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州的青稞饼刚在陶灶上烙出焦香,土堡外的沙路上就扬起两团烟尘——前头是一队骑骆驼的汉子,驼铃摇得叮当响,领头人裹着赭色胡袍,腰间挂着柄镶银的弯刀,骆驼背上驮着鼓鼓的皮囊;后头是一群穿兽皮的猎手,踩着没踝的残雪,为首者手里拎着个木匣,匣缝里隐约露着人参的须子,正是河西匈奴别部的使者阿古拉,和辽东靺鞨部落的使者完颜骨。
“俺是河西匈奴休屠部的阿古拉!”阿古拉刚跳下骆驼,就把皮囊往石桌上一放,里面的奶酪块撞得砰砰响,“俺们住的河西走廊,开春刮‘黑风’,沙粒能打穿羊皮袄,刚播的种子全被埋了;到了夏末,祁连山的雪水少,连饮马的泉眼都干了——听说吐谷浑的河谷种上了兴州稻,俺们也来求种,就算跟风沙抢地,也想让部落吃上新米!”
完颜骨打开木匣,里面躺着三株胖乎乎的人参,根须上还沾着辽东的黑土:“俺们靺鞨住在长白山脚下,冬天冻土能冻裂铁铲,春天化冻后地软得陷脚,种的粟子总烂在泥里;夏天又短,刚抽穗就下霜。俺们听说兴州有‘耐冷种’,特地带了长白山的人参来换——要是能种成,部落的孩子就不用再靠打猎填肚子了!”
王铁蛋蹲在沙地上,抓了把阿古拉带来的河西土,手指一捻全是细沙:“河西风沙大,得先扎‘沙障’——用红柳枝和芨芨草编篱笆,隔三步扎一道,挡住黑风;再在沙障后挖‘连环水窖’,把祁连山的雪水存起来,就算泉眼干了,也能浇地。”他又摸了摸完颜骨递来的冻土块,眉头皱了皱:“辽东冻土得‘缓冻’,先在地里铺一层秸秆,再盖层羊粪,让太阳晒半个月化冻;播种时要在垄上搭‘矮棚’,用兽皮挡霜,延长生长期。”
阿古拉听得直点头,可转眼又挠了挠胡茬:“俺们部落里有老萨满说,黑风是‘沙神发怒’,扎沙障会惹沙神降灾;还有人说,兴州稻是‘汉人的粮’,俺们匈奴人吃了会忘本——现在部落里一半人想种,一半人怕触怒神灵!”
“这话俺们靺鞨人也听过!”完颜骨接过话头,指了指兽皮上的冰碴,“部落里的长老说,冻土是‘山神的肉’,挖水窖会伤山神,还说元军要是知道俺们跟‘宋室余部’来往,会来烧部落的帐篷!”
蓝珠正往陶碗里盛青稞粥,闻言放下木勺:“俺们畲族以前也怕山鬼,后来靠草药治好了瘟疫,才知道‘神灵’不如手里的法子实在。”她从药篓里拿出晒干的沙棘果,递给阿古拉:“这沙棘果泡水解渴,还能治风沙吹裂的嗓子,种稻时带着,比求沙神管用。”
张勇握着腰间的短铳,沉声道:“元军要是敢来,俺们的床弩和震天雷,能让他们有来无回。去年建宁城外,元军三万大军都没讨着好,还怕他们来扰部落?”
正说着,林啸拿着张揉皱的桑皮纸匆匆进来,脸色沉了沉:“殿下,刚在土堡外的沙棘丛里捡到这封密信,是用元廷的火漆封的,上面写着‘钱穆亲启’——里面说‘匈奴、靺鞨若归降,可封部落首领为万户侯,若助赵昺,必屠其部’。”
赵昺展开密信,指尖捏得纸边发皱。阿古拉凑过来一看,气得拔刀砍在石桌上:“这钱穆是个奸贼!俺们匈奴人最恨背主的人,就算元廷给金山,俺们也不跟他们走!”完颜骨也攥紧了人参匣:“靺鞨人骨头硬,就算冻饿而死,也不会做元廷的狗!”
