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赚特赚,资金充裕-《这个系统比我还不靠谱》

  翌日早朝,金銮殿内的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李文渊身着五品官服,垂手立在文官队列中,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色目光——有关切,有好奇,更多的则是幸灾乐祸。

  果然,议事过半,一位御史手持玉笏出列,声音洪亮:

  \"臣要弹劾吏部郎中李文渊!其人以妖术惑众,所营商铺'奇珍阁'以盲盒之名行赌博之实,扰乱市价,蛊惑人心!更纵容异兽当街伤人,有损朝廷体统!\"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几位与商会交好的官员纷纷出列附和,细数\"奇珍阁\"的种种\"罪状\"。

  龙椅上,皇帝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扶手。待众人说完,他才缓缓开口:\"李爱卿,你有何话说?\"

  李文渊不慌不忙地出列,躬身行礼:\"回皇上,臣确在公务之余经营商铺,但所为皆合法度。所谓盲盒,不过是效仿古人'射覆'之戏,增添生活情趣,与赌博有天壤之别。\"

  他取出早已准备好的账本,双手奉上:\"这是'奇珍阁'开业以来的全部账目,请皇上御览。\"

  太监将账本呈递御前。皇帝翻看片刻,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月入三万两?\"

  这个数字让满朝文武都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京城最大的绸缎庄,一个月也未必能有这个进项。

  \"正是。\"李文渊从容应答,\"臣将所得利润,三成用于改善工匠待遇,三成用于研制新品,两成存入钱庄以备不时之需,剩余两成......\"

  他故意顿了顿,引得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用于资助京郊孤寡老人与贫困学子。\"

  皇帝眼中露出感兴趣的神色:\"哦?细细道来。\"

  \"臣在城南设了善堂,收养无依老人;在城西办了义学,供贫寒子弟读书。所有开支,账目上都有明细记载。\"

  这时,张谦适时出列:\"皇上,老臣可以作证。李大人确实在暗中行善,只是不愿张扬。\"

  几位受过资助的老臣也纷纷出面作证。朝堂上的风向顿时逆转。

  皇帝合上账本,目光扫过刚才弹劾的御史:\"爱卿可还有话说?\"

  那御史脸色惨白,讷讷不能言。

  退朝后,李文渊还没走出宫门,就被几个官员围住了。

  \"李大人真是菩萨心肠!\"

  \"不知那'奇珍阁'的股份,可否让在下也参上一股?\"

  李文渊一一含笑应对,心中却明镜似的。这些人看中的不是他的善举,而是那每月三万两的白银。

  回到值事房,贾仁义早已等候多时,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大人,好消息!今天一早,咱们铺子还没开门,外面就排起了长队!\"

  原来,早朝上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现在全京城都知道,\"奇珍阁\"不仅东西新奇,老板还是个暗中行善的\"活菩萨\"。

  \"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百晓生笑道,\"经过这么一闹,咱们的招牌更响了。\"

  接下来的日子,\"奇珍阁\"的生意简直火爆到了疯狂的程度。

  原本对盲盒持观望态度的达官显贵,现在都争相前来\"沾沾福气\"。那些限量商品的价格在黑市上又翻了几番,一块镶嵌着红宝石的\"七彩祥云皂\",竟然被炒到了五百两的天价。

  \"大人,咱们库房都要被银票淹没了!\"贾仁义看着堆满银票的箱子,既兴奋又发愁,\"是不是该考虑开分号了?\"

  李文渊却另有打算。他让赵虎在城南买下一处大宅院,改建成更大的工坊;又让赛鲁班招募了一批能工巧匠,开始研发新产品。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拨出重金,在城北买了块地,准备修建一座真正的善堂。

  \"大人这是要做什么?\"连最精明的贾仁义都看不懂了,\"咱们现在日进斗金,何必还要花这个冤枉钱?\"

  李文渊站在新购的宅院前,目光深远:\"钱财来得快,去得也快。唯有民心,才是立身之本。\"

  他这话很快传到了秦桧耳中。

  \"立身之本?\"秦桧冷笑,\"那就让他知道,在京城这一亩三分地,谁才是真正的主人。\"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新建的工坊突然起火。好在李文渊早有准备,雇佣的护院及时发现,火势很快被控制住。

  \"是商会的人干的。\"百晓生查探后回报,\"他们在警告我们别太得意。\"

  李文渊看着被熏黑的墙壁,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既然他们不想好好做生意,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他让赛鲁班加紧研发一批新商品,专门针对商会的核心产业——绸缎和茶叶。

  一个月后,\"奇珍阁\"推出了\"幻彩流光锦\"和\"百味玲珑茶\"。前者在阳光下能变幻七种颜色,后者一盒装有十种不同口味的茶包。这两样新产品一上市,就抢走了商会大半的生意。

  钱不多坐不住了,亲自登门拜访。

  \"李大人,\"他强压着怒火,\"做生意讲究个和气生财。您这样赶尽杀绝,不太好吧?\"

  李文渊慢条斯理地品着茶:\"钱会长言重了。商场如战场,适者生存罢了。\"

  \"你!\"钱不多勃然变色,\"别以为有皇上给你撑腰,就能为所欲为!\"

  \"钱会长误会了。\"李文渊放下茶盏,\"李某所做的一切,都是合法经营。倒是商会最近的动作,恐怕不太干净吧?\"

  他示意贾仁义取来一叠文书,上面详细记载着商会偷税漏税、以次充好的证据。

  钱不多脸色大变,灰溜溜地走了。

  \"大人,为什么不直接把这些证据交给官府?\"赵虎不解地问。

  \"还不是时候。\"李文渊摇摇头,\"打蛇要打七寸。现在动手,最多伤他些皮毛。\"

  他走到窗前,望着商会总部的方向:\"我们要等一个更好的时机。\"

  此时的李文渊还不知道,这个时机很快就会到来。而当他真正与商会展开决战时,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商业手段,还有更大的魄力和智慧。

  库房里的银票越堆越高,但李文渊心中的危机感却越来越强。他隐约感觉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这一次,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