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统一铸就了秩序的脊梁,经济一体化疏通了奔涌的血脉。
然而,江辰深知,若要这名为“联邦”的庞然巨物真正凝聚不散、戮力同心,还需要为其注入一个不朽的灵魂。
这灵魂,便是超越地域、部落与过往恩怨的,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塑造“联邦公民”这一全新的身份,让来自天南地北、习俗各异的人们,从心底里说出“我们”二字,其难度,尤甚于打赢十场战争。
---
新希望城,联邦文化与教育部(由原“知识与文化部”升格而来)的顶层观景厅内,一场关乎文明灵魂的会议正在举行。窗外,是日渐繁华、车水马龙的城市景象;窗内,气氛却带着思想交锋特有的凝重。
江辰依旧坐镇主位,但今日的主角,是新任文化与教育部长,原“知识回响”档案馆的副守藏史,文质彬彬却目光坚定的苏文瑾。林薇、雷娜亦在席,因为文化与认同的塑造,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与武力的守护。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展示着一份份令人触目惊心的调查报告:
语言隔阂: 联邦境内已记录在案的语言、方言超过三百种,许多偏远地区民众完全无法用通用语交流,基层政令传达、技术推广困难重重。
历史认知碎片化:各势力对“大灾变”的起因、过程认知迥异,历史叙述或被神化、或被扭曲、或充满仇恨,缺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反思。
身份归属混乱:绝大多数民众的认同感仍停留在“XX部落的人”、“XX聚落的民”,对“联邦公民”概念模糊,缺乏归属感与荣誉感。
“元首,诸位,”苏文瑾的声音温和却有力,如同涓流穿透岩石,“肌肉与骨骼已然强健,血脉亦在贯通。如今,是时候为我们共同的躯体,注入一个统一的灵魂了。否则,外力一击,或有分崩离析之危。”
他提出了三大核心战略:
“第一,语言为桥,推广联邦通用语! 确立以旧时代‘普通话’为基础、吸收各地方言合理元素的‘联邦语’为唯一官方及教学语言。强制要求所有学校、官方场合、公共媒体使用。设立遍布各处的‘联邦语夜校’、‘扫盲点’,目标在五年内,实现十六岁以上公民联邦语普及率超过八成!”
“第二,历史为鉴,编写共同历史教材! 集合各方学者,去伪存真,编纂一部客观、公正的《联邦通史》。从大灾变的科技灾难与人性反思写起,涵盖黑暗时代的挣扎、重建时期的探索,直至联邦成立的辉煌。必须明确:我们的共同敌人是过去的愚昧与混乱,而非彼此!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文明的未来!”
“第三,仪式与象征,塑造公民身份认同! 设计并推广联邦旗、联邦徽、联邦服(标准制式)。创作联邦之歌,确立联邦成立日为法定节日‘复兴日’。在所有公共场所、学校、军队,推行升旗仪式、宣誓仪式。让联邦的符号,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计划宏大,立意高远。但台下,几位来自保有强烈自身文化特色地区的代表,脸上已露出明显的不豫之色。
“苏部长此言差矣!”一位来自西部高原、以古老诗歌和独特语言为傲的部落长老,颤巍巍地站起,手中镶嵌着宝石的权杖重重顿地,“语言乃神灵所赐,是我部族之魂!强制推行你们的语言,是要扼杀我们的传承,让我们忘记祖先吗?!”
“还有历史!”一位来自南部丛林、脸上纹着部落战纹的酋长声音低沉,“我们的史诗代代传唱,记录了祖先如何与变异兽搏杀,如何与其他部落征战!你们编写的‘公正’历史,会不会把我们的英雄写成强盗?把我们的抗争写成叛乱?”
“那些旗子、徽章、歌曲……”一位北地机车族的老技师嘟囔着,“能有我们机油的轰鸣和风驰电掣的自由感让人热血沸腾吗?”
