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的夜被灯笼串拉成一道亮线,码头两侧的床弩早已架稳,箭簇裹着浸了火油的麻布,在灯光下泛着油光。赵昺站在高台上,手里攥着赛义德送来的火折子——这是西域的火折子,风再大也吹不灭,是用来点燃火油箭的。
“殿下,渔民哨探回来了!”阿珠的声音从台下传来,她身后跟着两个浑身是水的渔民,“他们说落马坡的芦苇荡里藏了元军的小船,至少有三十艘,正往码头飘呢,船板上还绑着梯子,想爬上岸偷营!”
赵昺立刻吹亮火折子,对身边的王铁蛋喊:“铁蛋!床弩对准芦苇荡出口,等元船进了浅滩就射火油箭,别让他们靠近码头!”
“知道了殿下!”王铁蛋窜到床弩旁,和工匠们一起调整角度,他把火折子凑到箭簇的麻布上,橙红色的火苗立刻舔舐着麻布,映得他脸上通红。
张勇早已带着水师藏在码头后的芦苇丛里,手里握着震天雷——这是用赛义德带来的硫磺硝石新做的,外壳裹着铁皮,扔出去能炸碎船板。他盯着远处的水面,见黑影越来越近,对身边的士兵低声道:“等他们到三十步,再扔震天雷,别惊了前面的哨船。”
元军的小船果然悄无声息地飘来,船头的元兵猫着腰,手里举着弯刀,眼看就要划进浅滩。这时,王铁蛋突然大喝一声:“放箭!”
十架床弩同时发力,“嗡”的一声,火油箭拖着长长的火尾射向水面。第一支箭就射中了元军最前面的船,火油瞬间泼在船板上,火苗“腾”地窜起两丈高,元兵惨叫着往水里跳。
“扔震天雷!”张勇趁机下令,水师士兵们把震天雷往元船堆里扔,“轰隆”的爆炸声接连响起,水花混着火光溅得满天都是,元军的小船被炸得碎片乱飞。
剩下的元兵想掉头逃跑,却被阿珠带着的渔民船队拦住。渔民们驾着小渔船,手里拿着鱼叉,对着元船的船底猛戳,有的还往船上扔火把,元军的船很快又燃起来几艘。
“赛义德先生,麻烦你让商船的人往元船方向泼火油!”赵昺对身边的赛义德喊道。赛义德立刻点头,指挥商船上的水手搬起木桶,把火油往水面泼——火油顺着水流飘向元船,遇到火苗就燃,瞬间在水面织成一道火网,把剩下的元船全困在里面。
元军千户也速躲在最后一艘船里,见势不妙,想跳船游泳逃跑,却被张勇一箭射中肩膀,“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水师士兵立刻划着小船过去,用渔网把他捞上来,五花大绑地拖到赵昺面前。
“说!中路军主力在哪?今晚就来了你们这些人?”赵昺盯着也速,语气冰冷。也速疼得龇牙咧嘴,却还嘴硬:“阿剌罕大人的主力明天就到,到时候把你们全宰了,烧了船坞!”
“把他和黑狐关在一起。”赵昺没再逼问,对士兵摆了摆手。转身时,却见林啸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一个熄灭的灯笼——灯笼上画着一个“田”字,是白天士族们提过的暗号。
“殿下,刚才在芦苇丛里发现的,有人用这个灯笼给元军打信号,看脚印,像是陆长史的人。”林啸压低声音。赵昺接过灯笼,指尖摩挲着“田”字,冷笑道:“他倒是急着给元军报信,生怕咱们守住泉州,断了他和士族的后路。”
“要不要现在抓他?”林啸攥紧拳头。
“再等等。”赵昺摇摇头,“他手里还有士族的关系,现在抓了他,士族说不定会直接投靠元军。等明天中路军来了,咱们打退了元兵,再跟他算总账。”
这时,王铁蛋跑过来,脸上沾着黑灰,手里举着一个元军的头盔:“殿下!咱们赢了!烧了二十多艘元船,抓了五十多个元兵,就咱们这边,只伤了三个渔民,没死人!”
