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主动侦察-《盖世悍卒》

  针对性训练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士兵们每日在泥泞与汗水中摸爬滚打,虽然叫苦不迭,但眼神中的茫然逐渐被一种目标明确的坚毅所取代。然而,江辰心中的紧迫感并未随之减轻。操练场上的模拟终究是纸上谈兵,蛮族不会按照他的剧本来行动。那张写满分析的皮纸,需要实时更新的、鲜活的情报来填充和验证。

  被动等待蛮族叩边,然后凭险据守,固然是边军一贯的做法,但代价太大,如同黑山墩之夜,每一次都是赌上全部身家的血战。江辰厌恶这种将主动权拱手让人的感觉。

  他需要眼睛,需要耳朵,需要将触角主动伸向草原,提前感知蛮族的动向,洞悉他们的意图。甚至…有机会的话,主动创造有利于己方的战机。

  “主动侦察?”当江辰在军事会议上向周卓校尉提出这个建议时,不仅周卓皱起了眉头,其他几位老牌队正也纷纷投来诧异甚至不以为然的目光。

  “江队正,你部新立,锐气可嘉。”一位资历颇老的队正摸着下巴,语气带着几分前辈的“教诲”意味,“但这主动出击,风险未免太大。草原是蛮子的地盘,他们来去如风,哨探精锐。我们派小队出去,人生地不熟,很容易被发现、被围歼,那就是送死!以往不是没有过教训。依我看,还是加固工事,严守烽燧,以逸待劳方为上策。”

  “王队正言之有理。”另一人附和道,“咱们的职责是守好戍垒。贸然出去,折损了人手,反而削弱自身防务。再说,就算探到点什么,又能如何?咱们还能主动去打他们不成?”

  保守的氛围弥漫在整个议事厅。边军多年来奉行的就是守势战略,主动侦察在他们看来,是吃力不讨好的冒险行为。

  周卓校尉没有立刻表态,他手指敲着桌面,目光审视着江辰:“江辰,你想主动侦察,目的何在?要知道,派出小队,一旦失手,不仅损兵折将,更可能打草惊蛇,反引来蛮族警惕。”

  江辰早已料到会遭遇阻力,他不慌不忙,拱手道:“校尉,诸位大人。卑职以为,固守待援固然是根本,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以往我们被动接战,对蛮族的兵力调动、部落集结、后勤粮草一无所知,往往等到兵临城下才仓促应战,极其被动。”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沉稳:“主动侦察,并非要寻求与敌大队接战。目的是摸清蛮族近期活动规律,探查其营地远近,甚至…若能发现其小股游骑或后勤车队,未必不能相机行事,予以打击,既可削弱其实力,又能提振我军士气,更能获取第一手情报。”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更何况,我军新换装部分军械,新练战术,亟需小规模实战检验。在可控的风险下,用小队进行试探,比将来大战时才发现问题要好得多。即便有所折损,也是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番话有理有据,既阐述了必要性,又提到了检验新战法的重要性,甚至隐含了“用较小代价换情报”的冷酷计算,让几位老队正一时语塞。

  周卓沉吟片刻。他欣赏江辰的锐气和想法,但也顾忌风险。最终,他折中道:“既然你坚持,那便准你试行。但范围仅限于黑山墩以北五十里内,绝不可深入险地。每次派出小队不得超过二十人,需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带队,速去速回,以探查为主,非万不得已,不得接战。一切,以安全返回为第一要务!”

  “末将遵命!”江辰要的就是这个许可。

  回到营区,江辰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他并未贸然派出大量人手,而是精心挑选了第一批侦察人员。

  队长由李铁担任,他经验最丰富,性格沉稳中带着果决。队员则包括两名第十火的老兵,以及五名在近期针对性训练中表现最为突出、心理素质过硬、且对草原地形略有了解的新兵。郑桦也被江辰点名加入,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记录习惯,对于情报收集至关重要。

  出发前夜,江辰将小队召集到仓库,进行最后的任务简报。墙上挂着一幅简陋的、根据以往零星信息拼凑而成的周边地形草图。

  “你们的任务,不是去厮杀,是去看,去听,去记。”江辰指着草图上的几个区域,“重点探查这几个方向的水源地和以往蛮族活动频繁的河谷。注意观察地面痕迹——马蹄印的新旧、数量、方向;营地遗留的灰烬、粪便;是否有大规模人员集结的迹象…”

  他详细交代了各种需要留意的细节,甚至包括不同部落的标记差异。“遇到蛮族小队,能避则避,若无法避开,则以雷霆手段迅速歼灭,不留活口,然后立刻撤离,不得恋战!”

  江辰又拿出几件特制的装备:用哑光处理、不会反光的皮片和麻布制成的简易伪装服;配备了新式颗粒火药、威力更大且受潮影响更小的“改进型震天雷”(每人仅配两枚);以及最重要的——三枚特制的“火药信号箭”。

  “一旦遭遇无法应对的危险,或发现重大敌情,立刻发射信号箭。红色代表遇险求救,绿色代表发现敌踪但可应对,黄色代表发现重大敌情需后方警惕。我们会根据信号,尽可能接应。”

  李铁等人仔细听着,将每一条命令和注意事项牢记在心。新兵们既紧张又兴奋,手心冒汗,反复检查着自己的装备。这是他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击,不再是操练场上的模拟。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小队一行九人,牵着战马,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黑山墩戍垒,如同水滴融入大海,消失在北方苍茫的草原之中。

  等待的日子变得格外漫长。江辰表面平静,依旧督促操练,处理军务,但心神却不自觉地牵挂着北方。每一次烽燧台上升起的狼烟,都会让他心头一紧。

  第一天,平安无事。 第二天,依旧没有消息。 营中开始出现一些窃窃私语,甚至有其他队的军官看似无意地提起“年轻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