质疑声再起,这一次,关乎的是比利益更深的——文化与信仰的根。
苏文瑾没有急于反驳,他示意助手播放了一段影像:
画面中,一个来自东部渔村的孩子,因为语言不通,在联邦设立的新式学校里被孤立,眼神惶恐;一支联邦医疗队因为无法与当地居民有效沟通,延误了疫情防治;两个因为历史宿怨而敌对的聚落,即便在联邦治下,依旧摩擦不断……
“长老,酋长,诸位,”苏文瑾的声音带着深沉的悲悯,“我理解你们对自身文化的珍视。联邦从未要求你们忘记自己的语言、歌谣和历史。相反,联邦鼓励文化的多样性,这将是我们文明宝贵的财富。”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但是,我们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能让来自高原的孩子与来自丛林的孩子成为朋友的桥梁,一座能让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的桥梁!这座桥,就是联邦通用语,就是共同的历史认知!”
“我们不是要扼杀,而是要融合与升华!”他提高声调,“你们的古老语言,联邦会拨款资助研究、记录、保存!你们的部落史诗,可以被收录进联邦的文化宝库,作为《通史》的重要补充,让更多人了解你们的英勇与智慧!”
“至于象征与仪式,”他看向那位机车族老技师,微笑道,“联邦的旗帜,代表着庇护你们免受外敌欺凌的力量;联邦的歌曲,歌唱的是包括你们在内的、所有人为自由与未来奋斗的精神!这与你热爱机油轰鸣和疾驰的自由,并不矛盾,反而是对这份自由最坚实的保障!”
怀柔与疏导,苏文瑾做得淋漓尽致。
然而,文化的惯性是巨大的。仍有代表面露倔强,难以接受。
这时,江辰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看那些反对者,而是走到了观景厅那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生机勃勃的城市。
“你们看下面,”江辰的声音平静地传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些行走的人,他们来自哪里?可能有你的部落,有他的聚落,有我曾经守护的希望堡……”
他转过身,目光深邃如星海,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一百年前,或许更久,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类。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也因傲慢与贪婪,亲手将其推入深渊。”
“大灾变不是某个部落的灾难,是全人类的悲剧!”
“黑暗时代的挣扎,不是某个聚落的独有记忆,是我们所有人祖辈共同的噩梦!”
“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争论语言,争论历史,争论符号……这一切的根源,是因为我们忘记了那个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共同点——”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如同洪钟,敲击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我们,都是劫后余生的人类!都是这片土地上的幸存者!都是不甘灭亡、渴望复兴的文明火种!”
“语言、历史、符号,它们应该是工具,是纽带,是让我们记住‘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坐标!而不是将我们再次分割开来的藩篱!”
江辰走到那位高原长老面前,语气沉凝:“长老,您的语言很美,您的诗歌充满了智慧。但您希望您的子孙后代,永远只能在这高原之上吟唱,无法与更广阔世界的人交流,无法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吗?”
他又看向那位丛林酋长:“酋长,您的史诗很悲壮,记录了祖先的荣光。但您希望您的部落,永远背负着与其他部落的世仇,在仇恨的循环中不断流血,无法拥抱联邦带来的和平与发展吗?”
他的话语,直指人心最柔软也最现实的期盼。
“联邦要做的,是给你们的孩子插上能飞得更高的翅膀,是给你们的部落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联邦公民,这个身份,不是要剥夺你们的过去,而是赋予你们一个共同的、更光明的未来!”
“在这个身份下,你们依然是高原的雄鹰,丛林的猎豹,北地的狂风!但同时,你们更是守护彼此、共建家园的兄弟姐妹!”
江辰的声音带着无比的真诚与力量,回荡在观景厅内:
“我在此承诺:联邦将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基金’,全力支持各民族语言、文化、技艺的传承与研究!你们的历史,将堂堂正正地写入联邦的史册!你们的节日,将成为联邦共同庆祝的佳节!”
“但我也要求:必须无条件推行联邦通用语!必须学习共同的历史教材!必须认同联邦公民的身份!”
“这,是文明存续的代价,也是通往复兴的唯一道路!”
“现在,告诉我,”江辰的目光如同燎原之火,扫过全场,“你们是选择抱着旧日的碎片沉沦,还是选择握住彼此的手,共同开创一个属于所有‘联邦公民’的、前所未有的伟大文明?!”
