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封感谢信投稿到了市里报社。
信上的内容写的是他是一个出版社的一个小编辑,兢兢业业工作了好多年,他以为只要自己多熬几年就有望升职,直到新的副主编到任后,他觉得自己的期望被打败了,心里难免沮丧。
就因为新来的副主编只因为学历高,一毕业职位就给他们这些资历丰富的老职员高,心里当然也不服气。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新来的主编到任后就大刀阔斧改革,决策上胆大求新,扭转了出版社面临关门的困境,还极大鼓舞了社里的职工们的精神面貌,这让他本不看好的人,也受到了极大的改观。
现在出版社效益好,各部门的同志们也积极工作,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他现在是由衷的敬佩新来的主编,也感激她,并且希望以后多多向她学习。
信的最后表明了,最近新主编被举报纯属社里的某个嫉恨新主编抢了他岗位的私心报复,他希望大家因为这样的人而影响新来主编的名誉。
他作为出版社的一员,见证了社里以前的辉煌时刻,也经历了社里低谷期,而现在出版社在新的主编的带来下迎来了崭新的希望,他希望可以一直跟着新的主编一起把出版社办好。
这封信情感真挚,让人看了为之动容。再联想到最近仁和出版社的主编被举报的事,报社记者立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天市报就把这篇感谢信给刊登了出来。
虽然潘文敏被调查污蔑江惜月这事调查已经清楚了,可还是避免不了有些人对江惜月的举报抱有质疑态度。
毕竟世上总有人见不得别人太好,他们用的理由就是苍蝇不叮无缝蛋,为什么人家不举报别人,非得举报你啊。所以这感谢信刊印出来后,原本对江惜月的举报还有质疑的声音,顿时也没了。
仁和出版的职工们看着新鲜出炉的的市报,纷纷议论这感谢信会是谁写的。
只除了李申默默地干自己手里的活计。因为这信是他写的。他也不是不想让同事们知道,只是心里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之前他跟着潘文敏和江主编作对,现在想想都有点尴尬。
赵良也看了报纸,心里有些欣慰,虽然他猜不出感谢信是谁写的,但总归是出版社里的人,而且极大可能是编辑部的同志。
他觉得现在是个好时机,正好他也快卸任了,不如就提前一点。一来可以告知外界,他们出版社很认可江惜月这个新来的主编,二来也是安抚江惜月,免得让她寒心。
他越想越觉得可能。当即就坐不住就去了出版局找萧局长。
萧局长对于他的来意,有些迟疑,“老赵,离你退休还有大半年,你……”
“萧局长,我去意已决,你就别再劝了。”赵良笑道:“仁和在小江的带领下,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萧局长见他语气坚定,也就没再劝了。
江惜月要正式接任仁和出版社主编的职务的消息传开后。
其他出版社也收到风声后,有对江惜月感到钦佩的,有好奇的,当然也有不满的,虽然知道她有才干,但这么年轻就担任一个出版社的主编,算是史无前例。
阎谬在听到消息后,眉心就开始跳个不停。他有预感,他们锦源出版社如果再不能把仁和出版社比下去,以后就会面临被吞并的可能。
他思索再三,就给了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出版社主编打了电话。话里的意思就是要联名否决同江惜月的任命。理由就是江惜月年轻资历不够。如果以后人人都这样,那对那些兢兢业业在岗位上的工人不公平。
赵良知道了他们的阻拦后,气得脸都绿了,忍不住就直接给阎谬打电话,破口大骂,“老阎,你是不是有病,我们仁和出版社的任命,关你什么事,你凭什么阻拦!”
“老赵,你先消消气,听我说两句。”
阎谬耐心劝道:“你在仁和熬了大半辈子了,没机会更进一步,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光景,你就真的甘心被一个小同志给挤出去?我知道小江很有才干,可她年轻啊,以后有大把的机会升迁,你就不考虑下自己?就不想借着社里效益好挪下位置?”
