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后游击的绞杀战惨烈而胶着,正面战场的压力却与日俱增。铁木真似乎并未因后勤线上的些许麻烦而乱了方寸,他一面派出“苍狼卫”清剿后方,一面继续有条不紊地推进着他的正面战术。白日里,小股部队的骚扰和工兵构筑攻城器械的作业从未停止;而到了夜间,那种令人窒息的、渗透着杀机的寂静,则更让关墙上的守军神经紧绷。
夜袭,已然成了蛮军的常规手段。他们如同暗夜中嗜血的狼群,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远超守军的夜战能力,一次次试图摸上关墙。虽然至今未能得逞,但守军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精神的高度紧张导致士兵极度疲惫,哨兵因视线受阻而反应迟缓,珍贵的火油、火箭和弩箭在驱散黑暗中不断消耗。
又是一个无月之夜,浓墨般的黑暗吞噬了大地,只有呼啸的寒风刮过垛口,发出鬼哭般的呜咽。关墙上,哨兵们努力睁大酸涩的双眼,试图看穿眼前这厚重的黑幕,每一次风声鹤唳,都让他们心惊肉跳。
帅府内,烛火摇曳。江辰面前摊开着地图,上面标注着近日蛮军夜袭的路线和频率,试图找出某种规律,但收效甚微。铁木真用兵极为狡猾,从不重复相同的路线和手法。
“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张崮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弟兄们快撑不住了。昨夜三更,西段有两个哨兵因为太过疲劳,竟然站着睡着了!若不是巡逻队及时发现,险些被摸上来的蛮子得了手!”
江辰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沉默不语。他何尝不知?人力有穷时,在绝对的技术劣势面前,意志力也会被慢慢磨光。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帅案一角那个被天鹅绒包裹着的长条木盒。那是之前与西洋商队贸易时,对方作为“奇珍”赠予他的礼物之一。他心中一动,走上前,打开了木盒。
盒内衬着柔软的丝绸,静静地躺着一具黄铜制成的、造型奇特的物件——两个并排的圆筒,中间由转轴连接,镜筒上还镶嵌着几片晶莹剔透的水晶镜片。这是一具在这个时代堪称神物的——单筒望远镜。
江辰小心翼翼地拿起它。这东西原理他自然懂,但工艺极其粗糙,视场狭窄,成像也略显模糊扭曲,且极度脆弱。他之前试过几次,觉得于大军作战用处不大(观察距离不如哨塔,细节不如斥候贴近侦察),便一直闲置。但此刻…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夜间了望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黑暗和距离导致的视线不清!如果…如果能将这望远镜,用于夜间观察呢?虽然它无法夜视,但在有微弱星光或借助敌方火把的情况下,是否就能极大地延伸哨兵的视觉范围,提前发现敌踪?
“立刻去匠作营,把负责打磨水晶镜片的老师傅请来!要快!”江辰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很快,一位睡眼惺忪的老工匠被请来。江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能否想办法,将这望远镜固定在高处,专门用于夜间了望?
老工匠捧着那精巧又脆弱的望远镜,如同捧着绝世珍宝,反复端详了半晌,迟疑道:“将军,此物精巧,然夜间无光,恐难见效…而且,极其易损,稍有磕碰…”
“不需要它看得多清晰!只需要比人眼看得更远即可!”江辰打断他,“想办法把它固定在全关最高的望楼顶端,做好防风防震!再配两个心细胆大的士兵,专门负责操作和看守!立刻去办!”
尽管心存疑虑,但将军的命令不容置疑。老工匠连夜带人,小心翼翼地将望远镜搬上了“铁壁关”中央最高、也是位置最突前的望楼顶端,用特制的木架和软垫将其牢牢固定,调整好角度,使其主要观察关前和西侧“鹰嘴崖”方向的黑暗区域。
这一举动,自然又引来了监军曹瑾的注意。他听闻江辰又弄出什么“西洋镜”放在望楼上,不由得嗤之以鼻。
“哗众取宠!奇技淫巧!”他在私下对周廷儒等人嘲讽道,“黑灯瞎火的,拿个破筒子能看出什么?莫非还能看穿黑夜不成?真是病急乱投医!”
周廷儒也捻着胡须摇头:“将军怕是忧劳过度,失了方寸啊…”
他们的风凉话,江辰充耳不闻。他亲自登上望楼,指导两名精心挑选出的、视力极佳的哨兵如何使用这具珍贵的望远镜。
夜,再次深沉。寒风刺骨。两名哨兵裹着厚厚的皮袄,轮流将眼睛凑到那冰冷的目镜之后。起初,视野内依旧是一片模糊的黑暗,只有一些扭曲的光晕,看得人头晕眼花,甚至有些恶心。
“好像…没什么用啊…”一个哨兵揉着发酸的眼睛,小声嘀咕。
“将军让看,就仔细看!”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哨兵低喝道,再次耐心地将眼睛贴了上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就在两人都开始觉得这纯属徒劳之时,年长的哨兵身体猛地一僵!