沉默。
长久的沉默。
那位高原长老看着江辰清澈而坚定的眼眸,又想起部落里孩子们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目光,手中的权杖慢慢垂落,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眼中老泪纵横。
那位丛林酋长攥紧了拳头,又缓缓松开,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为了……孩子们。”长老哽咽着,说出了五个字。
“为了……不再流血。”酋长低沉地回应。
妥协,在这一刻达成。不是为了强权,而是为了希望。
文化的熔炉,开始熊熊燃烧。
接下来的日子里,联邦全境掀起了学习联邦语的热潮。夜校里灯火通明,田野地头有人捧着课本,连集市上的叫卖声也开始夹杂着生硬的联邦语。
第一批《联邦通史》(试用版)教材下发到各级学校,教师们开始向孩子们讲述那段充满伤痛、反思与希望的共同历史。
联邦的旗帜在越来越多的屋顶升起,联邦的徽记出现在人们的衣襟、工具和车辆上。那首旋律激昂、歌词充满希望的《联邦之歌》,开始在城市、在乡村、在军营中传唱。
尽管过程中仍有不适、摩擦甚至小范围的抵制,但大势已成,不可逆转。
数月后,在一次边境冲突中,一支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落的士兵混编而成的联邦边防连,在被数倍于己的掠夺者包围时,他们没有各自为战,没有抛弃战友。他们用略显生疏但坚定的联邦语互相鼓励,高唱着《联邦之歌》,以“联邦公民”的名义,死战不退,最终等来了援军,创造了奇迹。
捷报传回,举国震动。
江辰看着战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文化的种子,已经开始在血与火的浇灌下,生根发芽。
那面红底金星的联邦旗帜,在人们心中,不再仅仅是一块布,而是他们愿意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精神图腾。
“联邦公民”这四个字,开始拥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和滚烫烫的温度。
文明的灵魂,正被一点点塑造,一点点凝聚。这条通往认同的道路依旧漫长,但最艰难的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踏了出去。
然而,江辰深知,若要这名为“联邦”的庞然巨物真正凝聚不散、戮力同心,还需要为其注入一个不朽的灵魂。
这灵魂,便是超越地域、部落与过往恩怨的,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塑造“联邦公民”这一全新的身份,让来自天南地北、习俗各异的人们,从心底里说出“我们”二字,其难度,尤甚于打赢十场战争。
---
新希望城,联邦文化与教育部(由原“知识与文化部”升格而来)的顶层观景厅内,一场关乎文明灵魂的会议正在举行。窗外,是日渐繁华、车水马龙的城市景象;窗内,气氛却带着思想交锋特有的凝重。
江辰依旧坐镇主位,但今日的主角,是新任文化与教育部长,原“知识回响”档案馆的副守藏史,文质彬彬却目光坚定的苏文瑾。林薇、雷娜亦在席,因为文化与认同的塑造,离不开科技的支持与武力的守护。
巨大的全息屏幕上,展示着一份份令人触目惊心的调查报告:
语言隔阂: 联邦境内已记录在案的语言、方言超过三百种,许多偏远地区民众完全无法用通用语交流,基层政令传达、技术推广困难重重。
历史认知碎片化:各势力对“大灾变”的起因、过程认知迥异,历史叙述或被神化、或被扭曲、或充满仇恨,缺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反思。
身份归属混乱:绝大多数民众的认同感仍停留在“XX部落的人”、“XX聚落的民”,对“联邦公民”概念模糊,缺乏归属感与荣誉感。
“元首,诸位,”苏文瑾的声音温和却有力,如同涓流穿透岩石,“肌肉与骨骼已然强健,血脉亦在贯通。如今,是时候为我们共同的躯体,注入一个统一的灵魂了。否则,外力一击,或有分崩离析之危。”
他提出了三大核心战略:
“第一,语言为桥,推广联邦通用语! 确立以旧时代‘普通话’为基础、吸收各地方言合理元素的‘联邦语’为唯一官方及教学语言。强制要求所有学校、官方场合、公共媒体使用。设立遍布各处的‘联邦语夜校’、‘扫盲点’,目标在五年内,实现十六岁以上公民联邦语普及率超过八成!”