赵良冷哼一声,“我没你老阎这么厚脸皮,社里效益能扭转人家小江功不可没,我可不会干鸡鸣狗盗的事,不是自己的功劳非厚着脸皮抢去。”
以为他不知道呢,这老阎指不定没安好心,说得好听是为他考虑,其实就怕小江担任主编后,会甩开锦源出版社进步的距离,让锦源备受压力。
不等阎谬还说什么,他就挂了电话,然后又给萧局长打电话,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阎谬看着被挂断的电话,气得重重地把话筒放回去,做了几个深呼吸,就去召集各部门开会,想集思广益提高锦源的效益。
一个星期后,江惜月就收到了她正式担任仁和出版社主编的职务。
出版社的其他人虽然早知道这一天,但正式任命下来,他们还是忍不住替江惜月感到高兴。
江惜月也没想到任命书这么快就下来,就去了赵良的办公室问他。
赵良知道她想问什么,笑道:“小江,你别觉得不好意思,你的才干我们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你的任命是众望所归。反正我也差不多要卸任了,提前一点我也好早点松快松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以后的时代是你们年轻人的。”
江惜月原本的千言万语顿时就被堵了回去,最后真诚感激道:“赵主编,谢谢你对我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很快两人就开始了工作交接,江惜月也开启了忙碌的工作生活。
而她担任出版社主编的消息传到县里纺织厂的时候,老吴他们都替她感到高兴。
老姚一脸欣慰:“以前我还担心小江要人鞭策,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她人虽然是懒了点,不过一旦她开始认真了就没有她做不成的事。她到出版社才多久啊,就做出了好几件大事,让人不服都不行。”
老吴点头,也是一脸与有荣焉,“她毕业没回市里的总厂,我还感到惋惜,现在看来她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且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江惜月如果听到老吴这话,一定会讪讪一笑,误会,天大的误会,她就是比较喜欢看故事而已,干一行爱一行这种没得大概!真心和她扯不上关系。
信上的内容写的是他是一个出版社的一个小编辑,兢兢业业工作了好多年,他以为只要自己多熬几年就有望升职,直到新的副主编到任后,他觉得自己的期望被打败了,心里难免沮丧。
就因为新来的副主编只因为学历高,一毕业职位就给他们这些资历丰富的老职员高,心里当然也不服气。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新来的主编到任后就大刀阔斧改革,决策上胆大求新,扭转了出版社面临关门的困境,还极大鼓舞了社里的职工们的精神面貌,这让他本不看好的人,也受到了极大的改观。
现在出版社效益好,各部门的同志们也积极工作,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他现在是由衷的敬佩新来的主编,也感激她,并且希望以后多多向她学习。
信的最后表明了,最近新主编被举报纯属社里的某个嫉恨新主编抢了他岗位的私心报复,他希望大家因为这样的人而影响新来主编的名誉。
他作为出版社的一员,见证了社里以前的辉煌时刻,也经历了社里低谷期,而现在出版社在新的主编的带来下迎来了崭新的希望,他希望可以一直跟着新的主编一起把出版社办好。
这封信情感真挚,让人看了为之动容。再联想到最近仁和出版社的主编被举报的事,报社记者立即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
第二天市报就把这篇感谢信给刊登了出来。
虽然潘文敏被调查污蔑江惜月这事调查已经清楚了,可还是避免不了有些人对江惜月的举报抱有质疑态度。
毕竟世上总有人见不得别人太好,他们用的理由就是苍蝇不叮无缝蛋,为什么人家不举报别人,非得举报你啊。所以这感谢信刊印出来后,原本对江惜月的举报还有质疑的声音,顿时也没了。
仁和出版的职工们看着新鲜出炉的的市报,纷纷议论这感谢信会是谁写的。
只除了李申默默地干自己手里的活计。因为这信是他写的。他也不是不想让同事们知道,只是心里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之前他跟着潘文敏和江主编作对,现在想想都有点尴尬。
