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书房内的烛火却将李文渊的身影拉得细长,投在墙壁上,随着火焰微微晃动,仿佛他此刻内心翻涌的思绪。百晓生带来的关于“反秦联盟”内部错综复杂的情报,如同一张繁复的蛛网,而他现在,就要尝试成为那只在网中央掌控局面的蜘蛛。
“将计就计……”李文渊指尖轻轻敲打着书案,发出笃笃的轻响,眼中闪烁着冷静而睿智的光芒。周廷儒和“反秦联盟”想利用他这把“皇帝利刃”去攻坚拔寨,为他们火中取栗。这固然危险,但何尝不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借力打力,在混乱中为自己和团队攫取资源、站稳脚跟,甚至反向渗透、影响这个松散联盟的绝佳机会。
关键在于,如何操作。既要满足联盟部分诉求,让他们看到“利刃”的价值,继续提供支持;又要避免被完全当枪使,陷入被动;更重要的是,要在每一次行动中,都巧妙地嵌入自己的利益,并确保最终指向皇帝希望看到的——持续削弱秦桧势力,维持朝局动态平衡——这个大方向。
他沉思良久,一个初步的计划在脑海中逐渐成型。
首先,他需要选择第一个“合作”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满足几个条件:第一,确实是秦桧势力的重要节点,打击它能有效削弱秦桧,符合皇帝意图;第二,扳倒它的难度不能太大,至少要有明确的突破口,确保首战告捷,既能立威,也能增强联盟对自己的信心;第三,空出来的位置,要尽可能由自己这边,或者至少是相对中立、未来可能争取过来的人占据,至少不能让“反秦联盟”中的某一派系独吞。
周廷儒提到的吏部文选司郎中,秦桧的妻侄,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此人名声本就不好,贪墨证据想必不难找(百晓生应该已经有眉目了),拿下他,能震动吏部,断秦桧一臂。而文选司郎中这个职位太过敏感,无论是清流派还是实权派都想染指,自己正好可以借此在联盟内部制造一些微妙制衡,甚至……看看能否将这个职位的影响,间接引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其次,他需要明确向联盟“索取”什么。信息和人脉支持是基础,但这还不够。他需要更实际的东西。比如,在后续针对其他秦党目标的行动中,联盟需要提供更具体的“弹药”——真实的、确凿的罪证,而不是空泛的指责;又比如,在舆论上,需要他们协调更多的御史言官,形成合力;再比如,在一些关键的经济领域(比如漕运、盐铁),需要实权派做出一定的让步或合作,让贾仁义有机会介入……这些,都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必须保持独立性和不可预测性。不能让联盟觉得可以完全掌控他。他需要偶尔展现出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特质,比如对某些看似诱人的目标表现出意外的冷淡,或者在某些关键时刻,提出一些看似与联盟整体利益不符、实则暗藏自己算计的要求。他要让周廷儒、郑源他们明白,他李文渊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伤敌;用不好,也可能伤己。
想到这里,李文渊铺开纸张,提笔蘸墨,开始给周廷儒写回信。他不能答应得太痛快,那样会显得廉价和急切。他需要在信中表现出足够的谨慎、对大局的考量,以及对联盟“诚意”的些许质疑。
“……周老大人拳拳之心,晚生感同身受。然秦党势大,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文选司郎中之职,关乎铨选,至关重要。若无万全把握,一击必中,恐打草惊蛇,反致其警觉,深潜隐匿,则后续行事更为艰难。且此职归属,关乎吏部平衡,亦需慎重,若落入……急于求成者之手,恐非朝廷之福,亦非吾辈所愿见……”
他写得含蓄而委婉,既表达了对扳倒秦桧妻侄的认同,又强调了困难和风险,更隐晦地点出了对职位归属的担忧,暗示联盟内部需要先协调好利益分配。
写罢回信,用火漆封好,唤来一名绝对可靠的下人,吩咐其明日一早务必亲手送到周府。