“第二,历史为鉴,编写共同历史教材! 集合各方学者,去伪存真,编纂一部客观、公正的《联邦通史》。从大灾变的科技灾难与人性反思写起,涵盖黑暗时代的挣扎、重建时期的探索,直至联邦成立的辉煌。必须明确:我们的共同敌人是过去的愚昧与混乱,而非彼此!我们的共同目标,是文明的未来!”
“第三,仪式与象征,塑造公民身份认同! 设计并推广联邦旗、联邦徽、联邦服(标准制式)。创作联邦之歌,确立联邦成立日为法定节日‘复兴日’。在所有公共场所、学校、军队,推行升旗仪式、宣誓仪式。让联邦的符号,融入日常,深入人心!”
计划宏大,立意高远。但台下,几位来自保有强烈自身文化特色地区的代表,脸上已露出明显的不豫之色。
“苏部长此言差矣!”一位来自西部高原、以古老诗歌和独特语言为傲的部落长老,颤巍巍地站起,手中镶嵌着宝石的权杖重重顿地,“语言乃神灵所赐,是我部族之魂!强制推行你们的语言,是要扼杀我们的传承,让我们忘记祖先吗?!”
“还有历史!”一位来自南部丛林、脸上纹着部落战纹的酋长声音低沉,“我们的史诗代代传唱,记录了祖先如何与变异兽搏杀,如何与其他部落征战!你们编写的‘公正’历史,会不会把我们的英雄写成强盗?把我们的抗争写成叛乱?”
“那些旗子、徽章、歌曲……”一位北地机车族的老技师嘟囔着,“能有我们机油的轰鸣和风驰电掣的自由感让人热血沸腾吗?”
质疑声再起,这一次,关乎的是比利益更深的——文化与信仰的根。
苏文瑾没有急于反驳,他示意助手播放了一段影像:
画面中,一个来自东部渔村的孩子,因为语言不通,在联邦设立的新式学校里被孤立,眼神惶恐;一支联邦医疗队因为无法与当地居民有效沟通,延误了疫情防治;两个因为历史宿怨而敌对的聚落,即便在联邦治下,依旧摩擦不断……
“长老,酋长,诸位,”苏文瑾的声音带着深沉的悲悯,“我理解你们对自身文化的珍视。联邦从未要求你们忘记自己的语言、歌谣和历史。相反,联邦鼓励文化的多样性,这将是我们文明宝贵的财富。”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但是,我们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梁!一座能让来自高原的孩子与来自丛林的孩子成为朋友的桥梁,一座能让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的桥梁!这座桥,就是联邦通用语,就是共同的历史认知!”
“我们不是要扼杀,而是要融合与升华!”他提高声调,“你们的古老语言,联邦会拨款资助研究、记录、保存!你们的部落史诗,可以被收录进联邦的文化宝库,作为《通史》的重要补充,让更多人了解你们的英勇与智慧!”
“至于象征与仪式,”他看向那位机车族老技师,微笑道,“联邦的旗帜,代表着庇护你们免受外敌欺凌的力量;联邦的歌曲,歌唱的是包括你们在内的、所有人为自由与未来奋斗的精神!这与你热爱机油轰鸣和疾驰的自由,并不矛盾,反而是对这份自由最坚实的保障!”
怀柔与疏导,苏文瑾做得淋漓尽致。
然而,文化的惯性是巨大的。仍有代表面露倔强,难以接受。
这时,江辰缓缓站起身。他没有看那些反对者,而是走到了观景厅那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下方生机勃勃的城市。
“你们看下面,”江辰的声音平静地传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那些行走的人,他们来自哪里?可能有你的部落,有他的聚落,有我曾经守护的希望堡……”
他转过身,目光深邃如星海,扫过在场每一个人。
“一百年前,或许更久,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人类。我们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也因傲慢与贪婪,亲手将其推入深渊。”
“大灾变不是某个部落的灾难,是全人类的悲剧!”
“黑暗时代的挣扎,不是某个聚落的独有记忆,是我们所有人祖辈共同的噩梦!”
