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炭的成功量产,如同给濒临窒息的钢铁巨兽注入了狂暴的活力。高炉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炽烈、更加稳定,奔涌而出的铁水不仅数量激增,其品质也跃升了一个台阶,呈现出更加纯净、流动性更佳的亮白色。匠作区内,铁锤的轰鸣日夜不息,新出炉的钢坯被锻打成各种粗胚,刀剑的雏形、盔甲的叶片、乃至火炮的预铸件,逐渐堆积如山。
然而,一个新的、更加精细却也更加棘手的难题,随之浮出水面,成为了制约军工品质和效率的新瓶颈——零件的加工。
无论是火枪的枪管、火炮的膛线、还是各类机括的精密部件,都需要极高的精度和光洁度。依靠传统铁匠的手工锻打、锉磨,不仅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无法保证标准化。每一支火枪的枪管粗细、每一门火炮的口径都可能存在细微差异,这会导致弹药无法通用,精度难以保证,甚至在战斗中引发炸膛的惨剧!
“将军,您看。”军工坊的大匠师捧着一根刚锻打出来的枪管毛坯,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焦虑,“已经是最好师傅的手艺了,内壁依旧凹凸不平,口径偏差超过半分(约1.5毫米)。强行用钻头扩孔,又极易钻偏,十根里能有一根合用就谢天谢地了!”
旁边,一堆因为内壁不规整或口径不符而被废弃的枪管残次品,如同冰冷的废铁,无声地诉说着巨大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江辰拿起一根报废的枪管,手指抚过那粗糙不平的内壁,眉头紧锁。他深知,没有精密的加工能力,所谓的“军工体系”就是一个笑话,根本无法实现武器的量产和标准化,更遑论未来更复杂的机械制造。
解决问题的钥匙,在于机床。而最基础、最迫切的,便是能够进行旋转切削加工的——车床!
“手工打磨的时代,该结束了。”江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需要一种机器,能夹持工件高速旋转,用固定的、锋利的刀具,像削木头一样,精准地切削金属!”
“机器?削铁如泥?”大匠师和周围的工匠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铁器何其坚硬,要靠机器之力将其精准切削,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没错。”江辰目光扫过众人,“不仅要削铁如泥,还要快,要准,要能做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零件!”
他不再多言,直接命人取来炭笔和粗糙的纸张,就在军工坊的火炉旁,凭借记忆和工程原理,勾勒起来。复杂的传动结构、精密的刀架导轨、坚固的床身、以及最重要的——驱动方式。
人力或畜力显然无法提供稳定持续的强大动力。他的目光,投向了匠作区外侧那昼夜不息、奔流涌动的黑水河支流。
“用水力!”江辰笔尖重重一点,“建造水坝,提升水位,利用水流冲击巨轮,通过齿轮和传动轴,将水力转化为稳定而强大的旋转力!”
图纸上的线条逐渐清晰,一个结构复杂、充满了巧思却又在这个时代显得无比突兀的机械装置,呈现在所有工匠面前。他们看得眼花缭乱,似懂非懂,但江辰眼中那绝对自信的光芒,却让他们不由自主地选择相信。
又是一场与时间和技术空白的赛跑!
工程营的士兵们被抽调过来,在黑水河畔选址,挥汗如雨地建造提升水位的简易堤坝和水闸。匠作营最优秀的木匠和铁匠们,则按照江辰那近乎“天书”般的图纸,开始加工一个个巨大的木质齿轮、坚硬的铁质传动轴、以及要求极高的主轴和轴承。
每一个部件的制造都充满了挑战。没有现成的工具,就用最原始的方法一点点抠出来。齿轮咬合不顺畅,就反复修改打磨。轴承摩擦力太大,就想办法寻找更耐磨的金属材料并手工抛光。
困难重重,失败屡见不鲜。巨大的木质齿轮在测试中崩裂过,传动轴因受力不均而扭曲过,刀架在第一次试运行时直接断裂飞溅出来,险些造成伤亡!
流言再次悄然兴起。 “这玩意儿……真能行吗?看着就邪门!” “听说耗了那么多木料铁料,要是搞不成……” “还不如多找几个老师傅慢慢锉呢……”
暗地里,那些窥探的目光变得更加频繁。监军曹瑾的心腹,甚至偷偷将一张潦草描绘着车床结构的草图,塞进信鸽腿上的竹筒,悄然送出了黑水县。这“不务正业”、“奇技淫巧”的举动,无疑又将成为弹劾江辰的又一“罪证”。
江辰对这一切心知肚明,却毫不在意。他几乎泡在了车床的试制现场,亲自指导每一个关键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双手沾满了油污,眼睛熬得通红。张崮几次劝他休息,都被他挥手赶开。
“就差一点了……就差最后一点了!”他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却充满了偏执的兴奋。
终于,所有的部件准备就绪,在水坝旁的空地上,这台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原始水力车床,被组装了起来。它看起来异常笨重和粗糙,巨大的木质水轮、错综复杂的齿轮组、长长的传动轴、以及那个被固定在厚重木床身上的金属主轴,构成了一副充满了力量感和原始工业美感的奇特景象。
试运行的日子到了。河畔围满了人,工匠、士兵、甚至一些闻讯赶来的流民代表,都远远地站着,既好奇又紧张地望着那台怪异的机器。
江辰亲自检查了最后一遍各个连接部位,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控制水闸的士兵用力一挥手:“开闸!”
