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如看见清单上一长串的要求,彻底按耐不住了。
“姐姐,你是去下乡接受再教育的,带这么多钱,影响多不好啊。”
“再说了,这路上也不安全啊,这么些钱票,万一弄丢了就不好了。”
“而且这么一大笔钱,爸妈怕是一时之间拿不出来,你不要为难他们了。”
温乔冷笑,一点没惯着她。
直接回怼过去。
“呵,我已经在乡下呆了十八年了,还不够吗?”
“至于安全问题,我会注意的,用不着你操心。”
“还有,爸妈能不能拿出来这个钱,那是爸妈的事情。”
“爸妈都还没舍不得呢,你倒是先心疼上这些钱了。”
沈月如忙不迭的解释。
“姐姐,你误会了,我不是......”
不等她说完,温乔出声打断她的话。
开始卖惨。
“月如,你在沈家吃的大鱼大肉,住得宽敞明亮的小洋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缺,什么也不用干。”
“我呢,在温家吃糠咽菜,食不果腹,衣不裹体,住在脏乱差的柴房,每天干不完的活。”
“我在温家替你受了十八年的苦,这点补偿还算多吗?”
温乔杏眸湿润,珠泪滚滚,颊边挂着一滴泪,一边哽咽,一边缓缓诉说。
“我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亲生父母,一天的好日子都没过,却又要去下乡吃苦受罪,我这一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我都十八了,再过几年也到了成家的年纪,要是回不来,就只能留在当地结婚,我这孤零零的一个人,再没点钱票傍身,到时候可怎么活下去啊?”
“你们说,这要求很过分吗?”
沈母一把揽过温乔。
神色带着几分愧疚,心疼道。
“好孩子,别哭了,不过分,这些年你受苦了。”
她虽然跟温乔没什么感情,但总归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怎么会不心疼。
但凡有一点办法,她又怎么会让温乔去乡下吃苦呢。
沈父神色也有些动容。
沈家确实对不住这孩子,她索要的钱票虽然多了一些,但也在情理之中,就当是给她的补偿吧。
如她所说,现在的政策谁也说不准。
之前都以为上山下乡也就一阵风。
结果呢,都好几年了,这阵风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见不着回城的希望,大部分知青确实都在乡下成家立业了。
他也不敢保证温乔什么时候能回城。
这是沈家欠她的。
沈月如快要被气死了,用力攥着拳头,指甲都快要掐进肉里,温乔绝对是故意卖惨。
母亲心中本就对她愧疚,温乔这一哭诉,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真看不出来,这死丫头,惯会使手段。
动不动就拿身份说事,她还不能说什么。
沈父沉默片刻,把清单递给沈母。
吩咐道。
“就按照这个准备吧。”
沈归远闻言不乐意了。
“爸,真要给啊?会不会太多了?她一个土包子哪用的着这么多钱票啊。”
沈父一脸严肃的训斥。
“行了,你不用操心了,乔乔受了这么些年的苦,多拿点东西怎么了?还有,注意你的言辞,什么土包子,这是你亲妹妹。”
沈归远接收到沈父严厉的目光,缩了缩脖子,不情不愿的应了一声。
在这个家里,沈归远最怕的就是他爸,其次是他大哥。
尤其是他爸,脸一绷起来,那无形的压迫感瞬间压的人喘不过气。
平时嘻嘻哈哈的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旦沈父沉下脸,他吭都不敢吭一声。
沈月如神色阴郁,她现在没有立场来反驳。
虽然温乔姓温,但她是沈家的血脉。
反观自己,虽然姓沈,被沈家宠爱了十八年,但终究是一个外人。
她确实没有资格阻止沈父把这些钱给温乔。
此刻,她不仅恨上了温乔,也怨上了温家夫妇。
这两个老不死的,不老实搁乡下待着,带着温乔来军区大院溜达什么,不然也不会被沈家人发现。
虽然她不知道下乡的政策什么时候会取消,但今年明显已经宽松了许多。
只要她在在家躲上一段时日,说不定就可以不用去了。
她依旧是沈家那个高高在上的小公主。
