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楼上,寒风猎猎,吹动着曹瑾华丽的狐裘和江辰朴素的战袍。远处西夏大营扬起的尘烟,如同不祥的阴云,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曹瑾那看似关切实则施压的话语,还在空气中打着旋。
江辰面色沉静,目光如磐石般望向西方,心中却已翻涌过无数念头。被动防御,终是下策,只会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直至被拖垮。唯有知己知彼,方能寻得一线生机。
“公公所言极是。”江辰缓缓开口,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沉重,“西夏人来势汹汹,其真实意图、军力多寡、粮草几何,我军皆一无所知,盲目应对,确实危险。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摸清其底细。”
曹瑾细长的眼睛微微一眯,掠过一丝精光:“哦?将军有何良策?莫非还想派你那‘夜不收’深入虎穴?据咱家所知,上次深入草原,可是损失惨重啊。如今西夏必有防备,岂非送死?”
他这话看似提醒,实则是警告和试探,意在阻止江辰再次动用他无法完全掌控的力量。
江辰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公公提醒的是。正面强侦确是下下之策。末将以为,或可双管齐下。一方面,加派游骑于边境线活动,捕捉其零星哨探,或能拷问出些许情报;另一方面,重金悬赏,或许能吸引一些往来西夏的商旅或边民,提供消息。虽可能零碎,也好过全然不知。”
曹瑾闻言,脸上露出满意之色。这才是“稳妥”之道,而且通过商旅边民,他或许也能插手情报来源。他点点头:“将军思虑周全,便依此办理吧。所需银钱,可从咱家带来的皇赏中支取。”他顺势又想安插一手。
“岂敢劳烦公公破费,军中尚有薄资。”江辰婉拒,拱手道,“如此,末将便去安排。此处风大,公公还请回行辕歇息。”
送走心满意足的曹瑾,江辰脸上的谦恭瞬间化为冰寒。靠抓哨探、买消息?得来的只能是边角料,甚至可能是敌人故意放出的假情报!真正的军情,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
他立刻返回帅府,密室之中,只有他与“夜不收”统领影叔二人。
“情况紧急,曹瑾盯得紧,明面上的路子走不通。”江辰开门见山,目光如炬,“但我们必须要知道西夏人的底细!他们的兵力、部署、士气、粮道、乃至其国内舆情!”
影叔沉默地听着,如同融入阴影中的磐石。
“挑选最精干的人手,要绝对可靠,熟悉西北地形风俗,最好本身就有党项或吐蕃血统。”江辰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化整为零,分多路,从最偏僻的峪口、河谷潜入。不要携带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军械,扮作贩盐的、采药的、甚至是逃难的流民。”
“你们的任务有三个。”江辰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查清西夏前线大军的详细部署、主营位置、兵力配置、尤其是其精锐‘铁鹞子’和‘步跋子’的动向。第二,尽可能向其后方的兴庆府方向渗透,打听其国内是否稳定,粮草供应是否充足,为何突然陈兵边境。第三,留意是否有蛮族使者活动的迹象!”
“记住!”江辰加重语气,“安全第一!情报次之!一旦暴露,不惜一切代价撤回,绝不能被生擒!所有情报,用最密级的信标传回,必要时,可启用‘死间’渠道。”
“死间”渠道,意味着传递情报的使者可能无法生还。影叔古井无波的脸上微微抽搐了一下,重重点头:“属下明白!这就去选人。”
“等等。”江辰叫住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用油布包裹严实的物件,“把这个带上。里面是炭笔和特制的薄绢,还有我画的一些简易测绘符号。尽量把看到的地形、营地布局画下来,比文字更直观。”
影叔郑重接过,藏入怀中,如同接过一份千钧重担。
当夜,数条如同鬼魅般的黑影,借着月色和地形的掩护,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雁门关以西的茫茫群山与戈壁之中。他们背负着关乎整个边关命运的使命,走向未知的险境。
接下来的日子,等待变得格外煎熬。
西线边境,小规模的摩擦开始增多。西夏游骑越发猖獗,屡屡逼近边防哨所,箭矢甚至射到了寨墙上。李铁率领的五百精锐抵达黑石隘后,虽然大张旗鼓,虚张声势,暂时稳住了阵脚,但双方神经都绷得极紧,大战仿佛一触即发。
北线,蛮族王庭似乎真的在重新整合力量,冲突报告明显减少,但那种暴风雨前的宁静,更让人不安。
曹瑾则时不时以“关心西线进展”为名,前来帅府“询问”情报收获。江辰每次都只能拿出一些从抓获的西夏哨探口中拷问出的、零碎且真假难辨的消息来应付,诸如“西夏军粮草充足”、“主帅没藏止戈每日操练”之类。
曹瑾虽然不满,但见江辰确实没有大规模派遣“夜不收”的迹象(至少明面上没有),也只能暂时作罢,转而更加关注朝廷对此事的反应——他发出的奏报,至今没有回音。
时间一天天过去,派出的“夜不收”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江辰表面镇定,指挥若定,但每至深夜,独自面对地图时,紧蹙的眉头从未舒展。
每一次边关传来的警讯,都让他的心揪紧一分。他既怕听到“夜不收”失败的消息,更怕听到他们成功前,大战就已爆发。
直到第七日深夜,亲兵急匆匆捧着一只羽翼带伤、奄奄一息的灰鸽,闯入帅府。鸽腿上,绑着一根细小的竹管。
江辰的心猛地一跳!这是“夜不收”在最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的信鸽!
