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岭的雨停时,汀州硝石矿的消息顺着寒溪漂进了藏兵洞。李三郎派来的信使是个十三岁的少年,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沾着矿洞的黑泥。“矿上的弟兄们说,”少年扒着石桌喘气,手里攥着块硝石,“洞深处的硝土更纯,就是渗水厉害,得用木板挡着才能挖。”
赵昺接过硝石,在手里掂了掂。石桌上还摊着阿木画的火药配方,旁边堆着从泉州换来的硫磺——赛义德这次捎来的硫磺里混了些硝石,阿木说“正好省了提纯的功夫”。“让矿上的弟兄别急着往深了挖。”赵昺往少年碗里倒了些糙米,“先把洞口的浅土挖干净,用木板搭个棚子挡雨,免得硝土被水泡了。”
少年扒着碗边点头,嘴里塞满了糙米:“李三郎哥还说,汀州城里的元兵把粮仓守得紧,咱们的人想混进去,得等夜里换岗的时候。”
“让他再等等。”赵昺指了指石墙上的关隘图,“走马岭刚打退元兵,漳州总兵肯定会盯紧汀州,现在去太冒险。”他顿了顿,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二十文钱,“你回汀州时,把这个给矿上的刘二,让他买些麻线,编些小筐装硝石,免得路上撒了。”
少年把钱揣进怀里,往洞外跑时,正撞见蓝珠背着药篓从涧边回来。药篓里装着刚采的续断草,叶片上还挂着水珠。“阿木说矿上的弟兄有不少人受了擦伤。”蓝珠把药篓放在石桌上,指尖捏着片续断草,“这草熬了汁涂在伤口上,比麻布包扎管用。”
赵昺往药篓里瞥了眼,里面还有些晒干的艾草。“让畲寨的姊妹们帮忙熬药。”他往藏兵洞深处走,“阿木的火药坊缺人手,你去跟蓝飞虎说,再派十个后生过来——最好是会编竹器的,能帮着扎火药包的引线。”
藏兵洞的铁匠炉这时正烧得旺。王老铁的儿子王小铁蹲在炉边,用铁钳夹着块红热的铁坯,往砧上砸得叮当响。铁坯是从元兵丢弃的盾牌上拆下来的,被砸成了窄窄的铁条——阿木说“正好做火药包的引信管”。“爹说这铁得淬三遍水才硬。”王小铁抹了把脸上的汗,铁钳上的火星溅在他的补丁短褂上,烫出个小黑点。
王老铁拄着拐站在旁,手里转着个陶碗,碗里是刚熬好的硝石水。“阿木的火药包引信得用铁管套着,”他用拐尖敲了敲铁条,“不然被雨淋湿了,就点不着了。”他往炉里添了块木炭,火苗窜起来,映得石墙上的关隘图忽明忽暗,“汀州矿上的硝石要是能按时送来,咱们这个月能多造三十个火药包。”
洞外的枫树林里,张勇正带着弟兄们练枪。二十个后生排成两列,手里的长枪都是用走马岭的硬木削的,枪尖裹着铁皮——王老铁昨夜赶工锻打的。“扎枪要沉肩,”张勇站在队前,手里的长枪往地上一顿,“枪尖要对准对方的胸口,别光想着用力,得准。”
一个后生的枪尖晃了晃,差点扎到前面的人。张勇走过去,握住他的手腕:“手腕别僵,像摇橹那样——你在家摇过船吗?”