现在倒好,让温乔得利了。
温乔不仅成了真千金,还讹了沈家一大笔钱。
不行,那些钱票可都是她将来的嫁妆,怎么能落到这个村姑手里。
得想个办法,把这些钱票给扣下才行。
沈月如迅速恢复了神色,凑到了沈母的身边。
“妈,我帮你一起准备吧,之前是我想岔了,姐姐这些年确实不容易,我们早点给她准备好,她也能早点下乡。”
沈母闻言欣慰的点头。
“好。”
月如这孩子就是心善,永远以德报怨。
沈母对温乔确实心存愧疚,但对沈月如也是真心疼爱的。
她只希望两个人和平相处。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伤心难过她都不想看到。
只是这样一来,沈母又觉得亏待了月如,幸好月如一向懂事体贴,尽管心里委屈,也从不让她为难。
好在月如将来不会离开,还是会在沈家陪着她,时日还长,补偿她的机会还多着呢。
温乔挑了挑秀气的眉毛,她本来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才狮子大开口的。
沈家祖上贫农出身,后来投身报效祖国,曾经立过赫赫的战功,才换来了现在的地位。
再看家里的摆设,朴素低调,找不到一丝奢靡。
她也不确定家里有多少积蓄。
能成就成,不成拉倒。
没想到她就卖惨了几句,她的便宜父母居然爽快的答应了。
肯定是要少了。
但看到沈家兄妹肉疼的模样,她又觉得不太像。
想来这兄妹俩也不知道沈家的家底。
算啦,能用他们的愧疚要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完全是意外之喜。
有了这些钱票,不管她去到哪里,都吃喝不愁了。
温乔没跟着沈母她们出去。
她把沈母身上的钱票全都要了过来,一张没给她留下,说是要亲自置办一些下乡的东西。
其实这只是温乔的借口而已,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为了防止沈月如在她的下乡地址上做手脚,她要去知青办亲自填报表格。
顺便把下乡的补助领了。
钱这东西谁还嫌多。
沈父已经跟知青办那边打好了招呼,温乔随时可以过去。
她的去向只告诉了沈父,其他人一概不知。
就是要防着沈月如。
等她表格提交上去,沈月如再想做手脚,也没机会了。
温乔去报名的时候,本来想坑沈月如一把,把她的名字也给报上去的。
结果,知青办那边说,沈月如户口虽然暂时还在城市里,但沈家说,马上就会给她转移到亲生父母那边。
所以,她本质上属于乡村本土青年,不符合上山下乡的政策。
温乔叹了口气。
父母之爱女,则为之计深远。
沈家倒是为这个养女,计的够远的。
对外说,要把沈月如户口转回农村父母家,回头就把她安排到文工团。
这算盘打的。
“姐姐,你是去下乡接受再教育的,带这么多钱,影响多不好啊。”
“再说了,这路上也不安全啊,这么些钱票,万一弄丢了就不好了。”
“而且这么一大笔钱,爸妈怕是一时之间拿不出来,你不要为难他们了。”
温乔冷笑,一点没惯着她。
直接回怼过去。
“呵,我已经在乡下呆了十八年了,还不够吗?”
“至于安全问题,我会注意的,用不着你操心。”
“还有,爸妈能不能拿出来这个钱,那是爸妈的事情。”
“爸妈都还没舍不得呢,你倒是先心疼上这些钱了。”
沈月如忙不迭的解释。
“姐姐,你误会了,我不是......”
不等她说完,温乔出声打断她的话。
开始卖惨。
“月如,你在沈家吃的大鱼大肉,住得宽敞明亮的小洋楼,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缺,什么也不用干。”
“我呢,在温家吃糠咽菜,食不果腹,衣不裹体,住在脏乱差的柴房,每天干不完的活。”
“我在温家替你受了十八年的苦,这点补偿还算多吗?”
温乔杏眸湿润,珠泪滚滚,颊边挂着一滴泪,一边哽咽,一边缓缓诉说。
“我现在好不容易找到了亲生父母,一天的好日子都没过,却又要去下乡吃苦受罪,我这一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我都十八了,再过几年也到了成家的年纪,要是回不来,就只能留在当地结婚,我这孤零零的一个人,再没点钱票傍身,到时候可怎么活下去啊?”
“你们说,这要求很过分吗?”
