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藻前脸上的金纱飘然落地,露出一张足以令星辰失色的容颜。然而此刻,这张脸上没有丝毫魅惑,只有猝不及防的惊骇与一丝被戳穿伪装的狼狈。她周身那层无形的、令人心神摇曳的力场,在李文渊那番承载着文明重量的诘问下,如同被阳光直射的雾气,剧烈波动,而后寸寸碎裂、消散。
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李文渊那番超越当下朝堂争斗、直指文明根基的言论所震撼。那不是辩术,那是一种“势”,一种基于数千年人文积淀而产生的、无可辩驳的浩然之势。几位老臣浑浊的眼中竟隐隐泛起泪光,他们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此刻才仿佛真正触摸到了那书中蕴含的、足以撼动鬼神的力量。
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冕旒微微晃动,他看着下方那个身形略显单薄,却仿佛撑起了一片天的年轻臣子,深邃的眼眸中光芒闪烁,最终化为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着欣赏、惊叹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忌惮。
玉藻前急促地呼吸了几下,高耸的胸脯起伏不定。她终究非是凡人,强行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弯腰,用微微颤抖的手拾起那方金纱,却没有立刻覆上。她抬起头,直视李文渊,那双曾经勾魂摄魄的眸子里,此刻只剩下冰冷的杀意和一种被逼到绝境的疯狂。
“好!好一个‘人之价值’!好一个‘天下为公’!”她的声音不再柔媚,带着一种玉石俱焚般的尖锐,“李侍郎巧舌如簧,外臣佩服!既然如此,我们便抛开神只,只论技艺!”
她猛地一挥袖,指向殿外已然暗下的天空:“久闻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外臣不才,愿在这麟德殿前,以我草原‘天地棋局’请教贵国高才!若贵国无人能解,便请陛下允我方才所请!若外臣败了,立刻献上‘狼神之瞳’,并向我金帐大汗陈情,永息边衅!”
**天地棋局!**
一些博闻强识的老臣脸色再变。传闻这是草原萨满传承的一种古老博弈,并非寻常围棋、象棋,而是引动自然之力,以星辰为子,以大地为盘,玄奥无比,凶险异常。这已非简单的技艺较量,而是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力量运用!
玉藻前这是眼见“神权”压迫无效,转而用上了另一种形式的、更加直白的力量威慑!她是要逼大启在另一种层面上低头!
压力,再次如同山岳般压下。方才因李文渊一番话而稍缓的气氛,瞬间又紧绷到了极点。答应?谁能应对这闻所未闻的“天地棋局”?不答应?岂不是示弱于人,前功尽弃?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李文渊。就连皇帝,也沉默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回应。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李文渊脑海中,那支燃烧的“人文之烛”光华似乎更加凝聚。代价已经付出,记忆已然模糊,此刻的他,灵魂仿佛被淬炼过一般,剔除了些许浮华,沉淀下更多的本质。
他没有去看玉藻前那咄咄逼人的眼神,而是缓缓抬起手,整理了一下因方才情绪激荡而略有褶皱的官袍袖口。动作从容,不带一丝烟火气。
然后,他抬起头,望向玉藻前,脸上忽然露出一抹极其清淡,却又带着无尽讽刺的笑容。
“国师。”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比之前更加清晰,每一个字都如同珠玉,落在金砖之上,“您方才提及琴棋书画,言及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下官深以为然。”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怜悯的嘲弄:“然而,国师可知,我中原士子,学琴,为修身养性,觅得知音;学棋,为锻炼谋略,体悟阴阳;学书,为载道明理,传承文明;学画,为抒写胸臆,寄托情怀。”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直视玉藻前:“却不知,国师这‘天地棋局’,引动的是何种力量?锤炼的是何种心性?承载的是何种道理?抒写的又是何种情怀?”
不等玉藻前回答,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文化上的绝对自信与碾压姿态:
“若论引动天地之力,我中原有《易》传世,八卦衍万物,五行定乾坤,其博大精深,岂是蛮荒之术可比?”
“若论博弈谋略,我中原有《孙子兵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智慧之深,岂是局促于一盘之上的厮杀可及?”
“国师以为,凭借些许操控自然、惑人心神的异力,便能凌驾于我煌煌数千载文明积淀之上?”李文渊摇了摇头,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手持利刃,便自以为天下无敌的稚童,“此非较量,实为……蚍蜉撼树,夏虫语冰!”