后生红着脸点头:“俺家在寒溪边上,爹是撑筏子的。”
“那就像摇筏子的橹。”张勇帮他调整姿势,“力道从腰上发,经胳膊传到手腕,枪尖自然就稳了。”
后生试着扎了一枪,枪尖果然不晃了。张勇拍了拍他的肩:“好样的。等元兵再来,你就用这招扎他们的马腿。”
午后的太阳晒得枫树叶发亮。赵昺坐在石崖上,望着寒溪里漂来的木筏——是矿上的弟兄送硝石来了。筏子上堆着十几个竹筐,筐里的硝石白花花的,被太阳照得晃眼。刘二站在筏头,手里握着根长篙,篙尖上还挂着片矿洞的苔藓。
“洞浅处的硝土挖得差不多了。”刘二把筏子拴在石桩上,黑脸上的汗珠往下掉,“弟兄们想往深处挖,就是渗水厉害,得用木板挡着。李三郎哥说汀州城里的木板都被元兵征去修城墙了,咱们得自己砍树做。”
赵昺往枫树林指了指:“让弟兄们砍些细点的树,粗的留着做了望台的木架。”他顿了顿,往石桌上的陶罐里舀了些盐,“这是从福州水寨抢来的盐,你带回去给矿上的弟兄,熬硝石的时候撒点盐,能让硝石更纯。”
刘二把盐揣进怀里,往藏兵洞深处望了眼:“阿木的火药坊还缺硝石不?矿上的弟兄说,只要能挡住渗水,一天能挖两筐。”
“够了。”赵昺笑了笑,“阿木说这些硝石能造五十个火药包,够走马岭和鹰嘴崖用一阵子了。”他往寒溪下游指了指,“你回汀州时,绕去畲寨一趟,告诉蓝飞虎,矿上需要十个会编竹筐的后生,让他派来。”
刘二应着,刚要解开筏子的绳子,就见阿木从火药坊跑出来,手里举着个陶罐:“刘二哥!你看这个!”陶罐里装着黑褐色的药粉,是他刚配好的火药,“我按寨老的方子多加了些硫磺,刚才在涧边试了试,能炸碎半块青石!”
刘二往陶罐里瞥了眼,伸手沾了点药粉,捻了捻:“这东西真能炸碎青石?那矿上挖硝土就不用费劲了——直接用火药炸!”
阿木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他拽着刘二的胳膊往火药坊跑,“咱们去试试!用火药炸矿洞的土,又快又省力!”
赵昺站在石崖上,听着涧边传来的“轰隆”声——是阿木和刘二在试炸硝土。水花和黑泥溅得老高,刘二的欢呼声顺着风飘上来:“成了!这比用镐挖快十倍!”
张勇这时从枫树林里走过来,肩上扛着杆长枪,枪尖还在滴水——刚练完枪,在溪里洗了洗。“矿上能用火药炸土了?”他往涧边望了眼,“那硝石的产量能翻番了。”
赵昺点了点头,往漳州的方向望。天边的云又开始聚了,像要下雨的样子。“漳州总兵怕是不会甘心。”他轻声说,“走马岭打退了他的人,他肯定会再派更多的兵来。”
张勇把长枪靠在石崖上,往手里吐了口唾沫:“来多少,咱们打多少。”他指了指藏兵洞深处的火药坊,“阿木的火药包越来越厉害,王老铁的铁蒺藜也越打越尖,还有畲族的弟兄帮着守山,怕他个球!”
赵昺笑了笑,往石桌上的关隘图看。图上的“走马岭”“鹰嘴崖”“汀州矿”都被圈上了红圈,像三颗钉在闽地上的钉子。他突然觉得,这些钉子虽然小,却能把元兵的脚钉在汀漳道上——只要这些钉子还在,这乱世里,总有一块地方,能让百姓们喘口气。
黄昏时,畲寨的后生们来了。十个后生都背着竹筐,筐里装着编好的竹篓——是装火药包用的。领头的是蓝珠的堂弟蓝石,脸上还带着点稚气,手里攥着把弯刀,刀鞘上刻着畲族的图腾。
“寨老说,这些竹篓编得紧,火药包放在里面不会受潮。”蓝石把竹筐放在石桌上,黝黑的脸上带着笑,“我姐让我带话,药圃里的止血草晒好了,让你派人去取些。”
赵昺往石崖下指了指:“阿木的火药坊就在那儿,你带后生们过去,他会教你们怎么装火药包。”他顿了顿,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些糙米饼,“这是给你们的,路上吃。”
蓝石把布包分给后生们,往火药坊走时,正好撞见阿木从涧边回来,手里提着个陶罐,罐里装着炸硝土剩下的火药。“你们来得正好!”阿木把陶罐往石桌上一放,“刘二哥说矿上能用火药炸土,咱们得多造些火药包——不仅能打元兵,还能帮矿上挖硝石。”
蓝石的眼睛亮了:“真能炸土?那我得学!回去教畲寨的后生,咱们的梯田也能用火药炸石头!”
