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的尚书府,陈氏正陪着韩曦瑶在房内喝茶。
韩曦瑶端着茶杯,语气带着后怕:“娘,今日真是多亏了您,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是春桃……”
“一个丫鬟而已,死不足惜。”
陈氏打断她,语气带着狠厉,“若不是她顶罪,你现在还在王府的大牢里!至于那五百两银子,不过是权宜之计,等风头过了,她的家人能不能拿到,还不是我说了算。”
韩曦瑶点了点头,心中的愧疚很快被庆幸取代。
她看着母亲阴沉的侧脸,轻声问道:“娘,那顾琅华的匣子,我们接下来该怎么找?韩曦钰已经识破了我们的手段,定会更加警惕。”
陈氏放下茶杯,目光落在窗外的月色上,眼底闪过一丝狠厉:“韩曦钰再警惕,也总有疏忽的时候。你禁足的这一月,正好用来调养身子,也让韩曦钰放松警惕。
我会让人继续盯着旧院,只要张妈敢再派人去,就立刻动手。另外,我会再想办法联络李院判,让他在太医院找些能让人暂时失智的药材,等你禁足期满,我们便想办法让韩曦钰喝下——这次,定要让她变成真正的痴傻,再也翻不了身!”
韩曦瑶眼中闪过一丝狠意,用力点头:“娘,我都听您的!这次,我们一定要成功!”
陈氏拍了拍女儿的手,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
她知道,经过今日之事,韩曦钰定会更加谨慎,接下来的较量,只会更加凶险。
但她已经没有退路,为了瑶儿的前程,为了尚书府的掌控权,她必须尽快拿到匣子,除掉韩曦钰这个心腹大患。
夜色渐深,靖王府偏院的烛火依旧亮着。
韩曦钰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月色,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她很清楚,陈氏母女虽然暂时逃脱了惩罚,但她们的破绽已经越来越多。
只要她耐心等待,抓住时机,定能将她们的伪装彻底撕碎,拿到属于原主的一切,然后写下和离书,彻底离开这令人窒息的深宅牢笼。
韩曦瑶被禁足的第三日清晨,尚书府正厅的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韩魏穿着一身藏青官袍,端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捏着一本翻至一半的古籍,目光却未落在书页上,反而死死盯着站在厅中的陈氏,眼底的冷意几乎要溢出来。
厅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张妈提着一个食盒走进来,对着韩魏屈膝行礼:“老奴见过尚书大人。奉王妃之命,前来给春桃的家人送些银子和衣物,顺便向大人禀报一声,春桃在大牢里一切安好,王妃让老奴好生照拂她的家人。”
韩魏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却在她身上顿了顿。
张妈是亡妻的陪嫁丫鬟,这些年虽被陈氏打发到柴房,却始终对曦钰忠心耿耿。
昨日他身边的老管家悄悄禀报,说陈氏为了救韩曦瑶,不仅送了太医院李院判一支价值不菲的玉簪,还将城南那处三进宅院也赠予了对方,甚至逼迫丫鬟春桃顶罪,事后还打算克扣给春桃家人的银子——这些事,若不是张妈暗中透露,他怕是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张妈将银子和衣物交给等候在侧的春桃家人,又对着韩魏行了一礼,才转身离开。
她走后,韩魏将手中的古籍“啪”地一声合起,目光如刀般扫过陈氏:“陈氏,你可知罪?”
陈氏心中一紧,强装镇定地屈膝行礼:“老爷,妾身不知何罪之有。瑶儿之事,不是已经查明是春桃怀恨在心、私自作祟吗?妾身这些日子,一直在府中教导瑶儿反省,从未敢再惹事。”
“从未敢再惹事?”
韩魏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契,
狠狠摔在陈氏面前的桌案上,“城南那处宅院,是先父留下的祖产,你竟敢私自赠予李院判!还有那支翡翠玉簪,是你嫁入韩家时,母亲给你的陪嫁,你为了救瑶儿,倒是舍得!”
地契上的转让字迹清晰可见,陈氏看着那熟悉的笔迹,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偷偷办理的地契转让,竟会被韩魏发现。
“老爷,妾身……妾身也是没办法。”
陈氏连忙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瑶儿被留在王府,若是被定了下毒的罪名,不仅她的名声毁了,连尚书府的颜面都会受损。妾身也是为了府里,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啊!”
“为了府里?”
韩魏站起身,走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中满是失望与愤怒
“你是为了瑶儿,为了你自己的私心!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一直惦记着顾神医留下的医书匣子!你逼迫春桃顶罪,事后还想克扣给她家人的银子,这就是你所谓的‘为了府里’?”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厅外廊柱上,声音沉了几分:“更让我失望的是,你竟敢勾结太医院官员,篡改查验结果。李院判是朝廷命官,掌管太医院药材查验之责,你却用财物贿赂他,若是此事被捅出去,不仅你和瑶儿要身败名裂,连我这个户部尚书,都要被你牵连!”
陈氏趴在地上,身体控制不住地发抖。
她知道,韩魏最看重的就是名声和仕途,自己所作所为,无疑是触碰了他的底线。
“老爷,妾身知错了!”
陈氏哭着磕头,额头撞在青石板上,很快便红肿起来,“妾身也是一时糊涂,被慌乱冲昏了头脑,才做出这些错事。求老爷看在瑶儿年幼无知、看在我们夫妻多年的情分上,饶了妾身这一次吧!”