他再次拱手,面向御座,声音沉凝而有力:“陛下!臣以为,国师所谓‘天地棋局’,不过奇技淫巧,蛮夷之术,不堪入我中原雅堂,更不配与我华夏正朔相较!若国师执意要比……”
李文渊猛地转过身,袖袍无风自动,他伸手指向殿外那轮渐渐升起的、清辉皎洁的明月,朗声道:
“——不如就比一比,谁能在这朗朗乾坤之下,以太史公之笔,书一篇《匈奴列传》!看看是我等秉笔直书,将草原兴衰、英雄枯骨载入青史,传之后世!还是国师那‘天地棋局’,能颠倒黑白,篡改这煌煌史册!”
**以史为局!以笔为刃!**
你不是要比力量,比玄奥吗?我不跟你比这个!我跟你比文明的高度,比历史的审判!比谁的传承,能在这时间长河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才是真正的【反向羞辱·文化碾压】!
不与你纠缠于你设定的战场,而是直接将你拖入我文明最浩瀚、最深厚的领域,用降维打击的方式,让你所有的依仗,都显得那么可笑和渺小!
玉藻前僵立在原地,脸色煞白,嘴唇微微颤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引以为傲的“天地棋局”,她赖以威慑的异力,在对方那轻描淡写却又重若山岳的“青史”二字面前,彻底失去了所有光彩。
她输了。
不是输在力量上,而是输在了文明的格局与气度上。
满殿文武,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文渊这惊天逆转般的应对震得心神摇曳。霍云咧开大嘴,无声地笑了起来,狠狠挥了一下拳头。几位老臣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喃喃道:“斯文在兹,国士无双……”
皇帝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他不再掩饰眼中的激赏,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威严与肯定:
“李爱卿,所言极是!”
他目光如电,扫向失魂落魄的玉藻前:“国师,可还要与我大启,比一比这……青史之笔?”
玉藻前身体猛地一颤,踉跄后退一步,被身后的力士扶住。她深深地、深深地看了李文渊一眼,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怨毒,有惊惧,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绝望。
她知道,她彻底败了。败给了这个看似年轻的对手,败给了他所代表的,那个她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的,厚重如大地,浩瀚如星海的文明。
她缓缓低下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哑道:
“外臣……不敢。”
---
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李文渊那番超越当下朝堂争斗、直指文明根基的言论所震撼。那不是辩术,那是一种“势”,一种基于数千年人文积淀而产生的、无可辩驳的浩然之势。几位老臣浑浊的眼中竟隐隐泛起泪光,他们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此刻才仿佛真正触摸到了那书中蕴含的、足以撼动鬼神的力量。
皇帝端坐于龙椅之上,冕旒微微晃动,他看着下方那个身形略显单薄,却仿佛撑起了一片天的年轻臣子,深邃的眼眸中光芒闪烁,最终化为一种极其复杂的、混合着欣赏、惊叹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忌惮。
玉藻前急促地呼吸了几下,高耸的胸脯起伏不定。她终究非是凡人,强行压下内心的惊涛骇浪,弯腰,用微微颤抖的手拾起那方金纱,却没有立刻覆上。她抬起头,直视李文渊,那双曾经勾魂摄魄的眸子里,此刻只剩下冰冷的杀意和一种被逼到绝境的疯狂。
“好!好一个‘人之价值’!好一个‘天下为公’!”她的声音不再柔媚,带着一种玉石俱焚般的尖锐,“李侍郎巧舌如簧,外臣佩服!既然如此,我们便抛开神只,只论技艺!”
她猛地一挥袖,指向殿外已然暗下的天空:“久闻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外臣不才,愿在这麟德殿前,以我草原‘天地棋局’请教贵国高才!若贵国无人能解,便请陛下允我方才所请!若外臣败了,立刻献上‘狼神之瞳’,并向我金帐大汗陈情,永息边衅!”
**天地棋局!**
一些博闻强识的老臣脸色再变。传闻这是草原萨满传承的一种古老博弈,并非寻常围棋、象棋,而是引动自然之力,以星辰为子,以大地为盘,玄奥无比,凶险异常。这已非简单的技艺较量,而是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力量运用!
玉藻前这是眼见“神权”压迫无效,转而用上了另一种形式的、更加直白的力量威慑!她是要逼大启在另一种层面上低头!
