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城的晨雾还没散,远处的地平线上就扬起了漫天尘土——伯颜盼了三天的援军,终于到了。三千骑兵、两千步兵,外加十门崭新的回回炮,整整齐齐列在元军大营外,让原本折损惨重的元军,瞬间恢复了气势。
伯颜亲自出营迎接援军将领帖木儿,两人在马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狠厉。“帖木儿,你来得正好!”伯颜指着建宁城的方向,声音里带着压抑已久的怒火,“这小小的建宁城,竟让本帅折了近万兵马,今日咱们就用回回炮轰开它,屠了这座城!”
帖木儿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大人放心,末将带来的回回炮,都是新铸的,石弹比之前重三成,保管能把城墙轰成碎渣!”
辰时三刻,元军的号角再次响起。这一次,十五门回回炮一字排开,炮口齐刷刷对准建宁城的东门——那里是之前战斗中受损最轻的城墙,也是伯颜认定的“软肋”。“点火!”帖木儿一声令下,炮手们点燃炮绳,十五枚巨石同时呼啸而出,像十五道黑色闪电,狠狠砸在东门的城墙上。
烟尘弥漫中,宋军士兵们都屏住了呼吸。赵昺站在城楼最高处,紧握着栏杆,心里也捏了把汗——这是水泥城墙第一次承受如此猛烈的轰击。烟尘散去,众人定睛一看,只见城墙上留下了几个深浅不一的坑洼,却没有像伯颜预料的那样轰然倒塌。
“好!”城楼上爆发出一阵欢呼。王老铁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对着身边的王小铁笑道:“多亏了殿下的法子,这水泥墙果然结实!”王小铁却没笑,他盯着元军的回回炮阵,突然开口:“爹,咱们的炮能打得再远些吗?要是能砸了他们的炮架就好了。”
王老铁眼前一亮:“你小子又有主意了?”
“嗯!”王小铁点头,“咱们把炮架垫高,再给石弹裹层铁皮,说不定能打过去!”说着,他就拉着工匠们忙活起来。
城下的伯颜看着完好的城墙,脸色铁青:“再轰!给本帅往死里轰!”十五门回回炮再次开火,这次的石弹更密集,有的砸在城垛上,把垛口砸得粉碎;有的擦着城楼飞过,溅起的碎石划伤了不少士兵。可任凭元军怎么轰,那道水泥城墙依旧挺立,像一头沉默的巨兽,挡住了所有攻击。
“大人,回回炮的石弹快用完了!”炮手来报。伯颜咬咬牙,拔出弯刀:“停止炮击!步兵冲锋!谁先爬上城墙,赏黄金百两!”
元军士兵们像疯了一样,举着盾牌、扛着云梯,朝着城墙冲去。城墙上的宋军立刻还击,箭雨、滚石、热油倾泻而下,冲在最前面的元兵纷纷倒地,可后面的人依旧踩着同伴的尸体往前冲。
“殿下!让俺们上吧!”城楼下,一群归降的元军士兵跪在地上,为首的是个叫阿力的汉子,他曾是元军的百户长,上次归义营倒戈时,他带着十几个兄弟投靠了宋军。阿力抬起头,眼里满是坚定:“俺们之前跟着元军作恶,现在想赎罪!让俺们去守城墙,就算死,也死得明白!”
赵昺看着他们,心里一动,点头道:“好!本帅信你们!张勇,给他们武器!”
阿力和兄弟们接过长刀,立刻冲上城墙。一个元军士兵刚爬上云梯,就被阿力一刀砍中手腕,惨叫着掉了下去。阿力对着城下的元军大喊:“伯颜残暴,滥杀百姓,你们别再跟着他卖命了!”可回应他的,只有元军的箭矢。
城墙上的战斗越来越惨烈。张勇的肩膀又添了一道新伤,却依旧挥舞着长刀,砍杀爬上来的元兵;蓝飞虎带着猎手们在城楼上穿梭,弓箭百发百中;王小铁改良的回回炮终于试射成功,一枚裹着铁皮的石弹飞出去,正好砸中元军的一门回回炮,炮架瞬间散架,炮手们被炸得粉身碎骨。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方国珍回来了!他骑着快马,身上沾满了血,对着城楼上大喊:“殿下!俺们得手了!元军援军的粮草被俺们烧了,还杀了他们的粮草官!”