“情分?”韩魏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冰冷的决绝,“从你逼迫春桃顶罪、勾结李院判的那一刻起,我们之间的情分,就已经所剩无几了。”
韩曦瑶端着茶杯,语气带着后怕:“娘,今日真是多亏了您,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是春桃……”
“一个丫鬟而已,死不足惜。”
陈氏打断她,语气带着狠厉,“若不是她顶罪,你现在还在王府的大牢里!至于那五百两银子,不过是权宜之计,等风头过了,她的家人能不能拿到,还不是我说了算。”
韩曦瑶点了点头,心中的愧疚很快被庆幸取代。
她看着母亲阴沉的侧脸,轻声问道:“娘,那顾琅华的匣子,我们接下来该怎么找?韩曦钰已经识破了我们的手段,定会更加警惕。”
陈氏放下茶杯,目光落在窗外的月色上,眼底闪过一丝狠厉:“韩曦钰再警惕,也总有疏忽的时候。你禁足的这一月,正好用来调养身子,也让韩曦钰放松警惕。
我会让人继续盯着旧院,只要张妈敢再派人去,就立刻动手。另外,我会再想办法联络李院判,让他在太医院找些能让人暂时失智的药材,等你禁足期满,我们便想办法让韩曦钰喝下——这次,定要让她变成真正的痴傻,再也翻不了身!”
韩曦瑶眼中闪过一丝狠意,用力点头:“娘,我都听您的!这次,我们一定要成功!”
陈氏拍了拍女儿的手,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
她知道,经过今日之事,韩曦钰定会更加谨慎,接下来的较量,只会更加凶险。
但她已经没有退路,为了瑶儿的前程,为了尚书府的掌控权,她必须尽快拿到匣子,除掉韩曦钰这个心腹大患。
夜色渐深,靖王府偏院的烛火依旧亮着。
韩曦钰靠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月色,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她很清楚,陈氏母女虽然暂时逃脱了惩罚,但她们的破绽已经越来越多。
只要她耐心等待,抓住时机,定能将她们的伪装彻底撕碎,拿到属于原主的一切,然后写下和离书,彻底离开这令人窒息的深宅牢笼。
韩曦瑶被禁足的第三日清晨,尚书府正厅的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韩魏穿着一身藏青官袍,端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捏着一本翻至一半的古籍,目光却未落在书页上,反而死死盯着站在厅中的陈氏,眼底的冷意几乎要溢出来。
厅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张妈提着一个食盒走进来,对着韩魏屈膝行礼:“老奴见过尚书大人。奉王妃之命,前来给春桃的家人送些银子和衣物,顺便向大人禀报一声,春桃在大牢里一切安好,王妃让老奴好生照拂她的家人。”
韩魏抬了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却在她身上顿了顿。
张妈是亡妻的陪嫁丫鬟,这些年虽被陈氏打发到柴房,却始终对曦钰忠心耿耿。
昨日他身边的老管家悄悄禀报,说陈氏为了救韩曦瑶,不仅送了太医院李院判一支价值不菲的玉簪,还将城南那处三进宅院也赠予了对方,甚至逼迫丫鬟春桃顶罪,事后还打算克扣给春桃家人的银子——这些事,若不是张妈暗中透露,他怕是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张妈将银子和衣物交给等候在侧的春桃家人,又对着韩魏行了一礼,才转身离开。
她走后,韩魏将手中的古籍“啪”地一声合起,目光如刀般扫过陈氏:“陈氏,你可知罪?”
陈氏心中一紧,强装镇定地屈膝行礼:“老爷,妾身不知何罪之有。瑶儿之事,不是已经查明是春桃怀恨在心、私自作祟吗?妾身这些日子,一直在府中教导瑶儿反省,从未敢再惹事。”
“从未敢再惹事?”
韩魏冷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契,
狠狠摔在陈氏面前的桌案上,“城南那处宅院,是先父留下的祖产,你竟敢私自赠予李院判!还有那支翡翠玉簪,是你嫁入韩家时,母亲给你的陪嫁,你为了救瑶儿,倒是舍得!”
地契上的转让字迹清晰可见,陈氏看着那熟悉的笔迹,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偷偷办理的地契转让,竟会被韩魏发现。
“老爷,妾身……妾身也是没办法。”
陈氏连忙跪倒在地,声音带着哭腔,“瑶儿被留在王府,若是被定了下毒的罪名,不仅她的名声毁了,连尚书府的颜面都会受损。妾身也是为了府里,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啊!”
“为了府里?”
韩魏站起身,走到她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她,语气中满是失望与愤怒
“你是为了瑶儿,为了你自己的私心!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一直惦记着顾神医留下的医书匣子!你逼迫春桃顶罪,事后还想克扣给她家人的银子,这就是你所谓的‘为了府里’?”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厅外廊柱上,声音沉了几分:“更让我失望的是,你竟敢勾结太医院官员,篡改查验结果。李院判是朝廷命官,掌管太医院药材查验之责,你却用财物贿赂他,若是此事被捅出去,不仅你和瑶儿要身败名裂,连我这个户部尚书,都要被你牵连!”
陈氏趴在地上,身体控制不住地发抖。
她知道,韩魏最看重的就是名声和仕途,自己所作所为,无疑是触碰了他的底线。
“老爷,妾身知错了!”
陈氏哭着磕头,额头撞在青石板上,很快便红肿起来,“妾身也是一时糊涂,被慌乱冲昏了头脑,才做出这些错事。求老爷看在瑶儿年幼无知、看在我们夫妻多年的情分上,饶了妾身这一次吧!”
“情分?”韩魏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冰冷的决绝,“从你逼迫春桃顶罪、勾结李院判的那一刻起,我们之间的情分,就已经所剩无几了。”