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府偏院,午后阳光落在青石板上
韩曦钰正对着顾氏的日记出神,张妈端着刚温好的汤药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小姐,之前安插在王府里、替陈氏传递消息的陪嫁丫鬟春桃,今早被林侍卫长抓了现行。她供认,是陈氏许诺给她家人银两,让她盯着您的动向,还把您‘常对着布偶念叨旧物’‘让老周头去旧院’的事,都传给了陈氏。”
韩曦钰放下日记,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春桃是原主嫁入王府时,陈氏以“照顾嫡女”为由塞来的丫鬟,这些日子看似老实本分,却总在暗处观察她的举动,如今被抓,倒也不算意外。
“林侍卫长如何处置她的?”韩曦钰问道。
“林侍卫长本想把她押去见王爷,春桃哭着求老奴向您求情,说她是被陈氏逼迫,家中老母亲还等着她养活。”
张妈叹了口气,“老奴想着,留着她或许还有用处,便求林侍卫长暂时将她关在柴房,等您拿主意。”
韩曦钰沉吟片刻,点头道:“暂且留着她。陈氏失去春这个眼线,定会更加焦躁,说不定会亲自派人来王府打探消息。你去告诉春桃,若是她肯如实交代陈氏后续的安排,我便饶她一命,还会给她银两,让她离开京城与家人团聚。”
张妈应下,转身去柴房。
偏院的柴房里,春桃蜷缩在干草堆上,双手紧紧攥着衣角。
张妈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将碗递到她面前,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严肃:
“春桃,你在王府这些日子,陈氏除了让你盯着小姐的动向,还和你说过其他事吗?比如她要去见什么人,或是让韩二小姐做些什么?”
春桃接过粥碗,小口喝着,眼底满是慌乱:“张妈,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陈夫人每次传消息,都是让我把小姐今日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报上去,从不说她自己的计划。只有刘妈偶尔来王府,会悄悄和陈夫人派来的人接头,具体说什么,我也听不到。”
张妈看着她惶恐的模样,知道她没有说谎。
春桃不过是陈氏安插的普通眼线,只负责传递韩曦钰的日常动向,像拉拢苏、柳两家、寻找赵峰这些核心计划,陈氏只会告诉刘妈和韩曦瑶,绝不会让一个外围丫鬟知晓。
“你起来吧,先去厨房帮忙打杂。”
张妈叹了口气,“若是日后听到陈氏或刘妈的消息,不管大小,都要立刻告诉老奴。只要你安分,小姐定会信守承诺,让你和家人团聚。”
春桃连忙点头,感激地擦干眼泪,跟着张妈走出柴房。
张妈回到卧房时,韩曦钰正坐在桌边,翻看着从紫檀木匣子里取出的医书,见她进来,便抬头问道:“春桃那边,可有新消息?”
“她确实什么都不知道,只负责传递您的日常动向。”
张妈如实禀报,“陈氏的核心计划,只有刘妈和韩二小姐知晓。不过春桃说,近几日刘妈频繁出府,每次回来都神色匆匆,像是在忙着办什么要紧事。”
韩曦钰指尖轻轻划过医书的纸页,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刘妈频繁出府,多半是在找赵峰,或是与李院判联络。陈氏失去春桃这个眼线,只能靠刘妈亲自奔走,既要打探我的动静,又要推进她的计划,定会忙得焦头烂额。
她顿了顿,又道:“离苏、柳二人入府只剩五日,陈氏肯定会加快动作。你让老周派人盯着尚书府后门,只要发现刘妈的踪迹,就悄悄跟着,看看她到底在和什么人接触、做什么事。”
张妈点头应下,刚要转身,院门外便传来丫鬟的声音:“张妈,韩二小姐又来了,说给王妃带了新做的绿豆糕。”
韩曦钰迅速收敛神色,抱起布偶缩到窗边的软榻上,眼神恢复了往日的“懵懂”。
张妈打开院门,韩曦瑶提着食盒走进来,脸上堆着甜笑:“张妈,我今日特意让厨房做了绿豆糕,清热解暑,最适合姐姐吃了。”
她径直走到软榻边,将食盒放在小几上,挨着韩曦钰坐下:“姐姐,你尝尝这绿豆糕,甜而不腻。对了,我昨日去苏姐姐家,她还问起你呢,说等入府后,想和你一起在院子里赏花、做针线。”
韩曦钰拿起一块绿豆糕,小口咬着,含糊地说道:“苏姐姐……好吗?会不会……和瑶儿一样,抢我的布偶?”
