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城的风,裹着河北平原的黄沙,吹得城头上的元军旗帜猎猎作响。石天应拄着大刀,立在箭垛旁,目光死死盯着城下——朱重八的骑兵已在三里外列阵,黑色的甲胄在夕阳下泛着冷光,像一片压境的乌云。
“将军,宋军停在三里外,没再靠近。”亲兵低声禀报。
石天应点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们在等后续大军。传下去,连夜加固城墙,城门口堆满拒马,护城河再挖深三尺!”
他心里清楚,朱重八是在等常遇春的步兵,等赵昺的禁军。沧州城虽坚,却只剩三万残兵,若被十万宋军合围,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入夜,沧州城内一片死寂。只有巡夜士兵的脚步声,和远处宋军营地的篝火,在黑暗中交替闪烁。石天应坐在府衙内,面前摆着一张残破的河北地图,指尖反复划过“大都”的方向——脱脱的援军,再不来,沧州就真的守不住了。
就在这时,城外忽然传来马蹄声。石天应猛地起身,冲到城头,只见一支骑兵从北方疾驰而来,旗帜上的“脱”字在月光下格外醒目。
“是脱脱的援军!”城头上的元军爆发出欢呼。
石天应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他亲自下城,打开城门,迎接脱脱。火光中,脱脱一身黑甲,脸色阴沉如铁,身后五万大军风尘仆仆,却依旧列阵整齐,透着一股精锐之气。
“石将军,沧州情况如何?”脱脱勒马问道,声音冷硬。
“宋军先锋已至城下,后续大军正在赶来。”石天应躬身道,“若将军再晚来一日,沧州怕是……”
“哼,赵昺小儿,欺人太甚!”脱脱打断他,目光扫过城头的残兵,“本帅带来五万骑兵,明日便与宋军决战,让他们知道,大元的铁骑,不是那么好惹的!”
石天应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将军,宋军势大,不如坚守城池,待其粮草耗尽……”
“坚守?”脱脱冷笑,“济南、山东就是守丢的!本帅要主动出击,挫其锐气!”
次日清晨,沧州城外,宋军大营。
朱重八正与常遇春查看地形,忽然有斥候来报:“将军!元军五万骑兵出城,正向我军杀来!”
“哦?脱脱倒是比李璮有种。”朱重八挑了挑眉,转身对常遇春道,“常将军,你率步兵列阵,以盾拒马挡住元军冲锋;我率骑兵绕到侧翼,伺机突袭。”
常遇春咧嘴一笑,扛起虎头刀:“放心!俺的步兵阵,就是元军的铁蹄,也踏不进来!”
片刻后,元军骑兵已冲到近前。脱脱一马当先,手中长枪直指宋军:“杀!”
五万骑兵如黑色洪流,朝着宋军步兵阵冲去。常遇春站在阵前,大喝一声:“举盾!”
数千面盾牌同时竖起,连成一道钢铁城墙。元军骑兵的马蹄踏在拒马上,人仰马翻,后续的士兵被绊倒,阵型瞬间混乱。
“放箭!”常遇春再喝。
箭矢如雨,朝着元军射去。元军士兵纷纷中箭落马,惨叫声此起彼伏。脱脱见状,脸色铁青,挥枪喊道:“侧翼迂回!”
然而,他刚调转马头,朱重八的骑兵已从侧翼杀来。银甲闪烁,长枪如林,宋军骑兵像一把尖刀,狠狠刺入元军侧翼。
“脱脱!你的对手是我!”朱重八高声呐喊,长枪直取脱脱。
脱脱挥枪格挡,两枪相撞,火花四溅。两人你来我往,战作一团。朱重八枪法灵动,招招直指要害;脱脱枪法刚猛,力沉势重,一时间难分胜负。
战场上,两军厮杀声震天。宋军步兵阵稳如泰山,骑兵突袭迅猛;元军虽人数占优,却因阵型被冲乱,渐渐落入下风。石天应率残兵从城中冲出,想要支援脱脱,却被常遇春拦住。
“石天应,你的对手是俺!”常遇春虎头刀一挥,刀风凌厉,直逼石天应面门。
石天应挥刀格挡,却被震得手臂发麻。他本就军心涣散,此刻面对常遇春的猛攻,更是节节败退。
“噗!”虎头刀划破石天应的铠甲,鲜血喷涌而出。石天应惨叫一声,倒在马下,被宋军士兵生擒。
元军见主将被俘,士气彻底崩溃。脱脱余光瞥见石天应被擒,心神一乱,朱重八抓住机会,长枪一挑,挑飞脱脱的头盔,枪尖抵住他的咽喉。
“脱脱,降不降?”朱重八声音冰冷。
脱脱望着周围越来越近的宋军,望着四散奔逃的元军,眼中满是不甘,却只能咬牙道:“我乃大元丞相,宁死不降!”