阿木笑了:“成!我教你们配火药,不过得记住,硫磺不能沾火星,硝石得用盐提纯……”
藏兵洞的灯火亮起来时,火药坊的叮当声还没停。王小铁在锻打引信管,蓝石带着后生们在装火药包,阿木在配新的火药配方——他说要试试多加些木炭,看能不能让火药炸得更响。赵昺坐在石桌旁,借着灯光看李三郎送来的新字条,上面写着“漳州总兵调了八百兵,屯在龙岩驿,怕是要打走马岭”。
张勇凑过来看了看,往石桌上的陶罐里倒了些水:“八百兵?正好让他们尝尝阿木的新火药。”他往洞口望了眼,寒溪里的木筏还在往藏兵洞漂,筏上的硝石筐堆得像座小山。“矿上的硝石来得及时,咱们的火药包够用到明年开春了。”
赵昺把字条折好,塞进怀里:“让蓝飞虎带畲族弟兄去鹰嘴崖加固石槽,张勇你带禁军去走马岭埋铁蒺藜,阿木的火药包装好了,也往走马岭送些。”他往石墙上的关隘图看,图上的“龙岩驿”被他用炭笔圈了个圈,“元兵要打走马岭,必经龙岩驿,咱们得在那儿设个卡,放些铁蒺藜,迟滞他们的速度。”
张勇点头,往洞口走时,又回头:“殿下,您在藏兵洞坐镇,要是……”
“我跟你们去走马岭。”赵昺打断他,从墙角拿起杆长枪,“这仗,得一起打。”
夜风吹过走马岭的枫树林时,了望台的红灯笼亮了。周大锤蹲在枫树下,往嘴里塞着糙米饼,饼渣掉在衣襟上,他也没顾上拍。阿木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个火药包,引信管是王小铁刚锻打的,闪着冷光。“矿上用火药炸土,一天能挖三筐硝石。”阿木把火药包往石缝里塞,“等打退了元兵,咱们也用火药炸石头,修条路从藏兵洞通到矿上,省得绕寒溪。”
周大锤往漳州的方向望,夜色里,那方向隐约有火把的光,像串移动的星。“元兵怕是快到龙岩驿了。”他往嘴里又塞了块糙米饼,“赵大哥说要在龙岩驿设卡,咱们得趁夜里把铁蒺藜埋好。”
阿木点了点头,从怀里摸出个牛角号:“我去叫畲族的后生们,他们熟山路,埋蒺藜比咱们快。”他刚站起来,就见蓝石从岭下跑上来,手里举着个竹筐,筐里装着刚编好的竹篓——是装铁蒺藜用的。“寨老说,这些竹篓编得深,蒺藜埋在里面,元兵的马蹄踩上去,准保扎得深。”
周大锤接过竹篓,往里面倒了些铁蒺藜,蒺藜尖朝上,被月光照得晃眼。“走!咱们去龙岩驿!”他拍了拍蓝石的肩,“让元兵尝尝咱们的‘铁钉子’!”
月光洒在龙岩驿的官道上,像铺了层霜。周大锤和蓝石带着后生们,把铁蒺藜埋在路边的石缝里,蒺藜尖上涂着蓝珠熬的药汁,被月光照得泛着油光。阿木在驿道旁的枫树上挂了个火药包,引信管系在树枝上——元兵的战马要是撞着树枝,就能引爆火药,正好当信号。
“都埋好了?”周大锤往驿道上望,远处的火把光越来越近,马蹄声“嘚嘚”地敲着地面,像打在人心上。
“好了。”蓝石往手里吐了口唾沫,“这蒺藜埋得深,元兵的马蹄准保扎透。”他往枫树上指了指,“阿木哥的火药包也挂好了,只要元兵一到,就能听见响。”
周大锤点了点头,往走马岭的方向退。月光下,他看见赵昺和张勇站在枫树林里,手里的长枪在月光下闪着冷光。“都准备好了?”赵昺轻声问,声音里带着点沙哑——他昨夜没睡,一直在看关隘图。
“准备好了。”周大锤往驿道的方向指,“铁蒺藜埋了三排,火药包也挂好了,就等元兵来。”
赵昺往驿道上望,火把光已经到了驿口,元兵的铜盔在月光下闪着冷光。领头的还是那个戴银盔的千户,手里提着柄弯刀,刀鞘上的铜钉在月光下晃眼。“来了。”他轻声说,握紧了手里的长枪。
马蹄声越来越近,元兵的骑兵冲进了驿道。最前面的几匹战马突然惊了,前蹄乱刨——铁蒺藜扎进了马蹄,血顺着石缝往下淌。戴银盔的千户勒不住马,被惊马掀在地上,刚爬起来,就见枫树上的火药包“轰隆”一声炸了,碎石和火星溅得老高。
“有埋伏!”千户的喊声被另一声爆炸淹没——是阿木在岭上扔的火药包。元兵们慌了,想退,却被后面的同伴推着,挤在驿道上动弹不得。
“杀!”张勇从枫树林里跳出来,手里的长刀劈向元兵的盾牌。周大锤和蓝石带着后生们冲上去,钩镰枪往元兵的腿上扫,惨叫声在驿道上炸开。
