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三日星火淬坚城,万甲压境谋攻防-《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建宁城的天刚亮透,城墙上就爬满了忙碌的身影。王老铁扛着一块半人厚的铁板,踩着梯子往东门缺口处爬,铁板边缘刮得他肩膀生疼,他却顾不上揉——董文炳的两万大军三日后就到,这缺口必须在今日补上。

  “都给我使点劲!”王老铁朝下面喊,几个铁匠徒弟和百姓抬着另一块铁板跟上来,铁板重重压在城墙缺口上,他立刻指挥人用铁钉钉死,“这铁板后面再填三层沙袋,就算回回炮砸过来,也能撑上一时半会儿!”

  城下的街道上,张勇正带着士兵练巷战。他把街道用木板分成几段,士兵们分成两队,一队扮作元军,一队埋伏在房屋里。“记住,元军骑兵进来,先砍马腿!”张勇挥着刀,示范着动作,“房屋里的人别露头,等他们靠近了再扔震天雷!”士兵们齐声应和,动作干脆利落,连之前刚参军的渔村少年阿海,都能熟练地躲在墙角,模拟着扔震天雷的动作。

  蓝飞虎没在城里,天不亮他就带着十几个畲族猎手,往建宁周边的畲族部落去了。路过青竹寨时,寨主蓝山正带着族人在山口设陷阱,见蓝飞虎来,立刻迎上去:“飞虎,是不是元军要来了?你放心,我们青竹寨的人,就算拼了命,也会帮你们挡住!”

  蓝飞虎心里一暖,从怀里掏出赵昺写的信:“蓝寨主,殿下说,建宁不是我们畲族一家的,也不是义军一家的,是所有不愿做元人奴隶的人的家。这次董文炳带两万大军来,我们需要更多人手,你能不能联络周边的几个部落?”

  蓝山接过信,看都没看就塞进怀里,拍着胸脯说:“不用看!殿下是个好人,帮我们畲族夺回了被元军抢的牛羊,我们信他!我这就派人去联络枫木寨、黑风寨,三日内,保证让他们带着人马来建宁!”

  城里的医棚里,蓝珠也没闲着。她把畲族姑娘和渔村妇女分成两组,一组熬药,一组给士兵们包扎伤口、检查盔甲。“这盔甲的缝隙处,要垫上麻布,不然打仗时容易磨破皮肤。”蓝珠拿着针线,给一个士兵的盔甲缝麻布,手指被针扎破了,她只是吮了吮,继续缝,“大家快些,士兵们穿着舒服的盔甲,打仗才能更有力气。”

  陆仲远则忙着调度粮草。他把城里的粮仓打开,让百姓们按户领取粮食,同时登记能参与守城的壮丁。“李修,你带士族子弟去清点药材,尤其是金疮药,一定要多准备些。”陆仲远对着李修说,李修立刻应声,带着几个士族子弟往药铺跑——经过上次的战斗,他早已没了之前的固执,眼里只有“守住建宁”这一个念头。

  赵昺没闲着,他骑着马,在城里四处查看。看到百姓们帮着士兵搬运沙袋,看到少年们在城墙上练习射箭,看到医棚里姑娘们忙碌的身影,他心里既温暖又沉重。他勒住马,看着不远处正在给士兵们做饭的阿婆,阿婆的儿子在上次战斗中牺牲了,可她还是每天天不亮就来给士兵们做饭。

  “阿婆,您歇会儿吧。”赵昺走过去,想要帮她烧火。阿婆却摆摆手,笑着说:“殿下,我不累。我儿子是为了守建宁死的,我多做顿饭,士兵们就能多一分力气,等打跑了元军,我儿子在地下也能安心。”

  赵昺鼻子一酸,转身继续往前走。他知道,建宁城能一次次守住,靠的不是他一个人,是这些愿意为了家园拼尽全力的百姓。

  而此时的福州府衙,董文炳正坐在议事厅里,脸色阴沉地听着副将汇报。他刚到福州,就接管了阿剌罕的残兵,看着那些丢盔弃甲、士气低落的士兵,心里满是怒火。

  “大人,阿剌罕上次战败,是因为中了赵十三的诈降计,还被畲族骑兵抄了后路。”副将低着头,不敢看董文炳的眼睛,“而且赵十三改造了回回炮,城防也加固了不少。”

  董文炳拿起桌上的城防图,手指划过建宁城的四个城门,冷声道:“阿剌罕就是个蠢货!骄傲自大,轻敌冒进,才会中了这种小计!”他放下城防图,看向身边的回回炮工匠,“赵十三改造的回回炮,真有那么厉害?”

