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疆的烽火暂熄,帝国的重心转向广袤草原的治理与消化之际,一支来自遥远南洋的捷报,如同越过重洋的海风,为帝国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气息与振奋。这份捷报,并非来自陆地上的刀光剑影,而是源于波涛汹涌的大海,标志着帝国的龙旗,首次在真正的海战中击败一国舰队,并成功插上了异域的海岸。
事件的起因,需追溯到帝国与“日落国”关系紧张时期。为打破可能的海上封锁,并为未来的海洋战略寻找支点,江辰密令南洋水师,加强对南海航路的控制,并寻找合适的海外据点。水师提督施琅,一位同样被江辰从微末中提拔、对海洋有着狂热信念的将领,将目光锁定在了扼守马六甲海峡东端入口的苏门答腊岛附近的一个土着王国——巨港王国。
巨港王国虽小,但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且盛产胡椒、黄金和木材。更关键的是,根据“夜不收”密探的情报,该国内部正因王位继承问题陷入动荡,老国王病重,两位王子争权,国内几大部落首领态度暧昧。施琅认为,这是介入的绝佳时机。
他并没有贸然发动攻击,而是先派出一支由三艘中型战舰组成的友好访问舰队,悬挂礼旗,抵达巨港河口。舰队司令是一位名叫郑海生的年轻将领,沉稳干练。他依照施琅的指示,拜会了病榻上的老国王和两位王子,送上精美的瓷器、丝绸和少许新式玻璃器作为礼物,表达了帝国希望与巨港通商、并愿意在“必要时”提供“保护”的意愿。
然而,巨港的大王子,一位性格暴躁且深受国内保守势力支持的统治者,对帝国舰队的到来充满警惕和敌意。他坚信这些“大铁船”是入侵的前兆,拒绝了通商提议,并要求帝国舰队立即离开。而较为开明、希望借助外力争夺王位的二王子,则态度暧昧,暗中与郑海生有所接触。
局势在一次意外中陡然升级。巨港王国的一艘战船,在河口巡逻时,故意挑衅帝国的一艘测量小船,甚至鸣炮示警。虽然未造成伤亡,但这无疑是对帝国尊严的公然挑衅。
消息传回南洋水师主力驻地,施琅非但没有动怒,反而眼中精光一闪。他等待的“借口”,终于来了!他深知,在遥远的海外,谦逊与和平往往被视作软弱,唯有展示出足够的力量,才能赢得尊重(或恐惧),进而实现战略目标。
施琅立即集结主力舰队,包括旗舰“伏波”号铁甲舰(相较于西方虽仍落后,但在此区域已属巨舰)、数艘大型风帆蒸汽混合动力巡洋舰以及若干炮舰,浩浩荡荡杀奔巨港。
巨港大王子和他的支持者得知帝国大军压境,并未屈服,反而集结了王国全部的海上力量——超过五十艘各种型号的土着战船,其中不乏一些体型庞大、装有撞角和传统火炮的桨帆船。他们依仗对水文环境的熟悉和数量优势,决定在河口狭窄处与帝国舰队决战,企图利用火攻和接舷战击败对手。
决战之日,天气晴朗,风力微弱,正是发挥蒸汽战舰优势的绝佳时机。巨港河口外,海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土着战船,船上鼓声震天,画满图腾的船帆遮天蔽日,士兵们挥舞着刀枪,发出野性的呐喊,气势颇为惊人。
相比之下,帝国舰队数量虽少,却阵型严整,黑色的钢铁舰身在海面上投下沉重的阴影,烟囱中冒出的黑烟笔直上升,透着一股冰冷的杀气。
“保持距离,发挥炮火优势!各舰按预定方案,自由猎杀!”施琅站在“伏波”号舰桥上,冷静地下达命令。他放弃了复杂的战术机动,采取了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战法——利用己方射程和威力的绝对优势,在敌方无法还手的距离外,将其一一摧毁。