赵昺握着长枪,正撞见个想逃跑的元兵。他把枪尖往前一送,枪杆顶住元兵的后背,猛地一推,元兵摔在地上,被后面冲上来的蓝石一刀砍倒。“守住驿道!别让他们退回去!”他喊着,枪尖又挑向另一个元兵的头盔,“哐”的一声,头盔被挑飞,元兵愣了愣,被周大锤一棍砸在头上。
激战中,蓝石的弯刀被元兵的盾牌磕飞了。他从地上捡起根长枪,往一个元兵的胸口扎去,枪尖穿透了元兵的布甲,血顺着枪杆往下淌。“这招是张统领教的!”他喊着,又扎倒了一个元兵。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元兵终于退了。驿道上留着满地的尸体和伤兵,战马的嘶鸣声在晨雾里飘得很远。赵昺拄着长枪,喘着粗气,往地上啐了口带血的唾沫。张勇走过来,肩上的伤口又裂开了,血把布甲染红了一片。“殿下,您没事吧?”
赵昺摇了摇头,往驿道上看。元兵的尸体堵在驿口,伤兵躺在石缝里呻吟,马蹄印里混着血和泥,像幅惨烈的画。“没事。”他笑了笑,“守住了。”
晨雾散时,寒溪里的木筏又开始往藏兵洞漂。筏上的硝石筐堆得更高了,刘二站在筏头,手里握着根长篙,脸上带着笑——矿上的弟兄们用火药炸土,硝石的产量翻了番。赵昺站在石崖上,望着筏子上的硝石,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就像这寒溪里的水,虽然曲折,却总能流到该去的地方。而他们这些人,就像这水里的石头,虽然渺小,却能把乱世的浊流,挡在身后。
赵昺接过硝石,在手里掂了掂。石桌上还摊着阿木画的火药配方,旁边堆着从泉州换来的硫磺——赛义德这次捎来的硫磺里混了些硝石,阿木说“正好省了提纯的功夫”。“让矿上的弟兄别急着往深了挖。”赵昺往少年碗里倒了些糙米,“先把洞口的浅土挖干净,用木板搭个棚子挡雨,免得硝土被水泡了。”
少年扒着碗边点头,嘴里塞满了糙米:“李三郎哥还说,汀州城里的元兵把粮仓守得紧,咱们的人想混进去,得等夜里换岗的时候。”
“让他再等等。”赵昺指了指石墙上的关隘图,“走马岭刚打退元兵,漳州总兵肯定会盯紧汀州,现在去太冒险。”他顿了顿,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二十文钱,“你回汀州时,把这个给矿上的刘二,让他买些麻线,编些小筐装硝石,免得路上撒了。”
少年把钱揣进怀里,往洞外跑时,正撞见蓝珠背着药篓从涧边回来。药篓里装着刚采的续断草,叶片上还挂着水珠。“阿木说矿上的弟兄有不少人受了擦伤。”蓝珠把药篓放在石桌上,指尖捏着片续断草,“这草熬了汁涂在伤口上,比麻布包扎管用。”
赵昺往药篓里瞥了眼,里面还有些晒干的艾草。“让畲寨的姊妹们帮忙熬药。”他往藏兵洞深处走,“阿木的火药坊缺人手,你去跟蓝飞虎说,再派十个后生过来——最好是会编竹器的,能帮着扎火药包的引线。”
藏兵洞的铁匠炉这时正烧得旺。王老铁的儿子王小铁蹲在炉边,用铁钳夹着块红热的铁坯,往砧上砸得叮当响。铁坯是从元兵丢弃的盾牌上拆下来的,被砸成了窄窄的铁条——阿木说“正好做火药包的引信管”。“爹说这铁得淬三遍水才硬。”王小铁抹了把脸上的汗,铁钳上的火星溅在他的补丁短褂上,烫出个小黑点。
王老铁拄着拐站在旁,手里转着个陶碗,碗里是刚熬好的硝石水。“阿木的火药包引信得用铁管套着,”他用拐尖敲了敲铁条,“不然被雨淋湿了,就点不着了。”他往炉里添了块木炭,火苗窜起来,映得石墙上的关隘图忽明忽暗,“汀州矿上的硝石要是能按时送来,咱们这个月能多造三十个火药包。”
洞外的枫树林里,张勇正带着弟兄们练枪。二十个后生排成两列,手里的长枪都是用走马岭的硬木削的,枪尖裹着铁皮——王老铁昨夜赶工锻打的。“扎枪要沉肩,”张勇站在队前,手里的长枪往地上一顿,“枪尖要对准对方的胸口,别光想着用力,得准。”
一个后生的枪尖晃了晃,差点扎到前面的人。张勇走过去,握住他的手腕:“手腕别僵,像摇橹那样——你在家摇过船吗?”
