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一的兴州,寒风裹着黄沙刮得人脸疼,土堡外的陷坑早已被新铺的草皮盖严,十架桦木床弩架在东城门楼,弩箭上的铁镞沾着晨霜,闪着冷光。赵昺穿着畲族缝的兽皮甲,腰间别着那柄绣稻花的剑,站在城头望着远处——地平线上扬起滚滚烟尘,元军的狼纹旗像乌云般压过来,马蹄声震得地面都在颤。
“来了!”张勇握紧短铳,声音嘶哑,“三万大军,比咱们预想的还多!”
各族青壮早已列好阵:吐谷浑的骑兵握着铜柄弯刀,马背上挂着备用的箭囊;党项的汉子扛着尖木枪,枪尖插在融雪的泥地里;畲族的猎手趴在土堡墙头,弓弦拉得满圆,箭头对准烟尘来处;陆仲远则守在西城门,手里攥着城防图,身后是他挑选的五十个士兵——有旧宋的老兵,也有鲜卑的青壮,都是愿意信他的人。
“陆长史,西城门是元军的重点目标,他们以为你还是内应,定会猛攻。”赵昺走过来,递给他一把铁剑,“守住这里,就是最好的赎罪。”
陆仲远接过剑,指尖划过冰冷的剑刃,重重点头:“殿下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元军就别想从西城门进来!”
话音刚落,元军的先遣队就到了土堡东侧——五百个骑兵举着弯刀,朝着陷坑区冲来。“放!”张勇一声令下,城头的床弩“嗡”地响,铁箭镞像流星般射出去,正中元军骑兵的马铠,马惨叫着摔倒,骑兵滚在地上,瞬间被陷坑吞了进去——连环坑里的绊马索扯住马腿,尖木刺穿马蹄,惨叫声在黄沙里此起彼伏。
“没用的!”孛罗帖木儿在阵后怒吼,挥着马鞭下令,“步兵上!填了陷坑,给我攻东城门!”
元军步兵扛着木板冲上来,想把陷坑填上,可刚到坑边,党项的青壮就推着滚木砸下去,木板被撞得粉碎,元军步兵摔进坑里,溅起满身泥水。慕容烈趁机带着吐谷浑骑兵从侧门冲出去,弯刀劈向元军后背:“俺们吐谷浑的马,可不是你们能比的!”
东城门打得激烈,西城门也迎来了猛攻。元军将领阿合马举着狼牙棒,喊着:“陆长史!快开门!大汗说了,只要你献城,封你为万户侯!”
陆仲远站在城头,冷笑一声:“我陆仲远就算是死,也不会做元廷的狗!放箭!”
城上的士兵立刻射箭,元军前排的人应声倒地。阿合马恼羞成怒,下令架云梯:“给我爬!谁先上去,赏五十两银子!”
元军士兵踩着云梯往上爬,陆仲远亲自搬起石头往下砸,手臂被流箭擦伤,鲜血渗进甲胄里也没停。“把震天雷扔下去!”他喊着,士兵们立刻点燃震天雷,扔向云梯——“轰隆”一声炸响,云梯断成两截,元军士兵摔在地上,哭喊声一片。
可元军人太多,西城门的门板被撞得“咚咚”响,眼看就要被撞开。陆仲远急了,转身对身后的士兵说:“跟我冲下去,守住城门!”
他刚要跳下去,就见远处跑来一队人——是完颜骨带着靺鞨的铁匠,推着新铸的铁闸,后面还跟着尉迟跋的于阗族青壮,扛着木板:“陆长史,俺们来帮你!”
铁闸很快挡在城门外,木板钉在门板上,元军的撞击声顿时弱了下去。陆仲远看着满身尘土的完颜骨,眼眶一热:“多谢完颜首领!”
“谢啥!”完颜骨抹了把汗,“兴州是俺们所有人的家,哪能让元军抢了去!”
就在这时,东城门传来急报——元军绕到粮窖方向,想放火烧粮!赵昺立刻带着蓝珠的猎手赶过去,却见元军正围着几个假通风口放火,火舌舔着土坯墙,根本烧不进粮窖。“上当了!”元军小校惊呼,刚要撤退,蓝珠的猎手就射出箭,把他们射倒在火边。
“早就知道你们会来烧粮!”赵昺站在粮窖顶,手里举着《兴州农法》,“这粮窖是各族一起挖的,里面的粮食是大家一起种的,你们烧得掉吗?”
元军见状,不敢再恋战,狼狈地退了回去。
太阳西斜时,元军终于撤了,土堡外的战场上,到处是元军的尸体和折断的兵器,黄沙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兴州的人也累坏了——慕容烈的弯刀卷了刃,阿古拉的手臂被砍伤,陆仲远的甲胄上满是血污,可没人喊累,都在忙着救治伤员、修补城门。
篝火又升了起来,蓝珠煮着防风草汤,给伤员们端过去;王老铁带着铁匠,连夜修补床弩和弯刀;尉迟跋把葡萄干分给大家,说“吃点甜的,有力气”;陆仲远则在城头上巡逻,手里的铁剑还没放下——他知道,元军只是暂时撤退,明天还会来。
赵昺坐在篝火旁,看着各族人互相照顾的样子,心里暖得很。慕容烈凑过来,喝了口汤:“殿下,今天俺们杀了不少元军,明天再打,俺们还能赢!”
“对!”阿古拉也点头,“俺们党项的尖木枪还多着呢,元军再来,还让他们掉陷坑!”