战斗瞬间爆发。帝国战舰的火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划过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入土着战船密集的区域。木质的船体在爆炸声中如同玩具般被撕裂、解体,木屑纷飞,火光冲天。土着战船上的传统火炮射程有限,根本无法威胁到帝国舰队,发射的火箭和试图靠近的火攻船,也在密集的副炮和机枪火力下被纷纷击沉或引燃。
海战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海面上到处是燃烧的残骸、漂浮的碎片和挣扎的落水者。巨港舰队的勇气在绝对的技术代差面前,显得苍白而可笑。大王子所在的旗舰,在开战不久便被“伏波”号的主炮一发命中,燃起大火,缓缓沉没,大王子本人葬身鱼腹。
残余的土着战船见大势已去,纷纷挂起白旗投降,或仓皇逃入沿岸的红树林中。
帝国舰队大获全胜,几乎以零伤亡的代价,全歼巨港王国海军。
施琅并没有急于登陆,而是再次派郑海生上岸,与惊魂未定的巨港王室和长老会谈判。此时,二王子在帝国武力的支持下,迅速控制了局面。谈判结果毫无悬念:巨港王国承认战败,割让河口一处条件优良的港湾及周边土地给帝国,作为海军基地和商站;允许帝国在此驻军;开放全国市场,给予帝国最惠国待遇;二王子正式即位,并接受帝国的“保护”。
帝国南洋舰队,获得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基地——被命名为“镇南港”的军事要塞和贸易据点开始动工修建。
当这份捷报连同一箱箱从巨港获得的胡椒、黄金样品被快船送回帝国时,朝野再次震动。这次不再是面对北方蛮族的沉重胜利,而是带着海洋气息的、充满开拓色彩的捷报。它向所有人宣告:帝国,不仅能在陆地上击败强敌,同样能将力量投送到遥远的海洋,建立海外基业!
养心殿内,江辰看着施琅的奏报和那幅新标注了“镇南港”的南洋海图,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带着扩张意味的笑容。北疆的陆地堡垒与南洋的海洋据点,帝国的双翼,正在逐渐丰满。
“告诉施琅,稳住镇南港,以此为基点,继续向南洋深处探索。帝国的商船和战舰,要像血管一样,延伸到这片富饶的海域每一个角落!”江辰下达了新的指令,帝国的海洋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
事件的起因,需追溯到帝国与“日落国”关系紧张时期。为打破可能的海上封锁,并为未来的海洋战略寻找支点,江辰密令南洋水师,加强对南海航路的控制,并寻找合适的海外据点。水师提督施琅,一位同样被江辰从微末中提拔、对海洋有着狂热信念的将领,将目光锁定在了扼守马六甲海峡东端入口的苏门答腊岛附近的一个土着王国——巨港王国。
巨港王国虽小,但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且盛产胡椒、黄金和木材。更关键的是,根据“夜不收”密探的情报,该国内部正因王位继承问题陷入动荡,老国王病重,两位王子争权,国内几大部落首领态度暧昧。施琅认为,这是介入的绝佳时机。
他并没有贸然发动攻击,而是先派出一支由三艘中型战舰组成的友好访问舰队,悬挂礼旗,抵达巨港河口。舰队司令是一位名叫郑海生的年轻将领,沉稳干练。他依照施琅的指示,拜会了病榻上的老国王和两位王子,送上精美的瓷器、丝绸和少许新式玻璃器作为礼物,表达了帝国希望与巨港通商、并愿意在“必要时”提供“保护”的意愿。
然而,巨港的大王子,一位性格暴躁且深受国内保守势力支持的统治者,对帝国舰队的到来充满警惕和敌意。他坚信这些“大铁船”是入侵的前兆,拒绝了通商提议,并要求帝国舰队立即离开。而较为开明、希望借助外力争夺王位的二王子,则态度暧昧,暗中与郑海生有所接触。
局势在一次意外中陡然升级。巨港王国的一艘战船,在河口巡逻时,故意挑衅帝国的一艘测量小船,甚至鸣炮示警。虽然未造成伤亡,但这无疑是对帝国尊严的公然挑衅。