沉重的木闸被缓缓提起,蓄势已久的河水如同脱缰野马,奔腾而下,狠狠地冲击在巨大的水轮之上!
水轮发出嘎吱嘎吱的、令人牙酸的呻吟声,开始缓慢而沉重地转动起来!紧接着,通过传动轴和一系列齿轮的加速,力量被传导至主轴!
主轴开始旋转,起初很慢,然后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发出一种低沉而有力的嗡嗡声!
“成功了!转起来了!”有人忍不住惊呼!
但最关键的一步还未开始。江辰示意士兵将一根粗铁棒牢牢夹持在主轴的卡盘上。铁棒随之高速旋转起来,带起呼呼的风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江辰屏住呼吸,亲手操作着那个简陋却至关重要的刀架平台,将一把经过千锤百炼、打磨得异常锋利的精钢刀具,缓缓地、稳稳地,向那高速旋转的铁棒端部逼近!
刺——!!!
一声尖锐刺耳、前所未有的金属摩擦声,猛地炸响!瞬间压过了水流声和齿轮声,刺激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伴随着令人牙酸的声音,一蓬耀眼的、金红色的金属火花,如同烟花般从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点猛烈迸射出来!
在无数道紧张目光的注视下,那坚硬无比的铁棒,在旋转中,竟真的被那看似不起眼的刀具,如同切削木料一般,精准地“啃”下了一层层连续不断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螺旋形铁屑!
铁屑如同有了生命般,蜿蜒卷曲,簌簌落下!
而被切削过的铁棒表面,竟然出现了一道光滑、平整、规整的圆柱面!与之前粗糙的锻打表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削铁如泥”的神奇景象惊呆了,张大了嘴巴,忘记了呼吸!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机器,真的可以像削木头一样切削钢铁!而且如此精准,如此高效!
“哈哈哈!好!好!好!”江辰猛地放下刀架,看着那依旧在旋转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工件,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无比的畅快和自豪!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如同火山爆发般的狂
然而,一个新的、更加精细却也更加棘手的难题,随之浮出水面,成为了制约军工品质和效率的新瓶颈——零件的加工。
无论是火枪的枪管、火炮的膛线、还是各类机括的精密部件,都需要极高的精度和光洁度。依靠传统铁匠的手工锻打、锉磨,不仅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无法保证标准化。每一支火枪的枪管粗细、每一门火炮的口径都可能存在细微差异,这会导致弹药无法通用,精度难以保证,甚至在战斗中引发炸膛的惨剧!
“将军,您看。”军工坊的大匠师捧着一根刚锻打出来的枪管毛坯,脸上写满了无奈和焦虑,“已经是最好师傅的手艺了,内壁依旧凹凸不平,口径偏差超过半分(约1.5毫米)。强行用钻头扩孔,又极易钻偏,十根里能有一根合用就谢天谢地了!”
旁边,一堆因为内壁不规整或口径不符而被废弃的枪管残次品,如同冰冷的废铁,无声地诉说着巨大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江辰拿起一根报废的枪管,手指抚过那粗糙不平的内壁,眉头紧锁。他深知,没有精密的加工能力,所谓的“军工体系”就是一个笑话,根本无法实现武器的量产和标准化,更遑论未来更复杂的机械制造。
解决问题的钥匙,在于机床。而最基础、最迫切的,便是能够进行旋转切削加工的——车床!
“手工打磨的时代,该结束了。”江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们需要一种机器,能夹持工件高速旋转,用固定的、锋利的刀具,像削木头一样,精准地切削金属!”
“机器?削铁如泥?”大匠师和周围的工匠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铁器何其坚硬,要靠机器之力将其精准切削,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没错。”江辰目光扫过众人,“不仅要削铁如泥,还要快,要准,要能做出千百个一模一样的零件!”
他不再多言,直接命人取来炭笔和粗糙的纸张,就在军工坊的火炉旁,凭借记忆和工程原理,勾勒起来。复杂的传动结构、精密的刀架导轨、坚固的床身、以及最重要的——驱动方式。
人力或畜力显然无法提供稳定持续的强大动力。他的目光,投向了匠作区外侧那昼夜不息、奔流涌动的黑水河支流。
“用水力!”江辰笔尖重重一点,“建造水坝,提升水位,利用水流冲击巨轮,通过齿轮和传动轴,将水力转化为稳定而强大的旋转力!”