处理完这件事,李文渊又将百晓生唤来。
“周廷儒那边,先吊着他。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把秦桧那个妻侄,吏部文选司郎中王德福的罪证,给我挖得越深越好,越实越好!尤其是贪墨、卖官鬻爵方面的,要有人证、物证,最好能牵扯到几个有分量的秦党官员,但又不能直接扯上秦桧本人,尺度要把握好。”李文渊下令道。他要确保首战是一场漂亮的、证据确凿的歼灭战,而不是一场扯皮的口水仗。
“大人放心,那王德福屁股底下可不干净,给下官三天时间,定将他查个底掉!”百晓生拍着胸脯保证,眼中闪烁着猎犬般的光芒。
“另外,”李文渊沉吟道,“你暗中接触一下郑源那边的人,不必通过周廷儒。就透露个口风,说我李文渊对整顿漕运积弊,也很感兴趣,若郑大人有‘真材实料’,或许……有合作的可能。”他这是准备绕过清流派,直接与实权派进行利益勾兑,分化联盟。
“明白!下官晓得如何操作。”百晓生心领神会。
“还有,让赛鲁班准备的那些‘小玩意儿’,特别是那种能……嗯,放大他人情绪,或者让人更容易接受某种暗示的机关,尽快弄出几个样品来。”李文渊想到了可能需要的“辅助手段”。
“是!”
吩咐完毕,李文渊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夜风吹入书房,带来一丝凉意。远处传来隐约的更鼓声。
将计就计,火中取栗。这条路充满了风险,一步走错,可能满盘皆输。但他没有退路。在秦桧虎视眈眈,皇帝意图难测,各方势力纠缠的复杂局面下,他必须主动出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为自己杀出一条生路,也为这个被他搅动得越来越“热闹”的世界,寻找一个可能的未来。
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深邃莫测。
“系统啊系统,你倒是睡得安稳……”他低声苦笑,“接下来这出戏,可得靠我自己唱了。希望我这临时学来的‘导演’功夫,不会太差。”
夜色中,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亮,充满了挑战命运的兴奋与决然。一场精心策划的“将计就计”,即将在这波澜云诡的京城权力场上,正式上演。
---
“将计就计……”李文渊指尖轻轻敲打着书案,发出笃笃的轻响,眼中闪烁着冷静而睿智的光芒。周廷儒和“反秦联盟”想利用他这把“皇帝利刃”去攻坚拔寨,为他们火中取栗。这固然危险,但何尝不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借力打力,在混乱中为自己和团队攫取资源、站稳脚跟,甚至反向渗透、影响这个松散联盟的绝佳机会。
关键在于,如何操作。既要满足联盟部分诉求,让他们看到“利刃”的价值,继续提供支持;又要避免被完全当枪使,陷入被动;更重要的是,要在每一次行动中,都巧妙地嵌入自己的利益,并确保最终指向皇帝希望看到的——持续削弱秦桧势力,维持朝局动态平衡——这个大方向。
他沉思良久,一个初步的计划在脑海中逐渐成型。
首先,他需要选择第一个“合作”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满足几个条件:第一,确实是秦桧势力的重要节点,打击它能有效削弱秦桧,符合皇帝意图;第二,扳倒它的难度不能太大,至少要有明确的突破口,确保首战告捷,既能立威,也能增强联盟对自己的信心;第三,空出来的位置,要尽可能由自己这边,或者至少是相对中立、未来可能争取过来的人占据,至少不能让“反秦联盟”中的某一派系独吞。
周廷儒提到的吏部文选司郎中,秦桧的妻侄,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此人名声本就不好,贪墨证据想必不难找(百晓生应该已经有眉目了),拿下他,能震动吏部,断秦桧一臂。而文选司郎中这个职位太过敏感,无论是清流派还是实权派都想染指,自己正好可以借此在联盟内部制造一些微妙制衡,甚至……看看能否将这个职位的影响,间接引导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