赵昺把密信扔进陶灶,火苗瞬间舔舐着纸角:“这是元廷的离间计,想让你们怕了、退了,他们好独占江南的粮。你们来求种,是为部落谋活路,不是跟谁结盟——兴州的稻种,只要是想种粮的百姓,都能拿,不分汉、匈奴、靺鞨。”
接下来的五天,王铁蛋忙着给两族稻种做“特殊处理”——给匈奴的稻种泡在雪水里(增强耐旱性),再裹上河西的沙砾粉(适应沙土地);给靺鞨的稻种拌上羊粪灰(抗寒),还画了矮棚的图纸,标清兽皮的覆盖角度。陈老根则教阿古拉的族人编沙障:“红柳枝要埋深三尺,芨芨草要编得密,这样黑风再大也刮不动。”
蓝珠采了长白山的防风草,教完颜骨的族人煮药汤:“冻土湿寒,喝这汤能防腿疼,种稻时蹲在地里也不怕冻。”嵬名阿骨派了五个会挖水窖的党项牧民,跟着阿古拉去河西:“俺们挖过贺兰山的水窖,连环窖的活熟,帮你们挖好再回来。”
临行前,阿古拉把皮囊里的奶酪全倒出来,堆在石桌上:“这是俺们部落最好的奶酪,留给兴州的百姓!等今年秋收,俺们就拉着新米来,再给殿下带河西的沙棘酒!”完颜骨也把人参塞进赵昺手里:“这人参能补身子,殿下留着。俺们回去就铺秸秆化冻土,等稻子抽穗,就派人来报喜!”
骆驼和马蹄声渐渐远了,林啸又递来一份情报:“殿下,江南那边传来消息,钱穆和陆仲远最近频繁见江南士族,还在偷偷清点潜龙寨的粮草——好像在筹备什么事,只是细作没探到具体。”
赵昺望着河西方向的风沙,又摸了摸手里的人参,指尖还沾着辽东的黑土。他想起阿古拉说的“跟风沙抢地”,想起完颜骨说的“跟冻土争粮”,忽然觉得,那些各族百姓手心里的稻种,比宋室的玉玺更重——玉玺能换帝王的虚名,可稻种能换百姓的活路。
只是他没看见,林啸转身时,桑皮纸的一角露在袖管外,上面写着“陆仲远已联络甘麻剌残部,约定建宁见”——那道藏在平静下的裂痕,正随着春汛,慢慢扩大。
“俺是河西匈奴休屠部的阿古拉!”阿古拉刚跳下骆驼,就把皮囊往石桌上一放,里面的奶酪块撞得砰砰响,“俺们住的河西走廊,开春刮‘黑风’,沙粒能打穿羊皮袄,刚播的种子全被埋了;到了夏末,祁连山的雪水少,连饮马的泉眼都干了——听说吐谷浑的河谷种上了兴州稻,俺们也来求种,就算跟风沙抢地,也想让部落吃上新米!”
完颜骨打开木匣,里面躺着三株胖乎乎的人参,根须上还沾着辽东的黑土:“俺们靺鞨住在长白山脚下,冬天冻土能冻裂铁铲,春天化冻后地软得陷脚,种的粟子总烂在泥里;夏天又短,刚抽穗就下霜。俺们听说兴州有‘耐冷种’,特地带了长白山的人参来换——要是能种成,部落的孩子就不用再靠打猎填肚子了!”
王铁蛋蹲在沙地上,抓了把阿古拉带来的河西土,手指一捻全是细沙:“河西风沙大,得先扎‘沙障’——用红柳枝和芨芨草编篱笆,隔三步扎一道,挡住黑风;再在沙障后挖‘连环水窖’,把祁连山的雪水存起来,就算泉眼干了,也能浇地。”他又摸了摸完颜骨递来的冻土块,眉头皱了皱:“辽东冻土得‘缓冻’,先在地里铺一层秸秆,再盖层羊粪,让太阳晒半个月化冻;播种时要在垄上搭‘矮棚’,用兽皮挡霜,延长生长期。”
阿古拉听得直点头,可转眼又挠了挠胡茬:“俺们部落里有老萨满说,黑风是‘沙神发怒’,扎沙障会惹沙神降灾;还有人说,兴州稻是‘汉人的粮’,俺们匈奴人吃了会忘本——现在部落里一半人想种,一半人怕触怒神灵!”