  工匠点头道:“大人,从逃回来的士兵说,赵十三的回回炮虽然是拼接的,但石弹能飞出两百多步,威力不比咱们的差。而且建宁城的城墙,加了铁板和沙袋,回回炮想砸开缺口,不容易。”

  董文炳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口:“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大军开拔,先到建宁城外二十里处扎营。另外,把阿剌罕的残兵编到后队,让他们负责搬运粮草和回回炮,若是敢偷懒,军法处置!”

  副将应声退下。董文炳又看向身边的谋士:“你说,赵十三最在意的是什么?”

  谋士想了想,说:“大人,赵十三重视百姓,上次守城,连士族和畲族都联合起来了。他肯定怕元军伤害百姓,咱们或许可以……”

  “不行!”董文炳打断他,“忽必烈大汗有令,若是赵十三顽抗,可屠城震慑。但咱们刚到江南,若是屠城,恐会引起更多汉人反抗。”他顿了顿,继续说,“咱们不能学阿剌罕,要稳扎稳打。明日到了建宁城外,先围而不攻,派探马摸清他们的城防和粮草情况,再找机会进攻。”

  谋士点头道:“大人英明。咱们可以佯攻东门,吸引他们的兵力,然后派精锐从北门进攻——北门是建宁城最薄弱的地方,上次阿剌罕没注意到。”

  董文炳眼睛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另外,派些细作混进城里,看看能不能策反一些人,就算策反不了,也能打探到他们的粮草情况。”

  第二日,董文炳率领两万大军,朝着建宁城的方向进发。大军浩浩荡荡,黑色的旌旗在风中飘扬,回回炮的铁架在阳光下闪着冷光,马蹄声和脚步声混在一起,震得地面微微发颤。路过之前阿剌罕战败的地方时,董文炳勒住马,看着地上残留的血迹和兵器,眉头皱得更紧了——赵十三,果然不是好对付的。

  而建宁城这边,备战已经进入了最后时刻。王老铁终于把四个城门的缺口都补上了,还在城外挖了三道深沟,沟里插满了竹刺;张勇的巷战训练也结束了,士兵们都能熟练地在街道上设伏、进攻;蓝飞虎带回了好消息,青竹寨、枫木寨、黑风寨的畲族猎手,加上周边的义士,一共来了五百多人,都编入了蓝飞虎的队伍;陆仲远也清点好了粮草和药材,足够支撑半个月。

  赵昺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渐渐扬起的尘土——董文炳的大军来了。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身边的张勇、蓝飞虎、陆仲远说:“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三人齐声应道,声音坚定。

  城楼下,士兵们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百姓们也拿起了锄头和镰刀,畲族猎手们搭好了弓箭,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远处的尘土。

  董文炳的大军越来越近,黑色的方阵像一片乌云,朝着建宁城压来。他勒住马,在距离建宁城五里处停下,看着城墙上严阵以待的义军,心里暗暗感叹——这建宁城,果然像一块硬骨头,不好啃。

  “传令下去,扎营!”董文炳下令,“探马去摸清城防,细作混进城去,三日之内,我要知道建宁城的所有情况!”

  元军士兵们立刻开始搭建帐篷,回回炮被架了起来,对准了建宁城的方向。

  城楼上,赵昺看着元军扎营的动作,心里清楚,接下来的几天,不会有大战,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无形的较量。董文炳的谨慎,比阿剌罕的骄傲更可怕,这场仗,会比之前更难打。

  夕阳落下,建宁城和元军大营都安静了下来,只有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在夜色中回荡。赵昺站在城楼上,望着元军大营的灯火,心里默默盘算着——董文炳会从哪个城门进攻?细作会不会混进城来?畲族的兄弟们能不能守住山林里的陷阱?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他知道,只要城里的人团结一心,就算面对两万大军,他们也能守住这东南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