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无声的惊雷-《白切黑女主VS高冷男主》

  起:风暴前的宁静

  回到宿舍,门在身后轻轻合上,将外界隔绝。

  林晚背靠着冰凉的门板,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宿舍里只有她一个人,苏晴今晚有选修课。寂静的空间里,她剧烈的心跳声无所遁形,如同擂鼓般在耳边轰鸣。

  “周末有空吗?”

  “我们需要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好好谈一谈。”

  江辰的话语,他当时平静却不容置疑的眼神,在她脑海中反复回放。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邀约,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可能预示着摊牌,或者至少是更深层次试探的信号。他选择在那样一个充满“镜像”隐喻的场景后提出,其意味不言而喻。

  她没有立刻开灯,任由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光透过窗纱,在昏暗的室内投下模糊而扭曲的光影。她滑坐在地板上,抱住膝盖,将脸深深埋入臂弯。

  恐惧吗?是的,有一瞬间,她几乎被那种被看穿的恐惧攫住。但很快,一种更强烈的情绪涌了上来——兴奋。猎人终于引起了猎物的注意,甚至可能是反击。游戏,进入了更危险的阶段。

  她猛地抬起头,眼中之前的慌乱已被冷静的分析所取代。她不能自乱阵脚。她站起身,走到书桌前,打开了台灯。温暖的光线驱散了角落的黑暗,也让她纷乱的心绪逐渐沉淀。

  她需要分析他的意图。

  1. 试探为主: 他可能并没有确凿证据,只是想通过这次单独会面,观察她的反应,寻找破绽。那个“不受打扰的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压力。

  2. 警告与威慑: 他或许已经察觉了她的意图,用这种方式告诉她——“我知道你在做什么,适可而止。”

  3. ……合作? 一个更荒谬,但并非完全不可能的念头闪过。他是否也有他想调查的事情,而她的出现,她的能力,引起了他的兴趣?

  无论是哪种,她都必须在赴约前,做好万全的准备。她打开一个加密的笔记文档,开始梳理所有关于江辰的已知信息,他的习惯,他的弱点,他可能掌握的关于她和她姐姐的线索。她像一个即将踏上最终战场的将军,在沙盘上推演着所有可能。

  手机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是陆子豪发来的信息,问她明天有没有空去看他新发现的“秘密基地”,附带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笑脸表情包。

  林晚看着那条信息,眼神复杂。陆子豪的热情和单纯,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她此刻的算计与阴暗。她深吸一口气,回复了一个委婉的拒绝:“抱歉子豪,周末要全力准备校庆的方案,下次一定去。”

  她需要集中所有精力,应对江辰。任何外界的干扰,尤其是陆子豪这样不可控的变量,都必须暂时排除。

  就在这时,手机又进来一条信息,来自一个没有备注的号码,内容只有简短的一句:

  “小心秦瑶,她好像从后勤那里打听了你负责板块的预算。”

  林晚瞳孔微缩。是苏晴用匿名号码发来的警告。前有江辰的虎视眈眈,后有秦瑶的小动作不断。她感觉自己正走在一条越来越窄的钢丝上,下方是万丈深渊。

  她回复:“收到,继续留意。”

  放下手机,她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周末的会面,将是她计划启动以来,最大的一次考验。

  承:无声的战场

  周末下午,天气有些阴霾,厚重的云层低低地压着天空,仿佛酝酿着一场暴雨。

  江辰约定的地点,并非学校周边常见的咖啡馆,而是位于市中心附近一个安静艺术区里的一家独立书店咖啡馆。这里环境清幽,客人稀少,巨大的落地窗外是一个小小的庭院,绿植掩映,确实是一个“不受打扰”谈话的好地方。

  林晚提前十分钟到达。她今天穿了一件米白色的针织衫和简单的牛仔裤,头发松松地扎起,妆容清淡得几乎看不出,刻意弱化了攻击性,营造出一种温和、易于沟通的氛围。她需要根据“战场”调整自己的“装备”。

  她选了一个靠窗的角落位置,点了一杯热美式,然后从帆布包里拿出校庆的策划稿和一本厚厚的《西方现代戏剧理论》,摊在桌上。她不能显得是专程为这次谈话而来,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公开的“幌子”。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当时钟指向约定时间的最后一秒时,咖啡馆的门被推开,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

  江辰走了进来。

  他穿了一件深灰色的薄款风衣,里面是简单的白色T恤,褪去了平日里在学校那种一丝不苟的正式感,多了几分随性与……不易接近的疏离。他的目光在店内扫过,几乎立刻就锁定了她的位置,然后径直走了过来。

  “抱歉,等久了?”他在她对面坐下,声音平稳。他并没有迟到,甚至可以说是踩点大师。

  “没有,我也刚到。”林晚合上手中的书,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微笑,将手边的菜单推过去,“学长要喝点什么?”

  “冰水,谢谢。”他对走过来的侍者说道,目光随即落在林晚摊开的策划稿和那本戏剧理论上,“在忙校庆的细节?”

  “嗯,正好看到灯光设计部分有些灵感,过来这边安静,顺便查点资料。”林晚自然地解释,手指轻轻点着策划稿上关于“光影象征”的批注,“觉得可以借鉴一些皮兰德娄戏剧里‘戏中戏’的概念,让舞台叙事更有层次感。”

  她在主动展示自己的“专业”和“投入”,同时,也在用“戏中戏”这个词汇,微妙地回应着上次那场“镜像投影”的隐喻。这是一次隐晦的交锋。

  江辰的视线在那行批注上停留了几秒,然后抬眼看她,眼中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欣赏,但快得让人无法捕捉。

  “很好的思路。”他颔首,“艺术节的压轴节目,确实需要一些深度。”

  侍者送来了冰水。江辰修长的手指握住冰冷的玻璃杯壁,却没有喝。他靠在椅背上,姿态看似放松,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始终没有离开林晚。

  “今天找你,除了想听听你对几个节目衔接细节的具体想法,”他切入正题,语气依旧平和,“主要是想聊聊,你对我们学生会目前运作模式的看法。”

  他没有立刻提及任何敏感话题,而是选择了一个看似非常官方且安全的切入点。

  林晚心弦紧绷,面上却不动声色:“学长是想听真话,还是客套话?”

  “当然是真话。”

  “那我直言了。”林晚组织了一下语言,将之前与苏晴分析过的,关于学生会效率、部门壁垒以及资源分配不透明等问题,用清晰、有条理,但稍加修饰(避免显得过于尖锐或早有预谋)的方式阐述出来。她甚至引用了几个具体但无关痛痒的例子来佐证。

  在整个过程中,江辰听得很专注,偶尔会插问一两个关键问题,都精准地切中要害。他的思维敏捷度和对组织运作的理解深度,让林晚暗自心惊。这更像是一场高水平的工作面试,或者说,是两位顶尖谋士在推演沙盘。

  谈话在一种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进行着。窗外,天色愈发阴沉,终于,豆大的雨点开始噼里啪啦地敲打在玻璃窗上,很快就连成了雨幕,将庭院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水汽之中。

  转:雨幕下的质询

  话题,在雨声的掩护下,开始悄然转向。

  “你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远超常人。”江辰忽然话锋一转,目光如同手术刀,试图剖开她礼貌的外壳,“我很好奇,是什么让你对……‘真相’和‘逻辑’,如此执着?”

  来了。真正的试探开始了。

  林晚握着咖啡杯的手微微一顿,杯中的液体泛起细微的涟漪。她抬起眼,迎上他的目光,没有躲闪。

  “可能……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