赵良也看了报纸,心里有些欣慰,虽然他猜不出感谢信是谁写的,但总归是出版社里的人,而且极大可能是编辑部的同志。
他觉得现在是个好时机,正好他也快卸任了,不如就提前一点。一来可以告知外界,他们出版社很认可江惜月这个新来的主编,二来也是安抚江惜月,免得让她寒心。
他越想越觉得可能。当即就坐不住就去了出版局找萧局长。
萧局长对于他的来意,有些迟疑,“老赵,离你退休还有大半年,你……”
“萧局长,我去意已决,你就别再劝了。”赵良笑道:“仁和在小江的带领下,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萧局长见他语气坚定,也就没再劝了。
江惜月要正式接任仁和出版社主编的职务的消息传开后。
其他出版社也收到风声后,有对江惜月感到钦佩的,有好奇的,当然也有不满的,虽然知道她有才干,但这么年轻就担任一个出版社的主编,算是史无前例。
阎谬在听到消息后,眉心就开始跳个不停。他有预感,他们锦源出版社如果再不能把仁和出版社比下去,以后就会面临被吞并的可能。
他思索再三,就给了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出版社主编打了电话。话里的意思就是要联名否决同江惜月的任命。理由就是江惜月年轻资历不够。如果以后人人都这样,那对那些兢兢业业在岗位上的工人不公平。
赵良知道了他们的阻拦后,气得脸都绿了,忍不住就直接给阎谬打电话,破口大骂,“老阎,你是不是有病,我们仁和出版社的任命,关你什么事,你凭什么阻拦!”
“老赵,你先消消气,听我说两句。”
阎谬耐心劝道:“你在仁和熬了大半辈子了,没机会更进一步,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的光景,你就真的甘心被一个小同志给挤出去?我知道小江很有才干,可她年轻啊,以后有大把的机会升迁,你就不考虑下自己?就不想借着社里效益好挪下位置?”
赵良冷哼一声,“我没你老阎这么厚脸皮,社里效益能扭转人家小江功不可没,我可不会干鸡鸣狗盗的事,不是自己的功劳非厚着脸皮抢去。”
以为他不知道呢,这老阎指不定没安好心,说得好听是为他考虑,其实就怕小江担任主编后,会甩开锦源出版社进步的距离,让锦源备受压力。
不等阎谬还说什么,他就挂了电话,然后又给萧局长打电话,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
而阎谬看着被挂断的电话,气得重重地把话筒放回去,做了几个深呼吸,就去召集各部门开会,想集思广益提高锦源的效益。
一个星期后,江惜月就收到了她正式担任仁和出版社主编的职务。
出版社的其他人虽然早知道这一天,但正式任命下来,他们还是忍不住替江惜月感到高兴。
江惜月也没想到任命书这么快就下来,就去了赵良的办公室问他。
赵良知道她想问什么,笑道:“小江,你别觉得不好意思,你的才干我们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你的任命是众望所归。反正我也差不多要卸任了,提前一点我也好早点松快松快。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以后的时代是你们年轻人的。”
江惜月原本的千言万语顿时就被堵了回去,最后真诚感激道:“赵主编,谢谢你对我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很快两人就开始了工作交接,江惜月也开启了忙碌的工作生活。
而她担任出版社主编的消息传到县里纺织厂的时候,老吴他们都替她感到高兴。
老姚一脸欣慰:“以前我还担心小江要人鞭策,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她人虽然是懒了点,不过一旦她开始认真了就没有她做不成的事。她到出版社才多久啊,就做出了好几件大事,让人不服都不行。”
老吴点头,也是一脸与有荣焉,“她毕业没回市里的总厂,我还感到惋惜,现在看来她是干一行爱一行,而且都能混得风生水起。”
江惜月如果听到老吴这话,一定会讪讪一笑,误会,天大的误会,她就是比较喜欢看故事而已,干一行爱一行这种没得大概!真心和她扯不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