他小心翼翼地取下竹管,倒出里面卷得极紧的一小卷薄绢。就着昏黄的灯火,他缓缓展开。
薄绢上,用炭笔画着潦草却精准的地形图和军营布局标注,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极小字迹。信息量巨大!
江辰的目光急速扫过,脸色越来越凝重。
情报证实,西夏此次出动兵力远超预期,足有五万之众,主力确系没藏止戈统领,其营寨布局森严,粮道畅通。 然而,更关键的信息在后面:西夏国内似乎并非铁板一块,国相没藏讹庞与太后一族权力争斗激烈,此次出兵,很大程度上是没藏讹庞为了给儿子积累军功、稳固地位而发起的军事冒险! 情报末尾,是一行更加潦草、仿佛仓促间写下的字,却让江辰瞳孔骤然收缩:
“疑见蛮族金狼部使者,密会夏将…意图不明…”
蛮族使者?金狼部?密会西夏将领?!
一股寒意瞬间从江辰的脊背窜起!
最坏的情况,难道真的要发生了吗?北狼西豹,莫非已有勾结?!
就在他心神剧震之时,帐外突然传来曹瑾那特有的、不紧不慢的声音:“江将军,深夜仍未歇息?可是西边有消息了?”
江辰猛地将薄绢攥入掌心,心跳如鼓。
曹瑾,他怎么来得这么巧?!
        江辰面色沉静,目光如磐石般望向西方,心中却已翻涌过无数念头。被动防御,终是下策,只会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直至被拖垮。唯有知己知彼,方能寻得一线生机。
“公公所言极是。”江辰缓缓开口,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沉重,“西夏人来势汹汹,其真实意图、军力多寡、粮草几何,我军皆一无所知,盲目应对,确实危险。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摸清其底细。”
曹瑾细长的眼睛微微一眯,掠过一丝精光:“哦?将军有何良策?莫非还想派你那‘夜不收’深入虎穴?据咱家所知,上次深入草原,可是损失惨重啊。如今西夏必有防备,岂非送死?”
他这话看似提醒,实则是警告和试探,意在阻止江辰再次动用他无法完全掌控的力量。
江辰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深以为然的表情:“公公提醒的是。正面强侦确是下下之策。末将以为,或可双管齐下。一方面,加派游骑于边境线活动,捕捉其零星哨探,或能拷问出些许情报;另一方面,重金悬赏,或许能吸引一些往来西夏的商旅或边民,提供消息。虽可能零碎,也好过全然不知。”
曹瑾闻言,脸上露出满意之色。这才是“稳妥”之道,而且通过商旅边民,他或许也能插手情报来源。他点点头:“将军思虑周全,便依此办理吧。所需银钱,可从咱家带来的皇赏中支取。”他顺势又想安插一手。
“岂敢劳烦公公破费,军中尚有薄资。”江辰婉拒,拱手道,“如此,末将便去安排。此处风大,公公还请回行辕歇息。”
送走心满意足的曹瑾,江辰脸上的谦恭瞬间化为冰寒。靠抓哨探、买消息?得来的只能是边角料,甚至可能是敌人故意放出的假情报!真正的军情,必须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
他立刻返回帅府,密室之中,只有他与“夜不收”统领影叔二人。
“情况紧急,曹瑾盯得紧,明面上的路子走不通。”江辰开门见山,目光如炬,“但我们必须要知道西夏人的底细!他们的兵力、部署、士气、粮道、乃至其国内舆情!”
