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淬火之刃,帝国筋骨-《盖世悍卒》

  帝国科学院材料学部,“金刚”计划实验室。空气灼热,弥漫着金属与焦炭混合的独特气味,仿佛巨龙的吐息。这里没有“霓裳”计划的瑰丽色彩,也没有“火龙”计划的狂暴轰鸣,有的只是熔炉永恒的咆哮、锻锤单调而沉重的撞击声,以及一种近乎凝固的、与钢铁本身一样的沉默与坚韧。然而,正是这片看似沉闷的领域,即将迸发出决定帝国工业与军事命运的最炽热火花。

  一、 绝望的循环:碎屑与废铁之山

  老专家石坚站在一座由各种扭曲、断裂、布满裂纹的金属试件堆成的小山前,古铜色的脸上刻满了疲惫的沟壑。这是他和他团队近一年来的“成果”——一座失败的纪念碑。皇帝钦点的“高级合金”目标,像一座望不见顶的雪山,横亘在前。

  最初的热情早已被无数次失败磨蚀殆尽。他们尝试了院长(江辰)提供的所有可能元素:铬、镍、钒……但每一次满怀希望的熔炼、锻打、淬火之后,得到的往往是更深的失望。加入铬,钢变硬了,却也脆了,一锤下去便四分五裂;加入镍,韧性好了,强度却提升有限,无法承受极高的应力。仿佛这些元素在钢铁的血液里相互排斥,无法融合成理想的强韧之躯。

  “师父,又……又裂了。”年轻的学徒捧着一块刚刚在拉力测试中断裂的试件,声音带着哭腔。试件的断口呈现出一种晶粒粗大的脆性形态,意味着它无法用于任何承受冲击的部件。

  实验室里弥漫着一种无形的低气压。经费在燃烧,时间在流逝,外界甚至开始传出风言风语,说“金刚”计划是科学院最大的吞金兽,注定徒劳无功。连最坚定的助手,眼神中也开始流露出怀疑。

  石坚没有说话,只是拿起那块断裂的试件,手指摩挲着冰冷的断口,仿佛能触摸到那失败的纹理。他走到熊熊燃烧的坩埚炉前,炉火映照着他坚毅却又布满血丝的双眼。难道院长的指引是错的?难道帝国的工业筋骨,真的无法超越传统的极限?

  二、 绝境中的星火:锰的启示与钨的狂想

  就在团队士气最低落的时候,院长江辰再次亲临这间充满挫败感的实验室。他没有带来责备,而是带来了两分薄薄的、却重若千钧的资料。

  一份资料重点标注了“锰”元素。江辰指出,锰不仅能脱氧除硫,净化钢质,更重要的是,在特定含量下,它能显着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尤其是经“水淬”处理后,能获得一种异常强韧的组织结构(暗示奥氏体锰钢的概念)。他特别强调,关键在于找到那个精确的“临界点”,多一分则脆,少一分则弱。

  另一份资料,则提到了一种密度极高、极其坚硬、但熔点也高得可怕的金属——“钨”。江辰的描述近乎神话:若能将其少量融入钢中,或将造就出即使在红热状态下也能保持极高硬度的“高速钢”,用于切削工具,无往不利;若用于穿甲弹头,则无坚不摧!

  “锰,是强健筋骨的良药;钨,是打造神兵的胚材。”江辰看着石坚,目光灼灼,“前路艰难,朕知。但帝国的未来,需要这把更锋利的剑,更坚固的盾!朕信你,石坚,信你的手,信你的心,能把这天地精华,炼入我华夏钢铁之中!”