陆仲远站在不远处,听着大家的话,悄悄握紧了铁剑。他知道,自己以前犯了错,但现在,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家”——不是江南的田产,而是兴州这一群同心守土的人。
夜色渐深,土堡外的寒风还在刮,可篝火旁的笑声却没停。赵昺望着远处的星空,心里清楚,这场仗还没结束,但只要各族人还像今天这样同心,就算元军再来十万,兴州也能守住——因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着大家的汗水;这里的每一粒粮食,都连着大家的希望。
“来了!”张勇握紧短铳,声音嘶哑,“三万大军,比咱们预想的还多!”
各族青壮早已列好阵:吐谷浑的骑兵握着铜柄弯刀,马背上挂着备用的箭囊;党项的汉子扛着尖木枪,枪尖插在融雪的泥地里;畲族的猎手趴在土堡墙头,弓弦拉得满圆,箭头对准烟尘来处;陆仲远则守在西城门,手里攥着城防图,身后是他挑选的五十个士兵——有旧宋的老兵,也有鲜卑的青壮,都是愿意信他的人。
“陆长史,西城门是元军的重点目标,他们以为你还是内应,定会猛攻。”赵昺走过来,递给他一把铁剑,“守住这里,就是最好的赎罪。”
陆仲远接过剑,指尖划过冰冷的剑刃,重重点头:“殿下放心,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元军就别想从西城门进来!”
话音刚落,元军的先遣队就到了土堡东侧——五百个骑兵举着弯刀,朝着陷坑区冲来。“放!”张勇一声令下,城头的床弩“嗡”地响,铁箭镞像流星般射出去,正中元军骑兵的马铠,马惨叫着摔倒,骑兵滚在地上,瞬间被陷坑吞了进去——连环坑里的绊马索扯住马腿,尖木刺穿马蹄,惨叫声在黄沙里此起彼伏。
“没用的!”孛罗帖木儿在阵后怒吼,挥着马鞭下令,“步兵上!填了陷坑,给我攻东城门!”
元军步兵扛着木板冲上来,想把陷坑填上,可刚到坑边,党项的青壮就推着滚木砸下去,木板被撞得粉碎,元军步兵摔进坑里,溅起满身泥水。慕容烈趁机带着吐谷浑骑兵从侧门冲出去,弯刀劈向元军后背:“俺们吐谷浑的马,可不是你们能比的!”
东城门打得激烈,西城门也迎来了猛攻。元军将领阿合马举着狼牙棒,喊着:“陆长史!快开门!大汗说了,只要你献城,封你为万户侯!”
陆仲远站在城头,冷笑一声:“我陆仲远就算是死,也不会做元廷的狗!放箭!”
城上的士兵立刻射箭,元军前排的人应声倒地。阿合马恼羞成怒,下令架云梯:“给我爬!谁先上去,赏五十两银子!”
元军士兵踩着云梯往上爬,陆仲远亲自搬起石头往下砸,手臂被流箭擦伤,鲜血渗进甲胄里也没停。“把震天雷扔下去!”他喊着,士兵们立刻点燃震天雷,扔向云梯——“轰隆”一声炸响,云梯断成两截,元军士兵摔在地上,哭喊声一片。
可元军人太多,西城门的门板被撞得“咚咚”响,眼看就要被撞开。陆仲远急了,转身对身后的士兵说:“跟我冲下去,守住城门!”
他刚要跳下去,就见远处跑来一队人——是完颜骨带着靺鞨的铁匠,推着新铸的铁闸,后面还跟着尉迟跋的于阗族青壮,扛着木板:“陆长史,俺们来帮你!”
铁闸很快挡在城门外,木板钉在门板上,元军的撞击声顿时弱了下去。陆仲远看着满身尘土的完颜骨,眼眶一热:“多谢完颜首领!”
“谢啥!”完颜骨抹了把汗,“兴州是俺们所有人的家,哪能让元军抢了去!”
就在这时,东城门传来急报——元军绕到粮窖方向,想放火烧粮!赵昺立刻带着蓝珠的猎手赶过去,却见元军正围着几个假通风口放火,火舌舔着土坯墙,根本烧不进粮窖。“上当了!”元军小校惊呼,刚要撤退,蓝珠的猎手就射出箭,把他们射倒在火边。
“早就知道你们会来烧粮!”赵昺站在粮窖顶,手里举着《兴州农法》,“这粮窖是各族一起挖的,里面的粮食是大家一起种的,你们烧得掉吗?”
元军见状,不敢再恋战,狼狈地退了回去。
太阳西斜时,元军终于撤了,土堡外的战场上,到处是元军的尸体和折断的兵器,黄沙被鲜血染成了暗红色。兴州的人也累坏了——慕容烈的弯刀卷了刃,阿古拉的手臂被砍伤,陆仲远的甲胄上满是血污,可没人喊累,都在忙着救治伤员、修补城门。
篝火又升了起来,蓝珠煮着防风草汤,给伤员们端过去;王老铁带着铁匠,连夜修补床弩和弯刀;尉迟跋把葡萄干分给大家,说“吃点甜的,有力气”;陆仲远则在城头上巡逻,手里的铁剑还没放下——他知道,元军只是暂时撤退,明天还会来。
赵昺坐在篝火旁,看着各族人互相照顾的样子,心里暖得很。慕容烈凑过来,喝了口汤:“殿下,今天俺们杀了不少元军,明天再打,俺们还能赢!”
“对!”阿古拉也点头,“俺们党项的尖木枪还多着呢,元军再来,还让他们掉陷坑!”
陆仲远站在不远处,听着大家的话,悄悄握紧了铁剑。他知道,自己以前犯了错,但现在,他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家”——不是江南的田产,而是兴州这一群同心守土的人。
夜色渐深,土堡外的寒风还在刮,可篝火旁的笑声却没停。赵昺望着远处的星空,心里清楚,这场仗还没结束,但只要各族人还像今天这样同心,就算元军再来十万,兴州也能守住——因为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着大家的汗水;这里的每一粒粮食,都连着大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