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认识外公的旧人-《痴傻王妃复仇崛起》

  三日后,刘松派来的两位药工如期抵达黑风寨。

  为首的陈老药工年过六旬,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一进寨就被山坡上开垦的荒地、工坊里晾晒的草药吸引:“没想到深山里竟有这般规整的去处,刘掌柜说你们是山民合作社,我还以为只是简陋的村落。”

  黑虎在聚义厅设宴招待,韩曦钰作陪。

  席间,陈老药工看着桌上摆放的草药饮片,忍不住拿起一片黄芩仔细查看:“这饮片炮制得不错,火候虽差了点,但步骤没乱。你们是跟着哪位师傅学的?”

  韩曦钰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那本蓝布封皮的医书,递到陈老药工面前:“我们是照着这本医书摸索的,书的作者是我外公顾琅华,不知陈师傅是否听过他的名字?”

  陈老药工接过医书,看到扉页“顾琅华”三个字时,手猛地一抖,他激动地翻着书页,看到里面顾云英留下的笔记,眼眶瞬间红了:

  “顾神医!我当然听过!我年轻时在江南学医,我母亲当年难产,就是顾神医出手救的命!这笔记……是顾小姐的字迹吧?当年顾小姐常跟着顾神医来药铺,我还有印象!”

  韩曦钰心中一喜,顺势从怀中取出那枚紫檀木盒,打开后将“顾氏琅华”的行医印放在桌上:

  “陈师傅好眼力。这是外公的行医印,母亲出嫁时,外公把它当作嫁妆送给了母亲。我们此次想与刘记药铺合作,不仅是为了寨里人的生计,也是想把外公和母亲的医术、炮制技艺传承下去。”

  陈老药工颤抖着拿起行医印,指腹反复摩挲着上面的纹路,老泪纵横:“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见到顾神医的行医印!当年顾神医去世后,江南医药界好多人都惋惜不已。你们能守住这些东西,还想传承顾神医的技艺,真是太好了!”

  黑虎见状,连忙说道:“陈师傅,既然您与顾神医有旧,还望您能倾囊相授,教兄弟们真正的炮制手艺。我们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也不会让顾神医的技艺埋没。”

  陈老药工擦了擦眼泪,郑重点头:“大当家放心,我定会把毕生所学都教给兄弟们!顾神医的技艺能在这里传承,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事。”

  宴席过后,陈老药工立刻投入到教学中。

  他不仅教众人控制火候、掌握辅料用量,还结合自己的经验,补充了许多医书中未提及的细节——比如炒药时如何通过声音判断草药的干燥程度,蒸制时如何根据季节调整时间。遇到复杂的炮制方法,他还会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阿木、老憨等徒弟。

  韩曦钰则常利用空闲时间,与陈老药工探讨医书中的疑难问题。

  陈老药工对顾琅华的医书推崇备至,每当看到顾云英的笔记,都会细细讲解当时的背景:“顾小姐当年在江南时,就跟着顾神医学认草药,这笔记里记的‘安胎方’,是顾神医专门为她调配的,可惜……”

  每当这时,韩曦钰都会静静听着,将这些过往记在心里。

  她知道,这些不仅是医术传承,更是原主母亲留在世间的痕迹。

  几日后,陈老药工将行医印的事写信告诉了刘松。

  刘松收到信后,当即派人送来一批新的炮制工具,还特意提高了饮片的收购价格。

  他在信中说,愿意帮黑风寨联系江南的药材商,只要饮片质量达标,就能长期供货;若是将来韩曦钰想在江南开医馆,他也愿意帮忙引荐人脉。

  这天傍晚,韩曦钰站在寨口的山坡上,看着工坊里忙碌的身影——阿木正跟着陈老药工学习酒炙当归,老憨在晾晒刚炮制好的柴胡,车夫和几个土匪正将捆好的木材搬上马车,准备运往山下的木材商那里。

  张妈坐在一旁,正将顾云英留下的小衣裳改制成布偶,说要给寨里的小土匪当玩具。

  韩曦钰摸了摸怀中的行医印和玉佩,心中一片安稳。

  这些失而复得的旧物,不仅承载着原主的过往,更成了山寨开启新生的钥匙。

  她知道,未来的路或许还会有坎坷,比如疤脸等人的暗中阻挠,比如官府可能的追查,但只要有黑虎的支持,有兄弟们的信任,有这些旧物承载的温情与力量,他们定能在这条安稳的生计之路上,一步步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