影叔沉默地听着,如同融入阴影中的磐石。
“挑选最精干的人手,要绝对可靠,熟悉西北地形风俗,最好本身就有党项或吐蕃血统。”江辰压低声音,语速极快,“化整为零,分多路,从最偏僻的峪口、河谷潜入。不要携带任何可能暴露身份的军械,扮作贩盐的、采药的、甚至是逃难的流民。”
“你们的任务有三个。”江辰伸出三根手指,“第一,查清西夏前线大军的详细部署、主营位置、兵力配置、尤其是其精锐‘铁鹞子’和‘步跋子’的动向。第二,尽可能向其后方的兴庆府方向渗透,打听其国内是否稳定,粮草供应是否充足,为何突然陈兵边境。第三,留意是否有蛮族使者活动的迹象!”
“记住!”江辰加重语气,“安全第一!情报次之!一旦暴露,不惜一切代价撤回,绝不能被生擒!所有情报,用最密级的信标传回,必要时,可启用‘死间’渠道。”
“死间”渠道,意味着传递情报的使者可能无法生还。影叔古井无波的脸上微微抽搐了一下,重重点头:“属下明白!这就去选人。”
“等等。”江辰叫住他,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用油布包裹严实的物件,“把这个带上。里面是炭笔和特制的薄绢,还有我画的一些简易测绘符号。尽量把看到的地形、营地布局画下来,比文字更直观。”
影叔郑重接过,藏入怀中,如同接过一份千钧重担。
当夜,数条如同鬼魅般的黑影,借着月色和地形的掩护,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雁门关以西的茫茫群山与戈壁之中。他们背负着关乎整个边关命运的使命,走向未知的险境。
接下来的日子,等待变得格外煎熬。
西线边境,小规模的摩擦开始增多。西夏游骑越发猖獗,屡屡逼近边防哨所,箭矢甚至射到了寨墙上。李铁率领的五百精锐抵达黑石隘后,虽然大张旗鼓,虚张声势,暂时稳住了阵脚,但双方神经都绷得极紧,大战仿佛一触即发。
北线,蛮族王庭似乎真的在重新整合力量,冲突报告明显减少,但那种暴风雨前的宁静,更让人不安。
曹瑾则时不时以“关心西线进展”为名,前来帅府“询问”情报收获。江辰每次都只能拿出一些从抓获的西夏哨探口中拷问出的、零碎且真假难辨的消息来应付,诸如“西夏军粮草充足”、“主帅没藏止戈每日操练”之类。
曹瑾虽然不满,但见江辰确实没有大规模派遣“夜不收”的迹象(至少明面上没有),也只能暂时作罢,转而更加关注朝廷对此事的反应——他发出的奏报,至今没有回音。
时间一天天过去,派出的“夜不收”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江辰表面镇定,指挥若定,但每至深夜,独自面对地图时,紧蹙的眉头从未舒展。
每一次边关传来的警讯,都让他的心揪紧一分。他既怕听到“夜不收”失败的消息,更怕听到他们成功前,大战就已爆发。
直到第七日深夜,亲兵急匆匆捧着一只羽翼带伤、奄奄一息的灰鸽,闯入帅府。鸽腿上,绑着一根细小的竹管。
江辰的心猛地一跳!这是“夜不收”在最紧急情况下才会使用的信鸽!
他小心翼翼地取下竹管,倒出里面卷得极紧的一小卷薄绢。就着昏黄的灯火,他缓缓展开。
薄绢上,用炭笔画着潦草却精准的地形图和军营布局标注,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极小字迹。信息量巨大!
江辰的目光急速扫过,脸色越来越凝重。
情报证实,西夏此次出动兵力远超预期,足有五万之众,主力确系没藏止戈统领,其营寨布局森严,粮道畅通。 然而,更关键的信息在后面:西夏国内似乎并非铁板一块,国相没藏讹庞与太后一族权力争斗激烈,此次出兵,很大程度上是没藏讹庞为了给儿子积累军功、稳固地位而发起的军事冒险! 情报末尾,是一行更加潦草、仿佛仓促间写下的字,却让江辰瞳孔骤然收缩:
“疑见蛮族金狼部使者,密会夏将…意图不明…”
蛮族使者?金狼部?密会西夏将领?!
一股寒意瞬间从江辰的脊背窜起!
最坏的情况,难道真的要发生了吗?北狼西豹,莫非已有勾结?!
就在他心神剧震之时,帐外突然传来曹瑾那特有的、不紧不慢的声音:“江将军,深夜仍未歇息?可是西边有消息了?”
江辰猛地将薄绢攥入掌心,心跳如鼓。
曹瑾,他怎么来得这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