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枫沉浸在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中。
他的心神仿佛化作一缕微光,小心翼翼地探入那片原本冰冷死寂的剑之领域。起初仍是无边黑暗与沉默,但他谨守“剑心通明”的空灵之境,不急不躁,只是以纯粹的意念轻轻呼唤,如同在寂静山谷中叩问回音。
终于,在那黑暗深处,一点微弱的、却带着亲切温度的悸动,如同沉睡的星辰被悄然点亮,回应了他。
嗡……
背后剑鞘中,长剑发出一声几不可闻却欢欣无比的轻吟。这声轻吟并非响彻藏经洞,而是直接回荡在叶枫的心湖深处。
紧接着,一股虽微弱却无比精纯、带着苍凉古老气息的剑意,顺着那心神连接,缓缓流入叶枫的体内。这股剑意并非强行灌输,更像是一种温和的浸润,与他自身的真气、与他刚刚领悟的“剑心通明”之心境,开始缓慢而奇异地交融。
并非功力暴涨,而是一种本质上的契合与提升。他对剑的理解,对自身真气的掌控,乃至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都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变得更为敏锐、通透。脑海中那些因“镇岳”冲击而留下的破碎画面,似乎也在这股柔和剑意的抚慰下,稍稍平复,不再那般刺痛。
洞口处的道虚子猛地睁开双眼,难以置信地望向叶枫所在的方向。他虽然无法感知到那细微的剑吟,却能清晰地察觉到,叶枫周身的气息正在发生一种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变得更加内敛,也更加……危险。仿佛一柄藏在朴素剑鞘中的神兵,终于开始苏醒,展露一丝应有的锋芒。
“这才……多久?”道虚子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此子与‘镇岳’的契合度,竟如此之高?难道师祖当年未能完全做到的‘与剑通魂’,要在他身上……”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师尊和天池师叔等待的,或许是一个远超想象的变数。
不知过了多久,叶枫缓缓睁开眼睛。
藏经洞内依旧宁静,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但他眼中的世界,似乎有些不一样了。光线更清晰,空气的流动更可捕捉,甚至连石壁上那些古老字迹中蕴含的微弱意念,感知起来也轻松了不少。
他低头看向手中那卷陈旧皮卷,心中充满感激与震撼。这无疑是师祖乾坤子的手札,其价值无可估量。他小心翼翼地将皮卷重新用油布包好,贴身收藏。这不仅仅是剑法秘籍,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
他走出“前辈札记”石室,发现叶小凡正盘腿坐在廊下,对着空气比比划划,时而皱眉,时而傻笑,显然也有所收获,正在消化理解。他身边还放着一本摊开的、绘着各种凶猛劈砍动作的图谱。
看到叶枫出来,叶小凡立刻跳起来:“枫哥!你出来了?哇,你看这本《裂地斧法》,虽然是用斧头的,但这几下发力技巧,我觉得用在咱这大剑上也行得通!嘿嘿,回头试试!”他兴奋地挥舞着手臂。
叶枫看着他精力充沛的样子,点了点头:“有收获就好。”
道虚子此时也走了过来,目光复杂地在叶枫身上停留片刻,最终化为一声欣慰的感叹:“看来二位小友皆有所得,甚好。天色已晚,今日便到此为止吧。修行之道,张弛有度。”
三人走出藏经洞,穿过水帘,外界已是夕阳西下,漫天霞光将云海染成绚丽的橙红色,景色壮丽非凡。