“等等!有动静!”他的声音因紧张而变调。
另一个哨兵立刻凑到另一个观察孔(江辰让人简单改造了一下,便于双人同时观察)。
在望远镜那狭小而模糊的视野尽头,原本一片漆黑的地平线上,似乎出现了一些极其微弱的、正在移动的暗影!那绝不是风吹草动!那些暗影移动的方式,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属于军队的秩序感!而且,数量不少!
由于距离极远,肉眼根本不可能察觉!但在望远镜的帮助下,他们依稀捕捉到了这死亡的征兆!
“快!点火示警!三短一长!西偏北方向!”年长的哨兵嘶声大吼!
守在旁边的信号兵毫不犹豫,立刻用火把点燃了旁边预备好的、不同颜色的灯笼——三盏绿色短暂亮起,紧接着一盏红色长亮!
特定的灯光信号瞬间划破黑暗!
关墙上一直待命的军官看到信号,瞳孔骤缩,毫不迟疑地大吼:“西偏北!敌袭!距离五里!弩炮准备!火箭准备!”
原本有些沉寂的关墙瞬间苏醒!士兵们如同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迅速扑向战位!军官的指令变得无比明确,不再是大海捞针般的盲目戒备!
很快,望远镜再次捕捉到更清晰的信息——来袭的蛮军大约有五百人,皆是轻装,正利用一条干涸的河床作为掩护,悄悄向关墙摸近!
“敌约五百!河床路线!已近三里!”
更精确的信息通过灯笼信号和传令兵的口哨声迅速传递整个防线!
当那五百蛮军死士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关墙下二里之内,正准备发起最后冲刺时——
“咻咻咻——!”
无数支点燃的火箭如同骤雨般从关墙上倾泻而下,并非盲目乱射,而是精准地覆盖了他们藏身的河床区域!瞬间将那片区域照亮!
与此同时,早已调整好射击诸元的弩炮和几架小型的“一窝蜂”发出了怒吼!碎石和箭矢劈头盖脸地砸下!
正在潜行的蛮军死士顿时暴露在光明和死亡之下,完全懵了!他们根本想不通,守军是如何在这么远的距离、如此黑暗的环境下,如此精准地发现了他们?!
“有埋伏!快撤!”带队蛮将惊骇欲绝,嘶声大吼。
但已经太晚了。守军的打击精准而致命,火箭照亮了他们的身影,弩炮和“一窝蜂”如同长了眼睛般追着他们轰击。仓促之间的撤退变成了溃败,丢下了数十具尸体和伤员,狼狈不堪地逃回了黑暗之中。
一场志在必得的夜袭,就这样在尚未真正开始之前,便以惨败告终。守军几乎无一伤亡,仅消耗了一些箭矢和火药。
关墙上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和难以置信的兴奋!
“神了!真他娘的神了!” “将军的宝镜太厉害了!” “蛮子傻眼了吧!哈哈哈!”
士气大振!
两名操作望远镜的哨兵成了英雄,被同伴们围住,激动地描述着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消息很快传到帅府。张崮、李铁等将领冲进来,脸上充满了兴奋和震撼。
“将军!那…那望远镜!简直是千里眼啊!”李铁激动得语无伦次。
江辰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但脸上依旧平静:“不过是借了件工具而已。蛮子吃了亏,下次会更小心。”
果然,接下来的几晚,蛮军又尝试了从不同方向、不同方式的夜袭,有时甚至故意制造声响佯动。但在高悬的“千里眼”俯瞰下,他们的行动轨迹和真实意图大多被提前洞察。守军的应对变得越来越从容和有针对性,多次挫败夜袭,自身损失降到最低。
科技带来的代差优势,在这寂静的夜间战场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具粗糙的望远镜,成了撬动战局的一个重要支点。
监军曹瑾得知夜袭连续失败,且是因为那被他嗤之以鼻的“西洋镜”之功时,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仿佛吞了一只苍蝇。他再也说不出嘲讽的话,只是眼神变得更加阴郁难测。
然而,江辰并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望远镜只能解决“发现”的问题,却无法抵消蛮军巨大的兵力优势和那些日益逼近的攻城器械。
铁木真,绝不会就此罢休。
他抬起头,望向远方蛮军大营中那星星点点的火光,那里,巨大的楼车轮廓在火把映照下若隐若现。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夜袭,已然成了蛮军的常规手段。他们如同暗夜中嗜血的狼群,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远超守军的夜战能力,一次次试图摸上关墙。虽然至今未能得逞,但守军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精神的高度紧张导致士兵极度疲惫,哨兵因视线受阻而反应迟缓,珍贵的火油、火箭和弩箭在驱散黑暗中不断消耗。
又是一个无月之夜,浓墨般的黑暗吞噬了大地,只有呼啸的寒风刮过垛口,发出鬼哭般的呜咽。关墙上,哨兵们努力睁大酸涩的双眼,试图看穿眼前这厚重的黑幕,每一次风声鹤唳,都让他们心惊肉跳。
帅府内,烛火摇曳。江辰面前摊开着地图,上面标注着近日蛮军夜袭的路线和频率,试图找出某种规律,但收效甚微。铁木真用兵极为狡猾,从不重复相同的路线和手法。
“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张崮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弟兄们快撑不住了。昨夜三更,西段有两个哨兵因为太过疲劳,竟然站着睡着了!若不是巡逻队及时发现,险些被摸上来的蛮子得了手!”