图纸上的线条逐渐清晰,一个结构复杂、充满了巧思却又在这个时代显得无比突兀的机械装置,呈现在所有工匠面前。他们看得眼花缭乱,似懂非懂,但江辰眼中那绝对自信的光芒,却让他们不由自主地选择相信。
又是一场与时间和技术空白的赛跑!
工程营的士兵们被抽调过来,在黑水河畔选址,挥汗如雨地建造提升水位的简易堤坝和水闸。匠作营最优秀的木匠和铁匠们,则按照江辰那近乎“天书”般的图纸,开始加工一个个巨大的木质齿轮、坚硬的铁质传动轴、以及要求极高的主轴和轴承。
每一个部件的制造都充满了挑战。没有现成的工具,就用最原始的方法一点点抠出来。齿轮咬合不顺畅,就反复修改打磨。轴承摩擦力太大,就想办法寻找更耐磨的金属材料并手工抛光。
困难重重,失败屡见不鲜。巨大的木质齿轮在测试中崩裂过,传动轴因受力不均而扭曲过,刀架在第一次试运行时直接断裂飞溅出来,险些造成伤亡!
流言再次悄然兴起。 “这玩意儿……真能行吗?看着就邪门!” “听说耗了那么多木料铁料,要是搞不成……” “还不如多找几个老师傅慢慢锉呢……”
暗地里,那些窥探的目光变得更加频繁。监军曹瑾的心腹,甚至偷偷将一张潦草描绘着车床结构的草图,塞进信鸽腿上的竹筒,悄然送出了黑水县。这“不务正业”、“奇技淫巧”的举动,无疑又将成为弹劾江辰的又一“罪证”。
江辰对这一切心知肚明,却毫不在意。他几乎泡在了车床的试制现场,亲自指导每一个关键部件的安装和调试,双手沾满了油污,眼睛熬得通红。张崮几次劝他休息,都被他挥手赶开。
“就差一点了……就差最后一点了!”他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却充满了偏执的兴奋。
终于,所有的部件准备就绪,在水坝旁的空地上,这台凝聚了无数心血的原始水力车床,被组装了起来。它看起来异常笨重和粗糙,巨大的木质水轮、错综复杂的齿轮组、长长的传动轴、以及那个被固定在厚重木床身上的金属主轴,构成了一副充满了力量感和原始工业美感的奇特景象。
试运行的日子到了。河畔围满了人,工匠、士兵、甚至一些闻讯赶来的流民代表,都远远地站着,既好奇又紧张地望着那台怪异的机器。
江辰亲自检查了最后一遍各个连接部位,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控制水闸的士兵用力一挥手:“开闸!”
沉重的木闸被缓缓提起,蓄势已久的河水如同脱缰野马,奔腾而下,狠狠地冲击在巨大的水轮之上!
水轮发出嘎吱嘎吱的、令人牙酸的呻吟声,开始缓慢而沉重地转动起来!紧接着,通过传动轴和一系列齿轮的加速,力量被传导至主轴!
主轴开始旋转,起初很慢,然后越来越快,越来越稳!发出一种低沉而有力的嗡嗡声!
“成功了!转起来了!”有人忍不住惊呼!
但最关键的一步还未开始。江辰示意士兵将一根粗铁棒牢牢夹持在主轴的卡盘上。铁棒随之高速旋转起来,带起呼呼的风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江辰屏住呼吸,亲手操作着那个简陋却至关重要的刀架平台,将一把经过千锤百炼、打磨得异常锋利的精钢刀具,缓缓地、稳稳地,向那高速旋转的铁棒端部逼近!
刺——!!!
一声尖锐刺耳、前所未有的金属摩擦声,猛地炸响!瞬间压过了水流声和齿轮声,刺激着每一个人的耳膜!
伴随着令人牙酸的声音,一蓬耀眼的、金红色的金属火花,如同烟花般从刀具与工件的接触点猛烈迸射出来!
在无数道紧张目光的注视下,那坚硬无比的铁棒,在旋转中,竟真的被那看似不起眼的刀具,如同切削木料一般,精准地“啃”下了一层层连续不断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螺旋形铁屑!
铁屑如同有了生命般,蜿蜒卷曲,簌簌落下!
而被切削过的铁棒表面,竟然出现了一道光滑、平整、规整的圆柱面!与之前粗糙的锻打表面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削铁如泥”的神奇景象惊呆了,张大了嘴巴,忘记了呼吸!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机器,真的可以像削木头一样切削钢铁!而且如此精准,如此高效!
“哈哈哈!好!好!好!”江辰猛地放下刀架,看着那依旧在旋转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工件,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无比的畅快和自豪!
短暂的寂静之后,是如同火山爆发般的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