回到客舍小院,欧阳博文立刻迎了上来,手里居然还拿着几株新采的草药:“你们可算回来了!怎么样?逍遥派的藏经洞是不是堆满了绝世秘籍?”他脸上写满了好奇和羡慕。
紫芯也从一旁走来,她换了一身干净的淡紫衣裙,更显清丽脱俗。她微笑道:“看二位神色,想必收获颇丰。”
叶小凡立刻眉飞色舞地开始比划他的“裂地剑法”构想。欧阳博文听得啧啧称奇,时不时插嘴问些细节。
叶枫则安静地站在一旁,感受着体内那缕新生的、与长剑紧密相连的微弱剑意,以及脑海中更加清晰的“剑心通明”法门。他的收获,无法言说,却至关重要。
紫芯细心地注意到叶枫似乎比往常更加沉静,周身气息也越发深邃难测,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
晚饭后,道虚子再次来访,神色却比白天更加凝重几分。
“师尊请叶枫师弟过去一趟。”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是关于……你们路上遇到的蛇人族,以及影蝠的最新消息。”
叶枫眸光一凝,立刻起身。
再次来到逍遥子的竹舍,这位老人正对着一盘残棋独坐,烛光映照着他清癯的面容,眉宇间带着化不开的忧色。
“孩子,坐。”逍遥子指了指对面的蒲团。
叶枫依言坐下,腰背挺直。
“道虚应该已将往事告知于你。”逍遥子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你既承‘镇岳’之缘,便需知晓当前之局。刚收到外界传讯,西域蛇人族的活动并非孤立。近期,北疆蛮人部落异动频繁,频频劫掠边境哨所;东海之外,大合族的浪人船队也明显增多,甚至与沿海卫所发生了数次摩擦。”
叶枫静静听着,眼神沉静。
“这绝非巧合。”逍遥子手指轻轻敲击着棋盘,“蛇人族、蛮人、大合族……这些域外势力同时躁动,背后若无人操控协调,绝无可能。而能将手同时伸向西域、北疆、东海,且有理由、有能量如此做的……”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看向叶枫:“唯有稳坐京都的那位陛下。”
叶枫沉默片刻,开口道:“削弱江湖,引外患以耗内劲?”
“一石二鸟之计。”逍遥子颔首,语气沉重,“甚至是一石三鸟。朝堂之上,并非铁板一块。龙帝陛下登基已久,当年随他打天下的老臣宿将,军功赫赫,尾大不掉者众。借此风波,既可消耗江湖力量,又可借边境战事重整军权,削弱旧臣势力,还能转移国内矛盾。好算计,好魄力,却也……好狠的心肠!”
为了巩固权力,不惜引狼入室,搅动天下风云,视百姓与将士如草芥。这便是帝王心术吗?叶枫心中泛起寒意。
“那影蝠?”叶枫问。
“影蝠此人,独来独往,亦正亦邪,只对秘密和珍宝感兴趣。他出现在这条线上,或许是为了探查‘镇岳’之谜,或许是为了别的什么。他的目的难以揣测,但无疑增加了变数。”逍遥子叹了口气,“如今敌暗我明,风暴将至。逍遥派封山自守,虽能暂保平安,却非长久之计。被动挨打,绝非逍遥之道。”
他看向叶枫,眼神变得无比郑重:“孩子,你需要更快地成长起来。留给你的时间,或许不多了。”
叶枫迎着他的目光,重重点头:“我明白。”
“去吧。”逍遥子挥了挥手,显得有些疲惫,“勤加修炼,但也要小心。朝廷的‘眼睛’,或许已经注意到你了。”
叶枫起身,躬身一礼,默默退出了竹舍。
夜空繁星点点,山风微凉。叶枫走在寂静的石径上,感受着背后长剑传来的、那缕微弱却真实的联系,以及体内奔腾的、愈发凝练的真气。
压力如山,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
他不再是一个懵懂送信的少年。他是天池的传人,是“镇岳”的延续,是漩涡的中心。
他抬起头,望向南方那被夜色笼罩的、广阔而未知的天地,目光锐利如即将出鞘的剑。
