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再看儿子,转而自然无比的拉过温乔。
“乔乔啊,扶伯母进屋。”
进了屋,陆母在床沿坐下。
却没松开温乔的手。
她看着这个眉眼精致、文静乖巧的姑娘,越看越喜欢。
陆母起身,掏出一把钥匙。
打开床头的老式樟木箱子的铜锁,从里面拿出一个紫檀木的盒子。
她一推一拉,木盒就打开了。
掀开上面的红布,露出一只水头极好、碧绿莹润的翡翠镯子。
温乔的呼吸下意识的屏住了。
好漂亮的镯子。
一看就是老物件。
玉镯通体饱满均匀,是不见一丝杂质的帝王绿。
颜色浓阳正和,在屋内明亮的光线下,内里仿佛自带光源,流淌着一层温润内敛、深不见底的光泽。
像是一汪深潭的碧水,幽静而厚重。
陆母拉过来温乔的手,将镯子轻轻的套入她的手腕。
镯子冰凉一瞬,便被体温融化,然后是一种极其细腻的触感。
碧绿的色泽衬得温乔纤细的手腕愈发白皙。
仿佛一段时光凝固了的,赋予了生命的碧水环绕其上。
陆母依旧握着她的手。
“这镯子,是陆家祖上传下来的,专门传给长媳。”
“陆家人丁单薄,三代单传。”
“所以,晏沉的奶奶把它给了我。”
“如今,伯母把它交给你。”
温乔感受着沉甸甸的触感,心头有些滚烫。
“谢谢伯母。”
既然是传给儿媳妇的,她就不推脱了。
这是陆母对她的认可跟托付。
陆母见她没有推辞,眼中笑意更甚。
“你是个好孩子,晏沉能遇到你,是他的福气。”
“也是我们陆家的福气。”
她拍了拍温乔的手背,温声道。
“好孩子,你去屋里歇会,我跟晏沉说两句话。”
温乔立刻会意,转身进了西厢房。
陆母脸上的温和立刻收起来,朝着蹲在院子里修理床架的儿子招了招手。
语气是不容置疑的严肃。
“晏沉,你过来。”
陆晏沉放下手里的榔头,拍了拍身上的木屑。
走了进去。
陆母也没绕弯子。
“你也看见了,咱家传给儿媳的信物,我给乔乔了。”
“给了她,就是认定她了。”
陆晏沉目光微动,看向西厢房的目光柔和。
沉声应道。
“我知道,妈。”
“光知道不行!”
陆母语气加重,带着一丝敲打的意味。
“这件事你办的不对。”
“没有结婚,就让人家姑娘千里迢迢跟你回来。”
“乔乔没名没分的,守在医院伺候我,没有半点怨言。”
“这份情义,比金子还重。”
“如今又住进了咱们家,要是街坊邻居知道了,你让别人怎么看她。”
陆母盯着儿子的眼睛。
“等你回去,立刻、马上,打结婚报告。”
“该走的流程一步都能少,得风风光光的,明媒正娶的把乔乔迎进门。”
她顿了顿,声音压的很低,却带着一丝严厉。
“没办婚礼之前,你小子给我规规矩矩的,绝不能再做出怠慢轻薄人姑娘的事儿,听见没有?”
陆晏沉百口莫辩。
他知道母亲误会了,但她说的也没错。
昨天,是他过于孟浪了。
如果不是木床突然塌陷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守住最后的底线。
他本来是觉得温乔年龄还小,两人处对象的时间也不长,慢慢的培养感情,最后自然水到渠成。
但他低估了温乔的魅力,也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
打结婚报告的事情,迫在眉睫。
确实不能再拖了。
陆晏沉挺直了脊背,如同在军旗下接受组织上最重要的任务,眼神坚定,语气沉稳有力。
“妈,您放心,我都明白。”
“等我回去,我立刻打报告。”
他深深的往西厢房那边看了一眼。
“我绝对不会委屈乔乔,该给的名分跟尊重,一样都不会少。”
看着儿子郑重的承诺,陆母这才真正舒心的笑了。
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
她语气缓了缓,开始谆谆教诲。
“沈家那边,你问问乔乔的意见。”
“如果她同意的话,你尽快找时间去登门拜访一下。”
“虽然说,沈家不同意你们的事情,但他们毕竟是乔乔的亲生父母。”
“于情于理,我们都要主动登门。”
“但,我们也不是摇尾乞怜,是去正大光明的亮个相,把我们的态度跟礼数,做给所有人看。”
“只要我们把礼数做足了,不管他们什么态度,都挑不出你的错来。”
“现在是新社会了,早就不兴包办婚姻那一套了,就算他们不同意,也没关系。”
她不知道沈家那边,为什么极力反对这桩婚事。
陆晏沉各个方面都是极为优秀的。
不管是相貌品德还是能力,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虽然陆家老爷子被打成了反动派,但陆家其他人的政治成分都是清白的。
不能说一点影响没有。
但儿子这些年,军功赫赫,又坐到了团长的位置。
已经极大的削弱了这些不好的影响。
当年陆家跟沈家在一个军区大院里住了那么些年,沈家人的脾性她也知道一些。
只是,她没想到沈家夫妇看起来这么明事理的人。
做起事来,让人这么看低。
亲生女儿在乡下吃了十八年的苦,才找回来两天,就被逼着下了乡。
明显是拿她来挡灾。
这父母当的,也真够可以的。
不怪温乔跟家里关系冷漠,任谁摊上这样的父母,不心寒啊。
也就这孩子争气,凭借自己本事熬出来了。
既然当初放手不管,为何如今又要阻止。
难不成,见亲生女儿有出息了,想把她的价值压榨干净。
想拿她来联姻?
