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账房疑云,残令牵线-《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清溪寨的议事堂里,烛火摇曳。赵昺裹着烘干的粗布袍,指尖反复摩挲着那封染蜡信——信角的“吴”字绣得极小,针脚歪斜,不像是正经绣娘的手艺,倒像是临时用绣花针戳出来的。

  “殿下,劫粮回来的弟兄,阵亡了十二人,伤了十九人,张勇的胳膊被长枪刺穿,现在还在换药。”周虎站在一旁,声音沙哑,脸上的刀疤在烛火下更显狰狞,“陈二那小子,我真是瞎了眼,当初见他可怜收留他,竟养出个白眼狼!”

  蓝珠将一碗热姜汤递到赵昺手中,目光落在信上:“这‘吴’字,会不会是指寨里的人?清溪寨姓吴的不多,只有账房吴老栓、粮库的吴小四,还有后山种菜的吴阿婆。”

  “吴阿婆年近七十,腿脚不便,不可能通敌;吴小四是周寨主的远房侄子,自小在寨里长大,去年还跟着劫过元军粮道。”林啸扶着受伤的胳膊,眉头紧锁,“最可疑的是吴老栓,他是半年前从福州逃难来的,据说以前在元军的粮栈当过账房。”

  赵昺猛地放下姜汤:“去粮库!”

  一行人直奔清溪寨的粮库。此时天已微亮,粮库外的哨兵见赵昺赶来,立刻放行。吴老栓正蹲在粮堆旁,拿着账本核对数量,见到众人,连忙起身行礼,脸上堆着笑:“殿下、寨主,这么早来查粮?”

  赵昺没说话,径直拿过他手中的账本,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字迹——最近一个月的粮草出入记录,大多写着“拨付义军”“支援哨卡”,但有一笔记录格外扎眼:正月初十,“拨付后山”,数量是五十石粮,签字人是吴老栓。

  “后山只有吴阿婆种菜,用得着五十石粮?”赵昺抬眼看向吴老栓,眼神锐利如刀。

  吴老栓的脸色瞬间白了,双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这……这是周寨主让拨的,说是给后山的猎户当过冬粮。”

  “我何时说过?”周虎上前一步,一把揪住吴老栓的衣领,“你敢伪造我的命令?”

  吴老栓吓得浑身发抖,刚想开口辩解,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斥候冲进粮库,手里拿着一块沾血的令牌:“殿下!寨门外发现吴小四的尸体,他手里攥着这个!”

  令牌是黑色的,上面刻着元军的狼头,背面还刻着一个“吴”字,与信上的绣字如出一辙。

  “是元军的百户令牌!”林啸一眼认出,“吴小四怎么会有这个?”

  吴老栓见了令牌,突然瘫坐在地,哭喊着:“是我害了他!是博罗欢的人逼我,说要是不按时送粮到后山,就杀了我在福州的儿子!我让小四帮我送粮,没想到……没想到他被元军灭口了!”

  “送粮?送的是给元军的粮草吧!”周虎怒喝,举起拳头就要打。

  “等等。”赵昺拦住周虎,捡起地上的令牌,指尖划过背面的“吴”字,突然冷笑,“这令牌是假的。”

  众人一愣。赵昺指着令牌上的狼头:“元军百户令牌的狼头,眼睛是嵌铜的,这枚却是画上去的;而且令牌边缘的磨损痕迹太新,是故意做旧的。”

  他转头看向吴老栓,语气放缓:“你说元军抓了你的儿子,他们给你传信时,用的是什么信物?”

  吴老栓抹了把眼泪,从怀里掏出一块半个巴掌大的木牌,上面刻着一个“吴”字,和令牌、信上的字一模一样:“就是这个,他们说拿着木牌,到后山的破庙里交粮。”

  赵昺接过木牌,凑近烛火一看——木牌的材质是楠木,而清溪寨的账房桌子,正是楠木做的。他猛地看向粮库角落的账房桌,桌腿上有一道新鲜的刻痕,像是用刀凿出来的,形状隐约是个“吴”字。

  “有人在寨里仿刻了‘吴’字信物,借你的手给元军送粮,再杀了吴小四,嫁祸给你。”赵昺眼神一沉,“真正的内奸,比我们想的更隐蔽,他不仅通敌,还想借我们的手,除掉所有姓吴的人,掩盖自己的身份。”

  话音刚落,议事堂方向突然传来钟声——是紧急集合的钟声,连敲了三下,意味着元军已兵临城下。

  “不好!元军提前合围了!”周虎猛地站起身,拔腿就往外跑。

  赵昺将木牌塞进怀里,最后看了一眼瘫坐在地的吴老栓:“先把他关起来,等战后再查。”说罢,提刀跟着冲出粮库。

  寨门外,尘土蔽日,元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博罗欢骑着马,站在阵前,身后是密密麻麻的元军士兵,少说也有五千人。而更远处的山道上,还有元军的队伍在不断赶来——阿剌罕的合围大军,真的到了。

  “赵昺!今日就是你的死期!”博罗欢的吼声传遍山寨,“识相的,就乖乖投降,我还能留你全尸!”

  赵昺站在寨墙上,望着下方的元军大阵,又摸了摸怀里的木牌和染蜡信——内奸还在寨中,外敌已至,这一战,不仅要守住清溪寨,还要揪出藏在暗处的毒蛇。

  他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的短铳,对着天空“砰”地就是一枪:“弟兄们!今日我们守的不是一座寨,是大宋的火种!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投降!”

  寨墙上的义军士兵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山谷回音,神臂弓的箭簇已搭在弦上,刀光在朝阳下闪着冷光——一场注定惨烈的血战,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