云雾已在山中涌动,而山外的风雨,即将来临。
他需要一把更快、更利的剑。
一把能斩开迷雾,劈碎阴谋的剑。
他握紧了拳,步伐坚定地走向自己的客舍。
今夜,无眠。唯有练剑。
他的心神仿佛化作一缕微光,小心翼翼地探入那片原本冰冷死寂的剑之领域。起初仍是无边黑暗与沉默,但他谨守“剑心通明”的空灵之境,不急不躁,只是以纯粹的意念轻轻呼唤,如同在寂静山谷中叩问回音。
终于,在那黑暗深处,一点微弱的、却带着亲切温度的悸动,如同沉睡的星辰被悄然点亮,回应了他。
嗡……
背后剑鞘中,长剑发出一声几不可闻却欢欣无比的轻吟。这声轻吟并非响彻藏经洞,而是直接回荡在叶枫的心湖深处。
紧接着,一股虽微弱却无比精纯、带着苍凉古老气息的剑意,顺着那心神连接,缓缓流入叶枫的体内。这股剑意并非强行灌输,更像是一种温和的浸润,与他自身的真气、与他刚刚领悟的“剑心通明”之心境,开始缓慢而奇异地交融。
并非功力暴涨,而是一种本质上的契合与提升。他对剑的理解,对自身真气的掌控,乃至对周围环境的感知,都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变得更为敏锐、通透。脑海中那些因“镇岳”冲击而留下的破碎画面,似乎也在这股柔和剑意的抚慰下,稍稍平复,不再那般刺痛。
洞口处的道虚子猛地睁开双眼,难以置信地望向叶枫所在的方向。他虽然无法感知到那细微的剑吟,却能清晰地察觉到,叶枫周身的气息正在发生一种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变得更加内敛,也更加……危险。仿佛一柄藏在朴素剑鞘中的神兵,终于开始苏醒,展露一丝应有的锋芒。
“这才……多久?”道虚子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此子与‘镇岳’的契合度,竟如此之高?难道师祖当年未能完全做到的‘与剑通魂’,要在他身上……”他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师尊和天池师叔等待的,或许是一个远超想象的变数。
不知过了多久,叶枫缓缓睁开眼睛。
藏经洞内依旧宁静,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但他眼中的世界,似乎有些不一样了。光线更清晰,空气的流动更可捕捉,甚至连石壁上那些古老字迹中蕴含的微弱意念,感知起来也轻松了不少。
他低头看向手中那卷陈旧皮卷,心中充满感激与震撼。这无疑是师祖乾坤子的手札,其价值无可估量。他小心翼翼地将皮卷重新用油布包好,贴身收藏。这不仅仅是剑法秘籍,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
他走出“前辈札记”石室,发现叶小凡正盘腿坐在廊下,对着空气比比划划,时而皱眉,时而傻笑,显然也有所收获,正在消化理解。他身边还放着一本摊开的、绘着各种凶猛劈砍动作的图谱。
看到叶枫出来,叶小凡立刻跳起来:“枫哥!你出来了?哇,你看这本《裂地斧法》,虽然是用斧头的,但这几下发力技巧,我觉得用在咱这大剑上也行得通!嘿嘿,回头试试!”他兴奋地挥舞着手臂。
叶枫看着他精力充沛的样子,点了点头:“有收获就好。”
道虚子此时也走了过来,目光复杂地在叶枫身上停留片刻,最终化为一声欣慰的感叹:“看来二位小友皆有所得,甚好。天色已晚,今日便到此为止吧。修行之道,张弛有度。”
三人走出藏经洞,穿过水帘,外界已是夕阳西下,漫天霞光将云海染成绚丽的橙红色,景色壮丽非凡。
回到客舍小院,欧阳博文立刻迎了上来,手里居然还拿着几株新采的草药:“你们可算回来了!怎么样?逍遥派的藏经洞是不是堆满了绝世秘籍?”他脸上写满了好奇和羡慕。