消息传回南洋水师主力驻地,施琅非但没有动怒,反而眼中精光一闪。他等待的“借口”,终于来了!他深知,在遥远的海外,谦逊与和平往往被视作软弱,唯有展示出足够的力量,才能赢得尊重(或恐惧),进而实现战略目标。
施琅立即集结主力舰队,包括旗舰“伏波”号铁甲舰(相较于西方虽仍落后,但在此区域已属巨舰)、数艘大型风帆蒸汽混合动力巡洋舰以及若干炮舰,浩浩荡荡杀奔巨港。
巨港大王子和他的支持者得知帝国大军压境,并未屈服,反而集结了王国全部的海上力量——超过五十艘各种型号的土着战船,其中不乏一些体型庞大、装有撞角和传统火炮的桨帆船。他们依仗对水文环境的熟悉和数量优势,决定在河口狭窄处与帝国舰队决战,企图利用火攻和接舷战击败对手。
决战之日,天气晴朗,风力微弱,正是发挥蒸汽战舰优势的绝佳时机。巨港河口外,海面上密密麻麻布满了土着战船,船上鼓声震天,画满图腾的船帆遮天蔽日,士兵们挥舞着刀枪,发出野性的呐喊,气势颇为惊人。
相比之下,帝国舰队数量虽少,却阵型严整,黑色的钢铁舰身在海面上投下沉重的阴影,烟囱中冒出的黑烟笔直上升,透着一股冰冷的杀气。
“保持距离,发挥炮火优势!各舰按预定方案,自由猎杀!”施琅站在“伏波”号舰桥上,冷静地下达命令。他放弃了复杂的战术机动,采取了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战法——利用己方射程和威力的绝对优势,在敌方无法还手的距离外,将其一一摧毁。
战斗瞬间爆发。帝国战舰的火炮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怒吼,炮弹划过优美的弧线,精准地落入土着战船密集的区域。木质的船体在爆炸声中如同玩具般被撕裂、解体,木屑纷飞,火光冲天。土着战船上的传统火炮射程有限,根本无法威胁到帝国舰队,发射的火箭和试图靠近的火攻船,也在密集的副炮和机枪火力下被纷纷击沉或引燃。
海战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海面上到处是燃烧的残骸、漂浮的碎片和挣扎的落水者。巨港舰队的勇气在绝对的技术代差面前,显得苍白而可笑。大王子所在的旗舰,在开战不久便被“伏波”号的主炮一发命中,燃起大火,缓缓沉没,大王子本人葬身鱼腹。
残余的土着战船见大势已去,纷纷挂起白旗投降,或仓皇逃入沿岸的红树林中。
帝国舰队大获全胜,几乎以零伤亡的代价,全歼巨港王国海军。
施琅并没有急于登陆,而是再次派郑海生上岸,与惊魂未定的巨港王室和长老会谈判。此时,二王子在帝国武力的支持下,迅速控制了局面。谈判结果毫无悬念:巨港王国承认战败,割让河口一处条件优良的港湾及周边土地给帝国,作为海军基地和商站;允许帝国在此驻军;开放全国市场,给予帝国最惠国待遇;二王子正式即位,并接受帝国的“保护”。
帝国南洋舰队,获得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海外基地——被命名为“镇南港”的军事要塞和贸易据点开始动工修建。
当这份捷报连同一箱箱从巨港获得的胡椒、黄金样品被快船送回帝国时,朝野再次震动。这次不再是面对北方蛮族的沉重胜利,而是带着海洋气息的、充满开拓色彩的捷报。它向所有人宣告:帝国,不仅能在陆地上击败强敌,同样能将力量投送到遥远的海洋,建立海外基业!
养心殿内,江辰看着施琅的奏报和那幅新标注了“镇南港”的南洋海图,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带着扩张意味的笑容。北疆的陆地堡垒与南洋的海洋据点,帝国的双翼,正在逐渐丰满。
“告诉施琅,稳住镇南港,以此为基点,继续向南洋深处探索。帝国的商船和战舰,要像血管一样,延伸到这片富饶的海域每一个角落!”江辰下达了新的指令,帝国的海洋时代,就此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