后生红着脸点头:“俺家在寒溪边上,爹是撑筏子的。”
“那就像摇筏子的橹。”张勇帮他调整姿势,“力道从腰上发,经胳膊传到手腕,枪尖自然就稳了。”
后生试着扎了一枪,枪尖果然不晃了。张勇拍了拍他的肩:“好样的。等元兵再来,你就用这招扎他们的马腿。”
午后的太阳晒得枫树叶发亮。赵昺坐在石崖上,望着寒溪里漂来的木筏——是矿上的弟兄送硝石来了。筏子上堆着十几个竹筐,筐里的硝石白花花的,被太阳照得晃眼。刘二站在筏头,手里握着根长篙,篙尖上还挂着片矿洞的苔藓。
“洞浅处的硝土挖得差不多了。”刘二把筏子拴在石桩上,黑脸上的汗珠往下掉,“弟兄们想往深处挖,就是渗水厉害,得用木板挡着。李三郎哥说汀州城里的木板都被元兵征去修城墙了,咱们得自己砍树做。”
赵昺往枫树林指了指:“让弟兄们砍些细点的树,粗的留着做了望台的木架。”他顿了顿,往石桌上的陶罐里舀了些盐,“这是从福州水寨抢来的盐,你带回去给矿上的弟兄,熬硝石的时候撒点盐,能让硝石更纯。”
刘二把盐揣进怀里,往藏兵洞深处望了眼:“阿木的火药坊还缺硝石不?矿上的弟兄说,只要能挡住渗水,一天能挖两筐。”
“够了。”赵昺笑了笑,“阿木说这些硝石能造五十个火药包,够走马岭和鹰嘴崖用一阵子了。”他往寒溪下游指了指,“你回汀州时,绕去畲寨一趟,告诉蓝飞虎,矿上需要十个会编竹筐的后生,让他派来。”
刘二应着,刚要解开筏子的绳子,就见阿木从火药坊跑出来,手里举着个陶罐:“刘二哥!你看这个!”陶罐里装着黑褐色的药粉,是他刚配好的火药,“我按寨老的方子多加了些硫磺,刚才在涧边试了试,能炸碎半块青石!”
刘二往陶罐里瞥了眼,伸手沾了点药粉,捻了捻:“这东西真能炸碎青石?那矿上挖硝土就不用费劲了——直接用火药炸!”
阿木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他拽着刘二的胳膊往火药坊跑,“咱们去试试!用火药炸矿洞的土,又快又省力!”
赵昺站在石崖上,听着涧边传来的“轰隆”声——是阿木和刘二在试炸硝土。水花和黑泥溅得老高,刘二的欢呼声顺着风飘上来:“成了!这比用镐挖快十倍!”
张勇这时从枫树林里走过来,肩上扛着杆长枪,枪尖还在滴水——刚练完枪,在溪里洗了洗。“矿上能用火药炸土了?”他往涧边望了眼,“那硝石的产量能翻番了。”
赵昺点了点头,往漳州的方向望。天边的云又开始聚了,像要下雨的样子。“漳州总兵怕是不会甘心。”他轻声说,“走马岭打退了他的人,他肯定会再派更多的兵来。”
张勇把长枪靠在石崖上,往手里吐了口唾沫:“来多少,咱们打多少。”他指了指藏兵洞深处的火药坊,“阿木的火药包越来越厉害,王老铁的铁蒺藜也越打越尖,还有畲族的弟兄帮着守山,怕他个球!”
