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联兵密信定双袭,防海固防备盗寇-《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泉州港的晨光里,铁丝网在船坞西侧的浅滩上泛着冷光——王铁蛋正带着工匠给网丝缠浸了火油的麻布,每缠一段就系上小铜铃,风一吹“叮铃”响,要是有人碰网,铃铛和火油麻布能同时预警。

  “殿下!这‘响火网’成了!”王铁蛋拽了拽铁丝网,铜铃立刻脆响,“元军要是再从浅滩来,要么被铃铛惊动,要么碰网烧手,想靠近火药库门都没有!”

  赵昺蹲下身,摸了摸网丝上的麻布:“再在网外埋两排踏响雷,间距三尺,别留死角。对了,新福船的连发火弩装好了吗?”

  “早装了!”王铁蛋拉着他往船坞走,新福船甲板上,四架连发火弩并排架着,箭槽里满是裹毒的箭簇,“俺还在船两侧加了‘水龙炮’——用铁管做的,能喷两丈远的火油,元军的小船一靠近就烧!”

  正说着,阿珠领着一个风尘仆仆的汉子走来,汉子背着竹筒,腰间别着短刀,是李将军派来的信使:“赵殿下!李将军让俺带信来,说广州元军的粮道改走‘黄沙港’,福州元军的新粮营在白沙湾,他想定在十五月圆夜,咱们两边同时袭扰,断了元军的粮草!”

  赵昺接过竹筒里的密信,展开一看,上面画着黄沙港和白沙湾的粮营布局——李将军负责袭扰黄沙港,泉州港则攻白沙湾,还约定用红色信号弹为号,若遇意外就放绿色信号弹。

  “好!就按李将军的计划来!”赵昺召集众人议事,“张勇,你带五十艘水师小船,乘新福船去白沙湾,用子母雷炸粮营,帖木儿熟悉元军布防,跟你一起去,负责带路和识别暗号;蓝飞虎,你回畲寨,带三百勇士去白沙湾西侧的山林埋伏,等元军逃出来就截杀,别让他们跑回福州;赛义德先生,麻烦你的商队去黄沙港附近,给李将军传信,确认袭扰时间,顺便打探元军有没有增兵。”

  众人齐声应下,各自分头准备。赛义德立刻让人整理商队物资,水手们搬着香料、丝绸上船,假装去广州通商;蓝飞虎则快马赶回畲寨,临走前还不忘叮嘱畲族勇士:“十五夜务必准时到,别误了联兵的大事!”

  午后,浅滩边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流民的孩子跟着学堂的先生,在空地上读书,先生教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盖过了工匠的打铁声。陈二扛着锄头,带着几个流民在港外的荒地上翻土,准备种上番薯:“等收成了,就能给守军多添些粮食,也让孩子们能吃饱饭。”

  赵昺走过去,帮着翻了一锄头:“这片地够种二十亩,林文已经让人送来了种子,过两天织坊的妇女也来帮忙播种,人多快些。”陈二笑着点头,眼里满是希望——以前在老家,他连自己的地都保不住,现在在泉州港,不仅有地种,还有人帮忙,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傍晚,了望塔突然传来喊声:“殿下!西南方向十五里外,有五艘大船,船帆上画着骷髅头,像是海盗!他们正往泉州港方向来!”

  赵昺立刻拿起黄铜望远镜,往西南方向望去——果然,五艘大船体型粗壮,船舷上站着持械的海盗,正借着风力快速靠近,船尾还拖着几艘抢来的小渔船。

  “是‘黑风帮’的海盗!”赛义德匆匆赶来,脸色凝重,“他们常在广州外海抢商队,听说最近被元军收买了,专门来截抗元势力的补给!”

  “敢来泉州港撒野,就让他们有来无回!”张勇拔出刀,“俺带水师去会会他们!新福船的水龙炮正好试试威力!”

  赵昺摆摆手:“别急,海盗船体型大,吃水深,咱们的浅滩他们进不来。王铁蛋,把浅滩的响火网升起来,床弩架在箭楼上,对准海面;蓝飞虎的畲族勇士还没走,让他们守在山林里,防止海盗登岸;陈二,你带流民守在码头,手里拿锄头、木棍,要是有海盗冲进来就打!”

  很快,泉州港的防御全开——浅滩的响火网被拉得笔直,箭楼上的床弩对准海面,水师小船藏在暗礁后,新福船泊在港口,随时准备出击。

  海盗船渐渐靠近,见泉州港防备严密,犹豫了一下,却还是想冲过来抢些东西。为首的海盗头子站在船头,大喊:“识相的就把粮食、武器交出来,不然烧了你们的港城!”

  “放箭!”王铁蛋一声令下,箭楼上的床弩同时发射,火箭拖着火尾射向海盗船的帆。“腾”的一声,最前面的海盗船帆燃了起来,海盗们忙着救火,乱作一团。

  张勇趁机下令:“新福船出击!喷水龙炮!”新福船立刻驶离港口,船两侧的铁管喷出火油,火油遇火燃成火墙,把剩下的海盗船困在里面。水师小船也冲了出来,用抓船钩勾住海盗船,士兵们跳上去厮杀。

  没半个时辰,海盗船就被打垮了——三艘被烧沉,两艘被俘,海盗死了一百多,剩下的全投降了。为首的海盗头子被押到赵昺面前,吓得直磕头:“殿下饶命!是元军给俺们钱,让俺们来的,俺再也不敢了!”

  赵昺看着他,冷声道:“饶你可以,但你得带我们去元军给你送钱的据点,把那里的元军探子抓了,戴罪立功。”海盗头子立刻点头,连声道:“愿意!愿意!”

  夜色渐深,泉州港的防御还没撤——床弩依旧架在箭楼上,响火网还拉在浅滩,水师士兵轮流巡逻。赵昺站在码头高台上,望着远处的海面,心里清楚:十五夜的联兵袭扰,还有海盗背后的元军阴谋,都是新的挑战。但只要泉州港的军民还同心,还愿意一起守,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学堂的读书声早已停了,孩子们都睡了,只有码头的灯笼还亮着,映着忙碌的身影。赵昺知道,这安稳的灯火,这同心的信念,就是泉州港最坚固的防线,也是对抗元军最锋利的武器。十五夜的仗,他们一定能打赢;未来的路,他们也一定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