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提前预支名分-《错撩:年代文炮灰女配认错男主后》

  温乔刚走出了军区服务社的大门,就把赵子文手里的东西接了过来。

  还数出了钱票,递了过去。

  “赵知青,谢谢你帮我提东西,我想过了,我们什么关系都没有,不能平白无故要你的东西,钱票还给你。”

  赵子文愣住,不明白她的态度为啥变的这么快。

  “不,不客气,一盒雪花膏而已,没什么的,而且,我们都是京市来支援羊城建设的,都是革命同志。”

  温乔神色冷淡。

  “谢谢你的好意,但我已经有对象了,再接受男同志的东西就不合适了。”

  赵子文闻言,那颗火热的心瞬间凉了个透。

  不敢置信道。

  “你,你已经有对象了?”

  “对,他就在羊城军区,我来这里下乡就是为了他。”

  “所以,还希望赵知青以后能跟我保持距离。”

  反正她迟早都会把男主撩到手。

  两人谈对象是早晚的事情。

  提前预支一下名分应该不过分吧。

  像是赵子文这种狗皮膏药,只有让他彻底死心才会放弃。

  以后可别跟一只苍蝇似的,老跟在她屁股后面转了。

  莫名其妙的给她拉仇恨。

  吴晴芸被她坑了一把,现在估计恨死她了。

  万一哪天,吴晴芸脑子又抽了,去举报他俩作风有问题。

  她就是有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这个年代不仅落后,还相当保守。

  特别是在男女关系上。

  尤其现在还处于革命的尾巴上,要求人人都必须有革命警惕性。

  鼓励监督跟举报。

  举报根本不需要证据,甚至不需要实名。

  几句揣测和谣言,就能启动调查。

  不管是不是因为个人恩怨或者嫉妒去告发。

  组织上只要接到审查,都会非常严肃的立案调查。

  被审查者如果不能自证清白。

  轻则被扣上轻浮,不检点,搞破鞋的帽子。

  名声扫地。

  重则会上升到政治不可靠。

  可能还会被批斗。

  不管是哪一种,都会是毁灭性的打击。

  早点跟他说清楚,保持距离的好。

  温乔说完扭头提着东西就走了。

  只留下赵子文失魂落魄的站在门口,盯着她的背影暗自神伤。

  .........

  羊城军区医院

  主楼的水磨石地面刚撒过消毒水,泛着潮漉漉的光。

  医院走廊的间距并不宽,约莫两三米的样子。

  隔一段距离就摆着一张长椅。

  几个穿着病号服的患者坐在上面休息。

  陆晏沉大步向前走,他一身松枝绿的作训服,身姿挺拔,气场冷峻。

  即便是坐在椅子上的病患。

  见了他也肃然敬畏的抬头注视他。

  路过的小护士们,看见陆晏沉这张俊逸的脸庞,都忍不住羞红了脸。

  陆晏沉面无表情,走上三楼尽头的特护病房。

  门口的警卫员见到他,立刻恭敬的行了个军礼。

  “陆团长。”

  陆晏沉轻轻地颔首。

  陈平把带来的营养品递给了陆晏沉,止步守在了门口。

  陆晏沉推门进入。

  “伤口怎么样了?”

  病床上的路淮舟听见声音,抬起眸子往这边看了一眼。

  见是陆晏沉,露出了一个虚弱的笑。

  “没什么大碍,军区工作这么忙,你不用专门来看我。”

  陆晏沉表情淡淡的回道。

  “顺路。”

  路淮舟失笑。

  他这个搭档,向来口是心非。

  关心他就直说。

  “怎么样?那两个人招了吗?”

  “还没,不过早晚的事。”

  陆晏沉睇了他一眼,不赞同道。

  “你在医院就好好养病,别操心这些。”

  路淮舟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换了个话题。

  “怎么样?你那边的事情有进展了吗?”

  陆晏沉轻轻摇了摇头。

  “没有。”

  “没找到人?”