赵昺笑了笑,往石桌上的关隘图看。图上的“走马岭”“鹰嘴崖”“汀州矿”都被圈上了红圈,像三颗钉在闽地上的钉子。他突然觉得,这些钉子虽然小,却能把元兵的脚钉在汀漳道上——只要这些钉子还在,这乱世里,总有一块地方,能让百姓们喘口气。
黄昏时,畲寨的后生们来了。十个后生都背着竹筐,筐里装着编好的竹篓——是装火药包用的。领头的是蓝珠的堂弟蓝石,脸上还带着点稚气,手里攥着把弯刀,刀鞘上刻着畲族的图腾。
“寨老说,这些竹篓编得紧,火药包放在里面不会受潮。”蓝石把竹筐放在石桌上,黝黑的脸上带着笑,“我姐让我带话,药圃里的止血草晒好了,让你派人去取些。”
赵昺往石崖下指了指:“阿木的火药坊就在那儿,你带后生们过去,他会教你们怎么装火药包。”他顿了顿,从怀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些糙米饼,“这是给你们的,路上吃。”
蓝石把布包分给后生们,往火药坊走时,正好撞见阿木从涧边回来,手里提着个陶罐,罐里装着炸硝土剩下的火药。“你们来得正好!”阿木把陶罐往石桌上一放,“刘二哥说矿上能用火药炸土,咱们得多造些火药包——不仅能打元兵,还能帮矿上挖硝石。”
蓝石的眼睛亮了:“真能炸土?那我得学!回去教畲寨的后生,咱们的梯田也能用火药炸石头!”
阿木笑了:“成!我教你们配火药,不过得记住,硫磺不能沾火星,硝石得用盐提纯……”
藏兵洞的灯火亮起来时,火药坊的叮当声还没停。王小铁在锻打引信管,蓝石带着后生们在装火药包,阿木在配新的火药配方——他说要试试多加些木炭,看能不能让火药炸得更响。赵昺坐在石桌旁,借着灯光看李三郎送来的新字条,上面写着“漳州总兵调了八百兵,屯在龙岩驿,怕是要打走马岭”。
张勇凑过来看了看,往石桌上的陶罐里倒了些水:“八百兵?正好让他们尝尝阿木的新火药。”他往洞口望了眼,寒溪里的木筏还在往藏兵洞漂,筏上的硝石筐堆得像座小山。“矿上的硝石来得及时,咱们的火药包够用到明年开春了。”
赵昺把字条折好,塞进怀里:“让蓝飞虎带畲族弟兄去鹰嘴崖加固石槽,张勇你带禁军去走马岭埋铁蒺藜,阿木的火药包装好了,也往走马岭送些。”他往石墙上的关隘图看,图上的“龙岩驿”被他用炭笔圈了个圈,“元兵要打走马岭,必经龙岩驿,咱们得在那儿设个卡,放些铁蒺藜,迟滞他们的速度。”
张勇点头,往洞口走时,又回头:“殿下,您在藏兵洞坐镇,要是……”
“我跟你们去走马岭。”赵昺打断他,从墙角拿起杆长枪,“这仗,得一起打。”
夜风吹过走马岭的枫树林时,了望台的红灯笼亮了。周大锤蹲在枫树下,往嘴里塞着糙米饼,饼渣掉在衣襟上,他也没顾上拍。阿木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个火药包,引信管是王小铁刚锻打的,闪着冷光。“矿上用火药炸土,一天能挖三筐硝石。”阿木把火药包往石缝里塞,“等打退了元兵,咱们也用火药炸石头,修条路从藏兵洞通到矿上,省得绕寒溪。”
周大锤往漳州的方向望,夜色里,那方向隐约有火把的光,像串移动的星。“元兵怕是快到龙岩驿了。”他往嘴里又塞了块糙米饼,“赵大哥说要在龙岩驿设卡,咱们得趁夜里把铁蒺藜埋好。”
阿木点了点头,从怀里摸出个牛角号:“我去叫畲族的后生们,他们熟山路,埋蒺藜比咱们快。”他刚站起来,就见蓝石从岭下跑上来,手里举着个竹筐,筐里装着刚编好的竹篓——是装铁蒺藜用的。“寨老说,这些竹篓编得深,蒺藜埋在里面,元兵的马蹄踩上去,准保扎得深。”
周大锤接过竹篓,往里面倒了些铁蒺藜,蒺藜尖朝上,被月光照得晃眼。“走!咱们去龙岩驿!”他拍了拍蓝石的肩,“让元兵尝尝咱们的‘铁钉子’!”
