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风波的尘埃落定,并未给汉东政坛带来长久的平静,反而像一场剧烈地震后的短暂宁静,预示着更强大的余震即将到来。
祁同伟的声望如日中天,这让省委书记沙瑞金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汉东省的权力结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李达康倒台后,京州群龙无首;吴文清被查,汉大帮内部人心惶惶。
旧有的派系格局被打破,而新的、稳定的权力核心,尚未完全建立。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一份来自省委办公厅的红头文件,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整个省委大院内激起了千层浪。
文件内容简洁,却字字千钧——
“为进一步加强省级领导班子建设,优化省委常委结构,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与社会治理形势,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并报请中央批准,决定增设一名汉东省省委常委,由副省长兼任。”
权力的真空,出现了!
这个消息,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政治嗅觉。
省政府大楼内,那几间分管不同领域的副省长办公室,陡然间变得门庭若市。
平日里平静的走廊里,各厅局的一把手们,端着汇报工作的文件夹,“偶遇”和“交流”的频率陡然增多。
一场围绕着这个代表着汉东省最高权力核心之一的位置的无声狩猎,正式拉开序幕。
……
省委组织部,部长办公室。
组织部长吴春林,一个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神情严肃的“老组工”,正与一位前来“汇报工作”的副省长,亲切交谈。
这位副省长,名叫王建民,年近六旬,在副省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七年。
他分管国土与城乡建设,为人四平八稳,履历毫无瑕疵,几十年如一日,从未犯过任何错误,也……从未有过任何亮眼的功绩。
“建民同志啊,”吴春林亲自为他续上茶水,语气语重心长,“最近省里不太平啊。李达康的事情,公考的事情,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干部队伍,越要讲究一个‘稳’字。”
王建民立刻欠了欠身,姿态谦恭:“部长说的是,我一定以大局为重,站稳脚跟,绝不给省委添乱。”
吴春林满意地点了点头,看似随意地说道:“祁同伟这个同志,能力很强,魄力也足,是把好刀。但是,过刚易折啊。汉东现在需要的,是一剂稳健的良方,而不是一味虎狼药。稳定,才是压倒一切的大局。这一点,你要有清醒的认识。”
这番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点将”了。
王建民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知道,他这位与自己是远房本家的老领导,已经将他视为“求稳派”的代表,推上了这场权力角逐的牌桌。
……
与此同时,另一场更高层级的密谈,正在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的办公室里进行。
高育良的书房里,茶香袅袅。
他亲自执壶,为祁同伟斟满一杯清茶,脸上却带着几分凝重。
“同伟,情况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他将一份内部的名单,推到了祁同伟面前,“这次,想动的人,可不少啊。”
名单上,除了王建民,赫然还有另外两个名字。
“刘海峰,”高育良的手指,点在了第一个名字上,“海归经济学博士,技术官僚,现在分管工业和信息产业。他是常务副省长的人,也是‘唯Gdp论’最坚定的支持者。他最近正在全力推动那个投资额高达五百亿的‘芯片产业园’项目,政绩亮眼,来势汹汹。他代表的,是省政府内部强大的‘经济派’势力。”
祁同伟的目光平静。
刘海峰,前世的他,就曾领教过此人的傲慢。一个典型的、脱离群众的精英主义者。
高育良的手指,又滑向了第二个名字。
“张伟,从林州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升任的副省长,现在分管农业和扶贫。”
高育良的眉头微微皱起,“这个人,手腕灵活,根基很深,尤其是在各地市的领导干部中,颇有号召力。省委秘书长老陈,是他背后的关键人物。他打的,是‘地方平衡’牌,试图团结所有非省会城市的势力,向省委要话语权。也不容小觑。”
高育良放下名单,看着自己这个最得意的学生,眼神中充满了忧虑。
“同伟,这三个人,都不是善茬。每一个背后,都站着一位甚至几位常委。你虽然有赫赫战功,但你的根基尚浅,又因为行事风格过于凌厉,得罪了太多的人。这场仗,不好打啊。”
祁同伟静静地听着老师的分析,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
他缓缓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
“老师,您说的都对。他们每一个,都是强大的对手。”
他抬起头看着高育良,语气坚定。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的弱点。”
高育良一愣,身体微微前倾:“什么弱点?”
