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管理科的电话来得突兀而不容置疑。理由是冠冕堂皇的——主水管线路检修,涉及林夕所在楼层部分宿舍需要临时清空,为减少对她学习的影响,特为她安排一楼的备用单人间暂住,即刻搬离。
林夕握着听筒,指节微微泛白。心下雪亮。什么水管检修,不过是江辰将她调离相对熟悉、尚有些许转圜空间的环境,投入一个更易于掌控的“囚室”的借口。她甚至能想象出江辰下达指令时,那副冷静而不容置喙的神情。
“好的,老师,我明白了。谢谢通知。”她的声音听不出任何异样,甚至带着一丝被打扰的无奈和顺从。
挂断电话,她环顾这间住了不算太久,却已暗中布置下不少后手的宿舍。没有时间留恋,也没有时间愤怒。她迅速开始整理行李,动作利落,只带走必要的书籍、衣物和那台藏着秘密的笔记本电脑。其他无关紧要的物品,都被她整齐地收纳入柜。她像一名被迫转移阵地的士兵,冷静地执行着撤退程序,不留下任何可能暴露真实意图的痕迹。
前来“协助”搬宿舍的,依旧是那名纪检部的干事,以及一位面无表情的宿舍管理员。整个过程沉默而高效,不过二十分钟,林夕已经站在了一楼走廊尽头那间备用宿舍的门口。
房间号是101。一个充满起始意味,此刻却象征着禁锢的数字。
推门而入,一股久未住人的、带着淡淡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套桌椅,一个狭小的衣柜,以及一扇装着坚固防盗网、对着后院荒僻角落的窗户。光线昏暗,即使打开灯,那惨白的光线也无法驱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压抑感。这里与其说是宿舍,不如说更像一间临时牢房。
“林夕同学,你就暂时住在这里。检修大概需要几天时间,具体等通知。”管理员公式化地交代完,便转身离开。那名干事则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守在了走廊不远处,显然,监视并未因房间的变换而解除,反而因为环境的简化而更加直接。
门在身后关上。林夕放下行李,没有立刻整理,而是走到窗边。防盗网的钢条冰冷坚硬,透过网格,只能看到一小片杂草丛生的院角和远处高耸的、隔绝了外界视线的围墙。一种真正的、物理上的囚禁感,比之前无形的监视更沉重地压迫下来。
她缓缓坐到床沿,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单薄的床单。江辰的这一手,确实狠辣。他剥夺了她最后一点可以利用的空间模糊性,将她彻底暴露在有限的、易于监控的范围内。在这里,任何异常的举动,都会像在白纸上滴落的墨点一样显眼。
但是……
她的目光落在那个随身携带的双肩包上。里面,有她的电脑,有那本夹着金属书签的笔记本。
绝境之中,往往也蕴含着机会。过于集中的监控,有时反而会因为注意力过度聚焦而忽略掉某些盲点。而且,江辰将她逼得越紧,她所能感知到的他的“情绪投入”就越深——那种超越常规调查范围的、近乎个人化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可被利用的裂痕。
她需要耐心。需要像最顶尖的潜伏者一样,蛰伏起来,适应新的环境,观察新的规则,等待时机。
她站起身,开始默默地整理这间临时的“囚室”。将书籍在桌上码放整齐,衣物叠好收入衣柜。动作从容,不见丝毫急躁。她甚至找来抹布和水桶,仔细地擦拭了桌椅和窗台的灰尘,仿佛真的打算在这里安心住下,等待“检修”结束。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近黄昏。窗外的那一小片天空被染成了暗紫色,透出一种凄凉的美感。她打开台灯,暖黄的光晕驱散了一部分冰冷,但也将这方狭小空间映照得更加孤立。
她拿出那份写好的“数据零工”报告,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逻辑漏洞和可能被追踪的细节。然后,她将其装入一个普通的文件袋,封好。
现在,她需要将这份报告交给江辰。这既是服从命令,也是一次主动的、近距离的接触和试探。
她拿起文件袋,走到门口,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门。
那名干事立刻警觉地看了过来。
“我去学生会办公室,交一份江辰学长要的报告。”林夕语气平静地解释,扬了扬手中的文件袋。
干事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我跟你一起去。”
林夕没有反对。她走在前面,干事跟在身后一步之遥。穿过空旷的一楼走廊,脚步声在寂静中回响。她能感觉到背后那道审视的目光,如同芒刺在背。
走出宿舍楼,晚风带着凉意。前往学生会大楼的路,在此刻显得格外漫长。她知道,这次会面,绝不会只是递交一份报告那么简单。江辰一定准备好了新的诘问,新的试探。
她握紧了文件袋,指尖感受到纸张坚硬的边缘。
那就来吧。
她倒要看看,在这间他亲手打造的“囚室”之外,他还能使出怎样的手段。
而此刻,在她不知道的角落,那枚看似普通的金属书签,正静静地躺在笔记本的夹页中。在书签夹层之内,除了她放置的信息纸方块外,边缘处还有一行用特殊荧光材料印制的、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小字迹,需要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才能显现。
那行字是:
【‘观察者’情绪投入度已超阈值。可启动‘情感共鸣’测试。谨慎行事。】