赵昺拍了拍他的肩,目光扫过码头的人群:水师士兵在清理战场,工匠们在修补床弩,渔民们帮着抬伤员,赛义德的水手在收拾火油桶——每个人都在忙,却没人抱怨,脸上全是打赢后的振奋。
他走到高台上,对着众人喊道:“今晚咱们赢了,但这只是开始!明天元军的主力就会来,他们有骑兵,有大船,还有士族在背后盯着!但我相信,只要咱们一起守——工匠造好武器,水师守住海面,渔民探好消息,咱们就一定能守住泉州港,守住咱们的家!”
人群里立刻响起欢呼,有的士兵举起震天雷,有的渔民挥舞着鱼叉,连赛义德都跟着喊:“赵殿下,我的商船上还有火油,明天我跟你们一起打元兵!”
赵昺笑着点头,心里却清楚:明天的仗会更难打。阿剌罕的中路军有上万兵力,还有骑兵,而泉州港的守军加起来只有两千多,就算加上畲族的援军,也未必能硬碰硬。他得想个新法子——或许,可以用泉州港的地形,再打一次“诱敌深入”。
夜色渐深,码头的灯笼依旧亮着,士兵们轮流巡逻,工匠们还在赶制震天雷。赵昺坐在议事厅里,铺开泉州的地图,手指在“洛阳桥”上停住——洛阳桥是泉州港通往内陆的必经之路,桥身窄,只能过骑兵,要是在桥两边的芦苇荡里埋上火油桶,再用床弩射火箭……
“殿下,该歇会儿了,明天还要打仗呢。”阿珠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放在桌上。
赵昺抬头,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他看着阿珠,又看了看窗外的灯火,轻声道:“阿珠,你说,等打赢了元军,泉州港会不会变得更热闹?渔民能安心捕鱼,工匠能安心造船,孩子们能在学堂里读书,不用再怕战乱?”
阿珠点点头,眼里闪着光:“会的。俺爹以前说,泉州港是块好地方,只要没人来捣乱,咱们就能过得好好的。现在有殿下在,有大家一起守着,肯定能等到那一天。”
赵昺放下碗,重新看向地图。洛阳桥的火油桶,码头的床弩,水师的震天雷,还有畲族的援军——这些棋子,得好好摆一摆。明天的仗,不仅要打赢,还要让元军知道,泉州港不是他们能随便碰的地方,这里的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窗外的风带着海水的咸味吹进来,灯笼的光在地图上晃了晃。赵昺握紧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守住泉州,守住身边的人,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
“殿下,渔民哨探回来了!”阿珠的声音从台下传来,她身后跟着两个浑身是水的渔民,“他们说落马坡的芦苇荡里藏了元军的小船,至少有三十艘,正往码头飘呢,船板上还绑着梯子,想爬上岸偷营!”
赵昺立刻吹亮火折子,对身边的王铁蛋喊:“铁蛋!床弩对准芦苇荡出口,等元船进了浅滩就射火油箭,别让他们靠近码头!”
“知道了殿下!”王铁蛋窜到床弩旁,和工匠们一起调整角度,他把火折子凑到箭簇的麻布上,橙红色的火苗立刻舔舐着麻布,映得他脸上通红。
张勇早已带着水师藏在码头后的芦苇丛里,手里握着震天雷——这是用赛义德带来的硫磺硝石新做的,外壳裹着铁皮,扔出去能炸碎船板。他盯着远处的水面,见黑影越来越近,对身边的士兵低声道:“等他们到三十步,再扔震天雷,别惊了前面的哨船。”
元军的小船果然悄无声息地飘来,船头的元兵猫着腰,手里举着弯刀,眼看就要划进浅滩。这时,王铁蛋突然大喝一声:“放箭!”
十架床弩同时发力,“嗡”的一声,火油箭拖着长长的火尾射向水面。第一支箭就射中了元军最前面的船,火油瞬间泼在船板上,火苗“腾”地窜起两丈高,元兵惨叫着往水里跳。
“扔震天雷!”张勇趁机下令,水师士兵们把震天雷往元船堆里扔,“轰隆”的爆炸声接连响起,水花混着火光溅得满天都是,元军的小船被炸得碎片乱飞。
剩下的元兵想掉头逃跑,却被阿珠带着的渔民船队拦住。渔民们驾着小渔船,手里拿着鱼叉,对着元船的船底猛戳,有的还往船上扔火把,元军的船很快又燃起来几艘。
“赛义德先生,麻烦你让商船的人往元船方向泼火油!”赵昺对身边的赛义德喊道。赛义德立刻点头,指挥商船上的水手搬起木桶,把火油往水面泼——火油顺着水流飘向元船,遇到火苗就燃,瞬间在水面织成一道火网,把剩下的元船全困在里面。
元军千户也速躲在最后一艘船里,见势不妙,想跳船游泳逃跑,却被张勇一箭射中肩膀,“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水师士兵立刻划着小船过去,用渔网把他捞上来,五花大绑地拖到赵昺面前。
“说!中路军主力在哪?今晚就来了你们这些人?”赵昺盯着也速,语气冰冷。也速疼得龇牙咧嘴,却还嘴硬:“阿剌罕大人的主力明天就到,到时候把你们全宰了,烧了船坞!”