“不会的。”
韩曦瑶连忙摆手,顺势说道,“苏姐姐可温柔了,还说羡慕你有外公留下的医书呢。她说女子生儿育女最是辛苦,若是能从医书里学到些调理身子的法子,定能少受些罪。姐姐,你要是愿意,日后可以和苏姐姐一起看医书呀。”
她一边说,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韩曦钰的反应,可韩曦钰只是低头吃着绿豆糕,偶尔点点头,再也没说过关于医书的半个字。
韩曦瑶心中着急,却又不敢逼得太紧,只能旁敲侧击地提了几句“苏姐姐想学习医书”,见韩曦钰始终没有回应,便只能悻悻作罢。
“姐姐,你慢慢吃,我明日再来看你。”
韩曦瑶起身告辞,走到院门口时,特意回头看了一眼——偏院依旧安静,韩曦钰抱着布偶,张妈在一旁收拾食盒,没有任何异常。
她哪里知道,自己这番试探,不仅没套出任何消息,反而让韩曦钰更加确定,陈氏正急于用医书拉拢苏烟。
韩曦钰正对着顾氏的日记出神,张妈端着刚温好的汤药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小姐,之前安插在王府里、替陈氏传递消息的陪嫁丫鬟春桃,今早被林侍卫长抓了现行。她供认,是陈氏许诺给她家人银两,让她盯着您的动向,还把您‘常对着布偶念叨旧物’‘让老周头去旧院’的事,都传给了陈氏。”
韩曦钰放下日记,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春桃是原主嫁入王府时,陈氏以“照顾嫡女”为由塞来的丫鬟,这些日子看似老实本分,却总在暗处观察她的举动,如今被抓,倒也不算意外。
“林侍卫长如何处置她的?”韩曦钰问道。
“林侍卫长本想把她押去见王爷,春桃哭着求老奴向您求情,说她是被陈氏逼迫,家中老母亲还等着她养活。”
张妈叹了口气,“老奴想着,留着她或许还有用处,便求林侍卫长暂时将她关在柴房,等您拿主意。”
韩曦钰沉吟片刻,点头道:“暂且留着她。陈氏失去春这个眼线,定会更加焦躁,说不定会亲自派人来王府打探消息。你去告诉春桃,若是她肯如实交代陈氏后续的安排,我便饶她一命,还会给她银两,让她离开京城与家人团聚。”
张妈应下,转身去柴房。
偏院的柴房里,春桃蜷缩在干草堆上,双手紧紧攥着衣角。
张妈端着一碗热粥走进来,将碗递到她面前,声音温和却带着几分严肃:
“春桃,你在王府这些日子,陈氏除了让你盯着小姐的动向,还和你说过其他事吗?比如她要去见什么人,或是让韩二小姐做些什么?”
春桃接过粥碗,小口喝着,眼底满是慌乱:“张妈,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陈夫人每次传消息,都是让我把小姐今日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报上去,从不说她自己的计划。只有刘妈偶尔来王府,会悄悄和陈夫人派来的人接头,具体说什么,我也听不到。”
张妈看着她惶恐的模样,知道她没有说谎。
春桃不过是陈氏安插的普通眼线,只负责传递韩曦钰的日常动向,像拉拢苏、柳两家、寻找赵峰这些核心计划,陈氏只会告诉刘妈和韩曦瑶,绝不会让一个外围丫鬟知晓。
“你起来吧,先去厨房帮忙打杂。”
张妈叹了口气,“若是日后听到陈氏或刘妈的消息,不管大小,都要立刻告诉老奴。只要你安分,小姐定会信守承诺,让你和家人团聚。”
春桃连忙点头,感激地擦干眼泪,跟着张妈走出柴房。
张妈回到卧房时,韩曦钰正坐在桌边,翻看着从紫檀木匣子里取出的医书,见她进来,便抬头问道:“春桃那边,可有新消息?”
“她确实什么都不知道,只负责传递您的日常动向。”
张妈如实禀报,“陈氏的核心计划,只有刘妈和韩二小姐知晓。不过春桃说,近几日刘妈频繁出府,每次回来都神色匆匆,像是在忙着办什么要紧事。”
韩曦钰指尖轻轻划过医书的纸页,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刘妈频繁出府,多半是在找赵峰,或是与李院判联络。陈氏失去春桃这个眼线,只能靠刘妈亲自奔走,既要打探我的动静,又要推进她的计划,定会忙得焦头烂额。
她顿了顿,又道:“离苏、柳二人入府只剩五日,陈氏肯定会加快动作。你让老周派人盯着尚书府后门,只要发现刘妈的踪迹,就悄悄跟着,看看她到底在和什么人接触、做什么事。”
张妈点头应下,刚要转身,院门外便传来丫鬟的声音:“张妈,韩二小姐又来了,说给王妃带了新做的绿豆糕。”
韩曦钰迅速收敛神色,抱起布偶缩到窗边的软榻上,眼神恢复了往日的“懵懂”。
张妈打开院门,韩曦瑶提着食盒走进来,脸上堆着甜笑:“张妈,我今日特意让厨房做了绿豆糕,清热解暑,最适合姐姐吃了。”
她径直走到软榻边,将食盒放在小几上,挨着韩曦钰坐下:“姐姐,你尝尝这绿豆糕,甜而不腻。对了,我昨日去苏姐姐家,她还问起你呢,说等入府后,想和你一起在院子里赏花、做针线。”
韩曦钰拿起一块绿豆糕,小口咬着,含糊地说道:“苏姐姐……好吗?会不会……和瑶儿一样,抢我的布偶?”
“不会的。”
韩曦瑶连忙摆手,顺势说道,“苏姐姐可温柔了,还说羡慕你有外公留下的医书呢。她说女子生儿育女最是辛苦,若是能从医书里学到些调理身子的法子,定能少受些罪。姐姐,你要是愿意,日后可以和苏姐姐一起看医书呀。”
她一边说,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韩曦钰的反应,可韩曦钰只是低头吃着绿豆糕,偶尔点点头,再也没说过关于医书的半个字。
韩曦瑶心中着急,却又不敢逼得太紧,只能旁敲侧击地提了几句“苏姐姐想学习医书”,见韩曦钰始终没有回应,便只能悻悻作罢。
“姐姐,你慢慢吃,我明日再来看你。”
韩曦瑶起身告辞,走到院门口时,特意回头看了一眼——偏院依旧安静,韩曦钰抱着布偶,张妈在一旁收拾食盒,没有任何异常。
她哪里知道,自己这番试探,不仅没套出任何消息,反而让韩曦钰更加确定,陈氏正急于用医书拉拢苏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