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陈氏送汤-《痴傻王妃复仇崛起》

  而此刻的靖王府偏院

  韩曦钰正对着桌上的地形图,与张妈仔细核对十日之后去旧院祭拜的细节。

  张妈忽然想起今日从尚书府老周头那里打探来的消息,压低声音道:“小姐,老周头说,最近尚书府西跨院有些奇怪。每日傍晚,都有个叫赵峰的护院去巡查,而且前几日夜里,西跨院的守夜丫鬟都睡得格外沉,连院墙外的狗都没叫过。”

  韩曦钰指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护院巡查?陈氏刚被老爷警告,按理说应该安分守己,怎么会突然让护院频繁巡查西跨院?而且守夜丫鬟睡得沉,这其中怕是有猫腻。”

  “老周头也觉得奇怪,还说刘妈最近总往太医院跑,每次都找相熟的医女,不知道在打探些什么。”张妈补充道。

  韩曦钰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陈氏母女虽暂时安分,却绝不是会轻易认输的人。

  西跨院的异常、刘妈频繁去太医院,这些线索串联起来,总让她觉得陈氏在谋划着什么。

  “不管陈氏在搞什么鬼,咱们都按原计划行事。”

  韩曦钰抬起头,眼底闪过一丝冷冽,“十日之后的祭拜,是咱们拿到匣子的最好机会,绝不能被任何事情干扰。

  你让老周头多留意西跨院的动静,若是发现什么异常,立刻传信回来。

  但切记,不要贸然探查,以免打草惊蛇。”

  张妈点了点头:“小姐放心,老奴会叮嘱老周头,让他多加留意,却不轻易行动。”

  韩曦钰重新将目光落在地形图上,指尖沿着暗格的位置缓缓划过。

  她不知道陈氏正在谋划着借种怀孕的勾当,也不知道这场看似平静的较量背后,还隐藏着如此肮脏的秘密。

  她只知道,十日之后的祭拜,是她拿到外公匣子、寻找母亲难产证据的关键一步。

  而尚书府西跨院的卧房里,陈氏正对着铜镜,轻轻抚摸着自己的小腹,眼中满是期待与忐忑。

  她不知道,自己这场赌上一切的谋划,不仅不会让她重新赢得韩魏的信任,反而会在日后,成为韩曦钰扳倒她的致命武器。

  夜色渐深,京城的月光笼罩着靖王府与尚书府,两处院落的烛火依旧亮着,一场围绕着紫檀木匣子的暗战,与一场隐藏在深宅中的肮脏交易,在月光下悄然进行着。

  五月的风带着槐花的甜香,漫进尚书府的朱漆大门。

  西跨院的暖阁里,陈氏正对着铜镜细细描眉。

  镜中的女子虽已过三旬,眼角添了些细纹,却借着精致的妆容,依旧透着几分风韵。

  她抬手抚上鬓边新簪的珠花——这是刘妈昨日从首饰铺赎回来的,也是韩魏当年送她的第一件首饰。

  “夫人,汤熬好了。”

  刘妈端着一只描金瓷碗走进来,碗里盛着乳白的汤液,飘着几粒鲜红的枸杞,“老奴按您的吩咐,在乌鸡汤里加了当归、党参,还有太医院李院判悄悄给的‘暖宫散’,说是能助您调理身子,也能让老爷闻着心神安宁。”

  陈氏接过瓷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碗壁,心中泛起一丝紧张。

  今日是韩魏休沐的日子,按府中规矩,他该回主院用晚膳。

  这几日她借着“调理身体”的由头,让刘妈在韩魏面前说尽了软话,还特意让厨房做了几道韩魏年轻时爱吃的菜

  为的就是能让他留宿西跨院,圆房做怀孕的铺垫——哪怕日后真的借种成功,有了这次圆房做幌子,韩魏也不会轻易起疑。

  “老爷那边有动静吗?”陈氏舀了一勺汤,轻轻吹着,目光却落在窗外。

  “老奴刚去前院打听了,老爷正在书房看书,听闻您炖了汤,让丫鬟回话,说晚膳会来西跨院用。”

  刘妈脸上露出笑意,“夫人,您这几日的铺垫没白费,老爷心里终究是有您的。”

  陈氏心中松了口气,却依旧有些不安。

  自上次正厅发怒后,韩魏虽对她态度缓和,却始终保持着距离,连单独说话都少之又少。今日能否让他留下,还是个未知数。

  她放下瓷碗,走到妆台前,从抽屉里取出一方绣着并蒂莲的锦帕。

  这锦帕是她刚嫁入韩家时,亲手绣给韩魏的,后来被她小心收在箱底,如今拿出来,也是想勾起韩魏的旧情。

  酉时过半,院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陈氏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月白锦裙,快步迎了出去。

  韩魏穿着一身素色常服,身姿依旧挺拔,只是眉宇间带着几分疲惫。

  “老爷。”

  陈氏屈膝行礼,声音温柔得近乎刻意,“您来了,快进屋坐。晚膳已经备好,都是您爱吃的几道菜。”

  韩魏点了点头,跟着她走进暖阁。

  屋内燃着淡淡的檀香,桌上摆着四菜一汤,都是他年轻时在江南任官时爱吃的口味——油焖笋、蟹粉豆腐、清炒虾仁,还有那碗乌鸡汤。

  “你有心了。”

  韩魏坐下,目光扫过桌上的菜,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陈氏挨着他坐下,亲手给他盛了一碗汤:“老爷最近公务繁忙,定是累坏了。这乌鸡汤里加了些补气血的药材,您快趁热喝些,补补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