其次,他需要明确向联盟“索取”什么。信息和人脉支持是基础,但这还不够。他需要更实际的东西。比如,在后续针对其他秦党目标的行动中,联盟需要提供更具体的“弹药”——真实的、确凿的罪证,而不是空泛的指责;又比如,在舆论上,需要他们协调更多的御史言官,形成合力;再比如,在一些关键的经济领域(比如漕运、盐铁),需要实权派做出一定的让步或合作,让贾仁义有机会介入……这些,都可以作为谈判的筹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他必须保持独立性和不可预测性。不能让联盟觉得可以完全掌控他。他需要偶尔展现出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特质,比如对某些看似诱人的目标表现出意外的冷淡,或者在某些关键时刻,提出一些看似与联盟整体利益不符、实则暗藏自己算计的要求。他要让周廷儒、郑源他们明白,他李文渊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伤敌;用不好,也可能伤己。
想到这里,李文渊铺开纸张,提笔蘸墨,开始给周廷儒写回信。他不能答应得太痛快,那样会显得廉价和急切。他需要在信中表现出足够的谨慎、对大局的考量,以及对联盟“诚意”的些许质疑。
“……周老大人拳拳之心,晚生感同身受。然秦党势大,根深蒂固,牵一发而动全身。文选司郎中之职,关乎铨选,至关重要。若无万全把握,一击必中,恐打草惊蛇,反致其警觉,深潜隐匿,则后续行事更为艰难。且此职归属,关乎吏部平衡,亦需慎重,若落入……急于求成者之手,恐非朝廷之福,亦非吾辈所愿见……”
他写得含蓄而委婉,既表达了对扳倒秦桧妻侄的认同,又强调了困难和风险,更隐晦地点出了对职位归属的担忧,暗示联盟内部需要先协调好利益分配。
写罢回信,用火漆封好,唤来一名绝对可靠的下人,吩咐其明日一早务必亲手送到周府。
处理完这件事,李文渊又将百晓生唤来。
“周廷儒那边,先吊着他。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把秦桧那个妻侄,吏部文选司郎中王德福的罪证,给我挖得越深越好,越实越好!尤其是贪墨、卖官鬻爵方面的,要有人证、物证,最好能牵扯到几个有分量的秦党官员,但又不能直接扯上秦桧本人,尺度要把握好。”李文渊下令道。他要确保首战是一场漂亮的、证据确凿的歼灭战,而不是一场扯皮的口水仗。
“大人放心,那王德福屁股底下可不干净,给下官三天时间,定将他查个底掉!”百晓生拍着胸脯保证,眼中闪烁着猎犬般的光芒。
“另外,”李文渊沉吟道,“你暗中接触一下郑源那边的人,不必通过周廷儒。就透露个口风,说我李文渊对整顿漕运积弊,也很感兴趣,若郑大人有‘真材实料’,或许……有合作的可能。”他这是准备绕过清流派,直接与实权派进行利益勾兑,分化联盟。
“明白!下官晓得如何操作。”百晓生心领神会。
“还有,让赛鲁班准备的那些‘小玩意儿’,特别是那种能……嗯,放大他人情绪,或者让人更容易接受某种暗示的机关,尽快弄出几个样品来。”李文渊想到了可能需要的“辅助手段”。
“是!”
吩咐完毕,李文渊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夜风吹入书房,带来一丝凉意。远处传来隐约的更鼓声。
将计就计,火中取栗。这条路充满了风险,一步走错,可能满盘皆输。但他没有退路。在秦桧虎视眈眈,皇帝意图难测,各方势力纠缠的复杂局面下,他必须主动出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为自己杀出一条生路,也为这个被他搅动得越来越“热闹”的世界,寻找一个可能的未来。
他抬头望向夜空,繁星点点,深邃莫测。
“系统啊系统,你倒是睡得安稳……”他低声苦笑,“接下来这出戏,可得靠我自己唱了。希望我这临时学来的‘导演’功夫,不会太差。”
夜色中,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亮,充满了挑战命运的兴奋与决然。一场精心策划的“将计就计”,即将在这波澜云诡的京城权力场上,正式上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