紫芯也从一旁走来,她换了一身干净的淡紫衣裙,更显清丽脱俗。她微笑道:“看二位神色,想必收获颇丰。”
叶小凡立刻眉飞色舞地开始比划他的“裂地剑法”构想。欧阳博文听得啧啧称奇,时不时插嘴问些细节。
叶枫则安静地站在一旁,感受着体内那缕新生的、与长剑紧密相连的微弱剑意,以及脑海中更加清晰的“剑心通明”法门。他的收获,无法言说,却至关重要。
紫芯细心地注意到叶枫似乎比往常更加沉静,周身气息也越发深邃难测,不由得多看了他两眼。
晚饭后,道虚子再次来访,神色却比白天更加凝重几分。
“师尊请叶枫师弟过去一趟。”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是关于……你们路上遇到的蛇人族,以及影蝠的最新消息。”
叶枫眸光一凝,立刻起身。
再次来到逍遥子的竹舍,这位老人正对着一盘残棋独坐,烛光映照着他清癯的面容,眉宇间带着化不开的忧色。
“孩子,坐。”逍遥子指了指对面的蒲团。
叶枫依言坐下,腰背挺直。
“道虚应该已将往事告知于你。”逍遥子缓缓开口,声音低沉,“你既承‘镇岳’之缘,便需知晓当前之局。刚收到外界传讯,西域蛇人族的活动并非孤立。近期,北疆蛮人部落异动频繁,频频劫掠边境哨所;东海之外,大合族的浪人船队也明显增多,甚至与沿海卫所发生了数次摩擦。”
叶枫静静听着,眼神沉静。
“这绝非巧合。”逍遥子手指轻轻敲击着棋盘,“蛇人族、蛮人、大合族……这些域外势力同时躁动,背后若无人操控协调,绝无可能。而能将手同时伸向西域、北疆、东海,且有理由、有能量如此做的……”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看向叶枫:“唯有稳坐京都的那位陛下。”
叶枫沉默片刻,开口道:“削弱江湖,引外患以耗内劲?”
“一石二鸟之计。”逍遥子颔首,语气沉重,“甚至是一石三鸟。朝堂之上,并非铁板一块。龙帝陛下登基已久,当年随他打天下的老臣宿将,军功赫赫,尾大不掉者众。借此风波,既可消耗江湖力量,又可借边境战事重整军权,削弱旧臣势力,还能转移国内矛盾。好算计,好魄力,却也……好狠的心肠!”
为了巩固权力,不惜引狼入室,搅动天下风云,视百姓与将士如草芥。这便是帝王心术吗?叶枫心中泛起寒意。
“那影蝠?”叶枫问。
“影蝠此人,独来独往,亦正亦邪,只对秘密和珍宝感兴趣。他出现在这条线上,或许是为了探查‘镇岳’之谜,或许是为了别的什么。他的目的难以揣测,但无疑增加了变数。”逍遥子叹了口气,“如今敌暗我明,风暴将至。逍遥派封山自守,虽能暂保平安,却非长久之计。被动挨打,绝非逍遥之道。”
他看向叶枫,眼神变得无比郑重:“孩子,你需要更快地成长起来。留给你的时间,或许不多了。”
叶枫迎着他的目光,重重点头:“我明白。”
“去吧。”逍遥子挥了挥手,显得有些疲惫,“勤加修炼,但也要小心。朝廷的‘眼睛’,或许已经注意到你了。”
叶枫起身,躬身一礼,默默退出了竹舍。
夜空繁星点点,山风微凉。叶枫走在寂静的石径上,感受着背后长剑传来的、那缕微弱却真实的联系,以及体内奔腾的、愈发凝练的真气。
压力如山,但他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
他不再是一个懵懂送信的少年。他是天池的传人,是“镇岳”的延续,是漩涡的中心。
他抬起头,望向南方那被夜色笼罩的、广阔而未知的天地,目光锐利如即将出鞘的剑。
云雾已在山中涌动,而山外的风雨,即将来临。
他需要一把更快、更利的剑。
一把能斩开迷雾,劈碎阴谋的剑。
他握紧了拳,步伐坚定地走向自己的客舍。
今夜,无眠。唯有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