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痘浆藏毒潜城郭,医馆研方护民生-《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泉州西街的医馆刚开门,蓝珠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门外来了个面色蜡黄的货郎,怀里抱着个昏迷的孩子,孩子额头烧得滚烫,身上还冒出星星点点的红疹,呼吸时带着微弱的喘息:“蓝大夫,救救娃!昨晚还好好的,今早突然就烧起来,身上还长了这些疙瘩……”

  蓝珠立刻把孩子抱进诊室,搭脉时指尖触到滚烫的皮肤,心里猛地一沉——这症状她在医书里见过,是“痘疹”(古称天花)!去年元军在潮州屠城后,就曾有过类似病症蔓延,当时死了上百人。她赶紧让学徒关好门窗,用布条把诊室和外间隔开,又摸了摸孩子的颈项:“孩子发病前,接触过外人吗?”

  货郎绞着衣角,声音发颤:“昨天在城门口,有个穿灰布衫的汉子给了娃一块糖,说是什么‘祈福糖’……现在想想,那汉子眼神怪怪的,手里还提着个密封的陶罐。”

  “糟了!”蓝珠心里咯噔一下,立刻让学徒去通知赵昺和玄机子,自己则用烈酒擦拭孩子的皮肤,又熬了一锅清热解毒的汤药,小心地给孩子灌下去。刚忙完,玄机子就带着道童赶来,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痘疹方》:“老道年轻时在终南山见过这病,传染性极强,若不隔离,不出三日就会传遍全城!”

  与此同时,林啸带着天地会的人在城巷巡逻时,发现了三个形迹可疑的汉子。他们穿着本地百姓的衣服,却对街巷布局不熟,腰间还鼓鼓囊囊的——林啸假装问路,趁其不备摸了摸对方的腰,触到了硬物,像是短刀和陶罐。“拿下!”林啸一声令下,手下人立刻围上去,搜出了三柄短刀和六个密封的陶罐,罐子里装着浑浊的浆液,还散发着淡淡的腥气。

  “这是什么?”林啸把陶罐递给赶来的赵昺,赵昺凑近闻了闻,脸色瞬间凝重——他在史书里读过,元廷曾用“痘浆”对付反抗的部族,把染病者的衣物、体液装进容器,偷偷送到敌营散布瘟疫。“丹增的人!”赵昺立刻下令,“传我命令:第一,关闭所有城门,严查进出人员,尤其是携带密封容器的;第二,让陆仲远带着乡学的先生,挨家挨户排查,发现有发热、出疹的百姓,立刻送到医馆隔离;第三,让阿里去找波斯商队,他们常年走西域,说不定有应对痘疹的法子!”

  命令一下,泉州城立刻动了起来。陈二领着流民在城外搭起临时隔离棚,棚子四周撒上石灰;王铁蛋带着工匠们把粗布煮过消毒,做成隔离用的防护服;玄机子则带着道童熬制草药汤,分给街坊邻居喝,说是能“驱邪避毒”。

  阿里很快找到了波斯商队的首领哈桑,哈桑一听是“痘疹”,立刻从货箱里翻出一本羊皮卷:“这是我们波斯的‘痘衣法’,把得过痘疹却痊愈的人的衣服,给健康人穿上,能让人少发病!之前我们商队在撒马尔罕遇到过这病,用这法子救了不少人。”

  蓝珠拿着羊皮卷,眼睛一亮:“医书里也提过‘以毒攻毒’,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她立刻让人去找得过痘疹的百姓,征得同意后,把他们的旧衣服煮过消毒,再给接触过病人的学徒和流民穿上。同时,她还改进了汤药,加入了本地的金银花、板蓝根,熬成大锅药,让巡逻的士兵和排查的先生们随时饮用。

  可危机还没解除。当天夜里,两个漏网的死士摸到了忠魂祠——赵昺正在那里祭祀抗元义士,身边只有几个禁军。死士趁着夜色,举着短刀冲了过去,却没料到林啸早就在暗处布下了埋伏。“叮!”林啸挥刀挡住短刀,禁军们立刻围上来,很快就把死士制服。

  “是谁派你们来的?”赵昺盯着被按在地上的死士,死士咬着牙不说话,突然嘴角流出黑血——竟是吞了毒囊。林啸在死士身上搜出一枚铜牌,上面刻着藏文,阿里看了一眼,脸色难看:“这是丹增的贴身令牌,上面还刻着‘痘浆灭城’四个字!”

  好在泉州城的应对及时。三天后,隔离棚里的孩子退了烧,红疹也开始结痂;全城只发现了五例病人,都被及时隔离,没有再扩散。蓝珠把“痘衣法”和汤药配方写下来,贴在城门口和乡学里,让百姓们相互转告;陆仲远则在乡学里开课,教大家勤洗手、勤通风,避免接触陌生人给的食物。

  莆田的元军大营里,丹增得知计划失败,气得摔碎了鎏金经筒。阿剌罕脸色阴沉,手里攥着一把弯刀:“没想到赵昺竟能破解痘浆之毒!看来,只能用最后的法子了——通知福州的唆都,让他派水师来泉州,咱们水陆夹击,就算拼了全军,也要踏平泉州城!”

  丹增跪在地上,声音发颤:“可是元帅,咱们的兵力已经不足……”

  “不足也要打!”阿剌罕打断他,眼神里满是狠厉,“巴思八国师说了,若拿不下泉州,咱们都得死!传我命令,明日一早,全军开拔,先攻泉州城郊的水头镇,断了他们的粮道!”

  而在泉州城的望海楼上,赵昺正拿着望远镜眺望莆田方向。海风卷起他的衣角,他心里清楚,阿剌罕狗急跳墙,接下来的战斗会更艰难。但身后传来的声音,让他心里满是底气——乡学里传来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医馆外百姓们在排队领汤药,铁坊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还有王铁蛋和阿里在讨论怎么改进风筝,说下次要让元军的水师也尝尝火硝的厉害。

  赵昺握紧腰间的剑,转身望向城内的灯火——只要人心不散,就算元军水陆夹击,泉州城也能守住。而这场仗,不仅是为了守住一座城,更是为了守住百姓眼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