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不速之客-《指间江湖》

  剑阁异动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逍遥派上下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巡逻的弟子增加了数倍,尤其是后山剑阁一带,几乎是五步一岗,十步一哨,阵法也被全面激活,无形的能量波动笼罩着那片区域,寻常飞鸟难入。

  叶枫的生活节奏却并未被打乱,反而更加紧迫。他深知,外在的戒备只能延缓危机,真正的依仗唯有自身的实力。他几乎将所有醒着的时间都投入到藏经洞与修炼中,对“剑心通明”的领悟和对那缕“镇岳”剑意的掌控,在与日俱增的提升中变得愈发精妙入微。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晌午,一名负责在山门轮值的年轻弟子气喘吁吁、神色慌张地跑到后山客舍,找到了正在指导叶小凡练习发力技巧的道虚子。

  “师……师叔祖!不好了!”弟子脸色发白,声音带着惊惶,“山门外……来了好多官兵!打着……打着皇家的旗号!为首的是个老道士,还有几个穿着官服的大人,气势汹汹的,说要……要见掌门真人!”

  “皇家旗号?官兵?”道虚子脸色骤然一变,手中的拂尘微微一颤。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直接!

  叶小凡也停下了挥舞的阔剑,瞪大了眼睛:“官兵?他们来干嘛?难道是因为我们打了那些流寇?”他心思单纯,第一反应竟是前几日的事情。

  道虚子面色凝重地摇头,语气沉重:“绝非如此简单。只怕……是冲着‘镇岳’,冲着叶枫师侄来的。”他立刻对那弟子道,“速去禀报师尊!我这就去山门应对!”

  他转头对闻声从屋内出来的欧阳博文和紫芯快速道:“二位暂且留在此处,照看好叶枫和小凡。在我回来之前,切勿轻举妄动!”他的目光尤其严肃地看了叶枫一眼。

  叶枫点了点头,眼神沉静如常,但周身的气息却下意识地收敛到了极致,仿佛一柄收入最深处剑鞘的利刃。

  道虚子匆匆赶往山门。

  逍遥派那略显寂寥破旧的山门广场上,此刻已被一片肃杀之气笼罩。

  数十名盔明甲亮、手持利刃的精锐御林军士兵排成森严阵列,阳光下的刀锋反射着刺目的寒光。一面绣着狰狞龙纹的玄色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宣示着皇权的威严。

  队伍前方,站着数人。

  居中一位,身着紫金道袍,头戴芙蓉冠,面容清瘦,三缕长须,手持一柄白玉拂尘,看起来仙风道骨,眼神却开阖之间精光闪烁,带着一种久居人上的威严与淡漠。他周身气息渊深似海,竟丝毫不弱于逍遥子!

  其左侧,是一名穿着绯色官袍、面色冷峻的中年文官,手持一卷明黄色的绢帛,想必是圣旨。右侧则是一名按刀而立的武将,披甲戴胄,眼神锐利如鹰,煞气逼人。

  在这几人身后,还跟着几个打扮各异、气息精悍之辈,显然是网罗来的江湖好手,充当爪牙。

  道虚子快步来到山门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震动,稽首行礼,声音不卑不亢:“无量天尊。不知诸位大人驾临我逍遥派荒山野岭,有何贵干?”

  那紫袍老道目光淡淡扫过道虚子,又掠过那些面带紧张、却依旧坚守岗位的逍遥派弟子,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声音平和却带着无形的压力:“贫道玄玑,忝为大周国师。奉陛下旨意,特来拜会逍遥子道友。还请通传。”

  国师!玄玑子!

  道虚子心中巨震!此人乃是龙帝陛下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精通术法,修为深不可测,在朝中权势滔天!他竟然亲自前来!

  “原来是国师驾临,贫道失敬。”道虚子稳住心神,沉声道,“只是家师近年闭关清修,不见外客。恐怕要令国师失望了。”

  “哦?闭关?”国师玄玑子尚未说话,旁边那绯袍文官却冷哼一声,声音尖利,“逍遥子掌门好大的架子!连陛下圣旨和国师亲临都请不动吗?莫非这逍遥派,已不是我大周子民?欲抗旨不尊?”

  好大一顶帽子扣下来!道虚子脸色微变。

  玄玑子却摆了摆手,制止了那文官,依旧面带微笑,目光却仿佛能看透人心:“道友不必紧张。陛下听闻逍遥派乃古道遗存,底蕴深厚,心向往之。此番前来,一是宣示陛下恩泽,抚慰江湖;二来嘛……也是听闻贵派藏有一件上古神物,名为‘镇岳’,陛下欲借观一番,以镇国运。此乃陛下天恩,亦是逍遥派莫大荣耀,想必逍遥子道友……不会拒绝吧?”

  他果然是为了“镇岳”而来!而且如此直接,如此冠冕堂皇!