“好一个宁死不降。”朱重八冷笑,收枪转身,“把他绑了,押回大营,等候陛下发落!”
宋军士兵一拥而上,将脱脱绑了个结实。残余的元军见主帅被俘,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沧州城外,硝烟弥漫,尸体遍地。朱重八勒马立于战场中央,望着远处尘烟——那是赵昺率领的禁军,正朝着沧州赶来。
“将军,沧州城已开城投降!”副将策马奔来,声音激动。
朱重八点头,目光望向大都的方向:“河北已破,接下来,就是大都了。”
两日后,赵昺的禁军抵达沧州。当他看到被绑在囚车中的脱脱和石天应时,嘴角扬起笑意:“朱将军、常将军,你们又立了大功!”
“皆是陛下运筹帷幄!”两人躬身道。
赵昺走到囚车前,看着脱脱:“脱脱,你是元廷少有的忠臣,若肯归降大宋,朕可饶你不死,还能让你继续执掌兵权。”
脱脱抬起头,眼中满是倔强:“我生为大元人,死为大元鬼,绝不降宋!”
赵昺轻叹一声,挥手道:“把他押下去,好生看管。”
随后,他召集众将,指着地图上的大都:“沧州已破,大都门户大开。传朕旨意,三日之后,全军拔营,进军大都!阿鲁浑、笃哇的漠北骑兵,也该到了。”
众人齐声领命。
三日后,沧州城外,十万宋军列阵待发。赵昺一身金盔金甲,骑在汗血宝马上,手中长枪直指北方:“北伐的最后一战,就是大都!拿下大都,收复中原,还我大宋河山!”
“拿下大都!还我河山!”十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马蹄声起,旌旗招展,大宋的北伐大军,朝着大都的方向,浩浩荡荡而去。而此时的大都宫内,铁穆耳已得知脱脱被俘、沧州失守的消息,他瘫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如纸。
“陛下,宋军已离大都不足百里,阿鲁浑、笃哇的漠北骑兵也已渡过黄河,正向大都赶来!”太监的声音带着哭腔。
铁穆耳望着空荡荡的大殿,眼中满是绝望。他知道,大势已去,元廷的末日,到了。
大都城外,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赵昺的大军已抵达城下,阿鲁浑、笃哇的漠北骑兵也已赶到,两军合围,将大都团团围住。
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最后决战,即将在大都城下打响。而这场大战的胜利,将属于大宋,属于每一个期盼收复河山的汉人。
“将军,宋军停在三里外,没再靠近。”亲兵低声禀报。
石天应点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们在等后续大军。传下去,连夜加固城墙,城门口堆满拒马,护城河再挖深三尺!”
他心里清楚,朱重八是在等常遇春的步兵,等赵昺的禁军。沧州城虽坚,却只剩三万残兵,若被十万宋军合围,破城只是时间问题。
入夜,沧州城内一片死寂。只有巡夜士兵的脚步声,和远处宋军营地的篝火,在黑暗中交替闪烁。石天应坐在府衙内,面前摆着一张残破的河北地图,指尖反复划过“大都”的方向——脱脱的援军,再不来,沧州就真的守不住了。
就在这时,城外忽然传来马蹄声。石天应猛地起身,冲到城头,只见一支骑兵从北方疾驰而来,旗帜上的“脱”字在月光下格外醒目。
“是脱脱的援军!”城头上的元军爆发出欢呼。
石天应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他亲自下城,打开城门,迎接脱脱。火光中,脱脱一身黑甲,脸色阴沉如铁,身后五万大军风尘仆仆,却依旧列阵整齐,透着一股精锐之气。
“石将军,沧州情况如何?”脱脱勒马问道,声音冷硬。
“宋军先锋已至城下,后续大军正在赶来。”石天应躬身道,“若将军再晚来一日,沧州怕是……”
“哼,赵昺小儿,欺人太甚!”脱脱打断他,目光扫过城头的残兵,“本帅带来五万骑兵,明日便与宋军决战,让他们知道,大元的铁骑,不是那么好惹的!”
石天应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将军,宋军势大,不如坚守城池,待其粮草耗尽……”
“坚守?”脱脱冷笑,“济南、山东就是守丢的!本帅要主动出击,挫其锐气!”
次日清晨,沧州城外,宋军大营。
朱重八正与常遇春查看地形,忽然有斥候来报:“将军!元军五万骑兵出城,正向我军杀来!”
“哦?脱脱倒是比李璮有种。”朱重八挑了挑眉,转身对常遇春道,“常将军,你率步兵列阵,以盾拒马挡住元军冲锋;我率骑兵绕到侧翼,伺机突袭。”
常遇春咧嘴一笑,扛起虎头刀:“放心!俺的步兵阵,就是元军的铁蹄,也踏不进来!”