祁同伟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声音平静,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们,都不是我。”
“老师,打,是下策。我要让他们,自己输给自己。”
祁同伟的声望如日中天,这让省委书记沙瑞金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让他看到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汉东省的权力结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失衡。
李达康倒台后,京州群龙无首;吴文清被查,汉大帮内部人心惶惶。
旧有的派系格局被打破,而新的、稳定的权力核心,尚未完全建立。
就在这微妙的时刻,一份来自省委办公厅的红头文件,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整个省委大院内激起了千层浪。
文件内容简洁,却字字千钧——
“为进一步加强省级领导班子建设,优化省委常委结构,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与社会治理形势,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并报请中央批准,决定增设一名汉东省省委常委,由副省长兼任。”
权力的真空,出现了!
这个消息,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政治嗅觉。
省政府大楼内,那几间分管不同领域的副省长办公室,陡然间变得门庭若市。
平日里平静的走廊里,各厅局的一把手们,端着汇报工作的文件夹,“偶遇”和“交流”的频率陡然增多。
一场围绕着这个代表着汉东省最高权力核心之一的位置的无声狩猎,正式拉开序幕。
……
省委组织部,部长办公室。
组织部长吴春林,一个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神情严肃的“老组工”,正与一位前来“汇报工作”的副省长,亲切交谈。
这位副省长,名叫王建民,年近六旬,在副省长的位置上已经干了七年。
他分管国土与城乡建设,为人四平八稳,履历毫无瑕疵,几十年如一日,从未犯过任何错误,也……从未有过任何亮眼的功绩。
“建民同志啊,”吴春林亲自为他续上茶水,语气语重心长,“最近省里不太平啊。李达康的事情,公考的事情,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越是在这种时候,我们干部队伍,越要讲究一个‘稳’字。”
王建民立刻欠了欠身,姿态谦恭:“部长说的是,我一定以大局为重,站稳脚跟,绝不给省委添乱。”
吴春林满意地点了点头,看似随意地说道:“祁同伟这个同志,能力很强,魄力也足,是把好刀。但是,过刚易折啊。汉东现在需要的,是一剂稳健的良方,而不是一味虎狼药。稳定,才是压倒一切的大局。这一点,你要有清醒的认识。”
这番话,已经不是暗示,而是赤裸裸的“点将”了。
王建民的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知道,他这位与自己是远房本家的老领导,已经将他视为“求稳派”的代表,推上了这场权力角逐的牌桌。
……
与此同时,另一场更高层级的密谈,正在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的办公室里进行。
高育良的书房里,茶香袅袅。
他亲自执壶,为祁同伟斟满一杯清茶,脸上却带着几分凝重。
“同伟,情况比你想象的要复杂。”他将一份内部的名单,推到了祁同伟面前,“这次,想动的人,可不少啊。”
名单上,除了王建民,赫然还有另外两个名字。
“刘海峰,”高育良的手指,点在了第一个名字上,“海归经济学博士,技术官僚,现在分管工业和信息产业。他是常务副省长的人,也是‘唯Gdp论’最坚定的支持者。他最近正在全力推动那个投资额高达五百亿的‘芯片产业园’项目,政绩亮眼,来势汹汹。他代表的,是省政府内部强大的‘经济派’势力。”
祁同伟的目光平静。
刘海峰,前世的他,就曾领教过此人的傲慢。一个典型的、脱离群众的精英主义者。
高育良的手指,又滑向了第二个名字。
“张伟,从林州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升任的副省长,现在分管农业和扶贫。”
高育良的眉头微微皱起,“这个人,手腕灵活,根基很深,尤其是在各地市的领导干部中,颇有号召力。省委秘书长老陈,是他背后的关键人物。他打的,是‘地方平衡’牌,试图团结所有非省会城市的势力,向省委要话语权。也不容小觑。”
高育良放下名单,看着自己这个最得意的学生,眼神中充满了忧虑。
“同伟,这三个人,都不是善茬。每一个背后,都站着一位甚至几位常委。你虽然有赫赫战功,但你的根基尚浅,又因为行事风格过于凌厉,得罪了太多的人。这场仗,不好打啊。”
祁同伟静静地听着老师的分析,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
他缓缓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漂浮的茶叶,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
“老师,您说的都对。他们每一个,都是强大的对手。”
他抬起头看着高育良,语气坚定。
“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致命的弱点。”
高育良一愣,身体微微前倾:“什么弱点?”
祁同伟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声音平静,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他们,都不是我。”
“老师,打,是下策。我要让他们,自己输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