月光洒在龙岩驿的官道上,像铺了层霜。周大锤和蓝石带着后生们,把铁蒺藜埋在路边的石缝里,蒺藜尖上涂着蓝珠熬的药汁,被月光照得泛着油光。阿木在驿道旁的枫树上挂了个火药包,引信管系在树枝上——元兵的战马要是撞着树枝,就能引爆火药,正好当信号。
“都埋好了?”周大锤往驿道上望,远处的火把光越来越近,马蹄声“嘚嘚”地敲着地面,像打在人心上。
“好了。”蓝石往手里吐了口唾沫,“这蒺藜埋得深,元兵的马蹄准保扎透。”他往枫树上指了指,“阿木哥的火药包也挂好了,只要元兵一到,就能听见响。”
周大锤点了点头,往走马岭的方向退。月光下,他看见赵昺和张勇站在枫树林里,手里的长枪在月光下闪着冷光。“都准备好了?”赵昺轻声问,声音里带着点沙哑——他昨夜没睡,一直在看关隘图。
“准备好了。”周大锤往驿道的方向指,“铁蒺藜埋了三排,火药包也挂好了,就等元兵来。”
赵昺往驿道上望,火把光已经到了驿口,元兵的铜盔在月光下闪着冷光。领头的还是那个戴银盔的千户,手里提着柄弯刀,刀鞘上的铜钉在月光下晃眼。“来了。”他轻声说,握紧了手里的长枪。
马蹄声越来越近,元兵的骑兵冲进了驿道。最前面的几匹战马突然惊了,前蹄乱刨——铁蒺藜扎进了马蹄,血顺着石缝往下淌。戴银盔的千户勒不住马,被惊马掀在地上,刚爬起来,就见枫树上的火药包“轰隆”一声炸了,碎石和火星溅得老高。
“有埋伏!”千户的喊声被另一声爆炸淹没——是阿木在岭上扔的火药包。元兵们慌了,想退,却被后面的同伴推着,挤在驿道上动弹不得。
“杀!”张勇从枫树林里跳出来,手里的长刀劈向元兵的盾牌。周大锤和蓝石带着后生们冲上去,钩镰枪往元兵的腿上扫,惨叫声在驿道上炸开。
赵昺握着长枪,正撞见个想逃跑的元兵。他把枪尖往前一送,枪杆顶住元兵的后背,猛地一推,元兵摔在地上,被后面冲上来的蓝石一刀砍倒。“守住驿道!别让他们退回去!”他喊着,枪尖又挑向另一个元兵的头盔,“哐”的一声,头盔被挑飞,元兵愣了愣,被周大锤一棍砸在头上。
激战中,蓝石的弯刀被元兵的盾牌磕飞了。他从地上捡起根长枪,往一个元兵的胸口扎去,枪尖穿透了元兵的布甲,血顺着枪杆往下淌。“这招是张统领教的!”他喊着,又扎倒了一个元兵。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元兵终于退了。驿道上留着满地的尸体和伤兵,战马的嘶鸣声在晨雾里飘得很远。赵昺拄着长枪,喘着粗气,往地上啐了口带血的唾沫。张勇走过来,肩上的伤口又裂开了,血把布甲染红了一片。“殿下,您没事吧?”
赵昺摇了摇头,往驿道上看。元兵的尸体堵在驿口,伤兵躺在石缝里呻吟,马蹄印里混着血和泥,像幅惨烈的画。“没事。”他笑了笑,“守住了。”
晨雾散时,寒溪里的木筏又开始往藏兵洞漂。筏上的硝石筐堆得更高了,刘二站在筏头,手里握着根长篙,脸上带着笑——矿上的弟兄们用火药炸土,硝石的产量翻了番。赵昺站在石崖上,望着筏子上的硝石,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就像这寒溪里的水,虽然曲折,却总能流到该去的地方。而他们这些人,就像这水里的石头,虽然渺小,却能把乱世的浊流,挡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