这个倒是极有可能。
以温乔这葱嫩水灵,盘靓条顺的模样,就算在整个京市,恐怕都找不出来几个能比的。
陆母皱了皱眉。
她是真的瞧不上,沈家的这种利己主义的势利做派。
也不想跟这样的人家做亲家。
但,他们是温乔的亲生父母。
避不开的。
陆母想的比较深远一些。
她心中一直坚信,那些磨难会过去,黎明迟早也会到来的。
她们一家早晚都会在京市团聚。
陆家也会恢复以往的辉煌跟荣耀。
到时候,大家又都住在一个军区大院里了。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闹得太僵总归不是好事。
只要他们陆家礼数周全,展现出最大的诚意,就可以了。
陆母顿了顿,接着道。
“主要还是得看乔乔的意思。”
“如果她真的不想去,也不要勉强。”
一切以温乔的意愿为主。
若是她,不愿意再跟沈家有任何的牵扯。
那就井水不犯河水。
再见面,只当是熟悉的陌生人。
以后,陆家就是温乔最坚固的避风港。
她们陆家人都是她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无条件的站在她这一边。
谁敢来欺负温乔,她这个当婆婆的第一个不同意。
“乔乔啊,扶伯母进屋。”
进了屋,陆母在床沿坐下。
却没松开温乔的手。
她看着这个眉眼精致、文静乖巧的姑娘,越看越喜欢。
陆母起身,掏出一把钥匙。
打开床头的老式樟木箱子的铜锁,从里面拿出一个紫檀木的盒子。
她一推一拉,木盒就打开了。
掀开上面的红布,露出一只水头极好、碧绿莹润的翡翠镯子。
温乔的呼吸下意识的屏住了。
好漂亮的镯子。
一看就是老物件。
玉镯通体饱满均匀,是不见一丝杂质的帝王绿。
颜色浓阳正和,在屋内明亮的光线下,内里仿佛自带光源,流淌着一层温润内敛、深不见底的光泽。
像是一汪深潭的碧水,幽静而厚重。
陆母拉过来温乔的手,将镯子轻轻的套入她的手腕。
镯子冰凉一瞬,便被体温融化,然后是一种极其细腻的触感。
碧绿的色泽衬得温乔纤细的手腕愈发白皙。
仿佛一段时光凝固了的,赋予了生命的碧水环绕其上。
陆母依旧握着她的手。
“这镯子,是陆家祖上传下来的,专门传给长媳。”
“陆家人丁单薄,三代单传。”
“所以,晏沉的奶奶把它给了我。”
“如今,伯母把它交给你。”
温乔感受着沉甸甸的触感,心头有些滚烫。
“谢谢伯母。”
既然是传给儿媳妇的,她就不推脱了。
这是陆母对她的认可跟托付。
陆母见她没有推辞,眼中笑意更甚。
“你是个好孩子,晏沉能遇到你,是他的福气。”
“也是我们陆家的福气。”
她拍了拍温乔的手背,温声道。
“好孩子,你去屋里歇会,我跟晏沉说两句话。”
温乔立刻会意,转身进了西厢房。
陆母脸上的温和立刻收起来,朝着蹲在院子里修理床架的儿子招了招手。
语气是不容置疑的严肃。
“晏沉,你过来。”
陆晏沉放下手里的榔头,拍了拍身上的木屑。
走了进去。
陆母也没绕弯子。
“你也看见了,咱家传给儿媳的信物,我给乔乔了。”
“给了她,就是认定她了。”
陆晏沉目光微动,看向西厢房的目光柔和。
沉声应道。
“我知道,妈。”
“光知道不行!”