压力,再次如同山岳般压下。方才因李文渊一番话而稍缓的气氛,瞬间又紧绷到了极点。答应?谁能应对这闻所未闻的“天地棋局”?不答应?岂不是示弱于人,前功尽弃?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李文渊。就连皇帝,也沉默地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回应。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李文渊脑海中,那支燃烧的“人文之烛”光华似乎更加凝聚。代价已经付出,记忆已然模糊,此刻的他,灵魂仿佛被淬炼过一般,剔除了些许浮华,沉淀下更多的本质。
他没有去看玉藻前那咄咄逼人的眼神,而是缓缓抬起手,整理了一下因方才情绪激荡而略有褶皱的官袍袖口。动作从容,不带一丝烟火气。
然后,他抬起头,望向玉藻前,脸上忽然露出一抹极其清淡,却又带着无尽讽刺的笑容。
“国师。”他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比之前更加清晰,每一个字都如同珠玉,落在金砖之上,“您方才提及琴棋书画,言及中原文化博大精深。下官深以为然。”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一种近乎怜悯的嘲弄:“然而,国师可知,我中原士子,学琴,为修身养性,觅得知音;学棋,为锻炼谋略,体悟阴阳;学书,为载道明理,传承文明;学画,为抒写胸臆,寄托情怀。”
他向前一步,目光如炬,直视玉藻前:“却不知,国师这‘天地棋局’,引动的是何种力量?锤炼的是何种心性?承载的是何种道理?抒写的又是何种情怀?”
不等玉藻前回答,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文化上的绝对自信与碾压姿态:
“若论引动天地之力,我中原有《易》传世,八卦衍万物,五行定乾坤,其博大精深,岂是蛮荒之术可比?”
“若论博弈谋略,我中原有《孙子兵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智慧之深,岂是局促于一盘之上的厮杀可及?”
“国师以为,凭借些许操控自然、惑人心神的异力,便能凌驾于我煌煌数千载文明积淀之上?”李文渊摇了摇头,那眼神,仿佛在看一个手持利刃,便自以为天下无敌的稚童,“此非较量,实为……蚍蜉撼树,夏虫语冰!”
他再次拱手,面向御座,声音沉凝而有力:“陛下!臣以为,国师所谓‘天地棋局’,不过奇技淫巧,蛮夷之术,不堪入我中原雅堂,更不配与我华夏正朔相较!若国师执意要比……”
李文渊猛地转过身,袖袍无风自动,他伸手指向殿外那轮渐渐升起的、清辉皎洁的明月,朗声道:
“——不如就比一比,谁能在这朗朗乾坤之下,以太史公之笔,书一篇《匈奴列传》!看看是我等秉笔直书,将草原兴衰、英雄枯骨载入青史,传之后世!还是国师那‘天地棋局’,能颠倒黑白,篡改这煌煌史册!”
**以史为局!以笔为刃!**
你不是要比力量,比玄奥吗?我不跟你比这个!我跟你比文明的高度,比历史的审判!比谁的传承,能在这时间长河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这才是真正的【反向羞辱·文化碾压】!
不与你纠缠于你设定的战场,而是直接将你拖入我文明最浩瀚、最深厚的领域,用降维打击的方式,让你所有的依仗,都显得那么可笑和渺小!
玉藻前僵立在原地,脸色煞白,嘴唇微微颤抖,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引以为傲的“天地棋局”,她赖以威慑的异力,在对方那轻描淡写却又重若山岳的“青史”二字面前,彻底失去了所有光彩。
她输了。
不是输在力量上,而是输在了文明的格局与气度上。
满殿文武,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文渊这惊天逆转般的应对震得心神摇曳。霍云咧开大嘴,无声地笑了起来,狠狠挥了一下拳头。几位老臣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喃喃道:“斯文在兹,国士无双……”
皇帝缓缓从龙椅上站起身,他不再掩饰眼中的激赏,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威严与肯定:
“李爱卿,所言极是!”
他目光如电,扫向失魂落魄的玉藻前:“国师,可还要与我大启,比一比这……青史之笔?”
玉藻前身体猛地一颤,踉跄后退一步,被身后的力士扶住。她深深地、深深地看了李文渊一眼,那眼神复杂到了极点,有怨毒,有惊惧,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绝望。
她知道,她彻底败了。败给了这个看似年轻的对手,败给了他所代表的,那个她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的,厚重如大地,浩瀚如星海的文明。
她缓缓低下头,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嘶哑道:
“外臣……不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