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惜月从出版局回来后,就让发行部的人联系秦大安,让他如果有其他书籍需求的话,他们这边可以帮忙牵线其他出版社。
发行部部长廖经国一听她要秦大安联系其他出版社顿时就坐不住了,着急忙慌地跑到主编办公室问江惜月:“江主编,我们真的要帮其他出版社牵线秦大安这些个体户吗?”
秦大安这些个体户可是他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特别是秦大安,他每个月的销量可占他们出版社销量的30%。
江惜月点头,安抚道:“上级领导希望我们出版社之间能互相帮扶一下,我们虽然可以推辞,但也不能真的什么都不做。”不然就要被说不团结兄弟单位了。
廖经国拧眉,话是这样没错,可他心里还是有些愤然,其他出版社就算了,但锦源出版社,他真的有点不耻。之前又是挖他们的作家,又是学他们出版同类型的书籍的,现在还要把帮他们牵线销售渠道,想想都怄得慌。
江惜月也明白他心里的不乐意,轻笑了下,道:“没事,我们只是帮忙牵线而已,能不能成还要看其他出版社的书够不够吸引人。”她可以自信地说就以他们出版现在出版社的书籍绝对是新颖又吸引人的。
廖经过听她这话后顿时回过味来了,嘿嘿一乐:“江主编说得对,我们只是帮忙牵线而已,能不能成还得看秦大安这些个体户怎么想。”而且他也不信其他出版社真的能和秦大安他们低声下气谈合作。
他就坐等看戏就行了。
事实也如他所想,阎谬他们联系了秦大安这些个体户谈合作确实不顺利。
其一是他们自持国营单位放不下架子,其二是价格方面优惠率不够,让秦大安他们不满意,双方一直僵持不下。
阎谬见秦大安几个个体户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很是不满,他一个出版社的主编亲自和他们谈居然这么不给面子,真是不知好歹。
他努力维持面上的谦和争取道:“各位同志,我们几家出版社是真心实意和你们合作的,我们真的可以保证给了你们报的价格已经是最低的了。”
其他人出版的人也纷纷附和,“是啊,秦同志,我们给你们的价格比书店的价格都要低了,真的不能再低了。”
秦大安布不为所动道:“各位出版社同志,你们也知道我们是个体户,跟你们国营单位不一样,我们的商品进货、商品出货运输、还有人工费这些成本都是我们自己掏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争取一个最低价,才能保证我们的盈利,希望你们理解。”
“是啊,我们是小本买卖不容易的。”其他个体户商户点头附和。
阎谬拧眉问道:“秦同志,我能问下仁和出版社给你们什么价格么?”
“不瞒各位出版社同志,仁和出版社那边给我们价格很优惠,新书比你们报的还要两成,旧书价格更低。”
秦大安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补了句,“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同意我们如果书卖不出去,还可以定期退货。”
“什么?”
“还能退货?”
几家出版社的人面面相觑,有人心里觉得仁和出版社的人脑子不清醒,这好不容易卖出去了还给退货。有人则暗骂仁和出版社开了个不好的开头让他们很被动。
阎谬也没想到仁和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一时间内心很挣扎。
他很清楚仁和答应秦大安说的这些条件,很大原因是仁和出版的书不管是质量还是内容都比其他出版的要好,所以仁和那边根本不担心销量问题,量大了利润自然就有了,退货更是无从说起,而且还能让秦大安他们死心塌地地帮他们卖货。
不得不说他心里对于仁和出版社答应个体户的条件举措还真的有点佩服。
只是他心里还是有些没底,如果答应秦大安的条件,他们出版社的销量也能提高20%吗?毕竟他们出版社出版的书不管是题材还是内容都不上仁和。他担心最后销量没有多少提高,还退货回来,那他们出版社真的是面子里子都丢了。
不仅是他难以做决定,其他出版社的人也一样。
秦大安见阎谬等人面露难色,也不催他们,耐心等着。他跑业务这么久了,谈判能力早练出来了。而且现在他们家的店也不缺书卖。
其他个体户老板见他不动如山,他们当然也是不好催,毕竟现在倒卖书这个生意做得最好的就是秦大安,他们跟着秦哥的路子走就对了。
东阳县出版社的主编率先打破僵局,“秦同志,我们出版社同意你提的要求。”
他明白仁和出版社现在效益好,那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江主编可是他们东阳县人,还上过报,跟着她的思路走,不会亏到哪里去,反正他们出版社现在也是半死不活的状态,搏一把。
秦大安挑眉笑了笑,“一言为定。”
其他出版社的夫人见有人表态了,也开始着急了,纷纷抬头看向阎谬,想看他的决定。
阎谬咬了咬牙,表态道:“我们可以答应秦同志说的条件,但我也希望各位同志答应我们,每部作品下单量每月不能低于2万册。”
在他说出2万册的时候,其他出版社的人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每月2万册的销量,这可是他们都不敢想的销量呢。毕竟他们平时卖给书店的量都没这么多。
秦大安也爽快答应,反正到时候卖得不好还能退货,他们也不亏。
其他出版社的人见阎谬都表态了,也陆陆续续表态。
有的出版社的人还是比较谨慎的,清楚知道自己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优缺点,和秦大安争取了合适的价格,没有限定他们的下单量,当然也没有同意他们定期退货的条件。
最后和秦大安等人谈成合作的一共有6家出版社。
出版社和个体户批发商第一次大量合作这事,不仅是出版局的领导关注,市里的其他领导也有关注,想看看,国营单位和个体户商的合作是否真的能促进国营单位的经济效益。
发行部部长廖经国一听她要秦大安联系其他出版社顿时就坐不住了,着急忙慌地跑到主编办公室问江惜月:“江主编,我们真的要帮其他出版社牵线秦大安这些个体户吗?”
