警情数据,记录着这座拥有八千万人口的巨大省份,在城市化进程中,犯罪率与人口流动、经济发展、乃至拆迁政策之间的微妙关联。

  这些数据,是汉东省公安系统最核心、最宝贵的数字资产,是无数个一线干警用汗水换来的第一手资料。

  对于一个普通的官员而言,它们只是一堆冰冷的、枯燥的数字。

  但对于祁书韵这样一位顶尖的社会学专家而言,这,就是一座足以让她构建起一座全新学术殿堂的、无价的金矿!

  在收到这份“礼物”的瞬间,祁书韵那双清澈的眼睛里,爆发出了一种学者在看到真理曙光时,难以抑制的、狂喜的光芒!

  她将自己关在书房里,整整一周,不眠不休。

  她将那些冰冷的、散乱的数据,用她那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的学术理论,重新梳理、建模、分析,最终,淬炼成了一篇长达三万字的、堪称石破天惊的学术论文——《超大城市社会治理的“潮汐效应”与“断裂带”——基于汉东省五千万条警情大数据的实证研究》。

  论文一完成,祁同伟便立刻通过高小琴旗下的文化公司,动用一切资源,将这篇论文,以“特邀专家稿”的形式,投送到了正在京城举办的一场由国家行政学院牵头的、最高级别的线上国际城市治理高峰论坛上。

  ……

  论坛召开的当天,汉东省委大院深处,高育良和祁同伟师生二人,正坐在高育良的书房里,通过加密的网络线路,远程观看着这场足以决定汉东大学未来命运的“大考”。

  当祁书韵那张自信而又从容的脸,出现在巨大的液晶屏幕上,当她用一口流利的、充满了知性魅力的中英文,向着屏幕那头数十位国内外最顶尖的城市治理专家,系统地阐述着她的研究成果时,高育良那颗悬了数日的心,终于稍稍落下。

  祁书韵的报告,如同一颗投入了平静湖面的深水炸弹,在整个论坛上,引发了剧烈的、堪称“学术地震”般的反响!

  她的“潮汐效应”理论,精准地预测了城市在快速扩张中,犯罪率必然会向城乡结合部进行“潮汐式”转移的规律。

  而她提出的“治理断裂带”概念,更是前所未有地,深刻地揭示了公安、城管、街道办等多个部门之间,因信息壁垒和职能重叠而造成的、巨大的治理漏洞!

  “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了!”屏幕上,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白发苍苍的社会学泰斗,激动地对着话筒说道,“祁书韵教授的这份研究,不仅有扎实的理论,更有来自一线的最真实、最宝贵的数据支撑!她为我们国家未来的城市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极具价值的研究方向!我建议,应该立刻将这份报告上报中央,作为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理论参考!”

  紧接着,一位来自哈佛大学的、金发碧眼的着名学者,也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表达了由衷的赞叹:“祁教授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她所使用的大数据分析模型,即便是在西方,也处于最前沿的水平!我非常期待,能有机会与她进行更深入的学术交流!”

  这场原本只是汉东内部权力博弈的一步闲棋,在祁同伟的精心策划和祁书韵的绝对实力加持下,竟意外地,演变成了一场轰动全国乃至世界的学术盛宴!

  当天下午,国内最权威的几家学术期刊和官方媒体,便以最快的速度,对祁书韵的这次“惊艳亮相”,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

  祁书韵那“拥有国际视野的顶尖学者”的金字招牌,在一夜之间,被彻底擦亮,光芒万丈!

  高育良看着屏幕上那一行行充满了溢美之词的标题,他转过头,看着自己身边那个从始至终都神情平静的学生,那双一向深沉的眼睛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赏与感慨。

  他知道,这第一把火,他们不仅烧起来了,而且烧得比任何人预想的,都更加旺盛,更加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