江辰揉了揉布满血丝的双眼,沉默不语。他何尝不知?人力有穷时,在绝对的技术劣势面前,意志力也会被慢慢磨光。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帅案一角那个被天鹅绒包裹着的长条木盒。那是之前与西洋商队贸易时,对方作为“奇珍”赠予他的礼物之一。他心中一动,走上前,打开了木盒。
盒内衬着柔软的丝绸,静静地躺着一具黄铜制成的、造型奇特的物件——两个并排的圆筒,中间由转轴连接,镜筒上还镶嵌着几片晶莹剔透的水晶镜片。这是一具在这个时代堪称神物的——单筒望远镜。
江辰小心翼翼地拿起它。这东西原理他自然懂,但工艺极其粗糙,视场狭窄,成像也略显模糊扭曲,且极度脆弱。他之前试过几次,觉得于大军作战用处不大(观察距离不如哨塔,细节不如斥候贴近侦察),便一直闲置。但此刻…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夜间了望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黑暗和距离导致的视线不清!如果…如果能将这望远镜,用于夜间观察呢?虽然它无法夜视,但在有微弱星光或借助敌方火把的情况下,是否就能极大地延伸哨兵的视觉范围,提前发现敌踪?
“立刻去匠作营,把负责打磨水晶镜片的老师傅请来!要快!”江辰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很快,一位睡眼惺忪的老工匠被请来。江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能否想办法,将这望远镜固定在高处,专门用于夜间了望?
老工匠捧着那精巧又脆弱的望远镜,如同捧着绝世珍宝,反复端详了半晌,迟疑道:“将军,此物精巧,然夜间无光,恐难见效…而且,极其易损,稍有磕碰…”
“不需要它看得多清晰!只需要比人眼看得更远即可!”江辰打断他,“想办法把它固定在全关最高的望楼顶端,做好防风防震!再配两个心细胆大的士兵,专门负责操作和看守!立刻去办!”
尽管心存疑虑,但将军的命令不容置疑。老工匠连夜带人,小心翼翼地将望远镜搬上了“铁壁关”中央最高、也是位置最突前的望楼顶端,用特制的木架和软垫将其牢牢固定,调整好角度,使其主要观察关前和西侧“鹰嘴崖”方向的黑暗区域。
这一举动,自然又引来了监军曹瑾的注意。他听闻江辰又弄出什么“西洋镜”放在望楼上,不由得嗤之以鼻。
“哗众取宠!奇技淫巧!”他在私下对周廷儒等人嘲讽道,“黑灯瞎火的,拿个破筒子能看出什么?莫非还能看穿黑夜不成?真是病急乱投医!”
周廷儒也捻着胡须摇头:“将军怕是忧劳过度,失了方寸啊…”
他们的风凉话,江辰充耳不闻。他亲自登上望楼,指导两名精心挑选出的、视力极佳的哨兵如何使用这具珍贵的望远镜。
夜,再次深沉。寒风刺骨。两名哨兵裹着厚厚的皮袄,轮流将眼睛凑到那冰冷的目镜之后。起初,视野内依旧是一片模糊的黑暗,只有一些扭曲的光晕,看得人头晕眼花,甚至有些恶心。
“好像…没什么用啊…”一个哨兵揉着发酸的眼睛,小声嘀咕。
“将军让看,就仔细看!”另一个年纪稍长的哨兵低喝道,再次耐心地将眼睛贴了上去。
时间一点点过去。就在两人都开始觉得这纯属徒劳之时,年长的哨兵身体猛地一僵!