秦大安这些个体户可是他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销售渠道,特别是秦大安,他每个月的销量可占他们出版社销量的30%。
江惜月点头,安抚道:“上级领导希望我们出版社之间能互相帮扶一下,我们虽然可以推辞,但也不能真的什么都不做。”不然就要被说不团结兄弟单位了。
廖经国拧眉,话是这样没错,可他心里还是有些愤然,其他出版社就算了,但锦源出版社,他真的有点不耻。之前又是挖他们的作家,又是学他们出版同类型的书籍的,现在还要把帮他们牵线销售渠道,想想都怄得慌。
江惜月也明白他心里的不乐意,轻笑了下,道:“没事,我们只是帮忙牵线而已,能不能成还要看其他出版社的书够不够吸引人。”她可以自信地说就以他们出版现在出版社的书籍绝对是新颖又吸引人的。
廖经过听她这话后顿时回过味来了,嘿嘿一乐:“江主编说得对,我们只是帮忙牵线而已,能不能成还得看秦大安这些个体户怎么想。”而且他也不信其他出版社真的能和秦大安他们低声下气谈合作。
他就坐等看戏就行了。
事实也如他所想,阎谬他们联系了秦大安这些个体户谈合作确实不顺利。
其一是他们自持国营单位放不下架子,其二是价格方面优惠率不够,让秦大安他们不满意,双方一直僵持不下。
阎谬见秦大安几个个体户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很是不满,他一个出版社的主编亲自和他们谈居然这么不给面子,真是不知好歹。
他努力维持面上的谦和争取道:“各位同志,我们几家出版社是真心实意和你们合作的,我们真的可以保证给了你们报的价格已经是最低的了。”
其他人出版的人也纷纷附和,“是啊,秦同志,我们给你们的价格比书店的价格都要低了,真的不能再低了。”
秦大安布不为所动道:“各位出版社同志,你们也知道我们是个体户,跟你们国营单位不一样,我们的商品进货、商品出货运输、还有人工费这些成本都是我们自己掏的,所以我们必须要争取一个最低价,才能保证我们的盈利,希望你们理解。”
“是啊,我们是小本买卖不容易的。”其他个体户商户点头附和。
阎谬拧眉问道:“秦同志,我能问下仁和出版社给你们什么价格么?”
“不瞒各位出版社同志,仁和出版社那边给我们价格很优惠,新书比你们报的还要两成,旧书价格更低。”
秦大安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补了句,“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同意我们如果书卖不出去,还可以定期退货。”
“什么?”
“还能退货?”
几家出版社的人面面相觑,有人心里觉得仁和出版社的人脑子不清醒,这好不容易卖出去了还给退货。有人则暗骂仁和出版社开了个不好的开头让他们很被动。
阎谬也没想到仁和居然能做到这种程度,一时间内心很挣扎。
他很清楚仁和答应秦大安说的这些条件,很大原因是仁和出版的书不管是质量还是内容都比其他出版的要好,所以仁和那边根本不担心销量问题,量大了利润自然就有了,退货更是无从说起,而且还能让秦大安他们死心塌地地帮他们卖货。
不得不说他心里对于仁和出版社答应个体户的条件举措还真的有点佩服。
只是他心里还是有些没底,如果答应秦大安的条件,他们出版社的销量也能提高20%吗?毕竟他们出版社出版的书不管是题材还是内容都不上仁和。他担心最后销量没有多少提高,还退货回来,那他们出版社真的是面子里子都丢了。
不仅是他难以做决定,其他出版社的人也一样。
秦大安见阎谬等人面露难色,也不催他们,耐心等着。他跑业务这么久了,谈判能力早练出来了。而且现在他们家的店也不缺书卖。
其他个体户老板见他不动如山,他们当然也是不好催,毕竟现在倒卖书这个生意做得最好的就是秦大安,他们跟着秦哥的路子走就对了。
东阳县出版社的主编率先打破僵局,“秦同志,我们出版社同意你提的要求。”
他明白仁和出版社现在效益好,那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江主编可是他们东阳县人,还上过报,跟着她的思路走,不会亏到哪里去,反正他们出版社现在也是半死不活的状态,搏一把。
秦大安挑眉笑了笑,“一言为定。”
其他出版社的夫人见有人表态了,也开始着急了,纷纷抬头看向阎谬,想看他的决定。
阎谬咬了咬牙,表态道:“我们可以答应秦同志说的条件,但我也希望各位同志答应我们,每部作品下单量每月不能低于2万册。”
在他说出2万册的时候,其他出版社的人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每月2万册的销量,这可是他们都不敢想的销量呢。毕竟他们平时卖给书店的量都没这么多。
秦大安也爽快答应,反正到时候卖得不好还能退货,他们也不亏。
其他出版社的人见阎谬都表态了,也陆陆续续表态。
有的出版社的人还是比较谨慎的,清楚知道自己出版社出版的作品优缺点,和秦大安争取了合适的价格,没有限定他们的下单量,当然也没有同意他们定期退货的条件。
最后和秦大安等人谈成合作的一共有6家出版社。
出版社和个体户批发商第一次大量合作这事,不仅是出版局的领导关注,市里的其他领导也有关注,想看看,国营单位和个体户商的合作是否真的能促进国营单位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