片刻后,元军骑兵已冲到近前。脱脱一马当先,手中长枪直指宋军:“杀!”
五万骑兵如黑色洪流,朝着宋军步兵阵冲去。常遇春站在阵前,大喝一声:“举盾!”
数千面盾牌同时竖起,连成一道钢铁城墙。元军骑兵的马蹄踏在拒马上,人仰马翻,后续的士兵被绊倒,阵型瞬间混乱。
“放箭!”常遇春再喝。
箭矢如雨,朝着元军射去。元军士兵纷纷中箭落马,惨叫声此起彼伏。脱脱见状,脸色铁青,挥枪喊道:“侧翼迂回!”
然而,他刚调转马头,朱重八的骑兵已从侧翼杀来。银甲闪烁,长枪如林,宋军骑兵像一把尖刀,狠狠刺入元军侧翼。
“脱脱!你的对手是我!”朱重八高声呐喊,长枪直取脱脱。
脱脱挥枪格挡,两枪相撞,火花四溅。两人你来我往,战作一团。朱重八枪法灵动,招招直指要害;脱脱枪法刚猛,力沉势重,一时间难分胜负。
战场上,两军厮杀声震天。宋军步兵阵稳如泰山,骑兵突袭迅猛;元军虽人数占优,却因阵型被冲乱,渐渐落入下风。石天应率残兵从城中冲出,想要支援脱脱,却被常遇春拦住。
“石天应,你的对手是俺!”常遇春虎头刀一挥,刀风凌厉,直逼石天应面门。
石天应挥刀格挡,却被震得手臂发麻。他本就军心涣散,此刻面对常遇春的猛攻,更是节节败退。
“噗!”虎头刀划破石天应的铠甲,鲜血喷涌而出。石天应惨叫一声,倒在马下,被宋军士兵生擒。
元军见主将被俘,士气彻底崩溃。脱脱余光瞥见石天应被擒,心神一乱,朱重八抓住机会,长枪一挑,挑飞脱脱的头盔,枪尖抵住他的咽喉。
“脱脱,降不降?”朱重八声音冰冷。
脱脱望着周围越来越近的宋军,望着四散奔逃的元军,眼中满是不甘,却只能咬牙道:“我乃大元丞相,宁死不降!”
“好一个宁死不降。”朱重八冷笑,收枪转身,“把他绑了,押回大营,等候陛下发落!”
宋军士兵一拥而上,将脱脱绑了个结实。残余的元军见主帅被俘,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沧州城外,硝烟弥漫,尸体遍地。朱重八勒马立于战场中央,望着远处尘烟——那是赵昺率领的禁军,正朝着沧州赶来。
“将军,沧州城已开城投降!”副将策马奔来,声音激动。
朱重八点头,目光望向大都的方向:“河北已破,接下来,就是大都了。”
两日后,赵昺的禁军抵达沧州。当他看到被绑在囚车中的脱脱和石天应时,嘴角扬起笑意:“朱将军、常将军,你们又立了大功!”
“皆是陛下运筹帷幄!”两人躬身道。
赵昺走到囚车前,看着脱脱:“脱脱,你是元廷少有的忠臣,若肯归降大宋,朕可饶你不死,还能让你继续执掌兵权。”
脱脱抬起头,眼中满是倔强:“我生为大元人,死为大元鬼,绝不降宋!”
赵昺轻叹一声,挥手道:“把他押下去,好生看管。”
随后,他召集众将,指着地图上的大都:“沧州已破,大都门户大开。传朕旨意,三日之后,全军拔营,进军大都!阿鲁浑、笃哇的漠北骑兵,也该到了。”
众人齐声领命。
三日后,沧州城外,十万宋军列阵待发。赵昺一身金盔金甲,骑在汗血宝马上,手中长枪直指北方:“北伐的最后一战,就是大都!拿下大都,收复中原,还我大宋河山!”
“拿下大都!还我河山!”十万将士齐声呐喊,声震云霄。
马蹄声起,旌旗招展,大宋的北伐大军,朝着大都的方向,浩浩荡荡而去。而此时的大都宫内,铁穆耳已得知脱脱被俘、沧州失守的消息,他瘫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如纸。
“陛下,宋军已离大都不足百里,阿鲁浑、笃哇的漠北骑兵也已渡过黄河,正向大都赶来!”太监的声音带着哭腔。
铁穆耳望着空荡荡的大殿,眼中满是绝望。他知道,大势已去,元廷的末日,到了。
大都城外,夕阳西下,染红了半边天。赵昺的大军已抵达城下,阿鲁浑、笃哇的漠北骑兵也已赶到,两军合围,将大都团团围住。
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最后决战,即将在大都城下打响。而这场大战的胜利,将属于大宋,属于每一个期盼收复河山的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