陆母语气加重,带着一丝敲打的意味。
“这件事你办的不对。”
“没有结婚,就让人家姑娘千里迢迢跟你回来。”
“乔乔没名没分的,守在医院伺候我,没有半点怨言。”
“这份情义,比金子还重。”
“如今又住进了咱们家,要是街坊邻居知道了,你让别人怎么看她。”
陆母盯着儿子的眼睛。
“等你回去,立刻、马上,打结婚报告。”
“该走的流程一步都能少,得风风光光的,明媒正娶的把乔乔迎进门。”
她顿了顿,声音压的很低,却带着一丝严厉。
“没办婚礼之前,你小子给我规规矩矩的,绝不能再做出怠慢轻薄人姑娘的事儿,听见没有?”
陆晏沉百口莫辩。
他知道母亲误会了,但她说的也没错。
昨天,是他过于孟浪了。
如果不是木床突然塌陷了,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守住最后的底线。
他本来是觉得温乔年龄还小,两人处对象的时间也不长,慢慢的培养感情,最后自然水到渠成。
但他低估了温乔的魅力,也高估了自己的自制力。
打结婚报告的事情,迫在眉睫。
确实不能再拖了。
陆晏沉挺直了脊背,如同在军旗下接受组织上最重要的任务,眼神坚定,语气沉稳有力。
“妈,您放心,我都明白。”
“等我回去,我立刻打报告。”
他深深的往西厢房那边看了一眼。
“我绝对不会委屈乔乔,该给的名分跟尊重,一样都不会少。”
看着儿子郑重的承诺,陆母这才真正舒心的笑了。
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
她语气缓了缓,开始谆谆教诲。
“沈家那边,你问问乔乔的意见。”
“如果她同意的话,你尽快找时间去登门拜访一下。”
“虽然说,沈家不同意你们的事情,但他们毕竟是乔乔的亲生父母。”
“于情于理,我们都要主动登门。”
“但,我们也不是摇尾乞怜,是去正大光明的亮个相,把我们的态度跟礼数,做给所有人看。”
“只要我们把礼数做足了,不管他们什么态度,都挑不出你的错来。”
“现在是新社会了,早就不兴包办婚姻那一套了,就算他们不同意,也没关系。”
她不知道沈家那边,为什么极力反对这桩婚事。
陆晏沉各个方面都是极为优秀的。
不管是相貌品德还是能力,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虽然陆家老爷子被打成了反动派,但陆家其他人的政治成分都是清白的。
不能说一点影响没有。
但儿子这些年,军功赫赫,又坐到了团长的位置。
已经极大的削弱了这些不好的影响。
当年陆家跟沈家在一个军区大院里住了那么些年,沈家人的脾性她也知道一些。
只是,她没想到沈家夫妇看起来这么明事理的人。
做起事来,让人这么看低。
亲生女儿在乡下吃了十八年的苦,才找回来两天,就被逼着下了乡。
明显是拿她来挡灾。
这父母当的,也真够可以的。
不怪温乔跟家里关系冷漠,任谁摊上这样的父母,不心寒啊。
也就这孩子争气,凭借自己本事熬出来了。
既然当初放手不管,为何如今又要阻止。
难不成,见亲生女儿有出息了,想把她的价值压榨干净。
想拿她来联姻?
这个倒是极有可能。
以温乔这葱嫩水灵,盘靓条顺的模样,就算在整个京市,恐怕都找不出来几个能比的。
陆母皱了皱眉。
她是真的瞧不上,沈家的这种利己主义的势利做派。
也不想跟这样的人家做亲家。
但,他们是温乔的亲生父母。
避不开的。
陆母想的比较深远一些。
她心中一直坚信,那些磨难会过去,黎明迟早也会到来的。
她们一家早晚都会在京市团聚。
陆家也会恢复以往的辉煌跟荣耀。
到时候,大家又都住在一个军区大院里了。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闹得太僵总归不是好事。
只要他们陆家礼数周全,展现出最大的诚意,就可以了。
陆母顿了顿,接着道。
“主要还是得看乔乔的意思。”
“如果她真的不想去,也不要勉强。”
一切以温乔的意愿为主。
若是她,不愿意再跟沈家有任何的牵扯。
那就井水不犯河水。
再见面,只当是熟悉的陌生人。
以后,陆家就是温乔最坚固的避风港。
她们陆家人都是她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无条件的站在她这一边。
谁敢来欺负温乔,她这个当婆婆的第一个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