“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争论语言,争论历史,争论符号……这一切的根源,是因为我们忘记了那个最根本、也最重要的共同点——”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如同洪钟,敲击在每个人的灵魂深处:
“我们,都是劫后余生的人类!都是这片土地上的幸存者!都是不甘灭亡、渴望复兴的文明火种!”
“语言、历史、符号,它们应该是工具,是纽带,是让我们记住‘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的坐标!而不是将我们再次分割开来的藩篱!”
江辰走到那位高原长老面前,语气沉凝:“长老,您的语言很美,您的诗歌充满了智慧。但您希望您的子孙后代,永远只能在这高原之上吟唱,无法与更广阔世界的人交流,无法学习更先进的知识吗?”
他又看向那位丛林酋长:“酋长,您的史诗很悲壮,记录了祖先的荣光。但您希望您的部落,永远背负着与其他部落的世仇,在仇恨的循环中不断流血,无法拥抱联邦带来的和平与发展吗?”
他的话语,直指人心最柔软也最现实的期盼。
“联邦要做的,是给你们的孩子插上能飞得更高的翅膀,是给你们的部落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联邦公民,这个身份,不是要剥夺你们的过去,而是赋予你们一个共同的、更光明的未来!”
“在这个身份下,你们依然是高原的雄鹰,丛林的猎豹,北地的狂风!但同时,你们更是守护彼此、共建家园的兄弟姐妹!”
江辰的声音带着无比的真诚与力量,回荡在观景厅内:
“我在此承诺:联邦将设立‘民族文化保护基金’,全力支持各民族语言、文化、技艺的传承与研究!你们的历史,将堂堂正正地写入联邦的史册!你们的节日,将成为联邦共同庆祝的佳节!”
“但我也要求:必须无条件推行联邦通用语!必须学习共同的历史教材!必须认同联邦公民的身份!”
“这,是文明存续的代价,也是通往复兴的唯一道路!”
“现在,告诉我,”江辰的目光如同燎原之火,扫过全场,“你们是选择抱着旧日的碎片沉沦,还是选择握住彼此的手,共同开创一个属于所有‘联邦公民’的、前所未有的伟大文明?!”
沉默。
长久的沉默。
那位高原长老看着江辰清澈而坚定的眼眸,又想起部落里孩子们渴望了解外面世界的目光,手中的权杖慢慢垂落,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眼中老泪纵横。
那位丛林酋长攥紧了拳头,又缓缓松开,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为了……孩子们。”长老哽咽着,说出了五个字。
“为了……不再流血。”酋长低沉地回应。
妥协,在这一刻达成。不是为了强权,而是为了希望。
文化的熔炉,开始熊熊燃烧。
接下来的日子里,联邦全境掀起了学习联邦语的热潮。夜校里灯火通明,田野地头有人捧着课本,连集市上的叫卖声也开始夹杂着生硬的联邦语。
第一批《联邦通史》(试用版)教材下发到各级学校,教师们开始向孩子们讲述那段充满伤痛、反思与希望的共同历史。
联邦的旗帜在越来越多的屋顶升起,联邦的徽记出现在人们的衣襟、工具和车辆上。那首旋律激昂、歌词充满希望的《联邦之歌》,开始在城市、在乡村、在军营中传唱。
尽管过程中仍有不适、摩擦甚至小范围的抵制,但大势已成,不可逆转。
数月后,在一次边境冲突中,一支由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落的士兵混编而成的联邦边防连,在被数倍于己的掠夺者包围时,他们没有各自为战,没有抛弃战友。他们用略显生疏但坚定的联邦语互相鼓励,高唱着《联邦之歌》,以“联邦公民”的名义,死战不退,最终等来了援军,创造了奇迹。
捷报传回,举国震动。
江辰看着战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文化的种子,已经开始在血与火的浇灌下,生根发芽。
那面红底金星的联邦旗帜,在人们心中,不再仅仅是一块布,而是他们愿意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精神图腾。
“联邦公民”这四个字,开始拥有了沉甸甸的分量,和滚烫烫的温度。
文明的灵魂,正被一点点塑造,一点点凝聚。这条通往认同的道路依旧漫长,但最艰难的第一步,已经稳稳地踏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