“等等!有动静!”他的声音因紧张而变调。
另一个哨兵立刻凑到另一个观察孔(江辰让人简单改造了一下,便于双人同时观察)。
在望远镜那狭小而模糊的视野尽头,原本一片漆黑的地平线上,似乎出现了一些极其微弱的、正在移动的暗影!那绝不是风吹草动!那些暗影移动的方式,带着一种刻意压抑的、属于军队的秩序感!而且,数量不少!
由于距离极远,肉眼根本不可能察觉!但在望远镜的帮助下,他们依稀捕捉到了这死亡的征兆!
“快!点火示警!三短一长!西偏北方向!”年长的哨兵嘶声大吼!
守在旁边的信号兵毫不犹豫,立刻用火把点燃了旁边预备好的、不同颜色的灯笼——三盏绿色短暂亮起,紧接着一盏红色长亮!
特定的灯光信号瞬间划破黑暗!
关墙上一直待命的军官看到信号,瞳孔骤缩,毫不迟疑地大吼:“西偏北!敌袭!距离五里!弩炮准备!火箭准备!”
原本有些沉寂的关墙瞬间苏醒!士兵们如同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迅速扑向战位!军官的指令变得无比明确,不再是大海捞针般的盲目戒备!
很快,望远镜再次捕捉到更清晰的信息——来袭的蛮军大约有五百人,皆是轻装,正利用一条干涸的河床作为掩护,悄悄向关墙摸近!
“敌约五百!河床路线!已近三里!”
更精确的信息通过灯笼信号和传令兵的口哨声迅速传递整个防线!
当那五百蛮军死士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关墙下二里之内,正准备发起最后冲刺时——
“咻咻咻——!”
无数支点燃的火箭如同骤雨般从关墙上倾泻而下,并非盲目乱射,而是精准地覆盖了他们藏身的河床区域!瞬间将那片区域照亮!
与此同时,早已调整好射击诸元的弩炮和几架小型的“一窝蜂”发出了怒吼!碎石和箭矢劈头盖脸地砸下!
正在潜行的蛮军死士顿时暴露在光明和死亡之下,完全懵了!他们根本想不通,守军是如何在这么远的距离、如此黑暗的环境下,如此精准地发现了他们?!
“有埋伏!快撤!”带队蛮将惊骇欲绝,嘶声大吼。
但已经太晚了。守军的打击精准而致命,火箭照亮了他们的身影,弩炮和“一窝蜂”如同长了眼睛般追着他们轰击。仓促之间的撤退变成了溃败,丢下了数十具尸体和伤员,狼狈不堪地逃回了黑暗之中。
一场志在必得的夜袭,就这样在尚未真正开始之前,便以惨败告终。守军几乎无一伤亡,仅消耗了一些箭矢和火药。
关墙上爆发出劫后余生的欢呼和难以置信的兴奋!
“神了!真他娘的神了!” “将军的宝镜太厉害了!” “蛮子傻眼了吧!哈哈哈!”
士气大振!
两名操作望远镜的哨兵成了英雄,被同伴们围住,激动地描述着刚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消息很快传到帅府。张崮、李铁等将领冲进来,脸上充满了兴奋和震撼。
“将军!那…那望远镜!简直是千里眼啊!”李铁激动得语无伦次。
江辰心中也松了一口气,但脸上依旧平静:“不过是借了件工具而已。蛮子吃了亏,下次会更小心。”
果然,接下来的几晚,蛮军又尝试了从不同方向、不同方式的夜袭,有时甚至故意制造声响佯动。但在高悬的“千里眼”俯瞰下,他们的行动轨迹和真实意图大多被提前洞察。守军的应对变得越来越从容和有针对性,多次挫败夜袭,自身损失降到最低。
科技带来的代差优势,在这寂静的夜间战场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那具粗糙的望远镜,成了撬动战局的一个重要支点。
监军曹瑾得知夜袭连续失败,且是因为那被他嗤之以鼻的“西洋镜”之功时,脸色变得极其难看,仿佛吞了一只苍蝇。他再也说不出嘲讽的话,只是眼神变得更加阴郁难测。
然而,江辰并未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望远镜只能解决“发现”的问题,却无法抵消蛮军巨大的兵力优势和那些日益逼近的攻城器械。
铁木真,绝不会就此罢休。
他抬起头,望向远方蛮军大营中那星星点点的火光,那里,巨大的楼车轮廓在火把映照下若隐若现。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