  陆晏沉神色有些黯淡。

  “找到了,但她没有嫌疑。”

  八年前陆家出事后,陆家的小楼当场就被封锁。

  父亲也被带走。

  当天就接到了调令,要求他即刻奔赴藏南边防。

  陆宴沉安葬了祖父后,也迅速离开了京市。

  去海岛那边的军区报到。

  刚开始几年。

  他在海岛的行动处处受限。

  陆晏沉知道,一直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

  而且,京市政权波谲云诡,军区的好多军人干部都被审查。

  尤其是祖父那边的故交。

  调职的调职,下放的下放。

  整个军区几乎大换血。

  他在遥远的海岛,鞭长莫及,无从下手。

  也不宜轻举妄动。

  去年,他被任命为陆军独立团的团长,调到了羊城军区。

  这两年,京市那边的形势也趋于平稳。

  暗处的那双眼睛,终于消失了。

  陆晏沉这才着手开始调查当年的事情。

  但他不敢联系祖父在京市的旧交,生怕暗藏的政敌有所警觉。

  只托付了京市那边的发小,季常卿,在暗中默默帮他探查。

  谨慎起见,表面上,他从不跟京市那边有任何的来往。

  私底下,拜托了路淮舟。

  每次回京市的时候,帮他传递消息。

  当年的事情,具体是怎么发生的,陆宴沉确实不知道。

  但他知道,这件事有两个关键点。

  一个是举报人。

  一个是那些罪证。

  他把陆家的政敌一个个的排查过去。

  因为是匿名举报。

  只能照着举报信一一比对笔迹。

  这就比较麻烦了。

  幸好,陆家出事后,他第一时间托人找关系,拿到了那封举报信。

  那封信他仔细看过了。

  字体歪歪扭扭,笔迹很是稚嫩。

  一看就是举报人故意隐藏笔迹。

  从信上根本查不到有用的消息。

  这条线索算是断了。

  陆晏沉只能换个思路,从那些物件入手了。

  陆家不缺古董,但是绝对没有国外的东西。

  他的祖母顾云珠,当年是浙省那边的首富,顾家的独女。

  家中世代经商,曾经富甲一方。

  在战争年代,顾家捐献出大半家产支持革命,换了个红色资本家的称号。

  祖母身体不好,去世的早。

  她留下的珠宝古董字画,全都封存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这些所谓的罪证,很明显是栽赃。

  是有人提前放进去的。

  陆家人口不丰。

  祖孙三代,只有四个人。

  还有一个姓刘的保姆。

  陆家出事后,这个保姆也销声匿迹了。

  这绝对不是巧合。

  季常卿在信中说的很清楚,刘兰是找到了。

  他亲自审问的。

  但她对当年的事情并不知情。

  陆家小楼被收回去之后,她无处可去,就去乡下投奔儿子去了。

  季常卿的父亲是京市公安的一把手,他本人也在公安部任职。

  对于他的能力,陆晏沉还是比较认可的。

  他说没问题,那刘兰应该是没有嫌疑的。

  调查进入了死胡同。

  路淮舟见状,没再开口。

  他跟陆晏沉在京市的时候就认识了。

  他出生在羊城,十六岁的时候,父亲调职到了首都军区。

  他们一家也直接搬到了京市。

  两人是同一年参军。

  又同时被选拔进入首都军区的直属侦察营。

  他就是那时候认识的陆晏沉。

  陆晏沉当时在军区大院特别的出名。

  他相貌出色,能力卓越,性格坚毅,是大院里标杆人物。

  军三代中的佼佼者。

  陆晏沉不仅专业技能过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远超常人。

  尤其是思维感知能力。

  在一次演习中,凭借着身体的直觉,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做出近乎本能的正确判断。

  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短短两年的时间,因为成绩优异,又屡屡立功。

  破格提拔了排长。

  只是没多久,陆家就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