这个消息像一道惊雷,炸得元军阵脚大乱。伯颜回头看着粮草营的方向,果然看到浓烟滚滚,他知道,没有了粮草,就算有援军,也撑不了几天。“撤!快撤!”伯颜无奈下令,元军士兵们如蒙大赦,纷纷往后退。
宋军士兵们趁机反击,阿力带着归降的兄弟们冲下城墙,追杀逃跑的元兵,直到元军退到十里之外,才停下来。
夕阳下,建宁城的城墙上插满了宋军的旗帜,旗帜上沾满了血迹,却依旧在风中飘扬。士兵们瘫坐在城墙上,有的在哭,有的在笑,更多的人则看着身边的同伴,庆幸自己还活着。
赵昺走到阿力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阿力,你们立了大功。”
阿力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殿下,这是俺们该做的。往后,俺们就是大宋的兵,跟着殿下杀元军!”
城楼下,百姓们抬着粮草和草药赶来,看到城墙上的宋军,纷纷欢呼起来。陆长史走到赵昺身边,轻声说:“殿下,这次咱们赢了,可元军还有四万多人,粮草也能撑些日子,他们肯定还会再来的。”
赵昺点点头,望向元军大营的方向,眼神坚定:“不管他们来多少次,咱们都接着!只要建宁城还在,只要兄弟们还在,大宋就还有希望!”
而元军大营里,伯颜把自己关在帐篷里,谁也不见。帖木儿站在帐篷外,脸色凝重——粮草被烧,攻城失利,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可他不知道,伯颜此刻正盯着一张地图,手指在地图上的“闽江”二字上,渐渐握紧——他还有最后一个计划,一个孤注一掷的计划。
伯颜亲自出营迎接援军将领帖木儿,两人在马上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狠厉。“帖木儿,你来得正好!”伯颜指着建宁城的方向,声音里带着压抑已久的怒火,“这小小的建宁城,竟让本帅折了近万兵马,今日咱们就用回回炮轰开它,屠了这座城!”
帖木儿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大人放心,末将带来的回回炮,都是新铸的,石弹比之前重三成,保管能把城墙轰成碎渣!”
辰时三刻,元军的号角再次响起。这一次,十五门回回炮一字排开,炮口齐刷刷对准建宁城的东门——那里是之前战斗中受损最轻的城墙,也是伯颜认定的“软肋”。“点火!”帖木儿一声令下,炮手们点燃炮绳,十五枚巨石同时呼啸而出,像十五道黑色闪电,狠狠砸在东门的城墙上。
烟尘弥漫中,宋军士兵们都屏住了呼吸。赵昺站在城楼最高处,紧握着栏杆,心里也捏了把汗——这是水泥城墙第一次承受如此猛烈的轰击。烟尘散去,众人定睛一看,只见城墙上留下了几个深浅不一的坑洼,却没有像伯颜预料的那样轰然倒塌。
“好!”城楼上爆发出一阵欢呼。王老铁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对着身边的王小铁笑道:“多亏了殿下的法子,这水泥墙果然结实!”王小铁却没笑,他盯着元军的回回炮阵,突然开口:“爹,咱们的炮能打得再远些吗?要是能砸了他们的炮架就好了。”
王老铁眼前一亮:“你小子又有主意了?”