“把他和黑狐关在一起。”赵昺没再逼问,对士兵摆了摆手。转身时,却见林啸匆匆走来,手里拿着一个熄灭的灯笼——灯笼上画着一个“田”字,是白天士族们提过的暗号。
“殿下,刚才在芦苇丛里发现的,有人用这个灯笼给元军打信号,看脚印,像是陆长史的人。”林啸压低声音。赵昺接过灯笼,指尖摩挲着“田”字,冷笑道:“他倒是急着给元军报信,生怕咱们守住泉州,断了他和士族的后路。”
“要不要现在抓他?”林啸攥紧拳头。
“再等等。”赵昺摇摇头,“他手里还有士族的关系,现在抓了他,士族说不定会直接投靠元军。等明天中路军来了,咱们打退了元兵,再跟他算总账。”
这时,王铁蛋跑过来,脸上沾着黑灰,手里举着一个元军的头盔:“殿下!咱们赢了!烧了二十多艘元船,抓了五十多个元兵,就咱们这边,只伤了三个渔民,没死人!”
赵昺拍了拍他的肩,目光扫过码头的人群:水师士兵在清理战场,工匠们在修补床弩,渔民们帮着抬伤员,赛义德的水手在收拾火油桶——每个人都在忙,却没人抱怨,脸上全是打赢后的振奋。
他走到高台上,对着众人喊道:“今晚咱们赢了,但这只是开始!明天元军的主力就会来,他们有骑兵,有大船,还有士族在背后盯着!但我相信,只要咱们一起守——工匠造好武器,水师守住海面,渔民探好消息,咱们就一定能守住泉州港,守住咱们的家!”
人群里立刻响起欢呼,有的士兵举起震天雷,有的渔民挥舞着鱼叉,连赛义德都跟着喊:“赵殿下,我的商船上还有火油,明天我跟你们一起打元兵!”
赵昺笑着点头,心里却清楚:明天的仗会更难打。阿剌罕的中路军有上万兵力,还有骑兵,而泉州港的守军加起来只有两千多,就算加上畲族的援军,也未必能硬碰硬。他得想个新法子——或许,可以用泉州港的地形,再打一次“诱敌深入”。
夜色渐深,码头的灯笼依旧亮着,士兵们轮流巡逻,工匠们还在赶制震天雷。赵昺坐在议事厅里,铺开泉州的地图,手指在“洛阳桥”上停住——洛阳桥是泉州港通往内陆的必经之路,桥身窄,只能过骑兵,要是在桥两边的芦苇荡里埋上火油桶,再用床弩射火箭……
“殿下,该歇会儿了,明天还要打仗呢。”阿珠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放在桌上。
赵昺抬头,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淌。他看着阿珠,又看了看窗外的灯火,轻声道:“阿珠,你说,等打赢了元军,泉州港会不会变得更热闹?渔民能安心捕鱼,工匠能安心造船,孩子们能在学堂里读书,不用再怕战乱?”
阿珠点点头,眼里闪着光:“会的。俺爹以前说,泉州港是块好地方,只要没人来捣乱,咱们就能过得好好的。现在有殿下在,有大家一起守着,肯定能等到那一天。”
赵昺放下碗,重新看向地图。洛阳桥的火油桶,码头的床弩,水师的震天雷,还有畲族的援军——这些棋子,得好好摆一摆。明天的仗,不仅要打赢,还要让元军知道,泉州港不是他们能随便碰的地方,这里的人,也不是好欺负的。
窗外的风带着海水的咸味吹进来,灯笼的光在地图上晃了晃。赵昺握紧拳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守住泉州,守住身边的人,守住这来之不易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