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组建商队-《盖世悍卒》

  帅帐内的空气凝重如铁。江辰指尖敲击着桌面,那封来自京城的密信仿佛烙铁般灼烫。孙昊的毒箭已离弦,朝廷的目光如同盘旋的秃鹫,随时可能扑下。经济战的构想虽好,但若执行稍有不慎,被坐实了“擅动军资”、“通敌敛财”的罪名,便是万劫不复。

  “不能被动等待审查,必须主动出击,并且要快,要做得滴水不漏。”江辰目光扫过帐内最核心的几人——张崮、李铁,还有那位心思缜密、常年与三教九流打交道的书记官周安。

  “收购物资只是第一步,但若只在我们境内进行,痕迹太明显,迟早会被孙昊那阉货抓住把柄。”江辰的声音低沉而决断,“我们必须把‘战场’推到草原上去!让交易在那里完成,让价格的波动看起来是草原内部的需求和商人的逐利所致,与我们雁门关,与我江辰,毫无干系!”

  李铁眼睛一亮:“将军的意思是,派咱们的人,扮成商人,直接去草原上买卖?”

  “不止买卖。”江辰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还要看,要听,要记!草原广阔,部落分散,大军难以深入侦察,但商队可以!他们要带着茶叶、布匹、盐巴这些蛮子急需的东西去做买卖,更要带着蛮子的山川地形、部落分布、兵力调动、王庭动向回来!”

  张崮倒吸一口凉气:“将军,这…这太险了!深入草原,无异于羊入虎口!蛮子对汉人商队虽有所需,但也时常劫掠杀戮,更何况是带着探查军情的使命…”

  “所以,人选至关重要。”江辰深吸一口气,“需是胆大心细、忠诚不二之辈。要熟知蛮语,了解草原习俗,甚至…最好本身就有胡人血统或长相与之相近。要能忍辱负重,能在刀尖上跳舞!”

  他的目光落在一直沉默的书记官周安身上:“周先生,你常年与边贸商人打交道,心中可有人选?或是有办法,迅速组建起这样一支‘商队’?”

  周安沉吟片刻,缓缓道:“将军,此事确如张队正所言,风险极大。但并非无人可选。军中就有一些士卒,祖辈曾是边民,或因战乱流落草原,后来投军,他们通晓蛮语习俗。此外,关内也有一些常年行走草原的汉人商贩,虽为逐利,但其中亦有心怀家国、对蛮族暴行深恶痛绝之辈。或可重金招募,许以厚利,并以大义相激。”

  “好!”江辰拍板,“此事由周先生你全权负责,张崮、李铁,你二人从旁协助,从军中遴选可靠悍卒,再从民间甄选可信商人。要快!但要宁缺毋滥!”

  命令一下,整个体系再次隐秘而高效地运转起来。

  几天后,一支特殊的“商队”在雁门关外一个偏僻的山谷里完成了集结。人数不多,仅三十余人。领头的是周安物色到的一位老江湖,名叫胡九,年纪约莫四十,面容粗犷,常年的风沙在他脸上刻满了痕迹,一双眼睛却透着商人的精明和历练后的沉稳。他年轻时曾在草原行走多年,几次死里逃生,对草原部落的情况极为熟悉,更重要的是,他的家眷皆在雁门关内,且对蛮族有血仇。

  队员中,有十人是精心挑选出的军中好手,个个身手不凡,且都或多或少懂得蛮语,熟悉草原习性。他们脱下了戎装,换上了满是风尘的皮袄,眼神中的杀伐之气被刻意收敛,扮作了沉默寡言的护卫和伙计。其余人则是胡九原本的伙计和一些招募来的可靠向导。

  十几辆大车装载着满满的货物,上面盖着防雨的油布。表面看,是茶叶、布匹、盐块、铁锅(刻意做旧)、以及一些针头线脑的杂货。但在一些特制的夹层和暗格里,却藏着锋利的短刃、劲弩、以及用于绘制地图的炭笔和薄绢。

  江辰亲自前来送行。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端起一碗浊酒,走到胡九和每一位队员面前,重重地与他们碰碗。

  “一路保重。”江辰的目光扫过每一张或紧张、或坚定、或故作轻松的脸,“货物得失是小事,我要你们所有人都活着回来。记住,你们的眼睛和耳朵,比任何金银都珍贵!”

  胡九将碗中酒一饮而尽,抹了把嘴,沉声道:“将军放心,俺老胡别的不懂,就知道拿人钱财,与人消灾。更何况,这是给那些狼崽子们下绊子的好事!定不辱命!”

  一名扮作伙计的年轻士卒,激动得脸颊通红,低声道:“将军,俺一定把蛮子的地盘都记下来!”

  江辰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商队缓缓启程,车轮碾过枯草,发出吱呀的声响,逐渐消失在北方苍茫的地平线上。

  与此同时,帅帐内,江辰对着忐忑不安的张崮和李铁道:“我们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一支商队上。孙昊和朝廷的刀,已经架在脖子上了。”

  他铺开一张纸,笔走龙蛇:“立刻飞鸽传书给我们能影响的所有边境榷场掌柜,让他们从即日起,大幅提高对草原售卖的茶、铁、盐价格,并严格控制出货量。理由嘛…就说今年南方遭灾,产量大减,道路不畅,成本高昂。”

  “我们要双管齐下。”江辰眼中闪烁着冷光,“一边让我们的商队去草原内部搅动风云,一边在边境制造紧张和稀缺。要让蛮族感到无处不在的窒息!”

  命令被迅速执行。很快,边境几个主要榷场里,来自中原的货物价格悄然上涨,尤其是茶叶和铁器,涨幅惊人。前来交易的蛮族商人怨声载道,却无可奈何。

  这一切,自然也被孙昊的眼线记录在案。孙昊看着密报,冷笑连连:“江辰啊江辰,你果然忍不住开始抬价敛财了!好!很好!咱家看你能嚣张到几时!”他迫不及待地又写了一封密信,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江辰“操控市场、盘剥边贸、中饱私囊”的“罪证”。

  时间一天天过去。雁门关内外,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

  江辰每日处理军务,巡视防务,督促“铁壁关”的后续完善和水泥的生产,神色如常。但只有身边最亲近的人才能发现,将军时常会独自站在关墙上,久久凝望着北方,眉宇间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他在等待。等待那支深入虎穴的商队,能带回希望的火种,也能全身而退。

  直到一个月后的一个黄昏,一匹快马浑身是血、驮着一个奄奄一息的汉子,疯狂地冲到了雁门关下!

  那汉子,正是当初商队中一名扮作伙计的年轻士卒!他胸前插着一支断箭,用尽最后力气嘶喊出的一句话,让所有守关将士脸色大变:

  “胡大哥…遇袭…部落…有变…蛮族…大军…”话音未落,人已气绝。

  整个雁门关,瞬间被巨大的不祥阴影所笼罩。

  江辰接到报告,猛地从案后站起,拳头瞬间攥紧,指节发白。

  商队果然出事了!而且,似乎牵扯出了更惊人的情报!

  风暴,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