“嗯!”王小铁点头,“咱们把炮架垫高,再给石弹裹层铁皮,说不定能打过去!”说着,他就拉着工匠们忙活起来。
城下的伯颜看着完好的城墙,脸色铁青:“再轰!给本帅往死里轰!”十五门回回炮再次开火,这次的石弹更密集,有的砸在城垛上,把垛口砸得粉碎;有的擦着城楼飞过,溅起的碎石划伤了不少士兵。可任凭元军怎么轰,那道水泥城墙依旧挺立,像一头沉默的巨兽,挡住了所有攻击。
“大人,回回炮的石弹快用完了!”炮手来报。伯颜咬咬牙,拔出弯刀:“停止炮击!步兵冲锋!谁先爬上城墙,赏黄金百两!”
元军士兵们像疯了一样,举着盾牌、扛着云梯,朝着城墙冲去。城墙上的宋军立刻还击,箭雨、滚石、热油倾泻而下,冲在最前面的元兵纷纷倒地,可后面的人依旧踩着同伴的尸体往前冲。
“殿下!让俺们上吧!”城楼下,一群归降的元军士兵跪在地上,为首的是个叫阿力的汉子,他曾是元军的百户长,上次归义营倒戈时,他带着十几个兄弟投靠了宋军。阿力抬起头,眼里满是坚定:“俺们之前跟着元军作恶,现在想赎罪!让俺们去守城墙,就算死,也死得明白!”
赵昺看着他们,心里一动,点头道:“好!本帅信你们!张勇,给他们武器!”
阿力和兄弟们接过长刀,立刻冲上城墙。一个元军士兵刚爬上云梯,就被阿力一刀砍中手腕,惨叫着掉了下去。阿力对着城下的元军大喊:“伯颜残暴,滥杀百姓,你们别再跟着他卖命了!”可回应他的,只有元军的箭矢。
城墙上的战斗越来越惨烈。张勇的肩膀又添了一道新伤,却依旧挥舞着长刀,砍杀爬上来的元兵;蓝飞虎带着猎手们在城楼上穿梭,弓箭百发百中;王小铁改良的回回炮终于试射成功,一枚裹着铁皮的石弹飞出去,正好砸中元军的一门回回炮,炮架瞬间散架,炮手们被炸得粉身碎骨。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是方国珍回来了!他骑着快马,身上沾满了血,对着城楼上大喊:“殿下!俺们得手了!元军援军的粮草被俺们烧了,还杀了他们的粮草官!”
这个消息像一道惊雷,炸得元军阵脚大乱。伯颜回头看着粮草营的方向,果然看到浓烟滚滚,他知道,没有了粮草,就算有援军,也撑不了几天。“撤!快撤!”伯颜无奈下令,元军士兵们如蒙大赦,纷纷往后退。
宋军士兵们趁机反击,阿力带着归降的兄弟们冲下城墙,追杀逃跑的元兵,直到元军退到十里之外,才停下来。
夕阳下,建宁城的城墙上插满了宋军的旗帜,旗帜上沾满了血迹,却依旧在风中飘扬。士兵们瘫坐在城墙上,有的在哭,有的在笑,更多的人则看着身边的同伴,庆幸自己还活着。
赵昺走到阿力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阿力,你们立了大功。”
阿力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殿下,这是俺们该做的。往后,俺们就是大宋的兵,跟着殿下杀元军!”
城楼下,百姓们抬着粮草和草药赶来,看到城墙上的宋军,纷纷欢呼起来。陆长史走到赵昺身边,轻声说:“殿下,这次咱们赢了,可元军还有四万多人,粮草也能撑些日子,他们肯定还会再来的。”
赵昺点点头,望向元军大营的方向,眼神坚定:“不管他们来多少次,咱们都接着!只要建宁城还在,只要兄弟们还在,大宋就还有希望!”
而元军大营里,伯颜把自己关在帐篷里,谁也不见。帖木儿站在帐篷外,脸色凝重——粮草被烧,攻城失利,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可他不知道,伯颜此刻正盯着一张地图,手指在地图上的“闽江”二字上,渐渐握紧——他还有最后一个计划,一个孤注一掷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