“这话俺们靺鞨人也听过!”完颜骨接过话头,指了指兽皮上的冰碴,“部落里的长老说,冻土是‘山神的肉’,挖水窖会伤山神,还说元军要是知道俺们跟‘宋室余部’来往,会来烧部落的帐篷!”
蓝珠正往陶碗里盛青稞粥,闻言放下木勺:“俺们畲族以前也怕山鬼,后来靠草药治好了瘟疫,才知道‘神灵’不如手里的法子实在。”她从药篓里拿出晒干的沙棘果,递给阿古拉:“这沙棘果泡水解渴,还能治风沙吹裂的嗓子,种稻时带着,比求沙神管用。”
张勇握着腰间的短铳,沉声道:“元军要是敢来,俺们的床弩和震天雷,能让他们有来无回。去年建宁城外,元军三万大军都没讨着好,还怕他们来扰部落?”
正说着,林啸拿着张揉皱的桑皮纸匆匆进来,脸色沉了沉:“殿下,刚在土堡外的沙棘丛里捡到这封密信,是用元廷的火漆封的,上面写着‘钱穆亲启’——里面说‘匈奴、靺鞨若归降,可封部落首领为万户侯,若助赵昺,必屠其部’。”
赵昺展开密信,指尖捏得纸边发皱。阿古拉凑过来一看,气得拔刀砍在石桌上:“这钱穆是个奸贼!俺们匈奴人最恨背主的人,就算元廷给金山,俺们也不跟他们走!”完颜骨也攥紧了人参匣:“靺鞨人骨头硬,就算冻饿而死,也不会做元廷的狗!”
赵昺把密信扔进陶灶,火苗瞬间舔舐着纸角:“这是元廷的离间计,想让你们怕了、退了,他们好独占江南的粮。你们来求种,是为部落谋活路,不是跟谁结盟——兴州的稻种,只要是想种粮的百姓,都能拿,不分汉、匈奴、靺鞨。”
接下来的五天,王铁蛋忙着给两族稻种做“特殊处理”——给匈奴的稻种泡在雪水里(增强耐旱性),再裹上河西的沙砾粉(适应沙土地);给靺鞨的稻种拌上羊粪灰(抗寒),还画了矮棚的图纸,标清兽皮的覆盖角度。陈老根则教阿古拉的族人编沙障:“红柳枝要埋深三尺,芨芨草要编得密,这样黑风再大也刮不动。”
蓝珠采了长白山的防风草,教完颜骨的族人煮药汤:“冻土湿寒,喝这汤能防腿疼,种稻时蹲在地里也不怕冻。”嵬名阿骨派了五个会挖水窖的党项牧民,跟着阿古拉去河西:“俺们挖过贺兰山的水窖,连环窖的活熟,帮你们挖好再回来。”
临行前,阿古拉把皮囊里的奶酪全倒出来,堆在石桌上:“这是俺们部落最好的奶酪,留给兴州的百姓!等今年秋收,俺们就拉着新米来,再给殿下带河西的沙棘酒!”完颜骨也把人参塞进赵昺手里:“这人参能补身子,殿下留着。俺们回去就铺秸秆化冻土,等稻子抽穗,就派人来报喜!”
骆驼和马蹄声渐渐远了,林啸又递来一份情报:“殿下,江南那边传来消息,钱穆和陆仲远最近频繁见江南士族,还在偷偷清点潜龙寨的粮草——好像在筹备什么事,只是细作没探到具体。”
赵昺望着河西方向的风沙,又摸了摸手里的人参,指尖还沾着辽东的黑土。他想起阿古拉说的“跟风沙抢地”,想起完颜骨说的“跟冻土争粮”,忽然觉得,那些各族百姓手心里的稻种,比宋室的玉玺更重——玉玺能换帝王的虚名,可稻种能换百姓的活路。
只是他没看见,林啸转身时,桑皮纸的一角露在袖管外,上面写着“陆仲远已联络甘麻剌残部,约定建宁见”——那道藏在平静下的裂痕,正随着春汛,慢慢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