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江州的“回音壁”-《汉东政法王,祁同伟的仕途人生》

  祁同伟的“暗剑”小组,如同一滴无声的水珠,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江州这座充满了书卷气的南方城市。

  他们没有惊动任何地方政府部门,只是以一个由省纪委牵头的“历史遗留项目资产核查小组”的伪装身份,开着一辆挂着普通民用牌照的商务车,平静地驶入了江州财经大学那扇古朴典雅的校门。

  校园里,秋色正浓。

  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通往行政楼的林荫道,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甜香和淡淡的书墨味,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宁静、祥和,充满了象牙塔特有的、与世无争的美好气息。

  然而,方志新和他手下那几位饱经风霜的老刑警,却在这片宁静之下,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令人不安的味道。

  他们知道,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伪装得最像一座不设防的花园。

  ……

  江州财经大学的校长办公室里,现任校长,一位看起来温文尔雅、学者气十足的中年男人,正热情洋溢地接待着这几位“省城来的领导”。

  “欢迎!热烈欢迎省里的同志们来我们江州财大检查指导工作!”校长的脸上,堆满了真诚的笑容,他亲自为方志新等人泡上自己珍藏的上好龙井,“我们学校一定全力配合省里的工作,保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有些历史档案的管理,因为年代久远,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还请各位领导海涵啊。”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达了“全力配合”的积极姿态,又不动声色地,为后续的“软抵抗”,提前埋下了最完美的伏笔。

  方志新没有与他过多寒暄。

  他知道,真正的交锋,不在办公室,而在档案室。

  然而,当他们亮明来意,要求调阅十年前,刘景明担任副校长期间所有的人事档案和研究生招录记录时,他们遭遇了第一堵,也是最坚固的一堵“铜墙铁壁”。

  档案室的主任,一个看起来老实巴交、戴着深度近视眼镜的老同志,在听完他们的要求后,脸上露出了极其“为难”和“抱歉”的表情。

  “哎呀,几位领导,真是不巧!太不巧了!”他猛地一拍大腿,那声音里充满了“遗憾”,“您看,为了响应省里‘数字化办公’的号召,我们学校上个月刚刚启动了‘历史档案电子化’的重点工程。像刘景明副校长这么重要的领导的档案,当然是第一批试点。所有的原始纸质档案,上周就已经全部打包、贴上封条,送到市档案馆进行高精度扫描和数字化封存了。现在我们局里,别说是档案,连一张相关的纸都找不到了!这是市里下发的红头文件,您几位过目。”

  他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盖着鲜红印章的文件,恭敬地递了过来。

  方志新的老部下,那个脾气火爆的老李,差点当场就要发作,却被方志新用一个眼神制止了。

  他知道,跟这种人争辩,没有任何意义。

  一计不成,他们立刻转换思路,开始试图从“人”的身上打开缺口。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更可怕的“回音壁”之中。

  他们试图约谈当年研究生院的招生办主任,得到的答复是,这位主任因为学术成果突出,上个月刚刚被公派到澳大利亚,进行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归期未定。

  他们试图寻找当年负责处理“学生纠纷”的纪律委员会成员,得到的答复是,其中两位已经退休,正在国外旅游,手机无法接通;而另一位,则因为突发脑溢血,正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抢救,谢绝一切探视。

  他们最后找到了一位当年与刘景明共事多年的老教授,在谈话中,这位老教授除了对刘景明的“学术水平”和“人格魅力”进行了一番近乎肉麻的吹捧之外,对所有涉及到具体问题的提问,都以一句轻飘飘的“时间太久了,记不清了”,搪塞了过去。

  ……

  一天下来,整个调查小组一无所获,处处碰壁。

  他们就像一群闯入了迷魂阵的战士,无论从哪个方向突击,最终都只会回到那个充满了虚伪笑容和官样文章的原点。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有一张无形的、由金钱和权力共同编织的“封口令”,早已在他们抵达之前,便将这座看似宁静的象牙塔,变成了一座水泼不进、针插不进的坚固堡垒。

  ……

  当晚,调查小组下榻的那家位于江州郊区的、毫不起眼的快捷酒店房间内,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欺人太甚!这简直就是公然对抗组织审查!”老李一拳捶在桌子上,那张黝黑的脸上写满了愤怒,“方队,我看我们明天就直接亮明身份,把那个校长和档案室主任都给铐了,带回省城去审!我就不信,到了咱们的地盘上,他们还能嘴硬!”

  方志新没有说话。

  他只是静静地抽着烟,任由辛辣的烟雾模糊了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

  许久,他才将烟头狠狠地按进那早已堆满了烟蒂的烟灰缸里,缓缓抬起头,那双锐利的眼睛里,没有丝毫的沮-\/败,只有一片冰冷的、属于老猎人的平静与决绝。

  “常规手段已经没用了。”他看着自己那几个同样义愤填膺的老伙计,声音沙哑,“从现在起,我们不再是‘审计员’,我们是猎人。”

  他从怀里,拿出了那份由“复仇的丈夫”提供的、写满了罪恶的名单。

  “既然正门走不通,那我们就翻窗户。”方志新的眼中,闪过一丝狼一般的寒光,“他们以为把学校变成了堡垒,我们就无计可施了。他们忘了,再坚固的堡垒,也有建在外面、可以被我们一个一个敲掉的碉堡。”

  他将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名单的第一个名字上。

  “我们的第一个猎物,就是他——那个被毁掉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