沈母一把揽过温乔。
神色带着几分愧疚,心疼道。
“好孩子,别哭了,不过分,这些年你受苦了。”
她虽然跟温乔没什么感情,但总归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
怎么会不心疼。
但凡有一点办法,她又怎么会让温乔去乡下吃苦呢。
沈父神色也有些动容。
沈家确实对不住这孩子,她索要的钱票虽然多了一些,但也在情理之中,就当是给她的补偿吧。
如她所说,现在的政策谁也说不准。
之前都以为上山下乡也就一阵风。
结果呢,都好几年了,这阵风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见不着回城的希望,大部分知青确实都在乡下成家立业了。
他也不敢保证温乔什么时候能回城。
这是沈家欠她的。
沈月如快要被气死了,用力攥着拳头,指甲都快要掐进肉里,温乔绝对是故意卖惨。
母亲心中本就对她愧疚,温乔这一哭诉,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真看不出来,这死丫头,惯会使手段。
动不动就拿身份说事,她还不能说什么。
沈父沉默片刻,把清单递给沈母。
吩咐道。
“就按照这个准备吧。”
沈归远闻言不乐意了。
“爸,真要给啊?会不会太多了?她一个土包子哪用的着这么多钱票啊。”
沈父一脸严肃的训斥。
“行了,你不用操心了,乔乔受了这么些年的苦,多拿点东西怎么了?还有,注意你的言辞,什么土包子,这是你亲妹妹。”
沈归远接收到沈父严厉的目光,缩了缩脖子,不情不愿的应了一声。
在这个家里,沈归远最怕的就是他爸,其次是他大哥。
尤其是他爸,脸一绷起来,那无形的压迫感瞬间压的人喘不过气。
平时嘻嘻哈哈的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旦沈父沉下脸,他吭都不敢吭一声。
沈月如神色阴郁,她现在没有立场来反驳。
虽然温乔姓温,但她是沈家的血脉。
反观自己,虽然姓沈,被沈家宠爱了十八年,但终究是一个外人。
她确实没有资格阻止沈父把这些钱给温乔。
此刻,她不仅恨上了温乔,也怨上了温家夫妇。
这两个老不死的,不老实搁乡下待着,带着温乔来军区大院溜达什么,不然也不会被沈家人发现。
虽然她不知道下乡的政策什么时候会取消,但今年明显已经宽松了许多。
只要她在在家躲上一段时日,说不定就可以不用去了。
她依旧是沈家那个高高在上的小公主。
现在倒好,让温乔得利了。
温乔不仅成了真千金,还讹了沈家一大笔钱。
不行,那些钱票可都是她将来的嫁妆,怎么能落到这个村姑手里。
得想个办法,把这些钱票给扣下才行。
沈月如迅速恢复了神色,凑到了沈母的身边。
“妈,我帮你一起准备吧,之前是我想岔了,姐姐这些年确实不容易,我们早点给她准备好,她也能早点下乡。”
沈母闻言欣慰的点头。
“好。”
月如这孩子就是心善,永远以德报怨。
沈母对温乔确实心存愧疚,但对沈月如也是真心疼爱的。
她只希望两个人和平相处。
手心手背都是肉,哪个伤心难过她都不想看到。
只是这样一来,沈母又觉得亏待了月如,幸好月如一向懂事体贴,尽管心里委屈,也从不让她为难。
好在月如将来不会离开,还是会在沈家陪着她,时日还长,补偿她的机会还多着呢。
温乔挑了挑秀气的眉毛,她本来是抱着试试的态度,才狮子大开口的。
沈家祖上贫农出身,后来投身报效祖国,曾经立过赫赫的战功,才换来了现在的地位。
再看家里的摆设,朴素低调,找不到一丝奢靡。
她也不确定家里有多少积蓄。
能成就成,不成拉倒。
没想到她就卖惨了几句,她的便宜父母居然爽快的答应了。
肯定是要少了。
但看到沈家兄妹肉疼的模样,她又觉得不太像。
想来这兄妹俩也不知道沈家的家底。
算啦,能用他们的愧疚要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完全是意外之喜。
有了这些钱票,不管她去到哪里,都吃喝不愁了。
温乔没跟着沈母她们出去。
她把沈母身上的钱票全都要了过来,一张没给她留下,说是要亲自置办一些下乡的东西。
其实这只是温乔的借口而已,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
为了防止沈月如在她的下乡地址上做手脚,她要去知青办亲自填报表格。
顺便把下乡的补助领了。
钱这东西谁还嫌多。
沈父已经跟知青办那边打好了招呼,温乔随时可以过去。
她的去向只告诉了沈父,其他人一概不知。
就是要防着沈月如。
等她表格提交上去,沈月如再想做手脚,也没机会了。
温乔去报名的时候,本来想坑沈月如一把,把她的名字也给报上去的。
结果,知青办那边说,沈月如户口虽然暂时还在城市里,但沈家说,马上就会给她转移到亲生父母那边。
所以,她本质上属于乡村本土青年,不符合上山下乡的政策。
温乔叹了口气。
父母之爱女,则为之计深远。
沈家倒是为这个养女,计的够远的。
对外说,要把沈月如户口转回农村父母家,回头就把她安排到文工团。
这算盘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