  道虚子心中冰凉,知道今日之事绝难善了。他强自镇定道:“国师怕是误信了传言。我逍遥派僻处深山,早已没落,哪有什么上古神物?不过是些前人留下的破铜烂铁罢了,恐污了圣目。”

  “是么?”玄玑子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目光缓缓扫过整个逍遥派,仿佛在欣赏一件猎物,“但贫道却感应到,此山之中,确有一股沉睡的、令人心悸的古老剑意。此等神物,蒙尘山野,岂不可惜?合该献于陛下,光耀大周才是正理。”

  他的感知竟如此恐怖!隔着守护大阵,都能隐约感应到“镇岳”的存在?

  道虚子正不知如何作答,一个平和却蕴含着不容置疑力量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无量天尊。国师大驾光临,贫道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只见逍遥子不知何时已出现在广场尽头,缓步走来。他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灰布道袍,面容清癯,眼神温润,与仙风道骨却威势逼人的玄玑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但他每一步踏出,都仿佛与整座逍遥山脉融为一体,那股自然无为、深不可测的气息悄然弥漫开来,竟将玄玑子带来的皇权威压和肃杀之气冲淡了不少。

  “师尊!”道虚子连忙躬身。

  玄玑子眼中精光一闪,脸上重新露出笑容,打了个稽首:“逍遥子道友,多年不见,风采依旧。贫道冒昧来访,叨扰了。”

  “国师言重了。”逍遥子走到近前,目光平静地扫过那些精锐士兵和明黄色的圣旨,“不知陛下有何旨意,竟劳烦国师亲自走这一趟?”

  那绯袍文官上前一步,展开圣旨,朗声道:“逍遥子接旨!”

  声音在真气的加持下,回荡在整个广场。

  所有逍遥派弟子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看着掌门。

  逍遥子却只是微微颔首,并未下跪:“山野之人,不拘礼法。陛下有何吩咐,请讲便是。”

  那文官脸色一沉,刚要呵斥,却被玄玑子用眼神制止。

  文官只得强忍不快,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逍遥派承古道遗泽,藏有神兵‘镇岳’,乃镇国气运之物。今特遣国师玄玑子,取此神兵归于皇室,以镇国基,以安天下。钦此——”

  圣旨内容简短而霸道,直接索要!

  宣读完毕,场中一片死寂。所有逍遥派弟子脸上都露出了愤怒之色,却敢怒不敢言。

  逍遥子面色无波,缓缓道:“陛下怕是误信谗言了。‘镇岳’之说,纯属子虚乌有。我逍遥派并无此物,恐要让陛下和国师失望了。”

  玄玑子脸上的笑容终于彻底消失,语气转淡:“逍遥子道友,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此物关系重大,非一派人所能私有。陛下念及旧情,愿以礼相待,莫要……自误。”

  最后两个字,带着冰冷的威胁意味。

  逍遥子抬眼看着玄玑子,眼神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贫道说了,并无此物。国师若是不信,尽可搜查。若搜得出,任凭处置;若搜不出……还请国师,从何处来,回何处去。”

  他这话说得平静,却掷地有声,带着一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

  玄玑子的眼神彻底冷了下来。他自然不可能真的让人搜查,那等于彻底撕破脸皮,而且剑阁有强大禁制,他也未必能轻易得手。

  场中气氛瞬间剑拔弩张!御林军士兵握紧了刀柄,那武将眼神凶戾,他身后的江湖好手们也蠢蠢欲动。逍遥派弟子们则纷纷暗自运功,紧张地戒备着。

  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报——!”

  一名传令兵突然从山下疾驰而来,穿过军阵,单膝跪在玄玑子面前,双手呈上一封插着羽毛的紧急军情文书!

  “国师大人!八百里加急军情!北疆急报!蛮族大军异动,突破长城防线,连下三城!边关告急!”

  这突如其来的军报,如同一声炸雷,打破了山门前对峙的僵局!

  玄玑子脸色猛地一变,一把抓过军报,快速扫视,眉头紧紧锁起。

  北疆生变!而且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目光阴晴不定地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逍遥子,又看了看手中紧急军报,权衡利弊。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眼中的厉色,脸上重新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北疆烽火骤起,军情紧急,陛下还需贫道回去商议对策。今日之事,暂且作罢。”

  他盯着逍遥子,语气意味深长:“逍遥子道友,神物有灵,自有其主。望你好自为之,莫要逆天而行。我们……后会有期。”

  说完,他竟不再停留,大袖一拂:“我们走!”

  皇家仪仗来得快,去得也快。转眼间,森严的军队便如同潮水般退去,消失在蜿蜒的山道之下。

  只留下逍遥派众人,以及广场上那令人窒息的寂静。

  道虚子松了口气,却发现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逍遥子望着山下远去的烟尘,眉头却并未舒展,反而更加沉重。

  “北疆战起……是巧合?还是……调虎离山?亦或是……更大的风暴,开始了?”

  他喃喃自语,苍老的目光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

  山雨,终于不再是雨来。

  它已经轰然而至,席卷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