  皇帝的话,如同强心剂,注入了石坚和整个团队濒临枯竭的心田。那份信任和期望,重燃了他们几乎熄灭的斗志。

  三、 千锤百炼:“猛火”与“韧水”的诞生

  研究重心立刻调整。团队分成了两组。

  一组主攻“锰钢”。过程依旧充满坎坷。锰的含量控制极其精细,淬火的速度、温度更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实验室里彻夜响着调整配比的争论声、记录数据的沙沙声,以及试件测试时发出的或令人振奋或令人叹息的声响。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微调,在一个黎明将至的时刻,一块新出炉的锰钢试件被夹上了拉力机。拉应力不断攀升,超过了以往所有记录的极限,但试件只是均匀地变形,展现出惊人的塑性,最终在达到一个恐怖数值时才断裂,断口细腻均匀。

  “成了!师父!你看这韧性!”学徒激动地大喊。

  石坚接过试件,用力弯折,感受到那股强大的回弹力,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这种被命名为“韧水”的锰钢,其优异的抗冲击和耐磨性,正是制造铁轨、轴承、挖掘铲齿以及坦克履带(概念雏形)的绝佳材料!

  另一组挑战难度更高的“钨钢”。钨的熔点极高,如何让其均匀地融入钢水是最大难题。多次尝试,钨粉不是漂浮就是沉淀,无法融合。石坚大胆提出采用“粉末冶金”的雏形思路:将极细的钨粉与铁粉混合,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的通氢烧结,再反复锻打。

  这个过程对温度和时间的控制要求近乎苛刻。失败,失败,依旧是失败。但当第一块呈现出暗灰色、密度手感迥异于普通钢铁的钨钢试件被成功锻造出来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打磨,开刃。用它去切削一块普通的工具钢,竟如同快刀切黄油般轻松,刀刃本身几乎毫无磨损!将其加热至暗红色,硬度依然远超常温下的普通钢刀!

  “神兵……这是神兵胚子啊!”一位老工匠抚摸着那暗灰色的钢坯,激动得老泪纵横。这种被命名为“猛火”的钨钢,其红硬性意味着它可以用于制造高速切削工具和未来高性能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战略价值无可估量!

  四、 锋芒初试:校场上的碾压与朝堂的寂静

  “韧水”锰钢与“猛火”钨钢的样品,被秘密送往京郊皇家兵器试验场。

  一场对比测试悄然进行。一边是现有帝国军队装备的、已是世界顶尖的铬镍钢炮管和穿甲弹头,另一边则是新式锰钢炮管和钨钢弹头。

  同样的装药,同样的射击距离。

  “轰!”

  旧式穿甲弹击中加厚的均质钢板,留下一个深深的凹坑,但未能击穿。

  换上新式钨钢弹头。

  “轰!!”

  一声更加尖锐刺耳的撞击声!火光迸射后,观测员飞奔上前,随即发出了不敢置信的惊呼:“击穿!完全击穿!弹头自身变形极小!”

  接着测试炮管寿命。旧式炮管在连续高速射击上百发后,膛线已出现明显磨损,精度下降。而新式锰钢炮管,在射击了近两倍数量后,膛线依然清晰,精度保持稳定!

  数据被迅速整理成绝密报告,呈送至御前。

  次日大朝会,当江辰让内侍将一份关于新式合金性能的简报(隐去关键数据)分发给重臣时,原本还有些嘈杂的朝堂,瞬间变得鸦雀无声。工部尚书、兵部尚书的手在微微颤抖。他们都是懂行的人,简报上那些超越现有认知的性能参数,意味着什么,他们一清二楚。

  这意味着,帝国的刀锋将更加锋利,帝国的铠甲将更加坚固!在即将可能到来的与西方列强的装备竞赛中,帝国已经悄然抢占了致命的先机!

  江辰高踞龙椅,俯瞰着下方震惊的群臣,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此乃帝国科学院‘金刚’计划之初成。望诸卿知,朕为何要倾力于格物。未来之国战,亦是钢铁与意志之战。今日之突破,仅是开始。”

  朝堂之上,再无一人敢质疑科学院消耗的巨大资源。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那两份代表着帝国新筋骨的神秘合金报告上。一股混合着震撼、兴奋与凛然的情绪,在每一位重臣心中激荡。帝国的工业之刃,已经过千锤百炼,淬火重生,其锋芒,即将令世界为之震颤。而这锋芒背后,是无数个在熔炉前坚守的、如同石坚一样的沉默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