这行字,如同黑暗中悄然亮起的微小路标,指向了一个更加危险,也更加接近核心的计划。
林夕尚未察觉这份来自“皇冠”的额外指令。
她正走向与江辰的再次对峙,走向那看似绝望的囚笼深处。
而微光,往往诞生于至暗之中。
(本章完)
林夕握着听筒,指节微微泛白。心下雪亮。什么水管检修,不过是江辰将她调离相对熟悉、尚有些许转圜空间的环境,投入一个更易于掌控的“囚室”的借口。她甚至能想象出江辰下达指令时,那副冷静而不容置喙的神情。
“好的,老师,我明白了。谢谢通知。”她的声音听不出任何异样,甚至带着一丝被打扰的无奈和顺从。
挂断电话,她环顾这间住了不算太久,却已暗中布置下不少后手的宿舍。没有时间留恋,也没有时间愤怒。她迅速开始整理行李,动作利落,只带走必要的书籍、衣物和那台藏着秘密的笔记本电脑。其他无关紧要的物品,都被她整齐地收纳入柜。她像一名被迫转移阵地的士兵,冷静地执行着撤退程序,不留下任何可能暴露真实意图的痕迹。
前来“协助”搬宿舍的,依旧是那名纪检部的干事,以及一位面无表情的宿舍管理员。整个过程沉默而高效,不过二十分钟,林夕已经站在了一楼走廊尽头那间备用宿舍的门口。
房间号是101。一个充满起始意味,此刻却象征着禁锢的数字。
推门而入,一股久未住人的、带着淡淡霉味的空气扑面而来。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单人床,一套桌椅,一个狭小的衣柜,以及一扇装着坚固防盗网、对着后院荒僻角落的窗户。光线昏暗,即使打开灯,那惨白的光线也无法驱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压抑感。这里与其说是宿舍,不如说更像一间临时牢房。
“林夕同学,你就暂时住在这里。检修大概需要几天时间,具体等通知。”管理员公式化地交代完,便转身离开。那名干事则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守在了走廊不远处,显然,监视并未因房间的变换而解除,反而因为环境的简化而更加直接。
门在身后关上。林夕放下行李,没有立刻整理,而是走到窗边。防盗网的钢条冰冷坚硬,透过网格,只能看到一小片杂草丛生的院角和远处高耸的、隔绝了外界视线的围墙。一种真正的、物理上的囚禁感,比之前无形的监视更沉重地压迫下来。
她缓缓坐到床沿,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单薄的床单。江辰的这一手,确实狠辣。他剥夺了她最后一点可以利用的空间模糊性,将她彻底暴露在有限的、易于监控的范围内。在这里,任何异常的举动,都会像在白纸上滴落的墨点一样显眼。
但是……
她的目光落在那个随身携带的双肩包上。里面,有她的电脑,有那本夹着金属书签的笔记本。
绝境之中,往往也蕴含着机会。过于集中的监控,有时反而会因为注意力过度聚焦而忽略掉某些盲点。而且,江辰将她逼得越紧,她所能感知到的他的“情绪投入”就越深——那种超越常规调查范围的、近乎个人化的关注,本身就是一种可被利用的裂痕。
她需要耐心。需要像最顶尖的潜伏者一样,蛰伏起来,适应新的环境,观察新的规则,等待时机。
她站起身,开始默默地整理这间临时的“囚室”。将书籍在桌上码放整齐,衣物叠好收入衣柜。动作从容,不见丝毫急躁。她甚至找来抹布和水桶,仔细地擦拭了桌椅和窗台的灰尘,仿佛真的打算在这里安心住下,等待“检修”结束。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近黄昏。窗外的那一小片天空被染成了暗紫色,透出一种凄凉的美感。她打开台灯,暖黄的光晕驱散了一部分冰冷,但也将这方狭小空间映照得更加孤立。
她拿出那份写好的“数据零工”报告,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逻辑漏洞和可能被追踪的细节。然后,她将其装入一个普通的文件袋,封好。
现在,她需要将这份报告交给江辰。这既是服从命令,也是一次主动的、近距离的接触和试探。
她拿起文件袋,走到门口,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门。
那名干事立刻警觉地看了过来。
“我去学生会办公室,交一份江辰学长要的报告。”林夕语气平静地解释,扬了扬手中的文件袋。
干事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我跟你一起去。”
林夕没有反对。她走在前面,干事跟在身后一步之遥。穿过空旷的一楼走廊,脚步声在寂静中回响。她能感觉到背后那道审视的目光,如同芒刺在背。
走出宿舍楼,晚风带着凉意。前往学生会大楼的路,在此刻显得格外漫长。她知道,这次会面,绝不会只是递交一份报告那么简单。江辰一定准备好了新的诘问,新的试探。
她握紧了文件袋,指尖感受到纸张坚硬的边缘。
那就来吧。
她倒要看看,在这间他亲手打造的“囚室”之外,他还能使出怎样的手段。
而此刻,在她不知道的角落,那枚看似普通的金属书签,正静静地躺在笔记本的夹页中。在书签夹层之内,除了她放置的信息纸方块外,边缘处还有一行用特殊荧光材料印制的、肉眼无法察觉的微小字迹,需要在特定波长的光线下才能显现。
那行字是:
【‘观察者’情绪投入度已超阈值。可启动‘情感共鸣’测试。谨慎行事。】
这行字,如同黑暗中悄然亮起的微小路标,指向了一个更加危险,也更加接近核心的计划。
林夕尚未察觉这份来自“皇冠”的额外指令。
她正走向与江辰的再次对峙,走向那看似绝望的囚笼深处。
而微光,往往诞生于至暗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